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981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附表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安徽省合肥市兴园学校(高新区)

课名

陶罐和铁罐

教师姓名

朱锡娟

学科(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七单元

学时

第二课时

年级

三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说出“奚落”的意思,体会奚落在课文的概括作用;

3.能补白文中提示语,把提示语写具体。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

读一读,为理解铺垫;

说一说,理解的基础上表达;

3.互动学习:

师生互动:

理解深入;

人机互动:

借助电子白板,表达思考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说出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的优点及缺点。

三、学习者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寓言故事,写的是铁罐奚落陶罐,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无价之宝,铁罐却无影无踪了,告诉人们,要能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课文大量的对话描写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此外,动作,神态,语言等提示语的描写,使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更加突出。

学习者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人物对话,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学生学过人物对话描写,也认知了提示语,但是还不会把提示语写具体。

此外,三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对于联系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方法掌握不够,故还不能联系下文说出“奚落”的意思。

课堂上,学生通过读,思,议和白板互动演示,突破重难点,展现了一个自主,开放,互动的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的崭新的语文课堂,学生学得有趣,教学效果好。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说出关键词奚落的意思,体会奚落的概括作用;

教学难点:

能补白第8、9自然段的提示语,把提示语写具体。

解决措施:

重点解决:

1.形式多样的朗读,生动有趣的分角色表演,以及电子白板的演示、互动,化难为易,通过自主学习进而探究重点。

2..教学设计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设置了“习旧激新-体会人物形象-探究关键词‘奚落’-说结局,话道理-表扬结课”五个环节,学生跳一跳即摘到了果子,解决了难点。

难点突破:

借助电子笔对写铁罐陶罐动作,表情等关键词圈画,学生加以想象理解,再利用微课视频梳理巩固,掌握把提示语写具体的方法,并能补白课文8.9自然段的提示语。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习旧激新

0’05”-

2’21”

回忆旧知,夯实基础,激活新课。

复习,激活新课

1.忆旧。

(白板出示填空,隐藏幕布遮盖答案)学生回忆课文大意,梳理文意,填空。

2.激新。

(图片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手抄报《陶罐和铁罐》,并演示。

)学生欣赏,渴望奖励。

3.这节课我们走进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走进故事的结局。

1.运用畅言“隐藏幕布”功能把正确答案遮住,避免了对学生的干扰,再随学生回答显示答案,学生不仅回忆了课文大意,还对关键词印象深刻。

2课前运用了白板的“投影拍照”功能,保存学生的手抄报作品,课堂上运用“放大”,“翻页”功能展示学生作品。

激发了兴趣。

体会人物形象,写好提示语

2’22”-

26’48”

抓住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铁罐的骄傲,陶罐的谦虚;能把提示语写具体。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表演以及白板演示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体会铁罐骄傲,陶罐谦虚的形象;教给学生把提示语写具体的方法。

1.自读汇报。

学生自由朗读1-9自然段,圈画出概括陶罐铁罐给人印象的词语。

(一位学生电子笔圈画)

2.看图说话。

(卡片生成课本插图,由小而大拖拽演示)学生看图说话:

哪个是陶罐,哪个是铁罐,说出判断的理由。

这两个罐子在说些什么呢?

我们走进课文的2-8自然段。

3.激思,圈画提示语。

以第二自然段对话为例。

(教师电子笔划出提示语“铁罐傲慢地说”)

学生圈画第3-8自然段提示语。

(白板:

一位学生电子笔划出)

4.想象情景,品读。

铁罐和陶罐如果相碰,结局怎样?

为什么?

铁罐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

读出傲慢的语气。

“铁罐轻蔑地说”,可以看出他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眯着,很看不起陶罐,带着这个感受来朗读。

陶罐为什么不和铁罐碰?

是懦弱吗?

怎样为自己争辩的,引读。

铁罐听不进去陶罐的话,不肯承认陶罐和自己同样能盛东西的事实,他恼怒了,怎么说的?

你们觉得还能加什么动作?

表演读。

教师点拨:

提示语中还能加上你们刚才表演的动作,可以这样说“铁罐指着陶罐子恼怒地说。

5.比较提示语的不同。

比较7.8自然段提示语和2-6自然段提示语的不同。

6.观看微课视频:

《如何把提示语写具体》,补白提示语。

练习把7.8自然段提示语写具体。

7.“陶罐铁罐送回家”演示活动

(电子笔拖拽演示2-8自然段陶罐和铁罐说话先后顺序。

)帮助学生分清陶罐铁罐出场顺序。

7.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1.运用“笔功能”直观圈画展示学习结果。

课堂上学生把词圈画成短句了,这时教师抓住这个课堂生成的绝好时机时机,问:

你能从她圈的短句中找到老师要你们找的词吗?

学生正错,教师随即利用“擦除”功能擦除错误,再板演圈画正确词语。

2.利用“卡片生成”课本插图让学生分辨:

哪个是陶罐,哪个是铁罐?

并说出依据。

接着利用笔功能由小而大“拖拽”图片。

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通过两个罐子的表情来判断。

有利于辨析深入。

3.教师运用“笔功能”圈画提示语,正确示范,学生印象深刻。

4.学生电子笔圈画反馈了学习结果,利于正错。

5.微课视频的播放不仅能使学生感兴趣,还突破了教学难点。

6.课前将“陶罐”“铁罐”两个词“无限克隆”并叠放,课上教师拖拽至相应自然段处,学生梳理了角色说话顺序,一目了然。

探究“奚落”

26’49”-

33’06”

探究关键词“奚落”的意思,体会重点句的概括作用。

联系下文理解关键词奚落的意思;能抓重点句体会其在文中的概括作用。

1.人机互动。

没有了提示语,你们能分清哪些是铁罐的话,哪些是陶罐说的?

学生分别拖拽陶罐和铁罐的7次对话的语言。

(白板出示表示陶罐铁罐的集合圈,并将人物语言最小化隐藏设置)

 

2.师生深层对话探“奚落”

铁罐究竟在针对陶罐什么缺点在讽刺它?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针对别人的缺点进行讽刺用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一个词就是什么?

(幕布遮盖陶罐集合圈白板放大“奚落”)

你怎么理解奚落?

(划词搜索:

奚落)

课文2-9自然段展示的是铁罐一次奚落陶罐的过程,是不是仅仅一次?

你从哪看出来。

(白板生成第一自然段卡片,聚焦并放大关键词“常常奚落”)

陶罐有优点吗?

但是,引读“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3.体会关键句的概括作用,了解课文的两个部分。

课文1-9自然段写了铁罐奚落陶罐的过程,围绕奚落来写。

第10自然段有“时间在流逝”字样,前文1-9自然段写得是许多年前,铁罐奚落陶罐的事,而10-17自然段写的是许多年以后的事,发生了什么呢?

(白板以线段图的形式动态演示课文的2个部分)

1.课前利用“图形”功能画出两个长方形集合圈,分别表示陶罐和铁罐,并“文本输入”陶罐铁罐语言后“最小化”隐藏。

课上,教师分别点击标签,显示人物语言,学生的拖拽人物语言至陶罐铁罐处。

以上操作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铁罐骄傲,陶罐谦虚形象理解上,是与白板的深层互动。

2.幕布遮盖陶罐的集合圈,避免了无关干扰。

放大功能突出了关键词语“奚落”,显示了重点。

3.划词搜索功能找出了词典中的解释,有利于正确理解。

4.聚焦功能突出的“常常奚落”,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显示,突出了重点,学生印象深刻,一目了然。

5.课前利用“图形”功能画出线段图,并用“1.9.10.17”四个数字表示自然段,接着将线段图与数学进行“组合”,再用文本输入“时间在流逝”“许多年前”“奚落”“许多年后”“?

”等字样,并最小化隐藏。

课上教师总结“课文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点击出现“时间在流逝”字样)”说明前文1-9自然段写的是许多年前铁罐奚落陶罐的情景。

(点击出现“许多年前”“奚落”字样)10-17自然段写的是许多年后发生的事情,究竟两个罐子命运如何呢?

(点击显示“许多年后”“?

”)。

线段图的形式高度凝练地展现了全文的2个部分。

不仅提示了第一部分写的是“奚落”的过程,也引起了第二部分的深入思考。

说结局

话道理

33’07”-

35’47”

学生能说出两个罐子结局,并说出怎样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概括两个罐子不同结局,利用关联词说出怎样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1.学生观看罐子被埋土里的过程配以教师的描述。

(幕布遮盖演示)

2.学生读文概括两个罐子的结局。

两个罐子被挖出来分别是什么样呢?

陶罐成为无价之宝,铁罐却无影无踪。

(截图演示,并放大陶罐)

你想对他们分别说什么?

3学生完成选择题:

《如何正确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缺点》(白板出示选择题,学生板演,白板自动批改)

4.学生说理。

学生利用关联词语将选择题的前四项连句成话,说出怎样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也就是说,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板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教师边描述边拖拽幕布遮盖两个罐子,再现了2个罐子被埋的全过程,如此生动,这样逼真。

2.截图演示,再现了陶罐被挖的过程,很逼真。

同时陶罐的放大,使得陶罐形象“高大”起来。

3.课前利用模板设置随堂测试卡片出示的选择题《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并设置5个备选答案(前四个答案较片面)。

课上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答案,而是在选择看待别人和自己优缺点的正确方法,白板设置的自动批改功能及时反馈更便捷。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关联词把前4个答案连在一起说说文章的道理。

至此,学生从明道理——说道理,实现了从理解到表达的飞跃。

结课表扬

35’48”-

37’45”

鼓励学生,延续学习热情。

学生介绍手抄报《陶罐和铁罐》,教师表扬学生。

1.学生介绍作品。

学生欣赏优秀手抄报《陶罐和铁罐》。

(白板翻页出示手抄报投影图片)

学生代表介绍作品。

(翻页功能,最大化功能)

2.学生得到老师表扬。

3.学生下课。

1.将上课开始的图片通过翻页功能调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缩短了教学时间。

2.“最大”“翻页”的操作,学生看的真,瞧得切。

学生的作品更有激励作用。

注:

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