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20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ppt(修改).ppt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与践行策略薛中国教授,内容提要:

第一PPT模板网,PPT素材下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2008年,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历史沿革,

(一)1984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要求全文共267字,分为6条。

主要内容:

爱国爱党,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遵纪守法,处理好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具体内容: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奉公守法,遵守纪律。

热爱学校,关心集体。

谦虚谨慎,协作。

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984年颁布的要求开启了师德规范化之路。

其特点有三:

爱国爱党,加强思想学习,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提高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热爱学生,保护其身心健康,热爱学校,团结协作,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

(二)1991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共238字,具体内容: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具体内容:

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五、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六、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991年规范特点有二:

调整后的规范注重了内容层次性。

更为明确了教师应处理的几层关系,使规范更具有了教师的专业特性,(三)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全文共583字,分为8条。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具体内容:

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具体内容: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1997年规范较前两次师德规范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为:

增强了规范的操作性。

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时代性也较强,如提出了“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问题,突出了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方面。

充分体现了规范的专业性。

它以教师的职业特征为出发点,规范教师应处理的各种关系。

问题:

仍然存在着结构和内容逻辑关系不清的问题,再有就是舍弃爱国方面的要求,(四)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2008年规范共501字,分为6条。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书育人,,2008年规范集以往三部师德规范之成果,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强化了三个结合:

自律与他律的结合、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要求的结合。

二是条目结构更加合理、概括性更强,各个条目的内容结构更加完整,条理性、逻辑性更强。

三是突出了时代性、专业性,1、新规范提出了“教书育人”目标和内容:

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责任和本质属性。

针对教育、学生评价上存在的“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提出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实质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的问题。

2、最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这样的内容。

3、新规范新增了“终身学习”这一条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在谈到这一点时指出: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做人和师德素质的内在要求很高。

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需是“终身学习”的“学者”。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尽然要求,规范的修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1,二、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基本原则,修订的背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精神,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为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和要求:

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造性工作。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2008.5.12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用自己的生命救助学生的英雄教师,他们用生命演绎了新形势下的教师职业精神,为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范跑跑”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师德的新思考抗震救灾涌现的英雄教师:

问教抗震救灾优秀教师-副本.flv,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范跑跑事件引发的思考:

央视电话采访“范跑跑”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flv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回答记者关于范跑跑事件的提问时指出:

这些言和行,如果属实,对这些言和行我觉得虽然是少量和个别的,但是足以提醒我们师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果上述那两种言行,已经不仅仅是师德的教育,更多的是应该是人的教育。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1、强化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理念3、强调关爱每一个学生、恪守有教无类4、树立合作意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坚持终身学习、勇于探索创新,1,二、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基本原则,修订的意义,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需要,三是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需要,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八大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需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教育的发展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师德居首。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为落实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是突出师德要求;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强调实践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三是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需要,“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将更多地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

”-袁桂仁,尊重性原则,0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02.,03.,04.,民主和广泛参与,05.,修订的基本原则,二、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基本原则,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尊重性原则,在新规范中充分体现尊重性原则:

尊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尊重科学等等,突出了“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强调教师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尊重和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此次修订认真总结了原有规范执行以来的基本经验,保留了原规范中反映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基本要求,又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规范的修订从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基本要求,使之成为每位教师自觉遵守都能做到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师德要求的广泛性。

同时,又对优秀的教师提出了先进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