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409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docx

泰安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物理

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地写在答题卡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

对于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50分,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原创,容易)1.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始终指向圆心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

D.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

【答案】C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向心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是变加速运动;一般的圆周运动所受合力不一定指向圆心,其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才是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沿切线方向的合力是切向力,只改变速度大小,不改变速度方向。

【考点】圆周运动,向心力

(原创,容易)2.在研究弹簧弹力时,通常忽略弹簧本身的质量,把这样理想化的弹簧称为轻质弹簧或轻弹簧。

弹簧秤中的弹簧可以认为是轻质弹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B.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可能不等

C.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弹簧秤中弹簧某一端所受力的2倍

D.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A

【解析】以轻弹簧为研究对象,由于不计质量,因此轻弹簧所受合力为零,因此两端拉力一定等大反向;弹簧秤的示数是弹簧一端受到的力的大小;轻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而不是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考点】胡克定律;受力分析

(改编,中档)3.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变小`

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大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服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B

【解析】见下图,做出辅助线,图中∠1=∠2=∠3=∠4,设这些角大小均为θ,由几何关系知:

绳的总长l=ac。

设两杆间距为d,则

,只要l、d不变,绳的拉力大小F就不变。

【考点】受力分析;力的计算

(原创,中档)4.如图所示,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P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该过程斜面保持静止。

现给P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使P沿斜面匀加速下滑。

施加F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斜面对P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都不变B.P对斜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C.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增大D.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F/m

【答案】C

【解析】施加F后,不改变物体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因此也不改变物体与斜面简单滑动摩擦力,即物块和斜面的相互作用力没有任何改变。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原创,容易)改图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则物体在0~t1时间内

A.速度一直增大B.加速度一直增大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位移一直增大。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图像

(改编,中档)6.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下落时,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的压力逐渐变大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可能为0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做减速运动

【答案】A

【解析】选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mg-kv2=ma,随着v变大,加速度a逐渐变小,直到变为零。

分析物体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a,刚开始运动时N=0,此后支持力逐渐变大。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原创,容易)7.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从此时刻起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恰好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经历的路程为x。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有

A.

B.

C.x=vt/2D.v2=2ax

【答案】BCD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矢量,在运动学中,统一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应有

,由于vt=v-at=0,即v=at,带入

;v2=2(-a)(-x)=2ax;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0)/2,x=vt/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原创,简单)8.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其中a为直线,b为曲线,则两物体在t1~t2时间内

A.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沿正方向

C.b物体的速度先负向减小后正向增大

D.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BCD

【解析】由图像可知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加速度方向始终沿正方向。

a、b的位移相等,因此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运动图像;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原创,中档)9.游乐园里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简化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飞椅用钢绳系着,钢绳上端的悬点固定在顶部水平转盘上的圆周上。

转盘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稳定后,每根钢绳(含飞椅及游客)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图中P、Q两位游客悬于同一个圆周上,P所在钢绳的长度大于Q所在钢绳的长度,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

不计钢绳的重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Q两个飞椅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B.无论两个游客的质量分别有多大,θ1一定大于θ2

C.如果两个游客的质量相同,则有θ1等于θ2

D.如果两个游客的质量相同,则Q的向心力一定小于P的向心力

【答案】BD

【解析】由mgtanθ=mω2htanθ得,hp=hQ.(h为钢绳延长线与转轴交点,与游客水平面的高度)由h=r/tanθ+Lcosθ(其中r为圆盘半径)得,L越小则θ越小。

则θ1>θ2,与质量无关。

由R=r+Lsinθ可得,Rp>RQ.则vP>vQ;由向心力公式可知Q的向心力一定小于P的向心力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原创,中档)10.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利用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地球半径的是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线速度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B.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周期、角速度及地球的平均密度ρ

C.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周期及地球的平均密度ρ

D.近地卫星的周期和线速度

【答案】ACD

【解析】由

可求得地球半径R,故A正确,B错误;

由可求得半径R,故C正确;由R=v/T,可知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规律

二、实验题

(改编,简单)11.(4分)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________.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C.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D.描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在如下图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

【答案】CD

【考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

(改编,中档)12.(1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保持小车质量一定,验证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

①除了电火花计时器、小车、砝码、砝码盘、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B.220V、50Hz的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附砝码)

②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调整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C.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

③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此可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mg,已知三位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做出的a-F图像如图中的1、2、3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1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

B.出现图线2的原因可能是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不合适

C.出现图线3的原因可能是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斜度过大

⑤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设拉力的真实值为

,小车的质量为M,为了使

,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解析】①BCE②AC③1.45④B⑤系统误差,4(分别对小车和砝码及砝码盘为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因此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纸带的处理;误差分析

三、计算题

(原创,简单)13.(8分)如图所示,是某次研究小球做平抛运动过程得到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

已知背景正方形的边长为b,闪光频率为f。

求:

(各问的答案均用b、f表示)

(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小球通过C点瞬时速度vC的大小;

(3)小球从开始平抛到运动到A位置经历的时间tA。

 

【答案】⑴g=bf2⑵

【解析】⑴g=bf2(提示:

由竖直分运动Δy=gt2,其中Δy=b,t=1/f可得。

)2分

(提示:

竖直分运动中,C是自由落体从B到D的中间时刻,可得

,在水平分运动中,

,再有勾股定理求vC。

)3分

(提示:

由vCy=gtC,得

,而AC时间间隔为

)3分

【考点】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改编,中档)14.(10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0.5kg和m2=0.1kg,砝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砝码与桌面、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5。

重力加速度g=10m/s2。

(1)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范围;

(2)若开始时,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1m,拉力F=4.4N。

为确保砝码不掉下桌面,则开始时纸板左端与桌子右侧距离l至少多大?

【答案】

(1)F>4.2N

(2)l=2.4m

【解析】

(1)设纸板和砝码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1m1g=m1a1,F-μ2(m1+m2)g-μ1m1g=m2a2,2分

为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应有a1

代入数据可得:

F>4.2N1分

(2)由第一问可知,两者发生相对运动。

由μ1m1g=m1a1,F-μ2(m1+m2)g-μ1m1g=m2a2

可知:

a1=2m/s2a2=4m/s2,1分

,x2=x1+d,

可得t=1s,此时砝码速度v1=2m/s。

2分

砝码滑下纸板后做减速运动由μ2m1g=m1a3得:

a3=5m/s2,1分

则l=x1+d+v12/2a3=2.4m2分

【考点】力学综合;板块模型

(原创,中档)15.(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从A到B的长度为8.8m,传送带以v0=6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无初速放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若物体在传送带上可以留下划痕,求划痕的长度?

(3)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此时物体以8m/s的初速度由B沿斜面向上运动,若使物体能够运动到A,求传送带速度满足的条件?

【答案】

(1)1.6s

(2)1.8m(3)

【解析】

(1)开始阶段,传送带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平行传送带向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1分

解得:

a1=gsinθ+μgcosθ=10m/s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t1=0.6s1分

发生的位移s1=a1t12/2=1.8m<8.8m,即物体加速到6m/s时仍未到达B点.

当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μ<ta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此后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传送带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平行传送带向上,受力分析如图(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2,1分

解得a2=2m/s2

设第二阶段物体滑动到B的时间为t2则:

LAB-s1=v0t2+a2t22/21分

解得:

t2=1s,t2′=-7s(舍去).

故物体经历的总时间t=t1+t2=1.6s.1分

(2)物体加速至传送带的速度时,传送带前进的位移为:

s1=vt1=3.6m,而物体的位移s2=1.8m,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上前进的距离为Δs1=s1-s2=1.8m.1分

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后,传送带前进s3=vt2=6m,物体前进s4=7m,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行Δs2=s4-s3=1m1分

所以物体在传送带上划痕的长为Δs1=1.8m.1分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则滑块速度大于皮带速度时,摩擦力平行传送带向下,受力分析如图(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1分

解得:

a1=10m/s2

速度小于皮带速度时,摩擦力平行传送带向上,如图(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2,1分

解得a2=2m/s2

1分

得:

1分

【考点】力学综合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模型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16、17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原创,简单)16.[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

B.若两个分子间的势能减少,一定是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做了功

C.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D.液体表层分子分布更稀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的结果

E.在一个绝热容器内,不停地搅拌液体,可使液体的温度升高

(2)(10分)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中,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烧瓶中气体温度为300K,B、C内的水银面等高.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且保持不变,现对烧瓶中气体缓慢加热使其温度变为360K,

为保证气体体积不变,C管应该向哪移动(填“向上”或“向下”)?

移动距离是多少?

为保证气体压强不变,C管应该向哪移动?

(填“向上”或“向下”),说明理由.

【答案】

(1)ACE

(2)a.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5cmb.向下移动

【解析】

(1)由气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碰撞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A正确。

分子势能减少说明分子力做正功,B错误。

由NA=M/m可知C正确。

液体表层分子间为引力,D错误。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0,E正确。

(2)

由条件可知,气体做等容变化。

由查理定律:

可得:

P=90cmHg.3分

因此最终稳定后,左侧液柱应该比右侧液柱高15cm,即C端上移15cm3分

若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气体体积膨胀,B端液面下移,稳定后C与B液面相平,即C端应向下移动。

4分

【考点】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压强、液体、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子间作用力

 

(改编,简单)17.[选修3-4]

(1)(5分)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说明声波也能发生衍射

D.频率不相同的两列波也能发生干涉

E.声波、电磁波等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

(2)(10分)图示为用玻璃做成的一块棱镜的截面图,其中ABOD是矩形,O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一条光线从AB面上的某点入射,入射角θ1=45°,它进入棱镜后恰好以临界角射在BC面上的O点,光路图如图所示,求:

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求光线在该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

(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答案】

(1)BCE

(2)①n=

×108m/s

【解析】

(1)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B正确。

声波波长在1.7cm-17m之间,所以声波可以绕过一般的障碍物,C正确。

波的频率相同是干涉的必要条件,D错误。

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E正确。

(2)①光线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sinC=

2分cosC=

.1分

光线在AB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θ2=90°-C,

由几何关系得sinθ2=cosC1分

由折射定律得n=

2分

由以上几式联立解得n=

1分

②光速

×108m/s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