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323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docx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溶酶体酶外溢

杨嘉力李文静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

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和软骨下的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膜和关节囊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功能的丧尸。

一:

正常形态的简介

(一)溶酶体的正常形态

1.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膜结合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类,在细胞内起消化和保护作用,可与吞噬泡或胞饮泡结合,消化和利用其中的物质。

也可以消化自身细胞破损的细胞器或残片,有利于细胞器的重新组装、成分的更新及废物的消除。

2.溶酶体膜的特点

(1)溶酶体膜中嵌有质子运输泵(H+-ATPase),将H+泵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中的H+浓度比细胞质中高;同时,在溶酶体膜上有Cl-离子通道蛋白,可向溶酶体中运输Cl-离子,两种运输蛋白作用的结果,就等于向溶酶体中运输了HCl,以此维持溶酶体内部的酸性环境(pH约为4.6~4.8)。

(2)溶酶体膜含有各种不同酸性的、高度糖基化膜整合蛋白,这些膜整合蛋白的功能可能是保护溶酶体的膜免遭溶酶体内酶的攻击,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3)溶酶体膜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促进了膜结构的定。

(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

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

(三)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由补体级联反应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等30余种糖蛋白组成的,具有精密调控机制和自限性的酶解系统。

它是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血清含量相对稳定的一组非特异性的免疫物质。

补体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途径激活,产生溶细胞、炎症反应以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等多种功能,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论何种途径活化,补体系统都能对其粘附的细胞产生溶解作用。

在经典活化途径中,抗体的作用只是特异性地定位靶细胞和活化补体,而靶细胞的溶解则是补体系统的作用结果。

对不同种类的靶细胞,补体的溶解效果亦不相同;例如革兰阴性杆菌、支原体、异体红细胞和血小板对补体很敏感;革兰阳性菌对补体不敏感。

补体的溶细胞反应不仅可以抗菌,也可抵抗其它微生物及寄生虫的感染。

病毒在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补体的参与可显著增强抗体结病毒的灭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直接溶解有包膜的病毒,防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或干扰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补体缺陷的病人,机体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另一方面,补体也常常引起病理性反应,例如异型输血时的溶血反应,自身免疫病时的细胞损伤等都可由补体系统引起。

(四)关节的正常形态

1.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面被覆关节软骨,关节囊附着于关节面周边缘的骨面,并与骨膜融合续连。

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在本文中重点介绍),关节囊与关节面共同围成关节腔。

关节腔内有滑液,起到润滑作用。

还有关节相应的辅助结构。

2.滑膜的正常形态

(1)滑膜的分层滑膜可分为靠近关节的滑膜内层(又称滑膜衬里层或滑膜细胞层)与滑膜下层。

滑膜内层有1—3层衬里细胞组成,覆盖于出关节软骨接触面以外的囊内所有结构,是主要的关节囊内组织。

衬里细胞层由带微孔的微血管组成的丰富的血管床供血。

滑膜下层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组成。

(2)滑膜细胞的分类与起源

滑膜衬里细胞主要由A型细胞核B型细胞两种类型,位于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含量丰富的基质中。

C型细胞目前上有争论。

此外,滑膜中还有其他一些细胞,如树突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和少量的白细胞。

A型细胞由单核细胞衍生而来,含有大量的细胞器,诸如溶酶体,光壁空泡和微吞饮小泡等,与巨噬细胞相似。

A型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功能,在关节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B型细胞与C型细胞的研究还不是太明朗,但可以知道的是B型细胞的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胞浆内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具有合成功能。

3.滑细胞的功能

(1)清除作用:

主要依靠A型细胞完成。

A型细胞吞噬并降解关节腔内颗粒性物质及细胞碎屑。

(2)合成作用:

滑膜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许多物质。

一般认为,滑膜细胞的合成作用主要由B型细胞承担。

但是,简单地把化膜细胞分为吞噬性细胞或合成性细胞是不完全的,已知A型细胞出吞噬作用外,还有合成透明质酸的功能。

(3)参与滑膜免疫应答:

某些滑膜细胞能够像淋巴细胞呈递抗原,因而能参与免疫应答。

(4)其他生理功能:

充填关节腔

润滑关节面,减少关节运动的摩擦系数

分泌滑液

重吸收滑液。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1.外部因素

(1)感染因素实验研究发现,多种致病原,如细菌、病毒、衣原体、螺旋体等均可以引致不同动物RA综合征。

(2)环境因素

气候、地域环境:

受寒、受潮可能诱发和加重本病。

社会经济环境:

美国的研究发现,年龄大、缺乏正规教育、低级社会经济等级与RA的发生和不良预后有关,但前瞻性的研究发现发病率并无随社会等级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

工作条件:

强体力劳动、与沥青、汽车修理业及理发业、美容业、纺织业均是RA发病率较高的行业。

而制陶工人与硅石的长期接触与RA的发生无关。

2.内部因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的家族及同卵双胞胎中RA的发病率约为15%,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肥胖与激素因素研究发现,血清高胆固醇,饮食过量等因素可能造成肥胖及内源激素雌性激素增加,与RA的发病有关。

妊娠妇女RA地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雌性激素有可能参与发病。

(3)性别因素研究发现,RA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

(2-4),提示雌性激素有可能参与发病。

(二)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因子——巨球蛋白IgM

IgM-IgG免疫复合物

补体激活

细胞内溶酶体酶外逸

关节组织的破坏及炎症

1.类风湿性因子(RF)

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

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

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

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

1、调节体内免疫反应;

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

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

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

由于I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为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定性地判断人体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PF)浓度。

类风湿因子阳性除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感言、肿瘤、慢性感染如肺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2.IgM-IgG免疫复合物

在RA疾病早期甚至确诊前即可在患者体内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其主要成分是RF和IgM分子,免疫复合物是参与RA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IgM-IgG免疫复合物,可以增强后者激活补体的能力及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如IL-1和TNFα产生等。

IgM-IgG免疫复合物本身兼有抗原和抗体两种结合部位,可以形成双体或多体。

含IgGD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滑膜组织中,刺激滑膜产生IgM、IgA型RF.

3.补体激活

补体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途径激活,产生溶细胞、炎症反应以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等多种功能,补体会对其粘附的细胞产生溶解作用,使细胞内容物外溢,包括许多溶酶体酶,从而破坏关节软骨。

4.细胞因子

RF滑膜的特征是存在若干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所分泌的产物,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1和TNFα产生等。

这些细胞因子可导致RA滑膜炎,局部产生PGE2的扩血管作用,也可以促进炎症细胞进入炎症部位,能吞噬免疫复合物及释放溶酶体,包括中性蛋白酶和胶原酶,破坏胶原弹力纤维,使滑膜表面及关节软骨受损。

5.目前发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能够联合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家族,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发生主要是溶酶体酶的外溢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

医生通常沿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诊断。

标准如下:

1、晨僵关节及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2、3个或3个以上区域关节部位的关节炎14个区域(左右两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应该是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病程>6周)

3、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

4、对称性关节炎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

5、类风湿结节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7、放射学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放射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典型的病例按这一标准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

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还可以做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角蛋白抗体(AKA)等化验及核磁共振检查,以及早期诊断。

对可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内科积极正规的药物治疗后,病情仍不能控制的,为防止关节的破坏,纠正畸形,改善生活治疗可考虑手术治疗。

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故术后仍需要内科药物治疗。

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成形术、软组织松解或修复手术、关节融合术。

1.滑膜切除术对早期(I期及II期)患者经积极正规的内科治疗仍有关节肿胀、疼痛,且滑膜肥厚,X线显示关节软骨已受侵犯,病情相对稳定,受累关节比较局限,为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破坏应考虑滑膜切除术。

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在关节镜下进行滑膜切除术,这样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滑膜切除术对早期类风湿病变疗效较好,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功能恢复也比较满意,但疗效随术后时间的逐渐延长而减退,部分残留滑膜可增生,再次产生对关节软骨的侵蚀作用。

因此,滑膜切除术后仍需内科正规治疗。

2.人工关节置换术

(1)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挽救关节畸形和缓解症状的手术,其中髋、膝关节是目前临床置换最多的关节。

其术后十年以上的成功率达90%以上。

该手术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病变、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十分明确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中晚期、关节严重破坏、由于疼痛、畸形、功能障碍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尤为有效。

肘、肩及腕关节为非负重关节,大多数患者通过滑膜切除术或其他矫形手术,以及其他各关节之间的运动补偿可缓解症状,不一定必须采用关节置换术。

(2)其他软组织手术: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了骨性畸形和关节内粘连所造成的关节畸形外,关节囊和周围的肌肉、肌腱的萎缩也是造成关节畸形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解除关节囊和周围的肌肉、肌腱的萎缩,从而达到矫正关节畸形的目的,可作软组织松解术,包括关节囊剥离术、关节囊切除术、肌腱松解或延长术,由于这些手术常同时进行,故可称之为关节松解术。

其中肌腱手术在手部应用最广泛,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时,常需要采用软组织松解的方法来矫正畸形。

软组织松解术常用于髋关节内收畸形时,切断内收肌以改善关节活动及矫正内收畸形,还可用于某些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畸形的早期矫正。

腕管综合症亦常采用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滑囊炎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肩、髋关节等处,如经宝石治疗无效,常需手术切除。

腘窝囊肿较常见于各类膝关节炎,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原发疾病缓解后常能自行缓解,偶需手术治疗。

类风湿结节一般见于疾病的活动期,很少需手术切除,只有结节较大,有疼痛症状,经宝石治疗无效者,需手术切除。

(3)关节融合术: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应用,近年来,关节融合术已很少使用,但对于晚期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严重、关节不稳的可行关节融合术。

此外,关节融合术还可作为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挽救手术。

(五)如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进展

1.祖国医药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强调人体的内在因素,即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思想,要主动积极的堆积体进行调养,有针对性的开展运动锻炼,饮食调养,情志调摄。

同是要顺应四时气候,辟邪防潮,注意日常生活调理。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内养正气,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避外邪的侵袭,从而预防风湿病的发生。

(1)运动锻炼:

它的形式包括散步,漫步,游泳,体操,骑车,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都是非常好的锻炼形式。

(2)饮食调养

养要丰富:

不要刻意拒绝这样或那样的食物,因为各种食物在一起可以相互协调,一边营养平衡,这样你也能品尝到各种美味,岂不是件很开心的事。

1)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体重过大会给关节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请您避免吃过多的米面主食及糖,这些东西过多会使你的体重增加。

2)选择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少的食物:

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都不是健康元素。

避免食用油炸食物。

选用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

尽量少吃冰激凌。

3)饮食中要含有大量的蔬菜、水果和谷物。

4)养成大量饮水的习惯:

足够的水可以增强肠道功能,帮助机体排泄代谢废物。

(3)顺延四时:

天气寒冷时,应随时添加衣服,以防风寒湿邪。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这些因素往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

天气炎热之际,不可睡于风口或露宿达旦;夏日也不宜卧于席地,特别是水泥地或砖石之地,以防寒湿之气入侵。

夏署之际,暴风骤雨,在涉水淋雨后,不可立即作热水浴,以致迫湿入内;大汗淋漓不可入凉水洗澡,此时汗孔未闭,寒湿之邪容易入侵。

产妇或久病体虚之人,不可当风而卧,或睡中以电扇、空调取凉,因体虚百脉空虚,自汗较多,寒气易于入内成疾。

(4)生活调理:

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

被褥要干燥、轻暖。

床铺要平整。

洗漱宜温水,晚间洗脚,宜用温水,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

出汗较多者,须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避免受风。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凉时,及时添加衣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宽广,愉快生活。

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情志调摄:

即保持心情愉快包括陶冶情操、笑口常开、真诚待人、善于解脱、善于思维等都是情志调摄的最佳方案。

2.发病后防止疾病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后,应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止或逆转病情发展,促使其向痊愈的方向转化。

为了防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致残,强调要在早期活动期必须综合治疗,包括中西药结合治疗,配合理疗及康复治疗(如功能锻炼、体位处理、心理辅导等)。

以尽快控制病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的前1~2年内。

此时如不立即进行正规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受损,加上疾病的治疗难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应向病人交代清楚各种注意事项。

通过早期及正确的医疗干预,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阻止病情进展恶化,促进身心功能康复。

稳定后防止复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虽然没有治愈的方法,但经过正规治疗大多能使病情稳定。

但稍不注意会引起病情复发,因而防止病变复发,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防止复发,除了以上提到的运动锻炼,饮食调养、顺应四时、生活调理等方面注意外,应按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认为病已痊愈而轻易停药,特别是控制病情时药应长期应用,但可以遵医嘱逐渐减量,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仅有20%病人能够完全停药。

防止愈后复发,还包括防止精神过于疲劳、体力过于透支、节制房事过度等。

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素体内热,不宜服红参、鹿茸;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者,不宜食阿胶等。

只有正确调理,合理用药才能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复发。

参考文献

1.《类风湿关节炎》主编:

栗占国张奉春鲍春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2010年10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2.《关节炎概要》主编:

施桂英副主编:

栗占国中国药学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3次印刷

3.《类风湿关节炎》总主编:

杨明会柯新桥巴元明主编:

杨慧琴鲜于开璞2010年1月第一版

4.《风湿病》总主编:

杜天信高书图主编:

张永红2008年6月第一版第1次

5.《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2012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