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57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下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第八单元.docx

《三下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第八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第八单元.docx

三下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第八单元

起止时间

5.14

总课时

11课时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3、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教学关键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29《古诗两首》2课时

30《西门豹》2课时

31《女娲补天》2课时

32《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教学设计备课纸

课题

29古诗两首

类型

精读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学生自主背诵。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

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教师激趣: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

 

复习巩固,通过将通话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指导把诗读出韵味。

教学设计

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五、识字写字

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课时数2)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2.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3、比赛背诵《乞巧》。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4.有感情朗读诗。

师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六、作业

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把词语串联编写想象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29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

唐林杰唐李商隐

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嫦娥的神话故事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小时候所听、所看的神话传说故事,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悟自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乞巧》《嫦娥》这两首古诗时,正好看了小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要注意“三要三不要”。

三要:

诗句要反复朗读;诗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练背诵。

三不要:

介绍背景不要过全;诗句翻译不要过细;意境体会不必过深。

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

让学生从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来进行。

有个学生讲到“乞巧”的意思时,好多学生都做了补充,我也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知道的对学生做了补充介绍。

突然感到课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过全,我这是不是介绍过多了?

但是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又不错,我犯难了,深感教学不易啊!

 

教学设计备课纸

课题

30西门豹

类型

精读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理解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将计就计承办首恶的经过。

5、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6、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7、体会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

8、接受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9、感受西门豹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请学生观看。

问:

图中的人物你们认识吗?

学生回答:

如果知道,回答“西门豹”师接着问:

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想了解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0西门豹

(学生回答:

如果不知道,师简要介绍一下:

图中的人物是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你们想更进一步了解他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0西门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想办法解决。

(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可以看拼音,也可以查字典。

2、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后把自然段标出。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字卡出示会认的七个生字,逐一指名读。

“跪、淌”重点指导读。

b再读一遍,给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c同桌互相检查

d出示词语“管理、田地”等,指名读。

4、书写生字

 

教学预设

a投影出示会写的十四个生字,指名读。

b指导书写“淹、渠、灌、溉”四个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思考: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读后小组讨论交流,师相机辅导,理清脉络。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落。

3、板书摸清底细(1——9)破除迷信(10——15)兴修水利(16)4、指三名同学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摸清底细,又用什么妙计破除迷信的呢?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是从那几方面写的呢?

学生回答:

课文是从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这三方面内容写的。

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摸清底细,又用什么妙计破除迷信的呢?

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二、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同时思考:

西门豹做了哪些事?

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来。

学生汇报。

过渡:

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摸清底细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想:

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了哪些事?

他是怎样了解到的?

(1)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概括,汇报学习结果。

(2)主要分析西门豹与老人的对话

a、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b、巫婆和官绅勾结,给河伯娶媳妇。

c、新娘从哪里来:

巫婆和官绅骗百姓家的女孩子。

d、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漳河从来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干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时想象当时邺这个地区荒芜人烟的景象。

 

 

 

 

教学预设

过渡:

西门豹了解了邺这个地区荒芜的原因后,知道了河伯娶媳妇是骗局,于是他想好了对策,准备在下一次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对巫婆和官绅给予制裁,他的对策是什么?

成功了吗?

你是从哪知道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破除迷信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西门豹的对策是什么?

他的方法妙吗?

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a、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的?

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指出。

b、西门豹怎样惩治官绅头子的?

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

西门豹带我破“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c、西门豹怎样教育其他官绅的?

引导学生读有关句子,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的做法。

2、讨论:

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巫婆和官绅直接杀了,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以这种方式把他们杀了呢?

(进一步体会西门豹的方法好在哪里)学生汇报,得出巧妙之处。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

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过渡:

西门豹惩治了恶人,又带领百姓干什么了?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兴修水利

读课文,了解西门豹干了什么,有什么收益。

三、有感情地读课文,如情入境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自由组合小组。

(三)朗读展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一)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如果你也在场,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写什么?

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

30西门豹

摸清底细善于调查研究

破除迷信有智慧、讲策略

兴修水利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

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

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并记下不懂的问题。

使学生善于进行“问题提出”。

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创新精神,更要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以掌握全面的、系统的、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即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善于并恰当地进行“问题提出”,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质。

教学设计备课纸

课题

31女娲补天

类型

精读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吗?

你愿意把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概括地说给大家听吗?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a.要求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b.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c.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四、激情朗读,想象惨景

1、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

因为天破了。

天哪,太可怕了!

天塌下一大块,天地间是什么样悲惨的情景呢?

生说————

2、(课件出示)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教学预设

3、简笔画:

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深沟,山冈,熊熊大火,洪水,许多人。

4、想象:

人们怎样求救,情况如何越来越危急。

5、激情朗读——(多种形式的读)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感想和疑问就在课文旁边记下来。

2、把天塌地裂的可怕景象描述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欲望

1、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手指课题,读)。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课件演示天塌地裂的可怕景象)

2、(出示文字)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全班齐读——

3、老师过渡语: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

(出示文字)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师:

谁想读一读?

(指名1生读)

师评价:

A对!

你抓住“难过极了”读得真好!

“难过极了”就是——

生:

“非常非常难过”。

(“难过极了”变红色)

师:

女娲不但难过,还非常——

生:

着急。

师:

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立刻”。

师:

天崩地裂,人类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多么难过,多么着急,请大家读(齐读)——

4、老师过渡语:

在女娲的努力下,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学生说:

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因此女娲决定——(张贴)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齐读!

师:

怎么补天呢?

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二、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

㈠整体感知,理清故事线索

1、请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课件出示)①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

②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

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问题一:

女娲做了三件事:

寻找——冶炼——补好(找——炼——补)(板书)

师: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把句子说完整。

问题二:

 

 

 

 

教学预设

师:

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

你们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

指名学生4人左右,师相机在课件下面加红线——

㈡寻找五彩石,感受补天艰难

1、重点句子品析

⑴(出示句子)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

(贴女娲图)为了找齐五彩石,女娲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许会被滔天大浪打痛;——还到哪里去找呢?

可能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师:

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白天找,晚上找,不分昼夜,她————(接读)(“忙了几天几夜”变红)

⑵(出示句子)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此时,女娲已经筋疲力尽,随时都会倒下,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天地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危险到处存在,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师:

老师发现你刚才读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为什么呢?

生:

找齐五彩石,就可以补天啦,很开心!

真不容易啊!

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

(“找啊找啊”“终于”变红)

师:

女娲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可以松口气了,她的心里十分喜悦。

师范读——生齐读。

师:

啊!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充满危险与困难的找石过程吧。

(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

男女生赛读。

(三)冶炼补天,感受女娲神力

1、边听边想象

师:

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出示文字:

第4自然段,师读)

2、交流。

A、抓住动词体会

师:

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如果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就更棒了!

生1:

女娲顾不得休息,她……

师:

你真行,抓住动词体会到了女娲的辛苦。

(课件:

动词加小圆点)咱们一起把这段中的动词加上小圆点。

(齐读第4段)

B、抓住“五天五夜”从时间上体会

师:

刚才,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2;女娲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炼五天五夜,太辛苦了,怎么没累死?

(五天五夜变红)

师:

她心中装着人类,为了把天补好,她不顾生命危险硬撑着!

C、再读读这段,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生3: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女娲这样一泼就把天补好了,太神奇了!

(课件演示“金光四射”)

3、齐读,感受女娲神力。

4、复述课文。

师:

如果在这段文字中加上一组表示顺序的词。

“先……然后……最后……”

请你试试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课件]演示加入顺序词后的课文。

[课件去掉其它文字,只留顺序词]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领会女娲精神

1、你们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

你觉得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濡染神话神奇

1、把《女娲补天》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邻居小朋友听。

2、向你们推荐几本神话故事书:

《宝莲灯》《西游记》《哪吒》……

31女娲补天

炼真了不起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艺瑰宝,让学生爱读、会讲,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

我的基本教法就是从感受到领悟再到积累最后到运用”。

我设计的基本学法是:

以读为基本手段,促进理解、促进感悟,习得语感。

一、在倡导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导学生体会一边串叠词“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传达出的人间惨状。

再如:

三、四自然段的教学,教者引导学生找出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既使学生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这一连串动词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二、本课的教学注意把精力花在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读的训练。

课文中“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动情大家听得入神。

同时,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

三、新课标要求: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复述的方法。

教学设计备课纸

课题

32夸父追日

类型

略读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出示“夸父”。

(你能把这个词语读正确吗?

预设:

正音。

字典上只有这一个音。

(齐读)

2.“夸父”是什么意思?

预设:

A夸夸父亲。

(你很能干,能从字义上来分析。

方法很好。

但是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不是这个意思。

   B是人名。

(你怎么知道的?

你真爱学习!

老师没教,你就会自己去读课文了。

3.出示课题:

“夸父追日”。

(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

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边板书边评价:

“追日”写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紧紧抓住了“追日”来问,真能干!

   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

   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

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

2.反馈。

(1)夸父为什么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读正确,读流利。

(2)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夸父追日”的经过呢?

(2——4)

 ②这三个自然段生字比较多,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生字。

A出示“虞渊渭河瀚海大泽”指名读。

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A这些都是地名。

   B“渊、泽、河、海”这四个字都带有三点水,它们的字义都与水

 

教学预设

有关,并且是对“溪流、湖泊、江河、海洋”的不同称呼。

C“瀚海”就是“大泽”。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那大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