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1477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docx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简要分析

主题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另外,选读课文中的《除三害》可以用来配合阅读。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阅配套读物《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

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三个学习目标在导语和《古诗两首》后作了布置。

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

可以这样说,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用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习一组课文收获的任务。

如《夸父追日》课文后面安排的小伙伴说“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就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吐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建议本组教学12—14课时。

1.认识“乞、霄、烛、晓”16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5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6.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7.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8.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课时

安排

29课<古诗两首>2课时30课<西门豹>2课时

31课<女娲补天>2课时32课<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5课时

 

教学29课《古诗两首》前,可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的相关文章,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

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

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

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

“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

教学30课<西门豹>要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

进行角色表演。

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31课<女娲补天>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

复述前要熟读课文,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复述时,话要说得清楚、明白,就像是在给别人讲故事或介绍某种事物一样。

教师可以选择部分或全篇进行示范,学生再仿照教师的示范分组练习。

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32课略读课文<夸父追月>,要抓住主要内容。

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小练笔的指导。

要提示学生:

学习本组课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节的有趣、好玩上,应该多想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课文内容中能想到些什么,并多与身边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会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笔来就有话可说了。

这种读书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组(册)的学习中。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

29.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3结合图理解诗意,反复吟诵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反复吟诵中体会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讲给别人听。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素材

古典音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课前作业

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板书设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歌有条件可参阅叶至善创作的《牛郎织女》,因篇幅过长,这里从略。

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

如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公元441—513年)曾拟作了《织女赠牵牛》诗,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拟作了《牵牛答织女》诗。

庾信、谢眺还作过《七夕赋》。

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汉代无名氏的古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乞巧节:

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

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

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

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

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

民间《乞巧歌》曰: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

”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

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

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

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关于奔月成仙《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张衡《灵宪》中写道:

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记载: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

关于嫦娥奔月与中秋拜月的习俗相传远古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上,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天下百姓很难活下去。

这时,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能射巨蛇猛兽。

他同情受难百姓,就弯宝弓、搭神箭,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人人敬仰。

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

非常美丽,温柔贤慧。

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非常美满。

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们。

乡亲们都非常喜爱她,夸后羿取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

这老道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

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

嫦娥把药藏在了床头首饰匣里。

那时候,因为羡慕后羿的威名,不少人跟着他拜师学艺。

其中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射猎去了。

天近傍晚,蓬蒙却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住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

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立时,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

可她一心还恋着心爱的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了妻子嫦娥,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日格外亮,格外圆,就像心爱的妻子在看着自己。

他心似刀搅,拼命朝月亮追去。

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怎么也到不了跟前。

后羿思念心爱的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无奈,只得命侍女在月下摆上供桌,上面供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以示对远去妻子的思念。

乡亲们听说以后,也都在各家院内摆上供桌水果,遥祭善良的嫦娥。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月亮又是格外明格外圆。

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都早早地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再说嫦娥飞入月宫之后,每日里思念丈夫,思念乡亲,虽有珍馔佳肴,宫女歌舞,仍不能稍解愁烦。

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上,她都要走出宫门。

这时,天清气爽,下界景象现在眼前,她默默遥望,寄托思情。

此时,她那美丽的容颜也使得月亮格外明,格外圆。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修改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乞巧>,质疑.理解“乞巧”。

a.认读“乞”(特别注意声调是三声),组词:

乞求、乞丐等。

强调书写时与“气”字的区别。

观察“巧”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可利用精彩两分钟进行赛诗或者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老师书写时请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反复读题目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读通顺诗句。

 

从字义上区别,学生仔细观察后请一个学生书写。

注意雨字头的写法。

请学生读,一起读。

 

结合图片、课后的注释和资料袋进行理解。

在小组内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请学生吟诵。

男女生比赛。

讲讲自己的背诵方法,可以结合图背诵,可以根据故事背诵等。

试着背诵。

小组比赛

 

学生练写所有生字。

并完成检测上的题目。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精彩两分钟:

嫦娥奔月的故事

或者讲自己读的民间故事。

 

一起读课题。

 

三、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诗。

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勾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可以结合图和故事或者查资料、字典理解诗的意思。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解决。

先自己练习朗读。

请学生朗读,同学和老师给予意见指导朗读。

配乐朗读。

结合上首古诗的背诵方法进行背诵。

自己背诵、组内背诵、比赛背诵。

 

注意“屏、烛”的读音。

学生练习写生字。

并完成检测上的练习。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2.小组练习。

先自己在小组内说一说。

全班交流。

 

小练笔本上练习。

 

五、识字写字

1.仔细观察“渡”怎样写。

2.教师范写“渡”。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2、读一读民间故事。

 

 

知识积累

1.拼一拼,写一写。

qǐqiúqiǎomiàoyúnxiāo

()()()

píngfēnglàzhúchángé

()()()

2.加偏旁,将下面的字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肖()()度()()

尧()()俞()()

3.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

    气(  ) 度(  )  晓(  ) 喻(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

29.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3结合图理解诗意,反复吟诵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反复吟诵中体会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讲给别人听。

重点

难点

重点:

3

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素材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课前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修改

一、巩固复习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3、小组合作理解诗的意思。

4.有感情朗读诗。

三、背诗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1.补充诗句。

云海屏风(),

长河()沉。

嫦娥应悔()。

()夜夜心。

2.默写《乞巧》

3.抄一抄,争取积累下来。

月色如水月色溶溶月明星稀花好月圆

月黑天高清风明月月色朦胧新月如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

30.西门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3在理解基础上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4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1、3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素材

投影片。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课前作业

按要求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了解事因(四问四答)------巧解秘密-------科学治理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划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关于课文的故事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记载。

司马迁作《史记》,在其中专门写了一章《滑稽列传》,记载齐国的淳于髡、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等人如何用“滑稽”批评君王,魏国的西门豹如何用“滑稽”战胜迷信,为民除害的故事。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

西门,复姓,名豹。

魏文侯时任邺令。

曾破除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发展农业生产。

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西门豹罢官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

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

“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

”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

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

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

“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

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

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

”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

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

“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

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修改

一、尝试读,整体感知

 

1.板题激趣:

板书“西门豹”,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谈自己预习后的体会

 

自由读课文

 

请学生读课文

有几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思考读,体会感悟

 

1.再自己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

2.小组交流。

“邺在什么地方?

西门豹姓什么?

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

”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一边读课文一边批注,批注读书感受,也可批住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自己喜欢的语句。

 

小组同学结合资料和自己的体会互相交流。

 

三、集中交流,梳理问题

 

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

(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b.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d.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

 

学生将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类板书在黑板上。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gānhàntúdìtíxīndiàodǎn

()()()

héqúguàngàirényānxīshǎo

()()()

二、辨一辨,组成词语。

淹()官()姓()跪()

掩()宫()性()脆()

三、换一换,写出与加点词语的意思相近的词。

1、西门豹命人赶快把巫婆扔下去。

()

2、忽然,事情有了转机。

()

3、画师称赞他画得好。

()

四、写出与第一个字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

看—(瞧)—(望)—(远眺)—(仰视)

吃—()—()—()—()

拿—()—()—()—()

五、选一选填一填

A、急忙B、匆忙C、慌忙

1、小偷的企图被识破后,地逃走了。

2、要迟到了,他穿好衣服,地赶往学校。

3、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迎接。

六、回顾课文,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1、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条,主要是()、

()造成的。

2、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要对故事中的巫婆和官绅们说点什么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

30.西门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3在理解基础上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4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3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素材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课前作业

板书设计:

了解事因(四问四答)------巧解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