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1388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docx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

  摘要:

本文简要描述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探索其发展的动因。

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力量、依靠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品创新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为美国资产证券化成功发展的主要经验。

我国资产证券化要特别重视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根据机构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收益偏好和现金流期限管理配对需要,推出个性化产品。

  关键词:

美国;证券化;启示

  一、发展特点

  过去20年来,美国资产证券化保持了全面创新发展。

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也日趋复杂。

交易品种的多样化带来了合成证券化1。

  规模高速成长

  完整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真正起步始自1985年。

此后,美国资产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持续高速发展来概括。

根据美国债券市场协会数据,证券化增速一直保持年均%的高速成长,资产证券发行在外余额2从1985年的37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万亿美元。

市场规模目前已远超美国公债、公司债及市政债券,成为美国目前最大的固定收益市场。

2006年在美国各主要类型固定收益品种中,资产证券化商品约占31%,占最大比重;公司债位居第二约占19%,以下依次为国债、货币市场工具、机构债和市政债。

  产品系列不断丰富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初期发展阶段仅限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而现在已包含商业银行任何表内资产的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品种已由早期的单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发展为一个多样化的资产证券产品系列。

形成了一般抵押贷款证券、狭义资产证券与担保债务证券三大系列品种。

MBS下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商用物业抵押贷款证券两大类别,而RMBS又进而分出优惠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及其它住房相关抵押贷款证券三个子类。

狭义ABS依基础资产分为消费与汽车贷款、贸易应收款、租赁与学生贷款等类别。

CDO下分为贷款担保债务证券与债券担保债务证券两大类别。

CLO与CBO又都可以分为套利型与资产负债表型两类。

在资产负债表型下又衍生出发起人型与合成型两类。

美国资产证券产品类别与演变路径。

  新型结构产品高速增长

  就三大系列产品而言,均不断有新型结构面市,而近年增长最强势者当以CDO为代表。

  现金流量CDO3呈戏剧性增长趋势。

1995年以前,全球现金流量CDO年均发行量不足40亿美元,而2005年估计全球现金流量CDO发行量已经达到2240亿美元,为1995年以前年均发行量的50多倍。

在此期间,美国的现金流量CDO市场的增长速度与之相当。

2005年美国为1650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增长198%。

截至2006年7月20日止,全球现金流量CDO发行量达1740亿美元。

其中,美国发行量为1380亿美元。

过去10年来,美国现金流量CDO市场的发展状况。

  合成型CDO4增长加速。

与传统CDO相比,由于合成型CDO发起人资产不需“真实出售”,加以现金流量结构较为简化,不要求恢复比率,因而更加灵活、更易理解和管理。

另一方面,由于合成型CDO资产高度分散,违约风险与利率风险分离,无提前偿付风险,从而产品安全性也较高。

这些特点促成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成长。

2004、2005与2006近3年来,合成型CDO与传统型CDO及CDS的相关增长情况。

平均合成型CDO的增长趋势已超过现金流量型CDO的增长。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因素

  总体上,美国资产证券化持续超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在资产的流动性转换与风险转移方面高度有效性。

资产证券的发起人不必基于发行体的整体信用评级,即可将基础资产的风险分层处理发行证券。

资产证券化的这一有效的风险再分散特性,使得发行体可以更有利的成本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也有利于投资者根据各自特定的风险偏好购买资本市场证券。

而信息技术的进步、现金流分析的模型化处理、证券化结构的个性化多样化设计、资产分割处理的证券风险收益管理形态的改进等因素在降低证券化发起人成本、适应不同的风险收益模式、增加投资收益、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等方面也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业务流程处理的综合技术进步

  新的信息处理技术使从住房抵押贷款到信用卡应收款及其它种类的信贷资产等,广泛的贷款种类证券化成为可能。

正是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在整个证券化结构中处于关键环节的信用评级公司、证券承销商等中介机构才有可能开发出各种类型的资产风险的识别估计、现金流量分析、违约率估计等建模技术。

资产证券评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风险定价模型的不断开发和成型使得新结构、新产品层出不穷。

与过去相比,现在基础资产池的同质资产比重相对下降,异质资产比重相对上升,资产证券的估值定价难度也相应上升。

离开了技术进步的支持,构造并给这些高度复杂的交易定价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

  资产的切分处置技术。

根据信用质量对集合资产切割分类,再以此发行不同等级的证券,供投资人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自行选择。

高信用评级投资者有充分的偿付保证,乐意接受较低的票面利率,从而部分地降低了发起人的借款成本,同时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不同风险收益模式的需要。

例如,稳健型的商业银行、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偏好投资高级分类批量资产证券中的AAA级证券;而以高收益为管理目标的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则更偏向于投资于中级和股票性质的资产证券。

  供给动力与需求力量的增长

  从供给动力分析,在美国国内连续多年的低储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筹资和流动性需要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求助于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为符合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的要求,商业银行也需要更大幅度地降低风险资产头寸。

借助证券化,商业银行将表内部份资产出售后收回现金,既可满足自身流动性资金需求、增加贷款业务,又可降低资产风险,满足风险资本监管要求。

  需求方面,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房地产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对资产证券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增长无疑是拉动市场成长的基本力量,而过去几年来对冲基金的爆炸性成长对证券化产品的大规模介入则更直接拉动了市场需求新的数量级增长。

更重要的是结构化信用增强与资产池的分散化使投资者不必详尽了解基础贷款的信用风险信息,而标准化的信用评级则对投资者起着市场导航的作用,为新的投资者进入清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有吸引力的产品品质特性

  优良的信用品质。

资产证券债信用一般都属BBB以上的投资级,平均80%以上达AAA-A级。

AAA级资产证券的信用品质与美国公债相当。

和一般公司债相比,信用等级较高,更优于高收益债或新兴市场债。

1984-2004年的20年间,91%以上的ABS维持了原信用评级,而公司债券仅78%维持了原有信用评级。

资产证券信用稳定性明显高于公司债券。

  充分的流动性。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商品拥有大额的交易规模、稳定的发行量和深厚的投资者基础,二级市场十分发达,几乎每一个经纪交易商都有自己的二级市场交易部,市场买卖异常活跃,这些因素有助于使ABS的买卖价差保持在比较小的范围,资产流动性极为充分。

根据美国债券市场协会统计,2003-2005年间资产证券化商品日均交易量在2000亿美元以上,流动性仅次于美国公债,为公司债的10倍。

  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收益率。

资产证券定价一般较相同信用评级美国国债高出约100个基点。

根据美林指数记录,过去17年间,MBS投资回报率平均高出美国十年期政府债券约137个基点。

到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公司债券。

用反映风险收益的夏普比率衡量,与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券相比,资产证券也明显占优。

  三、几点启示

  纵观美国资产证券的发展和成功经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借鉴之处在于:

  首先,产品的不断创新开发是市场成功的第一关键。

只有在技术进步基础上根据供求实际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新的产品克服、弥补旧有产品的缺陷和不足,降低新金融工具的供给成本,提高产品的风险转移效率,增强产品的个性化风险偏好特征,才能保证市场开发稳定的供给来源和需求成长。

  其次,要充分尊重市场的商业化力量,特别是市场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果说美国证券化的初始阶段上还借助了政府机构的力量,例如MBS的发展初期5,但80年代中期以来,则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自主创新。

无论是新产品结构的设计,还是产品的信用评级、交易流程各环节均由商业机构按市场准则进行,其间基本上见不到行政干预的影子,而交易最关键的信用基础问题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再次,要在保证新开发产品可靠信用品质基础上,使产品具备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并高度重视二级市场建设,激活新产品交易,拓宽交易基础增强流动性。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启动,但市场反应欠佳,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

应当看到,虽中美两国证券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然金融产品共性却是相通的即要能满足安全、盈利、流动性,自会受到市场认可,同时要特别重视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根据机构投资者不同风险收益偏好和现金流期限管理配对需要,推出个性化产品才是关键。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