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108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x

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学习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准备显微镜,纱布,玻片标本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单元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学生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二)导入新课

幻灯片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片。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并提示观看一下自己眼前的显微镜。

学生观看幻灯片,并观看显微镜,思考得出:

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三)讲授新课

1.显微镜的构造

师:

我们黑板有挂图,课本有彩图,如果有实物就更直观了,在我们请出显微镜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书:

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

在我们安放目镜的时候手指不能触摸镜头,这样很容易污染镜头。

生: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师:

课前让同学们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叙述。

生:

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师: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显微镜?

生:

光学显微镜。

师:

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

要求:

①人人动手;②提出主要注意事项:

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生:

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

师:

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抽测。

生:

学生活动。

师:

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指导学生看书37页:

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碰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

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学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2)对光(升、转、调)

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左眼看,右眼睁。

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3)观察

①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教师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学生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教师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

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师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学生认真观看。

问:

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思考回答: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归纳: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四)巩固练习:

教师提示:

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学生思考回答。

看课本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五)归纳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构造

取镜和安放

显微镜对光

使用:

方法步骤观察

整理

七、课后反思:

 

第二节植物细胞

第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玻片的基本类型。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心得。

2.根据自己的观察,客观真实地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学习难点:

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

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兴趣强烈的几个学生提前跟随老师学做临时装片。

教师:

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透明的细胞立体模型,植物细胞挂图,提前制备上述几种材料的装片,摆放多台示范镜,叶片的永久横切片、人的血液涂片、单层扁平上皮装片各10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

学生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教师巡视、查询学生们所做的课前准备,适当地交流。

(二)讲授新课

1.进入实验室先填好记录本,回实验实验过程。

(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2.玻片的基本类型

教师提问: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

(不能)

教师讲解:

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3.实验材料

看书本P42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4.实验过程

P43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擦)

②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滴)

③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取、展)

④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

(盖)

⑤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染)

⑥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把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用铅笔画在报告册上。

5.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衔接:

大家已经用丰富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观察的细胞,你还能够用画笔为它们留下永恒的记录吗?

(1)指导学生完成绘图活动

①阅读教材第44页“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②依照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取其中的一个细胞,并根据生物图的基本画法,画出观察到的各部分结构。

学生积极自学绘制生物简图的方法,观察、绘图。

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实事求是地画图。

(2)实物投影评价学生绘图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绘图的要领:

真实、规范、完整。

教师归纳绘图顺口溜:

真是科学是根本,大小位置要得当,线要光滑点要圆,点有疏密明暗显,名称标注要齐全。

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物投影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黄瓜果肉细胞,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教师提问:

这些细胞的形态不同,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衔接:

既然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那么它们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一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自学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4-45页,结合图2-2植物细胞模式图,自学“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例,组内交流对各种结构的认识。

教师巡视、倾听、引导、点拨。

教师展示细胞立体模型:

我们在显微镜下视野里所观察到的都是细胞的平面结构,而在自然环境中,细胞和这个立体模型一样,是具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结构,那位同学能结合模型演示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结合模型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巩固练习

集中讨论课后的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装片

不同材料的处理方法切片

类型涂片

保存时间临时玻片

永久玻片

二、制作与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制作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叶绿体: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液泡:

内含有细胞液

细胞质:

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七、课后反思:

 

第三节动物细胞

第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说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异同点。

(二)能力目标: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尝试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学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学习难点: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

生理盐水,稀碘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

学生:

预习;3H铅笔,绘图纸;上课前漱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已经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那么动物细胞是什么样子的?

动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

下面让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讲授新课

1.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教师讲解小知识:

人体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约为0.9﹪,引导学生分析用清水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提出疑问:

为什么用生理盐水?

用清水不行吗?

2.方法步骤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将一些示范片置于讲台处的显微镜下供学生参考。

学生根据已有的而经验,设计实验方案,制作临时装片,注意取材、方法(与“洋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