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690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0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doc.docx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10解析版doc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一、选择题(共24题)

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周制”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

主持人说:

“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

A、禹  

B、嬴政  

C、杨坚  

D、李世民 

3.“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4.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5.《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6.右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出现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7.“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8.“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

”“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新鲜思想”指的应该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答案选B,AC为干扰项,无关。

【答案】B

9.右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

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时间:

1771年

查阅的报纸:

《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

奴隶船只数:

30艘

船只从何处来:

(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

(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

公布的黑人人数:

6990人

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

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黑人奴隶贸易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0.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

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肯定为主。

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考.资.源.网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乙认为要全盘否地,说法就过于绝对了,任何改革都尤其进步性,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废除了农奴制,一定程度上铲除了封建因素,答案应该选B。

【答案】B

11.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

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

A.瓦特

B.莱特兄弟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12.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据《客都梅州》一书介绍:

丁日昌曾协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并任总办,建议清政府设立北洋、东洋和南洋海军,曾在台湾规划主持架设电报线。

从这些活动可以判断丁日昌积极倡导和参与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5.有人评论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台儿庄战役

【解析】

16.小赵同学用XX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张之洞

D.詹天佑

17.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18.2012年2月24日,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之友”的国际会议。

有人说,在没有叙利亚政权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叙利亚国内危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不禁使人回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

“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指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日内瓦会议

19.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印度在科学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如计算机和软件研究领域成就斐然

B.韩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惊人的汉江之奇”

C.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D.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战后亚洲经济发展有关历史。

其中,D项明显错误。

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是援助西欧国家。

【答案】D

20.肯尼迪在会议古巴导弹危机是曾说:

“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D.一超多强

21.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

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2.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

表1: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备考系列10(解析版)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42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23.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⑵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

(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2分)

26.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某班同学在学习俄国历史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辩论会,题目是《改革与革命》。

(10分)

导言:

俄国近现代以来,曾经历过三次历史剧变,第一次是1861年改革,第二次是十月革命,第三次是苏联解体。

过程:

关于1861年改革,辩论的主要观点是

甲组乙组

(1)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上述两组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你觉得应如何全面地评价这次改革?

(3分)

关于十月革命,辩论的主要观点是

甲组乙组

(2)上述甲组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说明乙组同学观点的正确性。

(4分)

关于苏联解体,辩论的主要观点是

甲组乙组

(3)你同意上述哪组同学的观点?

请你结合中国的史实说明你的认识。

(3分)

总结:

通过辩论,两组同学对俄国这三次剧变的历史达成了一个共识:

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

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1分)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材料二中的历史情景绘画指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请说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名称。

(1分)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探索。

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每空1分,共2分)

材料三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

(1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5)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中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

(1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决定以中国何处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分)

(2)五四运动(或五四爱国运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