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825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数学模板1doc.docx

新版数学模板1doc

课题: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导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课前准备:

直尺和几种物品(毛线、学习用品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

3米=()厘米200厘米=()米

(一)认识毫米:

1、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学生直尺上一小格代表()。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二)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

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学生直尺,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直尺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直尺,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

(2)教室长10()

(3)玻璃厚5()(4)铁皮厚2()

※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三、总结与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学得这样?

板书设计: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

1小格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得出: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学生在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推导,初步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概念,多数同学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但生活中常见物体哪些应该用毫米作单位,还有待在课外加强实践!

课题:

分米的认识

导学目标:

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分米的含义及1分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课前准备:

直尺、米尺几种物品(毛线、学习用品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思考:

(1)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

有手势比划一下。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想知道课桌的长吗?

自己用尺子量量吧!

◆反馈交流。

1、组织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和方法。

2、比较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

用10厘米为一段测量计算最简便,用米、厘米、毫米做单位测量都不太合适。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

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测量较合适?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1)观察一下,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

再想想,1米里面有多少分米呢?

(2)你能用手比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估测一下手指的中指间到手腕的什么位置大约1分米。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分米?

⑶用手势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

并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

◆交流展示。

三、达标检测

1、画一画:

画出一条1分米的线段。

2、填空:

单位的换算。

2分米=()厘米3厘米=()毫米

60厘米=()分米10毫米=()厘米

3米=()分米900厘米=()米

5米=()分米=()厘米=()毫米

7000毫米=()厘米=()分米=()米

3、做一做:

量一量课桌的宽:

分米厘米。

4、辨一辨

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一般用来量哪些物品?

4、拓展应用

在我们的周围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要用分米作单位?

板书设计: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1米的长度里有10个格

1个格就是1分米,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得出:

1米=(10)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教学反思:

学生在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推导,初步建立了1分米的长度概念,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经历了分米的含义及1分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还有待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应用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课题:

测量

导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2、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综合类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进率的认识更清晰。

课前准备:

米尺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用手势表示一下四个长度单位。

猜猜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长度(注意单位的使用)。

◆反馈交流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

先判断,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测量。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快速、准确认读刻度?

◆交流展示

三、达标检测

1、判断

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单位换算

6分米=()厘米8厘米=()毫米

90厘米=()分米70毫米=()厘米

3米=()分米400厘米=()米

6米=()分米=()厘米=()毫米

9000毫米=()厘米=()分米=()米

3、算一算

25米+25米=()米1米-3分米=()分米

(第2、3、题注意单位是否需要转换)

四、拓展应用

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实践生活中度量物品的长度。

五、总结与评价:

学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测量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与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更清晰;要使学的的知识“学以致用”,学生例举出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长度单位这

一学习活动尤为重要。

课题:

千米的认识

导学目标:

1、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思考:

(1)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你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呢?

1厘米呢?

1米呢?

(2)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反馈交流。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

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1)生活中,你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

(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3)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000米。

汇报板书:

1千米=1000米。

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再走一走,体验1千米的跑道有长。

汇报板书: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你还知道什

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几千米?

◆交流展示

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三、达标检测

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练习二第2题。

2、填一填:

练习二第3题。

四、拓展应用

◆数学擂台:

练习二第2题。

五、总结与评价:

学了什么新知识?

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000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学反思: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已经懂得: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计算比较长

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学

生感到有些困难。

课题: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导学目标:

1、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的概念,明确

1千米=1000米。

2、能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

导学重难点:

根据千米与米的进率,熟练地进行长度间的换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几种常见的教具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那我们一起动脑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吧?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

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

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

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

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

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三道门:

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

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小结:

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二、巩固与运用

师:

哗!

数学王国多美呀!

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

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3、选择题

(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长42()。

A、分米B、米C、千米

(2)小刚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8()。

A、分米B、米C、千米

4、3千米=()米5000米=()千米

思考:

(1)观察这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该怎样进行换算,你怎样想的?

◆反馈交流:

你是怎样把千米换算成多少米的?

米换算成千米呢?

◆开火车练习:

我能填

5米=()分米5000米=()千米

300厘米=()米10厘米=()分米

100毫米=()分米8千米=()米

三、全课总结

学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在千米数的后面加3个0

米和千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在米数的后面去掉3个0

教学反思:

在自主学习和娱乐活动中,学生已经懂得:

千米是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初步学会了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课题:

吨的认识

导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概念。

2、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备注:

导学重难点:

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课前准备:

几种常见物品和挂图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出示例6主题图。

2、思考:

(1)仔细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2)吨是什么单位?

1吨有多少千克?

板书:

1吨=1000千克

⑶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河呢?

他们可以怎么过河?

◆反馈交流:

1、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2、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吨用字母t表示,吨是比千克大地重量单位。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

1、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在○里填上“>”“<”或“=”

4吨○3900千克4千克○3000克

2000克○2千克8000千克○1000克+7吨

2吨○2999千克7千克○777克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怎样快速地把吨换算成千克或把千克换算成吨?

◆交流展示:

三、达标检测:

1、练习三第1题,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2、练习三第2题。

3、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四、拓展练习:

练习三第3、4题

五、猜一猜

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为什么要用克来作单位呢?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那为什么不用克来作单位了呢?

(3)谁来说一说千克与克的关系呢?

1千克=1000克

六、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克千克吨关系: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交流与学习,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较快地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课题:

生活中的数学

导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直尺、米尺、卷尺等

导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先讨论,再填表

长度单位的应用

长度单位

测量的物体名称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质量单位的应用

质量单位

称量的物体名称

千克

 

(二)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

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三)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

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

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什么知识?

谈谈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

克、千克、吨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将学过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和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之中。

课题:

单元综合训练

导学目标:

1、通过对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备注:

导学重难点:

通过分类整理,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思考:

1、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可归纳为:

长度单位:

重量单位: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反馈交流:

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尝试练习:

100毫米=()厘米3分米=()毫米

4000米=()千米6吨=()千克

5000千克=()吨2千克=()克

思考: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应该依据什么进行?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枝铅笔长约2()。

(2)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3)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2、40分米=()米20米()分米

800米+200米=()1千米-400=()米

7000千克=()吨3吨=()千克

2000千克+9000千克=()吨

1吨-500千克=()千克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在计算名数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展示:

三、达标检测:

1、在○里填上“>”“<”或“=”

5千米○5000米6厘米○500毫米

200厘米○2分米7000米○1000米+5千米

6吨○60千克1千克○999克

2、把下列各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米4毫米4分米4千米4厘米

(2)2吨50千克350千克3吨8000克

3、一辆卡车载重量是8吨,现有8台机器,每台机器重600千克,把这8台机器全部装载上卡车,卡车超载了吗?

板书设计:

单元综合训练

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

克、千克、吨

计算名数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单元综合训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方式,教学效果比较好!

课题:

万以内进位加法

导学目标:

1、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

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备注:

导学重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课前准备:

挂图和口算卡片等

导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基础训练

1、口算:

9+6=    5+5=    6+8=

8+6+1=  8+2+1=  6+5+1=

2、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3、讨论: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导出新知和出示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

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

连续进位加法

三、探究新知识

1、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多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师: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

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

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

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

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

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

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四、达标学习训练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达标检查

1、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评价达标学习训练的情况。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反思:

在操作中体验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好!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导学目标:

1、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备注:

导学重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口算卡片等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导出新知和出示学习目标

三、探究新知识

1、自主学习:

估算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84种

师: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

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400)

师:

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300)

问:

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700)

问:

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

师: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看中国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四、达标学习训练

1、师: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五、达标检查

评价统计达标学习训练的情况。

达标

计算方法

计算效果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教学反思: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忽视连续进位加法的的进位“1”,还有待加强训练!

课题:

万以内笔算加法的练习

导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