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2904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docx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

第一篇SIR—3000操作探讨

1。

GSSI简介

便携式透地雷达美国GSSI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生产地质雷达的厂家,它的产品遍布全球,目前超过1800套,占全球销量80%以上,在中国200余套,占中国市场份额的75%以上。

创始于1969年的美国地球物理探测公司(GSSI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研制探地雷达的公司,其前身为美国宇航局。

随着60年代末期美国宇航局专门为阿波罗计划所研制的专用仪器,成功地探测到月球表面尘埃之后,世界上第一台进入民用的商用探地雷达得以在美国推出,它就是美国GSSI公司生产的SIR系列探地雷达的前身。

它用电磁波为地质勘察服务,为勘察方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注释:

不要使用Windex或其它脱氨的玻璃清洁器来清洁显示屏,因为这会损坏涂层。

只需使用一个清洁的、轻微潮湿的布来轻柔地擦洗屏幕.位于该部件前部的电池槽接收10.8伏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完全充电电池的测量时间近似为3小时。

电池是可以再充电的,方法是采用任选的电池充电器来充电,或通过简单地把电池留在该部件内,把该部件与标准交流源连接起来,然后把系统放在备用模式下进行。

给一个电池再充电的时间近似为4到5小时。

务必保持电池槽遮盖在该部件上,在使用中保证没有灰尘或污垢进入该部件内部。

2.探测原理

H=vf

3。

硬件连接

在该部件的背部,SIR-3000有六个连接器和一个用于记忆卡的槽.顶排五个连接器从左到右依次是:

交流电源,串行输入/输出(RS232),以太网,USB-B,USB-A。

注:

如果你没有使用测量轮的话,用户标记对记录所通过的距离是有帮助的。

对记录诸如圆柱,树,凹坑等障碍物的位置来说,用户标记也是有帮助的。

3.启动和屏幕显示

第一个是TerraSIRch。

用TerraSIRch模式可以对所有数据采集参数进行完全控制。

QuickStart引导是对每个其他模式都有用的.按TerraSIRch按钮。

过一会儿,你将看到屏幕被分成了三个窗口,并且有一个条运行穿过屏幕底部,该条带有上面六个功能键的命令。

按Mark按钮将改变你要求的单位,从英制的到米制的.

在进入六个数据采集模式之一后,你可以通过点击Power(电源)按钮两次来返回该屏幕,或去掉电源再把它插入进行启动来返回该屏幕.

4。

基于时间数据采集的设置

时基数据剖面的扫描间距(水平分辨率)是系统采集数据的速度和天线移过测量界面的速率的函数.你设置的速率(每秒扫描数)越高,并且你移动天线越慢,则数据将越稠密。

时基数据没有实际距离的标记,因此软件不知道你实际要测量旅行多远。

特别重要的是以常数速度移动天线,并以一致的间隔增加用户标记(点击标记按钮)。

时基数据需要在RADAN中做附加处理,以创建三维图象。

如果三维图象是你的目标,你应该用测量轮采集基于距离的数据。

第一步:

在系统启动后,按TerraSIRch功能键.几秒钟后,你将看到一个分区的屏幕,右边是波形曲线,左边是参数选择树,中央是主要数据显示窗。

如果你有一个已连接的天线,一个兰色的“等待”条将两次滚过屏幕下部的左拐角(正在初始化天线),数据将显示在中央的窗口内。

第二步:

在采集树里检查参数以保证对你正在使用的天线来说,已合理地配置了系统。

AntennaFrequency(天线频率):

在雷达次级菜单下,通过选中合适的中心频率和按右键来选择天线.系统将再初始化。

LoadSetup(装入设置):

在系统菜单下,打开设置和恢复你正在使用天线的工厂设置,或恢复你以前工作时保存的设置.

CheckRange(检查测程):

借助采集设置模式下的系统和滚过屏幕的数据,在某地区上方拖动天线,从而找到你想要成像的目标.注意它在屏幕上的位置和出现的时间/深度.理想情况下,它应该在在屏幕中间,以便你能在其上或下对目标成像。

如果它的位置不合适,就在扫描菜单下改变其测程.

CheckRate(检查速率):

该数是每秒钟的扫描数.现在你的数据密度取决于在测量界面上你移动天线的速率。

CheckGAIN(核对增益):

在示波仪窗中叠加在扫描上的细、红线是增益曲线。

扫描的中心线是零,其左边是负的(去掉增益)右边是正的(增加增益)。

确保扫描是可见的(可以看见曲线)。

如果不是,在增益菜单下选择Auto(自动)。

这将引起系统再初始化,并增加/减去增益以产生一个可见的信号。

在该地区的上方拖动天线,然后寻找限幅的证据。

如果你的数据被限幅了,把天线留在出现该现象的区域上,并通过改变自动到手动,然后再回到自动来重新初始化.这降低了增益以便数据不被限幅。

第三步:

在Run/Setup下按该功能键开始采集一个数据剖面。

当系统准备接收数据时,就将发射振铃声。

在剖面的末端,按并保持压住Run/Setup键会停止采集数据.剖面将保存,并可以在回放模式下查看。

检测结果展示

第二篇地质雷达超前预报资料处理步骤

 

美国地球物理测量系统公司

2011年7月

GSSI地质雷达超前预报RADAN资料处理步骤

1。

打开软件RADAN,选择文件夹。

视图→自定义→文件目录.

选择文件夹

设置工具栏与状态栏[坐标]

2。

打开文件。

文件→打开(*.dzt)。

文件显示,换颜色。

超前预报的雷达测点数、扫描数通常比较少。

根据这个特点,超前预报的地质雷达图像显示方式,采用线扫描剖面,或者波形加变面积图。

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

线扫描模式

波形显示

对于点测数据剖面,扫描数较少,建议采用波形加变面积方式显示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剖面。

软件启动后,打开雷达剖面默认为线扫描模式显示方式。

单击显示器按钮图标,打开对话框设置显示参数,并且修改波形加变面积显示参数,如下图

双击WIGGLE波形加变面积图,弹出对话框:

比例:

波形显示时所占的像素数.

间隔:

波形中心线之间的像素数。

叠加:

几个扫描信息叠加后,显示为1个波形。

抽点:

跳过几个点后,显示一个波形.用于剖面较长的情况。

填充标准:

正—表示填充正波,负—表示填充负波。

通常默认为正波.

填充大小:

一般建议设置0.表示波形一起跳就填充。

预览:

表示波形显示效果.

注释:

比例参数一般为间隔的2倍。

 

波形加变面积参数设置完毕,返回显示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保存按钮以保存所有显示参数,包括波形加变面积参数在内,从而下次可以直接调用显示参数文件(*。

pam)方便显示地质雷达剖面;具体操作方法是:

RADAN软件启动后,选择显示器图标—>打开显示参数设置,选择调用按钮->打开pam参数文件。

选择保存按钮,保存参数文件为100兆天线地质预报显示参数.pam.而资料处理完毕最后结果显示参数可以保存为100兆天线地质预报出图显示参数。

pam.

 

3.扫描信息预编辑:

利用图标

编辑→选择,选择一段扫描剖面

切除多余扫描信息

删除,或者保存特定扫描剖面

保存.

在隧道掌子面上做地质预报,表面不平整,天线难以靠近或者贴紧掌子面,另外干扰比较大,对于明显的干扰采用直接剪切法。

切除上图中第164,、165个扫描。

 

4.文件测量方向掉转。

打开文件,文件→另存为->方向反转,打勾。

5。

添加掌子面宽度信息.对于一定宽度的掌子面,一般建议10厘米测一个点;而实际施工中会略有差别,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使得雷达剖面与掌子面宽度一致。

 

6。

确定地面反射波信号位置

编辑→文件头→信号位置(纳秒),如—2。

5。

建议:

数据采集时,主机中所用的参数保持固定:

比如position/offset信号位置和延时.

7.设置和修改介电常数,计算深度信息

编辑→文件头→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深度剖面

8.信号振幅自动增益调整

处理→增益调整→自动增益,增益点数为5。

指数增益参数设置:

手动设置增益点数,调整增益值大小。

对于超前预报,通常采用现场调整增益的方法,使得剖面、波形清晰;若波形振幅较小,则在剖面上点鼠标右键,选择显示增益,对整个剖面的振幅进行放大,而仅仅是显示而已。

9。

一维频率滤波,消除低频电磁干扰.

处理→IIR滤波.

一维频率滤波包括3个部分:

频谱分析、判断主频信号与识别低频干扰、频率滤波。

在地质雷达资料处理中,通常选择高通滤波来消除低频信号。

 

频谱图与地质雷达原始记录曲线

 

频谱分析图

左图为原始记录信号,右上图为地质雷达单个测点波形,50。

从频谱图中,可以看出地质雷达电磁波对应的主频为75MHz,频带宽度为[50—110]MHz;频域中低于50MHz的信号为低频干扰。

 

频谱图-----—波形图—-—--—线扫描图[低频信号低于50MHz]

垂直滤波(MHz)高通50

原始数据与高通滤波数据

[不明显的]界面分析图

左图中红色箭头部分为第43个扫描点对应地下界面,右上图红色部分是对应的波形图,

在地下地层分界面上物理性质差异巨变[介电常数差异非常大],从而使得反射回来的波形明显变化;据此判断界面信息。

振幅图分析

振幅图中红色圈内为一组完整独立波形,2个正波形中间有1个负波形;振幅大小分别为8188,—14326,8988。

波形明显为负波.

[明显的]界面分析蓝色部分为地质分界面

负波填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