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十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乐山十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十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乐山十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乐山十校高2021届第三学期半期联考
历史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涂黑。
1.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
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
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
C.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属于( )
A.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B.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
C.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3.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
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
“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
A.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儒法思想合二为一
4.《汉书·艺文志序》载: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 )
A.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B.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C.以史为鉴警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D.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
5.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
该变化反映出( )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6.陈寅恪说:
“六朝(229~589年)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
”他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
由此可知( )
A.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B.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
C.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的影响减弱D.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
7.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纂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
这反映了( )
A.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B.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D.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8.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9.黄宗羲在《自序》中说:
“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
A.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B.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10.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
由此推导,曾国藩主张( )
A.经世致用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世道必进
11.清王昱《东庄论画》说:
学画者先贵立品。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该绘画理论( )
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12.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
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C.融入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13.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
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 )
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B.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
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14.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
这一铜版佐证了(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
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15.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
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
16.《海国图志》原本是为了打开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
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国( )
A.对外开放的程度 B.思想解放的尺度
C.社会转型的难度 D.政治改革的力度
17.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这说明( )
A.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B.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C.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 D.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18.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
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
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孙中山的“新主义”( )
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19.梁启超说: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
新之义有二:
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二者缺一,时乃无功。
”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 )
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20.“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以上言论出自(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21.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
然而,当时有的报纸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
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
A.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22.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导意见突出两点:
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
A.服务社会主义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意识形态D.脱离生产实际
23.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D.“双百”方针贯彻必要
24.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这反映出( )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大题共3个小题:
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所有题目的答案请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目的指定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
《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
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
宋朝出现的5本家训作品都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
——摘编自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
材料二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
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
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
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
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指出《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13分)
26.(12分)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绘制成下图。
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27.(15分)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
材料一 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
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
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
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
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
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整理自人民网:
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二 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
1919年,胡适提出:
“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
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
(6分)
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C
B
A
D
B
B
D
A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B
C
A
C
D
B
D
C
D
C
25.答案:
(1)颜氏特点: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强调德行与知识;体系宏大,影响深远。
(3点6分)梁启超特点:
融合中两方思想;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3点6分)
(2)历史背景:
颜氏:
农耕经济的发展;儒家文化的影响;宗族观念的传承。
(2点4分)
梁启超:
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自强救亡思潮的兴起。
(2点4分)历史价值: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点4分,3点5分)
26.答案:
评分说明: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1896~1926年“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来确立论题(示例1、2、3);亦可仅就其中某一阶段体现出“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进行论述(示例4)。
示例1:
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900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改革”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革命思想影响的扩大,“革命”一词的使用出现了两次高潮。
1906年清廷推行预备立宪这一重大改革,遏制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示例2:
革命最终取代了改革,成为推动近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
1900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相当少,维新改良仍是主要的新思潮。
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尽管清廷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试图用改革来抵制革命,但最终还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示例3:
革命与改革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论述部分:
可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史实,说明其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
)
示例4:
改革与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者成立同盟会,鼓吹共和革命。
立宪派与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改革”与“革命”的使用出现了两个高峰,改革与革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27、
(1)背景:
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
(7分,答出三点得7分)
特点:
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2分)
(2)不同:
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
(6分,一组不同得4分,两组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