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228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4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简单机械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六:

简单机械实验

1.(2019攀枝花,30)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估测石头质量大约800g。

回家后,他用弹簧测力计、玻璃杯、细绳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量石头的密度。

观察弹簧测力计量程后,发现该测力计不能直接测得石头的质量。

通过思考,该同学利用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木杆和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对杆平衡的影响;

(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头的密度为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4)若上述

(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019齐齐哈尔,19)小红和小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

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A”或“B“)。

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C点挂4个钩码,在D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2019包头,10)下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

(ρ水=1.0×103kg/m3)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回复平衡,如图丙所示。

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cm和5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4..(2019遂宁,22)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滑轮组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实验效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第一次实验所选择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滑轮组。

(2)在第一次实验中,当______拉动滑轮组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拉力F为______N;该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选填符号)

A.增加所提物重 B.减轻机械自重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5.(2019自贡,27)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19德阳,19)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______。

(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3)如图丙所示,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50g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______个。

7.(2019阜新,2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O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_____对实验的影响。

为了方便直接测出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在A处挂上钩码后杠杆转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格。

当杠杆平衡、钩码静止时,挂在A处的钩码所受重力和钩码所受拉力是一对_____力。

(3)如图丙,小明取下B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计示数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N,如果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它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每个钩码重0.5N)。

(4)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_____。

8.(2019连云港,20)船只停泊在岸边时,常常将缆绳缠绕在码头的立柱上,为什么缆绳要缠绕多圈呢?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研讨,他们猜想:

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大,且摩擦力与绕绳的圈数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用棉线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出其重力为7.6N,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如图乙所示,将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N,老师告诉同学们,用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算出棉线和铁棒之间的摩擦力,随后同学们算出此时的摩擦力为4.7N;

(3)逐渐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重复实验,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0,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棉线绕3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示数为_____N,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是_____(选填“静摩擦”或“滑动摩擦”),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

(5)分析实验数据,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0之前,关于摩擦力与绳子缠绕圈数之间关系的探究结论是:

_____。

9.(2019苏州,31)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若在第

(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内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

10.(2019玉林,)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

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N.

(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A.动滑轮的重力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C.物体上升的高度

11.(2019黄石,19)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所示。

(1)请把表格中三个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

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

W总>W有+W轮,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

(答一种因素即可)

(4)丙同学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通过比较第1、2和  组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  (选“越大”、“越小”或“不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

12.(2019绥化,29)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

(5)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

13.(2019湘西州,8)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1牛顿B.1.5牛顿C.2牛顿D.0.5牛顿

14.(2019随州,17)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

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

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秘密”。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

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  (选填“一个”或“两个”);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选填“1N”、“2N”或“3N”);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  (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

  。

15.(2019湖州,9)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

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

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乎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

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