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docx
《述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述职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TFC2013级志愿者刘智彬
转眼之间,自己的支教生涯悄然进入第二个年头。
实话实说,这个学期所遇到的问题是以前未曾预料到的。
尤其是当支教最初的激情已退,留下的继续奋发工作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亦要考虑未来的出路是怎样?
这样的问题萦绕于心的时候,自己便会自乱阵脚。
好在,自己在惶惑的同时,却也不是终日无所事事或者浑浑噩噩,仍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这些事情虽没有至善至美,但我以为仍是有意义的。
于是,我不揣鄙陋,分列班级工作、学校工作、公益活动、个人成长等诸项,分享与大家,望诸位长辈、老师、伙伴不吝赐教。
一、班级工作:
1.养金鱼与观察日记
最近二年,常听说一高大上的词语——生命教育。
以我之愚钝,实不知这生命教育的确切含义。
然而,我以为,生命教育概不应脱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心生命的前提,借一本书名来说,便是“万物有灵且美”。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这样的心念是有益的,而培养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
我以为,高大上观念的灌输,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活对于孩子们来的真实和有意义。
因此,我打算通过饲养动物的方式来实现教育之目的。
经过谨慎的思考,我挑选金鱼作为他们所饲养的动物。
其原因如下:
第一、生活中常见,但不易接触到。
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每日的生活中便常与动物为伍,因此他们常对身边的动物熟视无睹。
金鱼则是一种虽然孩子们知悉,但平日很难自己接触到的动物——这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对于金鱼的重视程度,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种重视推及至身边所有动物。
第二、对环境、自身无害,容易饲养,不费精力。
孩子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
因此危险程度高、难侍候、费心神的动物会极大地牵扯孩子们的精力——这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而放弃,而且还容易使孩子对于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产生误读。
饲养金鱼所需要的仅仅是定时换水、投喂鱼食等少量工作,所需的空间也比较小(一个自己动手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小鱼缸即可满足),在正确操作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成功饲养一条金鱼,这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成就感。
第三、方便观察,最好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在进行饲养动物的活动过程当中,其实也蕴含着其他方面的教育。
小金鱼的饲养的成功与否,同时涉及到水质污染的环境保护问题。
此外,通过对小金鱼的观察,可以对鱼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进行初步了解——这些都是与本学期科学课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
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无疑是增强学生学识,拓展能力的好方法。
在饲养金鱼的同时,我布置了每日一百字的观察日记,借以养成学生勤练笔的好习惯,同时又能够在观察日记中及时发现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可谓将金鱼之价值充分利用。
当然,在实际饲养过程中,问题同样也有暴露。
首先,当地几乎所有家庭对于如何饲养金鱼缺乏科学认识,而学生并未将相关知识有效的介绍给身边的人,致使一小部分金鱼在非正常操作下死亡。
第二,由于我将养金鱼与观察日记的写作挂钩,并定时抽查,这使得一部分同学对于养金鱼的目的产生了功利化的思想,偏离了生命教育的原始含义。
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继续思考并改进的。
养金鱼自开始至今已有两月有余。
我每天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学生给鱼缸换水,给金鱼投放鱼食,而并未感到厌倦,也并未想到放弃。
从这个角度讲,我已将生命教育的种子埋在了他们的心田。
2.“夸夸别人,批评自己”(结合《弟子规》诵读)对德行养成的影响
《弟子规》一书,对于我的成长影响是极大的。
个人以为,这本书相较于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国传统童蒙读物,其旧社会陈旧思想残余程度最低,而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又最强。
于今日之中国小学教育中,依然有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德育教育作用。
因此,自今年三月份至今,我每天要求学生早读时诵读弟子规。
以至于最开始是由我来领读,而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自己背诵全篇弟子规了。
虽然《弟子规》的内容孩子们已可以对答如流,文意也已大体知晓。
但如何将弟子规的内容落实在行动当中,却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每天同学之间互相谩骂、打架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当然可以将其归结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可以将其引咎于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但个人以为,通过适当的手段,教师是有能力缓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的。
而其最关键之环节在于使学生不以自己的好恶衡量他人行为的好坏,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角度,找他人身上的好处,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理解他人并包容他人。
因此,基于以上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夸夸别人,批评自己”的活动。
每天下午放学前,我们都请同学到讲台上讲一讲今天有哪些好人好事,自己在今天又有哪些做得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大多表现出的是扭捏和不好意思,因此最初我们采取由值日班长因当天纪律问题记名的同学上前讲话,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同学们逐渐踊跃起来,出现自己主动举手的情况。
同时也开始能够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说出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
当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怀着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便开始向逐渐融洽的方面发展,班内同学之间的矛盾也逐步减少。
而通过被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很多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提高。
可以说这样的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当然,活动在进行过程当中,我发现出现了一些问题是亟待改进的。
第一,孩子们所讲的关于他人的好人好事的类型过于单一,基本集中于借他人东西,帮助他人做事的事情上。
对于其他方面则极少关注。
这主要是我在好人好事范例的引导上过于局限,因此反而束缚了他们的思维;第二,活动设计之初,希望能够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表扬的机会,然而学生在上台讲述的过程中,好人的所指对象往往集中于某几个人,而忽视本来就处于边缘环境的一些同学;第三,由于孩子们讲述事情类型的单一,使得下面听众开始出现乏味、无聊的感觉。
怎样引导学生生动的讲述一件事情,也是我需要好好思考的。
总之,“夸夸别人,批评自己”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改变绝不是朝夕之间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急功近利的去做,反而会使活动事倍功半。
3.话剧表演与语言能力培养
我所支教的巫库村为一相对比较封闭的纯苗寨,村子与外界沟通极为不便,因此村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环境。
而其所使用的语言是与现代汉语迥异的苗语。
所以初接我班时,困扰我的最大问题便是语言不通。
由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无法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于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则主要依赖三条途径:
一是老师教学,二是课本知识,三是观看电视(尤其是动画片)。
然而,此三条均存在其局限性。
首先,学校教师多为附近地区之人,虽然在讲课过程中能够比较好的与学生沟通,但讲说普通话时带有非常浓重的地方口音(此地的地方话属于西南官话的一种),发音及用词等方面存在极强的地域性特征。
比如,发音上平翘舌不分,“F、H”不分,所有的“暗”音都会发成“难”;用词上则会将“不是”说成“没得”等,不胜枚举。
诚然中国各个地方均存在方言,保存并使用方言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方言或带有强烈地方口音用语的普通话,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非常大的误导性影响。
其次,当地所使用的语文书教材为人教版教材。
这套教材所涉及到的语音语法、遣词造句无疑是正确和标准的。
然而个人以为,现行的语文书教材依然是按照北方城市为中心进行编纂的,所假定的受众同样也是来自北方城市中的孩子,无法兼顾到其他地方的特殊情况。
因此,学生们在学习这样的教材时,很难将课本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更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缺少低年龄段儿童语文学习所必须的带入感,因此学习效率普遍不高。
第三,电视节目普遍能够引起孩子们观看的兴趣,并且在节目中能够给孩子们很强的带入感,此实为电视节目的一大优点。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甄别现在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动画片)的价值导向。
国内厂商所拍出的各种动画片,其内容绝大多数是娱乐性甚于教育性,以吸引孩子为主要目的。
因此,在这样的动画片中大量充斥着非规范的语言用法和引人眼球的噱头。
当地孩子们在观看这样的动画片时,很容易被误导。
综上所述,个人以为,语言的规范性,儿童不同年龄的阶段性,学习的趣味性等并重,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所必须要注意的。
因此,在经过第一个学期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铺垫之后,我自第二个学期开始,大量使用表演的形式,学习语文知识,并根据课本内容做出延伸,设计了几个小话剧(话剧剧本详见附件二),供学生表演。
在设计话剧剧本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遣词造句尽量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尽量不使用生僻字词,或者过长,过复杂的句子。
这样在学生阅读剧本、排练时,更加容易理解。
第二、设计剧本时,尽量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个人经验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此类知识的实际价值。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台词,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将话剧内容呈现出来。
在话剧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讲一句话表达清楚,同时可以将诸如“高兴、悲伤、怜悯”等情绪从纸上搬到自己的脸上,将“丢弃、抚摸、发呆”等动作注入到自己的身体里——这可谓是将死的语言变成了活的语言。
除此之外,话剧表演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角色的归属,孩子们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加入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上学期柳川学区的“庆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我班从巫库村步行3个小时至柳川小学表演的《亡羊补牢》最终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在话剧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可谓是话剧表演的一举多得,让我十分欣慰了。
4.早读轮流领读与语文学习
依稀记得当年英语老师所说的关于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功:
“听、说、读、写”。
虽然有人将其视之为中国人“哑巴英语”的罪魁祸首,但个人以为,作为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这四项仍是非常可取的。
前文已经提到过我们村学生学习语文时候的困难。
话剧这种形式,虽然能够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其需要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个学期搞几次还是可以的,不可能在每日的语文学习当中均运用这样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多读、多说、多看,建立声音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所有方法当中,每日的朗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最直接最简易的方法。
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学校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在早上安排一节早读课,让孩子们朗读之前学习的内容。
就个人而言,我是非常赞同这种形式的,但又觉得其他老师的方法尚有改良的余地。
首先,就朗读形式来说,一般是老师指定几个班里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轮流领读。
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保证每次早读的质量,但是很难激发起其他同学的主动性,同时还可能会造成领读与跟读同学之间的语言表达水平日益拉大的恶果。
其次,就朗读内容来说,无论一到六年级,均是与期末考试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去背期末考试时科学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答案)。
我们并不是说巩固积累知识,以应对考试不好。
而是如果仅仅将早读内容限定在如此功利的目标范围内的话,那么这样的早读也就早早的变成了服务于考试的工具了。
因此,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从接手这个班的第一个学期,便开始建立了早读轮流领读的制度(版内有早读顺序表,详见附件四),其规定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每位同学均要上台带领同学早读一天。
当天领读的效果如何由同学们集体评判,如果这位同学没有认真准备,那么将继续领读直至认真领读为止。
上述做法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同学之间的不平等感,而且迫使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同学能够紧迫感。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克服上台的恐惧,锻炼勇气。
第二、针对当时班级学生语言能力差距较大的问题,第一学年每天的早读内容均由我在前一天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情况及最近相关的教学任务综合考虑而确定。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一定的畏难情绪,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行查漏补缺。
第三、早读内容仍以课内阅读为主。
力图先将基础打牢,在寻求扩展。
第四、老师放权给学生自己管理早读时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在经过近一年打基础之后,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课堂与我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默契。
但是,仅仅朗读课内内容显然是不够的。
与此同时,过度放权给学生自我管理导致的早读秩序混乱,没有起到带动所有同学朗读的效果。
因此,本学期我对早读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首先,将早读内容由课内扩展到课外。
即负责领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带读课文或者将一个故事。
如果选择读课文,则与前一年相同,内容由我来根据情况指定。
如果选择讲故事,则可在班级图书角中任选一本课外书籍中的一个小故事,运用表演的形式(可以请助演),讲故事演出来。
对自己语文阅读仍感吃力的同学可以继续巩固基础,而有一定能力的同学则可以继续深化。
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讲故事,最终的受众一样都是全体同学,即全班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接受水平有所成长。
其次,针对早读秩序的问题,本学期专门设立早读监督员,负责监督管理早读的秩序。
保证了所有同学早读时的质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讲故事的同学正在逐渐增多。
这一方面说明许多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开始逐渐不满足于仅仅学习课本知识。
从这一点上讲,实属好事。
5.目标树与成就感、目标感、责任感培养
刚接手我们班时,我对学生们的学习基础曾经做过测试,测试结果是一塌糊涂。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半数以上的同学拼音、百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不过关,少数同学竟连二十以内加减法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计算时仍需要借助手指方能运算。
然而,在对这些学生平日的观察和对他们过往学习经历的调查后,我发现造成这样基础薄弱的原因并非属于智力因素。
前任授课老师教学能力的不足,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都是造成他们如此现状的重要原因。
而从学生主观角度讲,学习兴趣的丧失则是造成他们课堂吸收率、课后作业完成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然而,学习兴趣的丧失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学习兴趣的丧失透露出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而动力不足则是与其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就感低下有关。
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
而学习成就感低下的问题则比较复杂。
这与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任务和方式、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当地学生身心发展及地域状况特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这一个角度讲,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于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好学文化知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成就感低下的学生,往往无法体会学习中的快乐。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他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快乐,那么极容易在学习生活中迷失,不知为何而学习(哪怕是为他人的赞许而学习),或者将学习作为一件不得不做的,为了逃避老师、家长的责骂的负担来看待。
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当中的成就感低下,同样会影响到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待事物的态度。
做事拈轻怕重,轻易放弃,推卸责任——这些都是我在孩子们身上所看到的。
因此,自上个学期以来,我便使用目标墙,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目标感和责任感。
学生完成一个他自己制定的目标,即可获得一朵红花,期末时根据红花数量进行奖励。
在此需要说明的有两点:
第一、目标墙的实施是在学生已经对于“说到做到”,即要为自己所说出的话负责这一理念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树立这一观念,我花费了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方才初见成效。
一旦树立,学生们便会将自己所说之言,所做之事与自尊之间建立联系,体会守信与失信之间的区别,从而养成一定的责任感。
第二、从目标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是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
诸如体育锻炼,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帮助他人做事等都是可供选择的。
第三、从目标的延续性上来说,前一个目标应当与后一个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内容上的联系。
同时目标完成的时间长度应由短到长,困难程度应由简到难。
这样,根据学习动机与任务难度的倒U曲线,方可使学生在完成前一个目标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对完成下一个目标的动机。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总体来说,目标墙对于培养学生目标感、成就感、责任感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任务在各个阶段的难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前期任务过于简单,后期任务又过于困难,成就感反而被挫败感所代替。
其次,任务的完成情况缺乏监督,偷懒、作弊的行为屡有发生。
第三,有些目标不适于长时间坚持,或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及时更换的,没有得到及时调整,造成目标名存实亡……
因此,根据以上经验,本学期我借鉴支队队友吴兴春老师的希望树,改进了本班的目标墙为目标树,并对目标树的版面进行重新设计,将换取小红花的常规奖励,改换成完成目标使属于自己的在希望树上面的纸条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将完成目标与大树生长的过程结合,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审美情趣。
当然最重要的改变在于由原先完成单一的线性任务,改为同时完成多线任务。
即在完成目标三的同时,依然要坚持完成目标一、目标二,以此类推。
在保持目标选择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每个任务完成的困难程度。
改以往以主要培养学生成就感为主,目标感、责任感为辅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目标感、责任感为主,成就感为辅的目的。
(因为之前的目标墙已使学生对于完成目标的成就感有了一定惯性,故不再为重点)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对于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班内设置了两名目标树监督员,每日负责监督、提醒同学完成自己的目标。
有效避免了之前的诸种行为。
自实施目标墙以来,虽然孩子们所列的目标绝大多数与学习无关,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也极少一退六二五,轻易放弃。
经常会听到一些孩子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大喊出这样的一句话:
“我不信我不行!
”这使我心中不免有些窃喜。
同时孩子们目标中诸如跑步、俯卧撑、洗脸、刷牙等任务,对于他们保持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极为有益的。
因此,我会将这一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6.班级分工与管理(每个人的职责、值日班长、值日生)
作为一名包班老师,我们既是本班所有科目的老师,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同时往往还要兼管学校的一些事务。
因此,我们每天除了要备所有科目的课,从早到晚上课,批改各个科目的作业,还要负责班级管理,处理孩子们每天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参与学校的行政工作。
有时候真是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因此,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既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途径,也是培养孩子角色感、责任感,培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但是,学生自我管理固然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比如第一,如何建立选拔班级管理人员的机制?
第二,应当设置什么样的班级管理者?
第三,如何处理班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应当向学生明确,班级的管理者同样也是班级的服务者,并没有高人一筹,优人一等,均是本班不可替代的成员之一。
只有建立这样一种人人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二、在选拔班级管理者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内心中愿意为班级付出自己的劳动。
摆脱老师指派,学生服从命令的不平等地为。
第三、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职务可当,增强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建设的责任感,减小班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同时明确不同职务之间的权责划分,使学生明白无误地了解自己负责的究竟是什么。
第四、针对不同学生能力及特点,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职务,使学生在担任职务过程中既可以服务于他人,又能够增长自己的自信心。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我将班级职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常规性职务与流动性职务。
而在流动性职务下又分为值日班长与值日生两大项。
对于常规性职务(详情见附件五),主要由班级委员会及分管班级各项事务的负责人两部分组成。
班级委员会主要包括正副班长、学习、劳动、纪律和体育几个委员组成。
班级委员会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推荐与他人举荐确定候选人后,发表竞选演说,最终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当选同学的“民心所向”,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法制的作用。
分管班级各项事务的负责人,其职务的名称和职责范围由老师根据班级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等因素事先确定。
除班级委员会委员以外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等综合考虑,自我推荐,其他同学无异议的即可通过。
前文中所言的目标墙管理员即是这类负责人的典型代表。
这种方式简化了流程,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由于我事先设置的负责人数量与班级人数相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保证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
如果说常规性职务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挥个人之所长,体现多样性的话,那么流动性职务的设置,则主要是为了无论学生优劣好坏均一视同仁,体现同一性。
流动性职务主要分为值日卫生员和值日班长两大项。
值日卫生员较好理解,主要负责当天擦黑板、擦桌椅和倒垃圾等工作。
而值日班长即每日有一名同学充任当天的临时班长,其职权范围与常规班长有所不同,主要负责每天上课前纪律的维持,检查红领巾佩戴情况。
遇到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值日班长负责解决;无法解决的,与正副班长形成合议庭;过于严重的,老师方才出面。
此举之意,主要是讲学生之事归于学生。
个人认为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他们心中都有一个衡量是非对错的天秤。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老师过多的干预,不仅会使学生丧失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益,还有可能因为老师自身不了解情况,造成处理不公,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
总之,在设置一系列职务之后,我的感触,首先是自己花费在班级管理上的时间减少,压力也有所降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上。
学生们之间对于这个班的认同感,同学之间的亲密度也有所上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行的制度即是尽善尽美的:
部分职务之间权责界限不明确对学生造成的理解混乱;各项职务之间工作量的不同,造成的学生之间的不平等感;对于任职是否负责任的情况,缺乏监督机制;以及常规性职务任期多久、如何替换等……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今后改进工作亟需解决的。
7.“收垃圾换钱”风潮与班级存钱罐
上个学期,队友王珈敏老师带领她的班级开始了“收垃圾换钱”的活动。
活动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针对巫库村日益恶化的环境,以收垃圾的方式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借此获得经济回报——真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这个学期,在见到王珈敏老师的班级获得切实的回报之后,全校无论年纪大小,年级高低,男生女生齐上阵,在全村刮起了一股“收垃圾换钱”的风潮。
早上上课前,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们手中拎着路上捡到的塑料瓶,放学之后也经常会看到背着自制的背篓,在村中各处“寻宝”……村子的环境面貌因此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这仅仅是“收垃圾换钱”活动所得利益的一项。
在收垃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本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了更加实际的体会,建立起更切实际的环保意识;同时,由于不同垃圾所卖的价格并不一样,无形中刺激了学生对垃圾进行分类。
然而,这一活动并不完善。
首先,由于孩子们只对能够换钱的垃圾感兴趣,而能够换钱的垃圾种类又比较有限,因此大量其他类的垃圾便仍然在不停的制造并丢弃中,对环境破坏的保护依然比较有限。
其次,有些班级或者学生利用收垃圾换回的钱的方式极为单一,即购买零食之类,这不仅又再次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没有对换来的金钱有效利用——这其实仍是一种浪费。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思路是结合科学课,组织一些环保小制作活动,变废为宝。
而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则想起了我班已有的班级存钱罐。
班级存钱罐是我班在上个学期已经设立的。
当时设立的初衷有二:
一是培养孩子们节约财富的习惯,了解储蓄的好处;二是可以利用所存的钱为班级购置一定的物品或者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上个学期,班级存钱罐所存的钱的来源,主要是孩子们每日从自己零花钱中节省出来的部分。
活动开始,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每天都有大把的钱捐入存钱罐。
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的零花钱是向自己的父母索取的,他们以向班级捐钱为名义多找父母要钱,这不仅违背活动的初衷,而且增加了本不宽裕的家庭的负担。
因此,我规定每天每人只需捐献一角钱,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一个学期下来竟也有两百左右。
本学期伊始,我们便用此组织了一次秋游野炊活动,孩子们都好不开心。
当“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