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重建志.docx
《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重建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重建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重建志
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灾后重建志
一、重建背景
1、震前学校基本情况:
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位于青川县城西部23公里处,有中心小学一所(含附设初中)、村小二所。
学校创办于民国初期,校名为“蒿溪乡保国民学校”,校址位于蒿溪乡场镇东面一座庙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学校更名为“蒿溪乡完全小学”,将原校舍稍作改建继续使用。
50—70年代期间,学生不断增多,便实行“国家补一点、群众投工投料”的办法,拆去北面一座庙宇,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教室四间。
之后,又在东侧菜园地内修建了住房8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排危治劣放在了重要位置。
首先,对建于民国初期的北端一栋土木结构三间教室进行了维修,又于84年新建预制结构二楼一底综合楼687平方米,添置了桌凳,恢复了附设初中。
(84年修建,二楼一底综合楼)
96年至5.12大地震前,先后改建了厕所,新建了厨房三间、新教学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二栋,将乡内五所村小合并为两所。
(97年修建教学楼)
(94年修建教师宿舍)
(学生宿舍)
94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更名为“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
并一直沿用至今。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蒿溪民族学校在校小学生365人,初中在校生261人;有教学班18个、教职工43人。
校舍总建筑面积3742平方米。
2、震后学校受损情况: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使学校财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学校教学用房和各种生活用户房大部分倒踏,没有倒踏的房屋也全都成了严重危房,已无法使用,所有教学设备设施全部被毁,学校已丧失了教育教学功能,无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临时帐篷)
3、学校重建势在必行:
由于学校已丧失了教育教学功能,无法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全乡六百余名学生无法上学读书,对他们的学习造了成严重影响,因此重建学校势在必行。
二、重建过程
1、搭建临时板房学校
虽然学校被毁,但学生的学习绝不能耽误。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能在2008年8月1日恢复上课,从2008年6月1日起,学校领导就与当地政府一起协商临时板房学校的选址征地等事宜,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决定了在青光村马家院搭建临时板房学校。
随后在各级党委政府、浙江桐乡以及蒿溪民族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场地平整,板房搭建,室内设施设备的安装等工作,2008年7月25日,一所崭新的临时板房学校建好了,为能按时复课奠定了基础。
(临时板房学校)
2、永久学校的建设
(1)选址:
经党委政府,教育局共同研究,西南勘察设计院勘地选址,并广泛征求全乡老百姓的意见,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最后决定在原址扩建,新征地用地4298平方米。
(2)规划设计
新建学校由深圳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西南勘察设计院勘地,北京华地产公司无私捐建教学楼及部分附属设施,绵阳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承建,法人管静野,广元夏宇监理公司监理,法人赵继全。
新建学校占地10088平方米,建筑面积6039平方米,运动场2648平方米,修建了教学辅助用房1286平方米。
其中:
教室12间,665平方米,其他教学用房621平方米;生活用房,2681平方米,其中:
学生宿舍21间,109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16套,772平方米,其他生活用房819平方米。
规划总投资1350万元。
由北京华业地产公司出资捐建。
可容纳600名学生就读;其余部分附属工程资金共计61万元,由浙江省桐乡市定向捐赠资金(鄂尔多斯北京羊毛衫有限公司定向捐赠)。
(3)施工进程
2009年1月15日举行开工典礼,北京华业地产公司董事长徐红,青川县副县长王志坚,副县长何任飞,青川县教育局局长陈云等主要领导参加了开工奠基仪式。
于2009年2月18日破土动工,
2009年3月27日进行了地基验收,
2009年6月22日进行了主体验收,
2009年8月21日工程竣工,
2009年10月28日工程正式移交投入使用。
广元市副市长赵爱武,市教育局局长王治平,青川县副县长何任飞,教育局局长陈云等主要领导参加了隆重的落成捐赠仪式。
三、重建成果
经过全体建设工人半年多的辛勤工作,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
蒿溪民族学校新校区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校舍安全,绿化、校园文化一流,堪称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四、重建意义与社会评价
蒿溪民族学校属于广元市两所民族学校之一,属九年制寄宿学校,新学校的建成(其中两所村小将不再重建),除服务本乡全部适龄儿童就近完成义务教育外,同时还将辐射乐安、前进、大坝、桥楼、李子坝、石元等地区学生到我校就读,同时也将体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照顾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地震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学校重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它为蒿溪回族乡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照片提供:
唐健
审稿:
杨先龙
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