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2746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docx

标准线技术标准新

标准线技术标准

要实现大准铁路五年运量再翻番的奋斗目标,工务段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将大准线打造成神华集团的样板线路,甚至全国铁路的样板”。

结合神华集团提出的“全国学神华,神华怎么办”和“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同时积极响应大准铁路公司“全力打造中国一流本质安全型铁路”的号召,就工务部分标准线的建设提出以下技术标准:

一、轨道标准

1、大准正线重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75kg/m全长淬火钢轨,空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曲线地段钢轨采用PG4耐磨轨;点南间、点联线全部更换为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到发线采用25m长60kg/m钢轨,其它站线采用25m长50kg/m钢轨。

2、正线轨枕采用Ⅲ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到发线采用新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00根;其它站线采用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440根。

3、道砟为一级道砟。

4、正线道床断面为顶宽3.5m(半径小于800m另加宽0.1m),砟肩堆高0.15m,道床厚度石质路基为0.3m,土质路基,双层为0.5m,单层为0.35m,填料为级配碎石的路基,道床厚度为0.3m,道床边坡坡度为1:

1.75;站线道床断面为顶宽2.9m,厚度为0.2m,边坡坡度为1:

1.50。

5、道床边坡坡脚、砟肩和路肩一条线,棱角分明。

路肩及路基边坡至用地界处不得有飞砟弃物。

区间双线地段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除按无缝线路道床加宽、堆高外用石砟填平。

6、道口全部实现平改立,站内平过道全部更换为橡胶铺面板。

7、备轨

①直线、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公里各备1根,25m的标准轨每公里各备1根;

②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条曲线各备3根,25m的标准轨每条曲线各备1根;

③直线地段全部备新轨,曲线地段适当备部分磨耗轨;

④区间正线备用轨存放标准为25m标轨用4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固定位置)12.5m及以下长度钢轨用2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

8、轨道加强设备:

①轨距杆安装。

450m<R≤600m曲线时,按8根/25m安设,400m≤R≤450m时,按10根/25m安设。

应全线安设绝缘轨距杆。

②曲线地锚拉杆安装。

对于R≤600m的曲线安装曲线地锚拉杆,相邻地锚桩距离为:

圆曲线每10米一根、缓和曲线每5米一根,位置对应计划正矢点。

曲线地锚拉杆应安装在曲线下股一侧。

道岔地锚拉杆设置在道岔直股外侧,1/12提速道岔埋设5根。

地锚拉杆规格:

地锚拉杆基坑尺寸0.6×0.6×1.2m(长×宽×深);若是石质路基,需置于石质基床上,且埋入深度不得小于0.8m,并在钢轨桩底面焊钢板(尺寸200×200×10mm)。

钢轨桩轨头均朝大里程方向,桩要竖向垂直,桩顶面标高符合要求(钢轨桩顶面比与之联接的钢轨面高出200mm,误差±10mm),钢轨桩轨底靠线路一侧边缘距线路钢轨轨底外边缘距离1810mm(误差0~10mm)。

钢轨桩基础混凝土标号C20,混凝土顶面距最低轨枕端底面不得少于0.45m,当路基面至最低轨枕端底面大于0.45m时,混凝土基础顶面与路基面在同一平面内。

钢轨桩采用50kg/m钢轨。

联接拉杆采用绝缘拉杆,杆体长2.5m、直径Φ36mm、六角螺母M36mm、平垫圈Φ36mm、弹簧垫圈Φ36mm、Ⅰ型铁卡。

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后方可进行拉杆安装。

绝缘拉杆绝缘性能符合《绝缘轨距杆技术条件》TB/T2492-1994中的规定。

 

 

③防胀插板安装。

在R≤500m的曲线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置1对防胀插板;桥梁位于半径小于或等于1000m的曲线地段且跨度大于16m,在活动端桥台前后各半跨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1对;曲线范围内的无缝线路伸缩区每8根轨枕设1对;平交道口两侧50m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1对;上述条件重复时不重复设置。

二、站场标准

1、在站内两端岔区适当位置设备料平台,统一存放备料及废料((大站4个)。

2、有调车作业的站场,全部按规定整平、补足浮离砟。

3、有调车作业的站场安设的线路标志牌,均需特制凹槽基础,将标志牌平行置于槽内,线路标志牌平面与浮离砟顶面平齐。

所有标志牌字头方向与线路里程方向一致。

三、桥、隧、涵标准

1、根据《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对桥隧建筑物进行状态评定,杜绝A级(凡结构物或主要构件功能严重劣化,危及行车安全)情况出现。

评定标准如下:

 

 

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2、在大准线全线统一设置桥梁名称标志牌。

3、将桥梁混凝土挡砟板全部更换为橡胶L型整体连接挡砟板,桥梁检查梯入口处更换为橡胶板。

4、将既有隧道内的水沟混凝土盖板统一更换为橡胶盖板(加电缆槽)

5、按照规定设置隧道照明设施,且保证照明设施完好。

6、统一砌筑桥、涵检查台阶,台阶宽度按照2m设置。

四、路基及附属标准

1、全线路基顶宽统一按照单线8.0m,双线12.5m设置。

若路堤地段路基宽度不足,则采用增设或翻修路肩墙的方式加宽。

路堑地段无法满足要求时,则需要对既有排水沟进行翻修改造,将排水沟内侧设为直墙形式,从而增加路基宽度。

若仍无法满足要求,改为盖板水沟,进而达到标准线的使用要求。

2、全面整修路肩,对全线的路肩墙内侧和水沟内侧渗水砂填筑不足的地段,统一补充渗水砂,保持线路路肩的平齐、无反坡。

3、对路堤高度大于等于4m地段,统一对路基进行拱型骨架防护、绿化。

路基基顶向下3m以外,开始种植紫穗槐或柠条,于路基基顶面以下6m处至用地界处种植沙棘,维修便道处不进行绿化。

4、全线统一安装隔离栅栏和刺网。

路堤地段,隔离栅栏安装在距线路中心4m处,即紧贴路肩墙的外侧。

整体安装要求隔离栅栏结实、整齐、美观。

同时建议于铁路用地界处统一安装铁丝刺网,便于铁路安全管理。

路堑地段,隔离栅栏安装在护坡顶端的截水天沟外侧,因地形条件所限,无法保证平齐的,则要求在100m或200m短距离范围内,保证隔离栅栏的平齐美观。

路堤与路堑的衔接处,要根据地形变化定做安装异形网片,确保隔离栅栏的平顺过渡。

5、隔离栅栏原则上按照每500m设置一个出入口。

另外,在设有检查梯的桥涵处和工区日常维修经常出入的路口处增设隔离栅栏出入口。

6、对已经出现鼓裂、破损等病害的既有路肩墙、排水沟、护坡、截水天沟及其它护砌,全部进行翻修,对勾缝和抹面脱落的水沟、护坡和其它护砌,全部进行重新勾凹缝和抹面,确保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和路貌美观。

7、具体路堤及路堑改造示意图如下:

 

 

 

五、线路标志、标记设置及刷写标准

(一)线路标志设置标准

各种线路标志要严格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76条规定,一律距线路中心不少于3.1m,原则上在石碴坡角处埋设。

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通线<2007>8024)相关要求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部分常用线路、信号等标志标记设置油刷标准。

1.里程标志

(1)公里标:

公里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

公里标字模采用150×105mm,每字间隔为20mm,公里标字距公里标顶端170mm。

(2)半公里标:

半公里标全高900mm,宽20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500mm,埋深400mm。

半公里标字模采用100×70mm,半公里标字距半公里标顶端为70mm。

(3)百米标:

百米标全高800mm,宽120mm,厚120mm,地面上部高为400mm,埋深400mm。

字号采用100×70mm,原则上为深5mm以上的阴文。

(3)隧道内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

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字号大小与普通线路一致。

2.曲线标志

(1)曲线标:

埋设在曲线的中心位置,曲线标全高110mm,宽55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

曲线标中汉字规格:

“优质曲线”为75×60mm,其余汉字70×50mm,行间隔为15mm,字间隔为10mm;数字规格:

小数点前为50×35mm,小数点后为30×20mm,字间隔均为10mm。

自上向下为6行,顺序为:

“优质曲线”、“曲线长XXX.XXX(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XXX(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XXXX(曲线半径数)”、“超高XXX(超高量)”、“加宽XXX(加宽量)”。

第二行字上缘距曲线标顶端为130mm。

“优质曲线”字样为红色,其余为黑色。

经段验收达到优质标准的方可印刷“优质曲线”字样,否则暂空。

(2)直缓桩、缓圆桩(三角标):

高900mm,三面等宽均为150mm。

地面上部高为500mm,埋深400mm。

两正面汉字规格90×60mm;背面印刷里程数字,为竖向印刷所对应里程,规格为50×35mm,字间隔为15mm。

(3)隧道内曲线相关标志:

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

曲线标中汉字规格:

汉字50×40mm,行间隔为15mm,字间隔为10mm;数字规格:

小数点前为35×30mm,小数点后为30×20mm,字间隔均为5mm。

直缓、缓圆点标汉字均为60×40mm。

3.坡度标志

(1)坡度标:

全高1100mm,宽3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

坡度标上方表示坡度的数字大小为:

小数点前为120×60mm,如为平坡,表示坡度的“0”应居中,数字距坡度标顶端的距离为70mm;如为上坡或下坡,自左向右的顺序为表示坡度大小的数字和坡度方向的箭头,其中小数点前的数字规格为120×60mm,小数点后的数字规格为80×40mm,字间隔为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与小数点前的数字顶端对齐,有坡度的数字方向应与坡度标上端斜角平行;坡度标下部表示坡度长度的数字规格为120×60mm,字间隔为10mm,居中排列。

坡度标侧面表示里程的数字规格为40×30mm,字间隔为15mm,第一个字距坡度标顶端120mm。

坡度标中箭头方向均指向线路一侧。

(2)隧道内坡度标:

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

坡度值及坡度长数字规格120×60mm,字间隔为10mm;中缝里程数值规格50×35mm,字间隔为15mm。

4.桥涵隧标志

(1)桥梁标:

桥梁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

桥标里程为桥中心里程,“桥-125”为编号,“1326527”为里程数。

汉字170×120mm;编号及里程数字字号110×60mm,间隔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字号50×35mm,间隔7mm。

(2)涵渠标:

涵渠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

涵渠标里程为涵渠中心里程,“涵-258”为编号,“1234567”为里程数。

汉字170×120mm;编号及里程数字字号110×60mm,间隔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字号50×35mm,间隔7mm。

(2)隧道标:

设于隧道门左侧,其位置以便于了望且不侵入衬砌轮廓为度。

可用M15水泥砂浆(厚35)或C20混凝土就地制作。

(4)隧道间联络通道指示标:

设置于双线单洞隧道间联络通道两侧边墙上的适当位置。

字号200×160mm。

5.管界标志

(1)管界标:

全高141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1110mm,埋深300mm。

管界标两正面分为四部分,最上端为局名,分为两列,如神华准能的管界标左侧为“神华准能”,右侧为“大准铁路”,字号均为50×30mm,按4字布置,上下两端对齐,中间匀布。

第二部分为段名,第三部分为区段名,最下端为工区名,各种规格同第一部分。

侧面为“管界”二字,字规格为100×70mm,字间隔为20mm,管界下为箭头,箭头距地面30mm,箭头规格为60×40mm,“管”字上缘距地面垂直距离为600mm。

(2)区段管界标:

全高93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30mm,埋深300mm。

区段管界标两正面分为区段名、工区名两部分内容,所有规格同上。

(3)工区管界标:

全高68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430mm,埋深250mm。

“管”字上缘距地面垂直距离为400mm。

工区管界标两正面内容为工区名,所有规格同上。

6.信号标志

(1)警冲标:

距轨枕顶面高度为300mm。

一侧为白色,一侧为红、白、红相间,宽度均为100mm。

警冲标高出轨枕面距离一般为300~350mm。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为4m的中间,股道间距不足4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的间距,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

(2)鸣笛标:

鸣标牌为600×600mm,“鸣”字为400×32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背面及柱身漆白色。

柱加牌共长3500mm,下部埋深1000mm。

安设在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500~1000m处行车方向左侧。

司机见此标志,需长声鸣笛。

(3)站界标:

站界标牌为640×300mm,“站”、“界”字为200×26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背面及柱身漆白色。

柱高3250mm,站界标牌上边缘距地面2250mm,下部埋深1000mm。

安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表)外不少于50m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

该位置线路两侧相对处均有信号机的,可不安设站界标。

(4)机车停车位置标:

标牌为1100×240mm,字号为150×10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黑边框,背面及柱身漆白色。

安设在地面上时,标牌上边缘距地面2550mm。

(5)减速地点标:

设在需要减速地点的两端各20m处。

正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始点,背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终点

(尺寸单位:

mm)

(6)作业标:

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m处。

司机见此标志须提高警惕,长声鸣笛。

(尺寸单位:

mm)

(二)线路标志刷写标准

1、钢轨轨号

①正线钢轨编号按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排。

无缝线路地段钢轨焊缝标记应与现行的轨号标记一致,(以公里为单位)标记在顺里程方向轨缝、焊缝前方1000毫米的左股轨腰处。

(注意100轨)

②标明短轨、缓冲区轨以及厂焊缝、现场小型气压焊和铝热焊。

厂焊缝用“C”,现场小型气压焊缝用“Q”,铝热焊缝用“L”,缓冲区用“H”表示,插入短轨用“D”。

字体为10号字模50mm*35mm,白底红字。

2、曲线标记

①使用10号字模50mm*35mm,标记为白底红字。

②曲线标记一般标记在钢轨曲线上股内侧轨腰上,正矢点一律用白底红▲标在曲线上股轨头非工作边,红▲为30mm的等边三角形。

如上股钢轨内侧因涂油等原因易造成标记不清时,可标记在下股内侧轨腰上。

③曲线正矢点按一绳法设置。

缓和曲线直缓点标记:

ZH;缓圆点标记:

HY;圆缓点标记:

YH;缓直点标记:

HZ。

缓和曲线内正矢各点及进入圆曲线第一点标记:

XXF=XX,其它圆曲线正矢只标记点号。

④缓和曲线范围内超高值用H=XX和加宽值S=XX标记在曲线上股内侧轨腰上。

⑤整条曲线内辅助点设置:

只在曲线上股钢轨非作用边用白底红▲标记,红▲为30mm的等边三角形,只刷写点号不刷写正矢数值。

⑥曲线头尾外侧钢轨腹部刷写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半径要素。

3、曲线标

①设置在曲线中心位置,标记为白底黑字。

②汉字用专用字模,左侧对齐,刷写曲线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及正矢。

③数字用6号字模(35mm*25mm),右侧对齐。

标注曲线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及正矢数值。

④在曲线标面对线路的侧面上,用50mm*35mm数字模标出曲线中心里程Kxxx+xxx。

4、曲线始终点标

①设置在曲线始终点位置,标记为白底黑字。

②汉字用专用字模,刷写直、缓、圆。

③在曲线始终点标面对线路的侧面上,用50mm×35mm数字模标出曲线始终点里程Kxxx+xxx。

5、道岔标记

①使用10号字模50mm*35mm,白底红字。

②道岔编号标记在直基本轨尖轨前100mm处钢轨内侧轨腰上。

如:

XX#P601/12。

AT和提速,在其后添加AT或TS,如XX#P601/12TS。

③各检测点轨距按技术要求尺寸标记在外直、外曲钢轨内侧相应轨腰上,S=XX字体规格为40mm*30mm,均为白底红字。

④支距在外直钢轨非作用面用白底红▲标记,红▲为30mm的等边三角形,在该点外侧轨腰标记支距值,刷写规格同轨距标记。

⑤在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检测部位以30mm的红▲标注在心轨作用边中部(两侧都标),在红▲下方刷写91/48,刷写规格同轨距标记。

6、连接曲线标志、标记

①附带曲线不埋设线路标志,但必须在钢轨腹部刷写曲线技术要素、标记,在曲线直圆点外侧刷写曲线长度、半径、正矢、超高等要素。

②不是附带曲线的连接曲线按规定埋设曲线标志(三角桩、曲中标),并在钢轨腹部刷写曲线技术要素、标记,在曲线直圆点外侧刷写曲线长度、半径、正矢、超高等要素。

7、坡度标

①设在线路坡度的变坡点处,两侧各标明其所向方向的上下坡度值及其长度,本标油漆为白底黑字黑箭头。

②表示长度及坡度的整数数字用12号字模(60mm*120mm),表示坡度的小数数字用11号字模(80mm*40mm);上下坡用专用箭头字模、平坡用横杠字模表示。

③坡度数字刷在左下角(上坡)或左上角(下坡),上下坡箭头相应指向右上、右下角,与水平线成45度夹角,且整数数字和小数数字从上面对齐,不刷小数点。

上坡箭头横杠与小数数字上边对齐,下坡箭头横杠与小数数字下边对齐,坡度标侧面里程表示用10号字模(50mm*35mm)。

参照《技规》第376条第7项规定(第193图)。

④在坡度标面对线路的侧面上,用50mm×35mm数字模标出坡度标里程Kxxx+xxx。

8、其它标志

①公里标:

使用13号字模(140mm*85mm),油漆为白底黑字。

②半公里标:

使用220mm*70mm数字模,油漆为白底黑字。

③百米标:

使用12号字模(120mm*60mm),油漆为白底黑字。

④无缝线路观测标记,在观测桩对应钢轨外侧轨腰用10号字模(50mm*35mm)标记,油漆为白底红字,起讫点标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铺设日期、放散日期、轨条长度、观测桩号。

9、地锚拉杆标记

①在地锚拉杆钢轨竖桩顶面向下170mm范围轨底平面用白漆打底,红漆打字,三行红色数字自上而下为标高、桩号、钢轨桩距离(与线路外侧钢轨间距离),均用5号字(35mm*20mm),字间距均匀。

标高为钢轨桩顶面标高减去线路轨顶标高的数值,精确至毫米。

钢轨桩距离是指钢轨桩轨底顶端内侧与线路外侧钢轨作用边(打标记)的距离,精确至毫米。

②道岔桩号按规定的位置自岔前向岔后排列,与道岔钢轨桩的总数量无关,即桩号代表位置;道岔桩号按四位数字编号,即×××1、……、×××5,“×××”为道岔号码(如:

10#岔0101、……、0105)。

10、冻害标记

冻害标记在发生股别钢轨内侧轨腰上,用白色箭头作好标记,箭头指向冻害地段,为了便于巡查人员检查冻害变化情况,还应在钢轨内侧轨腰上白色箭头就近处轨枕中部斜面标记DH字样(详细标注样式见附图)。

当冻起高度无变化时,在冻害地段中部钢轨轨腰处标出冻起高度(白底红字字体为30×40mm,间距为20mm)。

附图

11、隧道避车洞标志按下图进行标记

12、线桥中心偏差测量方法及梁缝标注

①线桥中心偏差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标明日期,同时汇报区段,由区段汇总形成电子版存档。

测量数量:

每孔梁测量一处

测量位置:

梁端处(曲线桥在桥台最外端增加两处)

测量要求:

测量数据对应标在线路左侧人行道栏杆中部位置,标明墩台号,字迹工整;测量精度必须精确到mm。

标注方法举例如下:

2T+30

2D-30

 

外框为人行道立柱角钢,2代表2号、D代表桥墩、T代表桥台(挡砟前墙处)、TW代表桥台台尾(桥台最外端)。

30代表线桥中心偏差值30(曲线桥线桥偏心值为减去偏距后的数值),单位mm,“+”代表桥梁中心线偏于线路中心左侧;“-”代表桥梁中心线偏于线路中心右侧(左右侧都以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为准)。

字体要求:

采用曲线“始终点标”数字,白底黑字。

测量办法:

每一测量位置取同一横载面上的线桥中心偏差,线路中线为测量处轨距中心,梁体中线为两片梁最外端挡碴槽距离中心。

(要求用线桥偏心尺量取数值)

②量取梁缝值时,应量相邻两片梁箭头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在《桥隧检查记录薄》上,记录数值时应在量取箭头间距离减去200mm(如量取箭头间距离为350mm,则实际梁缝值为150mm,《桥隧检查记录薄》中应填写该处梁缝为150mm)。

标注位置选择在梁体上下各一处,要求标注实际梁缝值,采用曲线“始终点标”数字,单位为mm,统一为白底黑字,左右两侧同时标注,需注明测量时间,具体标注如下:

25

155

单位:

cm

13、刷写要求

①各部数字、汉字必须按照要求字号刷写。

②标记白底采用长方形,四边要平直,四角必须垂直,不允许有毛边和圆角。

③数字间距和上下边要对齐。

④线路标志刷新前要铲除外部干裂漆膜,保证刷新质量。

六、轨道几何尺寸现场作业“零误差、零缺陷”,作业验收执行下述标准。

1、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mm)

作业项目

作业验收

经常保养

轨距

+2-1

+4-3

轨距变化率

1‰

1‰

水平

高低

轨向

三角坑

超高顺坡率

不大于设计顺坡率

2、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

曲线半径R(m)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

所有正线曲线半径

2

4

7

①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管内所有正线曲线均按此标准执行。

②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75mm,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9Omm,

3、线路其它项目标准

①钢轨:

无错牙;轨缝无大于构造轨缝;无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普通绝缘接头轨缝无小于6mm;轨端无帽沿;轨端工作边无肥边。

②轨枕:

无失效;每处调高垫板无超过2块或总厚度超过10mm。

③联结零件:

无铁垫板、大垫板、道钉、扣件缺少;无道钉浮离或扣件前、后离缝大于2mm;无接头螺栓缺少、松动或扭矩不符合规定。

④防爬器:

无缺少或失效。

⑤道床:

无翻浆坍白、无杂草。

4、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mm)

作业项目

作业验收

经常保养

轨距

+1-1

+2-2

轨距变化率

1‰

1‰

水平

导曲线反超高

0

0

高低

轨向

三角坑

支距

1

2

查照间隔

0~3

护背距离

-2~0

5、道岔其它项目标准

①钢轨:

无错牙;轨缝无大于构造轨缝;无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普通绝缘接头轨缝无小于6mm;轨端无帽沿;轨端工作边无肥边;无《修规》第3.9.7条和第3.9.8条的病害。

②岔枕:

无失效。

③联结零件:

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间缝隙无大于2mm;无螺栓缺少或失效;顶铁离缝无大于2mm;无道钉浮离或扣件前、后离缝大于2mm;无扭矩不符合规定。

④轨道加强:

转辙和辙叉部分轨撑离缝无大于2mm;其他部分轨撑或轨距杆无损坏、松动;防爬器、支撑无缺损或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