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492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糖类》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生物山西省太原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细胞中的糖类

2.内容: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

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糖类

说到糖,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出一串糖的名字:

绵白糖、砂糖、冰糖、葡萄糖等。

其实,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糖类以外,淀粉、纤维素等也属于糖类。

这些糖类的分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淀粉、纤维素并不甜,为什么也属于糖类呢?

糖类(carbohydrate)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

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

1,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的成分中就含有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像这样不能水解的糖类就是单糖。

常见的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二糖二糖(C12H22O11)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红糖、白糖、冰糖等都是由蔗糖加工制成的。

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多糖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C6H10O5)n)的形式存在。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还大量存在于马铃薯、山药、甘薯等植物变态的茎或根以及一些植物的果实中。

淀粉不易溶于水,人们食用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食物中的淀粉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这些葡萄糖成为人和动物体合成动物多糖——糖原的原料。

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你注意过棉、棕榈和麻类植物吗?

它们都有长长的纤维细丝,还有那些分布在其他植物茎秆和枝叶中的纤维,以及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纤维素也是多糖,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借助某些微生物的帮忙才能分解这类多糖。

与淀粉和糖原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有适当板书。

(3)联系实际生活。

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提问:

1.有没有参加过长跑?

是否遇到过参加长跑过后出现不适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怎么处理?

(吃糖或者是直接喝葡萄糖。

2.为什么吃糖会缓解长跑过后的不适?

(和糖的作用有关。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糖类,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够知道了,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细胞中的糖类。

(二)新课展开

1.糖类的元素组成

提问:

你所知道的糖类有哪些?

这些糖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组成元素,师生共同总结出,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2.糖类的分类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如何给糖类进行分类?

(根据糖类水解情况分类。

(2)常见的单糖有哪几种?

(五碳糖:

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3)常见的二糖有哪几种?

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

(麦芽糖水解产生两个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生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生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

(4)常见的多糖又有哪些?

(糖原、纤维素、淀粉。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葡萄糖。

它和二糖能够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吗?

(不能,它们必须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

(5)动物和植物中特有的多糖是什么?

(动物:

糖原;植物:

纤维素、淀粉。

(6)糖类都是甜的吗?

(不是,如淀粉、纤维素。

(7)为什么糖尿病人对于米饭和馒头都需要定量摄取?

(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3.糖类的作用

(1)知道了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分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以下问题,思考糖类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眩晕?

(总结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不是,如核糖、纤维素。

(三)小结作业

1.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

思考除了糖类还有什么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到糖类的元素组成及糖类的分类,并能够说明糖类的作用。

2.通过生活实例,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总结单糖、二糖、多糖的特点,得出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能够根据糖类的组成元素、分类及功能,探讨糖类这一生物大分子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4.认同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建立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参考答案】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

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

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

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

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高中生物《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提问的环节;

(2)讲清楚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体内的细胞数量很多,体内的细胞是一成不变的吗?

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

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得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胞凋亡。

(是一个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

)介绍还有另外一种细胞会发生的特殊变化是细胞坏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怎样的区别呢?

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细胞坏死?

(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受到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或受到严重的病理性刺激,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并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是哪些?

(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

)请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细胞凋亡,总结得出第一个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影响因素不同:

细胞凋亡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坏死是由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两个过程与基因的关系?

得出第二个区别。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

2.多媒体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

(细胞坏死是染色质不规则地浓缩,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肿胀,接着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细胞外形发生不规则的变化;细胞凋亡是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染色质浓缩并凝集在细胞核的周边,细胞质也发生浓缩,接着细胞核裂解,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隔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体)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得出另外两个区别(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内陷,细胞坏死的细胞膜破裂;细胞凋亡的细胞分割形成多个凋亡小体,细胞坏死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

3.再次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过程变化后的细胞内容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细胞凋亡过程将细胞形成的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或专门的巨噬细胞吞噬,没有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解体后释放出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

)由对内容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两个过程对机体的影响,得出第五个区别。

(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细胞有害)

(三)巩固提升

请学生列表格总结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两者的区别。

(四)小结作业

小结:

以提问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

请学生课下去搜集资料:

人们如何利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机理研究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参考答案】

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通过观察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利用归纳分析,概括得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3.探究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机理。

4.接受科学,健康的生活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出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能够培养归纳分析这一科学思维。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的结构》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染色体的结构

2.内容:

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染色体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

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1977年,贝克等人提出了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认为:

一条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

这条染色质丝呈念珠状(图2-5),每一个小“珠子”就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

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

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圆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这就是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染色体细线。

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就形成了染色体(图2-6)。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求配合教学画出简图;

(3)突出学生主体性。

答辩题目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的形态,谁能说说染色体的形态是什么并上黑板来画一画?

(学生上台板演)

过渡:

知道了染色体的形态之后,那它的结构是什么呢?

其实科学家也对它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染色体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展开

过渡:

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1.教师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染色质丝图片,并提问:

能看到些什么?

(呈现丝状)教师补充:

一条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所以电镜下的这些丝状物质高度螺旋化后就是染色体。

2.教师展示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染色质丝它是呈什么形状的?

(念珠状)

3.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描述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的过程。

学生自己描述,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

染色质丝呈念珠状,每一个“小珠子”就是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了染色体。

4.为了更加明确在染色体形成过程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教师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刚刚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结作业

1.结合这节课所学,谈一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句话的理解。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因此染色体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课后思考:

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数目不变等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呈棒状。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这节课我的思路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直观,首先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染色体的形态来引入结构的学习,其次通过模型、动画、结构图等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不至于那么乏味。

第二批

高中生物《酶的本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事实:

非典时期的视频以及文字资料,教师讲述非典刚出来时,中国许多医学权威都认为是衣原体病毒,但钟南山院士另有发现,他大胆质疑,屡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是冠状病毒,为当时快速确诊,救治病人立下了大功劳的事例。

并提出:

科学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生物概念的得出也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以及修正的过程,从而引入酶的探索历程。

(二)新课讲授

1.酶的前期探索

多媒体展示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所做的将肉块放到鹰的胃里,最后肉块消失的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导致肉块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得到了酶的化学本质?

多媒体展示巴斯德发现酒变酸的现象,以及李比系和毕希纳对此实验的解释,组织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三者实验结果的不同点,以及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2.酶的本质探索

组织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展示分享课前布置的对于酶的本质的资料搜集的作业,尝试提出和酶的探究过程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教师总结。

(与酶的本质探索相关的科学家有哪些?

他们做了怎样的实验?

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酶的本质的发现经历了几次更正?

(三)巩固提高

讨论:

科学的发展与什么有关?

接着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科学的发展包括不懈的努力以及集体的智慧。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

作业:

搜集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酶在哪里产生?

在哪里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酶在活细胞中产生。

酶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够发挥作用。

比如DNA聚合酶和呼吸酶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胃蛋白酶在消化道发挥作用,而唾液淀粉酶在一定适宜条件下在体外能够发挥作用。

2.本节课你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创设法、资料分析法以及讨论法。

上课之初创设非典的情境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自身健康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事实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的探究需要不断探索的这种精神,从而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本节课的课程。

另外在整节课引导学生对现有的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能够提高抽取关键信息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致病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图片,设置问题:

病原体能侵入机体细胞,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呢?

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PPT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

提出问题:

1.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参与?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安排学生结合教材,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展示细胞免疫过程的flash动画,提出问题:

细胞免疫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先请学生尝试着分阶段复述细胞免疫的过程,师生再共同总结细胞免疫的整个过程。

请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整个细胞免疫的过程,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完毕后,再次用多媒体展示。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思考后回答以下问题: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具有呈递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

(四)自主总结,作业拓展

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分享今日课上的收获。

作业:

请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暴露其抗原决定簇,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抗原亲密接触,使其裂解)、记忆细胞(当抗原二次入侵时,快速分化成效应T细胞)。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认识到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之一,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2.通过演示细胞免疫示意图及动画,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得出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3.能够根据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构建细胞免疫过程图。

4.通过对细胞免疫示意图的分析,认同细胞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高中生物《遗传密码》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设疑提问:

通过转录过程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那么传到mRNA上的遗传信息是怎么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

,进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1.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种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1)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mRNA只有4种碱基,后者怎样决定20种氨基酸呢?

(推测可能与碱基的排列有关)

(2)如果2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

(16种)

(3)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至少3个碱基)

教师展示遗传密码字表,提出遗传密码的概念,即: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在学生明白遗传密码是何物之后,提出问题:

生物体内的遗传密码有多少种?

(64种)

2.遗传密码的特性

教师展示遗传密码子表,讲解表格的阅读方法后,组织同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

(1)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AGCAAGCCG,你能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吗?

(甲硫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脯氨酸)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上述密码子表。

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什么?

(通过这一事实可以想到生物都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等等)

(3)从密码子表中可以看到,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做密码的简并。

你认为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定程度内,使氨基酸序列不会因为某一个碱基被意外替换而导致氨基酸错误,这对维持物种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分别对问题

(1)进行深入,讲解密码子的方向性、不重叠性、不重叠性,结合问题

(2)讲解密码子的通用性,结合问题(3)讲解密码子的特性对生物的重要意义。

(三)巩固提高

你能根据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如甲硫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写出确定的RNA的碱基序列吗?

你认为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是否有损失?

如果有,又是如何损失的?

(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等,所以只能根据碱基序列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

遗传信息的传递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密码的特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遗传密码具有以下特点:

(1)简并性:

除了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每一个氨基酸都至少有两个密码子。

(2)方向性:

密码子阅读和翻译的方向是从5’端到3’端。

(3)不重叠性:

对于特定的三联体密码而言,其中的每个核苷酸都具有不重叠性。

(4)通用性:

除线粒体的个别密码外,生物界通用一套遗传密码。

(5)不间断性:

mRNA的三联体密码是连续排列的,相邻密码之间无核苷酸间隔。

2.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参考答案】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需做到:

(1)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轻重。

(2)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来。

(3)应注意选择时机,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培养学生识图、辨图和分析释图的技能。

第三批

高中生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工厂各个车间分工加工零件的视频,提出问题:

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

(分工合作)如果将动物细胞比喻成一个工厂,那在细胞这个大工厂中各个车间又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从而引出动物细胞内的各个“车间”——细胞器,进而引出课题。

(二)初步认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结合细胞器的挂图,请学生初步观察动物细胞中有几种细胞器,并相互说一说它们各自的名称。

(三)认识重要细胞器的真实结构结构和功能

1.播放显微投影下的线粒体照片和其执行功能时的动画,思考如下问题:

线粒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内膜有什么样的特点?

线粒体的功能是什么,结构和功能又是怎样相适应的?

(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等。

线粒体的结构包括基质、内膜和外膜,内膜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