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276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详解』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2.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

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硼酸溶液

『答案』B

『详解』A、不慎打翻的燃着的酒精灯,应用湿的抹布盖灭,使其和氧气不能接触,A正确;

B、金属钠着火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燃烧更剧烈,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该用沙子,B错误;

C、给液体加热要均匀加热,或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C正确;

D、浓碱可以腐蚀皮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酸性很弱的硼酸,D正确。

答案选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钠、冰醋酸、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B.电解、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

C.高氯酸、纯碱、氯化钾分别属于酸、碱、盐

D.福尔马林、漂白粉、胆矾均为混合物

『答案』A

『详解』A.电解质为纯净物,属于电解质的有酸、碱、盐、氧化物等;因此氧化钠、冰醋酸、硫酸钡都是电解质,故A正确;

B.电解需要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而电离、电化学腐蚀不需要通电就能发生,故B错误;

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

D.胆矾为五水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4.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g·mol-1B.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1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LD.1mol青蒿素中含11molH2

『答案』A

『详解』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数值上与分子量相等,分子量=12×15+1×22+16×5=282,故摩尔质量为282g·mol-1,A说法正确;

B.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2×15:

1×22:

16×5=90:

11:

40,B说法错误;

C.未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体积,且青蒿素不是气体,C说法错误;

D.1mol青蒿素中含22molH,不含有氢气分子,D说法错误;

答案为A。

5.常温,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10-12的溶液中:

、Cu2+、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K+、Cl-、I-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

Fe3+、K+、Cl-、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

Na+、Al3+、Cl-、

『答案』A

『详解』A.常温下,在

的溶液中,c(H+)=0.1mol·L-1,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均不能发生反应,A项正确;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能够氧化I-,B项错误;

C.Fe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由水电离的c(O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碱性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实质的理解能力,题型不难,需要注意的是,溶液题设中的限定条件。

如无色透明,则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3+、Fe2+、MnO4-、Cr2O72-、CrO42-等不符合题意;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如:

常温下与Al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时,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

做题时只要多加留意,细心严谨,便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如:

常温下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为1×10-10,小于1×10-7时,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

做题时只要多加留意,细心严谨,便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6.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

B.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C.用明矾『KAl(SO4)2•12H2O』处理污水

D.用盐酸去除铁锈(Fe2O3•xH2O)

『答案』B

『详解』A.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时,SO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或亚硫酸氢钙,反应过程中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细菌病毒,杀菌消毒的过程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用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可吸附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该过程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发生的反应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6HCl+Fe2O3=2FeCl3+3H2O,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和Cl2的密度相同

B.物质的量相同的Na2O和Na2O2所含的离子数目相同

C.质量相同的H2O和NH3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D.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CO3和Na2CO3溶液的pH相同

『答案』B

『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即摩尔质量之比,故H2和Cl2的密度不相同,A错误;

B.Na2O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物质的量相同的Na2O和Na2O2所含的离子数目相同,B正确;

C.质量相同的H2O和NH3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均不相同,C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碳酸钠水解程度大,故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CO3溶液的pH小于Na2CO3溶液的,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NaHCO3电离:

NaHCO3=Na++H++CO32-

B.Na2O2与CO2反应提供O2:

Na2O2+CO2=Na2CO3+O2

C.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

CaSO4(s)+CO32-=CaCO3(s)+SO42−

D.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H2SO4溶液至Ba2+恰好沉淀完全:

Ba2++OH-+H++SO42−=BaSO4↓+H2O

『答案』C

『详解』A.NaHCO3是弱酸强碱盐,其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A错误;

B.Na2O2与CO2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B错误;

C.CaSO4是微溶物,CaCO3是难溶物,Na2CO3溶液与CaSO4反应:

CaSO4(s)+CO32-=CaCO3(s)+SO42−,C正确;

D.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使Ba2+恰好沉淀完全,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故答案为:

C。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B.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的H+离子数目为0.1NA

C.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6.72L

D.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A

『详解』A、1molCO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6+8)mol=14mol,1molN2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7mol=14mol,因此1mol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4mol,选项A正确;

B.缺少溶液的体积V,不能计算溶液中H+离子数目,选项B错误;

C.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0.3molH2,Vm的数值不知,不能确定H2体积,选项C错误;

D、1molFeI2含有1molFe2+、2molI-,完全反应需要消耗1.5mol氯气,转移3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3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充满35Cl2,乙容器中充满37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B.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答案』B

『详解』35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37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A.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由n=

=

可得ρ=

=

,密度与摩尔质量呈正比,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由n=

=

可知体积与分子数呈正比,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1,故B错误;

C.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由n=

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呈反比,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35,因都由Cl元素组成,则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故C正确;

D.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两种容器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35−17)×2∶(37−17)×2=9∶10,故D正确;

答案选B。

11.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

1:

3

『答案』B

『分析』Fe2+、I-、Br-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通入氯气先与还原性强的离子发生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还原性强弱:

I->Fe2+>Br-,反应的先后顺序是2I-+Cl2=2Cl-+I2、2Fe2++Cl2=2Fe3++2Cl-、2Br-+Cl2=2Cl-+Br2,

A、AB段发生I-和Cl2的反应,B点溶液中I-完全反应,1~3间发生Fe2+和Cl2反应,即BC段代表Fe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

B、由图可知,1~3间发生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消耗氯气2mol,由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Fe2+)=2mol×2=4mol,DE段发生2Br-+Cl2=2Cl-+Br2,此时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3mol,即原溶液中n(Br-)=2×3mol=6mol,原溶液中n(FeBr2)=3mol,因不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

C、AB段发生2I-+Cl2=2Cl-+I2,根据图可知,此段消耗1mol氯气,原溶液中n(I-)=2mol,剩下1molCl2再与2molFe2+反应,因此消耗n(I-):

n(Fe2+):

n(Cl2)=2:

2: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I-+2Cl2=2Fe3++I2+4Cl-,故C正确;

D、根据上述选项的分析,原溶液中n(I-)=2mol,n(Fe2+)=4mol,n(Br-)=6mol,因此n(Fe2+):

n(I-):

n(Br-)=4:

2:

6=2:

1:

3,故D正确;

答案选B。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

CaCO3+2H+=Ca2++H2O+CO2↑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

Ba2++2OH-+2H++SO42-=BaSO4↓+2H2O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2C1O-+SO2+H2O=CaSO3↓+2HClO

D.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Cu+Fe3+=Cu2++Fe2+

『答案』B

『解析』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为离子,所以选项A错误。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要求氢氧根和氢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

2,选项B正确。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将+4价硫氧化为+6价,所以选项C错误。

选项D中,方程式的电荷不守恒,所以选项D错误。

1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

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

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

『答案』D

『分析』根据V=

×Vm,已知气体的质量相等,而Vm为定值,故M越小,则气体的体积越大,CH4、CO2、O2、S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ol、44g/mol、32g/mol、64g/mol,气球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4、O2、CO2、SO2。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②中装的是CO2,A说法错误;

B.根据相同质量,气体的分子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不相等,B说法错误;

C.相同质量下,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

64=1:

4,C说法错误;

D.根据

,即ρ与M成正比,所以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32:

16=2:

1,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14.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

Cl2>I2

B

将钠放入热坩埚中加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有Na2O2生成

C

将湿润

有色纸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纸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D

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可能含有Cl-

『答案』C

『详解』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I2,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选项A正确;

B.将钠放入热坩埚中加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选项B正确;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选项C错误;

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l-,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5.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

H++SO42-+Ba2++OH-=BaSO4↓+H2O

『答案』C

『详解』A.MnO4-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错误;

B.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H2O2+2H+=2Fe3++2H2O,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正确;

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个数比均应为2:

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D项的离子方程式虽然符合电荷守恒,但是不符合客观事实。

16.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NH4+

C.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A.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氯元素被还原,A正确;B.

是还原剂,而

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

,B不正确;C.N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mol

就转移6mol电子,C正确;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盐酸,盐酸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所以不可以直接排放,D正确。

本题选B。

17.把图b的碎纸片补充到图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有关该离子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3、1、2、6、3

B.若有1molS被氧化,则生成2molS2-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2molS参加反应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答案』B

『分析』题目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0、+4,据图可知S(0价)做反应物,根据氧化反应规律,该氧化还原反应为歧化反应,分别生成-2和+4价。

根据得失电子数和电荷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3S+6OH-=2S2-+

+3H2O。

『详解』A.反应方程式为3S+6OH-=2S2-+

+3H2O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3、6、2、1、3,A说法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3molS参与反应时有1molS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所以1molS被氧化,有1mol

生成,2molS2-为还原产物,B说法正确;

C.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得到氧化产物,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C说法错误;

D.转移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生成2molS2-时,做氧化剂的S得到4mol电子,即3molS参加反应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2molS参加反应有

mol电子转移,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18.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

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

Br2>Fe3+>I2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分析』由题给方程式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Fe2+>Br-,氯气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溴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可能被氧化。

『详解』①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题给方程式可知,氧化性:

Br2>Fe3+>I2,故正确;

②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未被氧化,故错误;

③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正确;

④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故正确;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Br-被完全氧化,I-、Fe2+均被完全氧化,故正确;

答案选B。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的原理与SO2通入溴水后褪色的原理相同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

C.用浓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D.Na2O2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答案』D

『解析』A、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结合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红色又恢复,SO2的漂白是暂时的、可逆的;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有还原性,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褪色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所以两者褪色的原理不同,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不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SO2,其氧化性体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稀硫酸也具有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其氧化性体现在+1的氢元素上,B错误。

C、浓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的是Fe(OH)3沉淀,Fe(OH)3胶体的制取方法是:

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C错误。

D、Na2O2能与人体呼出的CO2反应生成O2:

2CO2+2Na2O2=2Na2CO3+O2,故可做供氧剂,D正确。

正确答案为D。

20.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

D.综合实验表明,实验ⅱ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变弱

『答案』D

『详解』A.据流程知,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正确;

B.据流程知,实验ⅰ中有氢氧化钠和双氧水生成、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

C.由流程知,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C正确;

D.综合实验表明,实验ⅱ酚酞褪色的原因是双氧水的漂白性,D不正确;

答案选D。

化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氯气的性质并制备少量干燥的氯化铁,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