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812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docx

XX区XX镇清泉湖项目建议书

XX区XX镇青泉湖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建议书

二〇一六年六月

第一章项目概论

项目名称:

XX镇青泉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设地址:

XX市XX区XX镇青泉湖,XX镇镇区西侧

项目建设内容:

青泉湖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

XX市山水泉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

3.5亿元

第一节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年修订)

8.《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建城[2005]

9.《江苏省旅游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07)

10.《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2004修正)

11.《XX市旅游管理条例》(2003)

1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1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1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17775-2003)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1)

19.《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4308-1997)

2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21.《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建城[2005]97号

22.《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3.《XX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4.《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

25.《XX市XX区旅游总体规划》

第二节项目建议的范围及原则

一、编制范围

青泉湖及周边地区,项目占地面积为0.5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北部水系疏通工程、南侧及西侧水体清淤工程和东侧生态修复工程。

二、编制原则

青泉湖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落实XX生态市建设规划及保持加强XX区优质自然环境的基础设施工程,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而易见。

结合青泉湖的实际情况和区域发展的背景,提出青泉湖生态修复的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利用青泉湖的自然优势,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适当采用自然演替的被动恢复,实施亲自然的人工干预,对青泉湖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

(2)综合性原则:

从青泉湖的防洪安全及防枯调度、水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面与沿岸的景观控制等方面作全面的考虑,尽可能服从环境要求,密切注意风景、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设计方法,体现水资源、湖泊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

(3)整体性原则:

明确青泉湖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4)贯彻经济性与可靠性并重的原则:

在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转费用的同时,合理兼顾运行操作条件和管理维护条件,便于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管理。

(5)可操作性原则:

坚持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和景观开发有机结合,水域资源和陆域资源有机结合的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并按建设时序,分区、分期实施。

(6)本地化原则:

避免使用非本土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7)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结合原则。

(8)景观多样性原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宏观背景

XX矿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江苏煤都之称,作为资源型城市,XX拥有百年的矿区开采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矿区在资源枯竭之后逐渐关闭,遗留下大量废弃厂房和塌陷土地。

XX市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与治理”。

XX是一座因开采煤炭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是XX老工业基地煤炭工业的发源地,被称为“煤都之城”。

但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地表发生严重的塌陷,产生大面积的坑塘,整个XX区采煤塌陷地总面积达14.4万亩,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繁重,成为典型的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业的资源枯竭城市。

在《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的意见》中均多处指出需要“加强对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破损山体及重点流域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XX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重点实施青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修复工作。

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位于XX市XX区西南部,XX镇境内,因塌陷天然形成大面积坑塘,是XX镇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也是塌陷时间最长、塌陷程度最深的采煤塌陷地。

塌陷地地表产生坡地、积水、凹凸不平、裂缝等。

在开采沉陷和雨水、风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地表产生破坏推移、变形、沉积等土壤侵蚀现象,形成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各自封闭式的塌陷水面,地表由采矿前的陆地生态环境演变为采矿后的水生生态环境,塌陷土地形成常年和季节性积水。

由于塌陷地区原来分布有零散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工厂及居民住宅,养殖废水及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塌陷地区水体,生活垃圾等直接堆放至水体岸边,对水体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虽然目前养殖场和工厂已经搬迁,但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同时塌陷地区水体淤积严重,内源污染如不及时整治,将进一步恶化水环境。

二、项目区旅游开发背景

(一)XX镇亟待转型,矿产塌陷区治理成为重点

随着矿产资源枯竭、采矿区地表下沉、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经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是XX镇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它的成功治理对XX镇转型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二)开启旅游经济引擎,变废为宝,开发生态湿地旅游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头羊,能有效快速地调整城市经济结构,促进工业城市转型。

对采矿塌陷地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对地质环境薄弱的生态景观改造和人文景观加载,在废弃荒野中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带动周边乡镇经济产业发展。

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土地下沉后将形成大面积湖泊、河流、沼泽水域,农田、林地将被淹没,周边没有大型建筑设施,具有开展大型生态湿地旅游的资源本底。

(三)依托苏北乡村平原背景,打造乡野型湿地景区

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地处XX东北郊,苏北平原乡野的地形风貌,使得规划地拥有山区和城市所不具备的粗旷和生态特质。

通过景观生态植被的培育和乡村田园背景塑造,加载“乡土”、“民俗”元素,在辽阔的低水位平原上形成一个新兴的乡野湿地景区。

(四)乡村生态游、自驾游、短距游成为区域旅游热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观念、方式的改变,乡村旅游已经在XX市周边形成一定的规模,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喜爱。

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驾车出游日趋成为游客主要的出游手段之一。

大中型城市一日游游客持续增加,近郊景点景区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假日的休闲场所,亲友聚会、家庭游形式居多。

第二节青泉湖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XX镇转型发展的需要

作为江苏省第一个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XX区面临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繁重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探索转型发展的道路。

本项目在青泉湖建设塌陷地治理及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改善塌陷地环境,把塌陷地改造成为能净化水质的生态湿地,是XX镇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迈出的重要一步,实现由资源开采向生态环境修复的转变,为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先行经验;此外,通过青泉湖塌陷地的水环境治理,有利于提高XX镇整体环境形象。

二、改善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整体环境的需要

青泉湖采煤塌陷地区地表形成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各自封闭式的塌陷水面,并受到塌陷地区内零散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和农户的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污染,整体水质环境较差,水体缺少流动性。

通过实施水系疏通、底泥清淤、生境构建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塌陷地水环境质量,促进塌陷地区的发展,实现从资源开发到生态修复的转变。

三、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优化空间结构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尤其是耕地资源更为稀少。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稀缺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是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XX镇是一座因开采煤炭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是XX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118年开采历史。

随着矿产资源枯竭、采矿区地表下沉、塌陷严重地改变了地貌特征,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经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城市转型任务已刻不容缓。

对项目区内因塌陷无法耕种、居住的荒废地及水系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将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并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保障当地居民长远利益的目的。

对项目范围内现有水域进行清淤,对项目区内水体进行生态湿地修复建设,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激活该区域的生态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连续的生态空间,将有利于塑造XX区生态城市的鲜明形象,使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合理,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肺,成为XX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四、青泉湖项目的开发有利于拉动XX镇的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头羊,能有效快速地调整城市经济结构,促进XX镇的转型,促进镇经济的增长。

对采矿塌陷地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对地质环境薄弱的生态景观改造和人文景观加载,在废弃荒野中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带动周边乡镇经济产业发展。

五、青泉湖项目的开发有利于XX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

在区域范围之内,XX区旅游的发展处于弱势地位,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吸引力有限,难以促进和带动XX旅游的全面发展。

而青泉湖项目的建设与周边景点,如潘安湖湿地、马庄村、白集汉墓等共同构架XX旅游黄金线路,完善XX的旅游体系。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XX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XX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XX区南部系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为丘陵山区,有主要山峰55座。

XX城区居于一马蹄形谷地中心。

二、水系

XX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XX市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XX区内有骨干河道8条,京杭大运河、不老河横贯全区,另有屯头河、二八河、引龙河、淤泥河、排洪河等主要河流。

三、气候

XX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年日照时数为2284~2495小时,日照率52~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220天,年均降水量800~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XX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淮河流域的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无霜期280天,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02.4mm。

四、自然资源

XX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勘探和发现的矿产有18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种,探明矿床23个。

煤、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白云岩等为本区的优势矿产。

其中煤炭的资源储量居全省前列,水泥用灰岩、白云岩的资源储量居XX市前列。

煤炭分布于XX煤田南部、东部,保有资源储量3.09亿吨,目前仅剩下一个采煤区;水泥用灰岩分布于本区北部及西北部丘陵地带,范围较广,有矿产地5处,保有资源储量16.76亿吨,约13亿吨分布在禁采区内,开采量不多;水泥配料用粘土多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山间洼地与山麓地带,保有资源储量6.81亿吨;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2.91亿吨、钛铁矿砂矿保有资源储量363万吨,均为本区特色矿产,但白云岩开采量少,钛铁矿因选冶困难暂未利用。

此外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亦多处有所发现。

第二节基础设施条件

一、道路交通条件

规划地交通便利,由村镇道路、国道、高速路三级道路构成了连通内外的交通网线。

内部交通上,有青权路、潘吴路等主要乡镇道路以及村级道路串联区内各村落;对外交通上,206、104两条国道分别从东西两侧并列而行,徐贾快速通道建成后,项目区到XX市区的距离将缩短到20分钟。

省际交通上,目前有京福高速公路(卧龙泉度假村出口)连通北京、福州等城市;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路的修通后,项目区与北京、上海等经济中心城市的距离将缩短到2小时,将有效拓展规划地的客源市场范围。

二、市政配套条件

1、给水

在本项目东侧规划建设有XX镇给水厂,供水水压为42米,可以保证项目区内的用水需求,供水水源主要选择地下水。

本项目位于XX镇镇区规划范围内,用地红线外已规划建设有DN200、DN150给水管,可以直接引水进入本项目范围内。

2、排水

项目用地周边已建有雨水、污水管线,因此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自然降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通过汇集进入镇区污水处理厂。

3、供电

目前在镇区西南和南两侧各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为XX镇提供用电,可以接通10kV的进线为该项目供电。

从外部供电线路引入电源至内部变配电室。

第三节自然生态基础

采矿塌陷区形成了坑塘洼地遍布、水网相对密集的浅滩湖泊地貌,与周边旱地麦田、杨树林、平原村落,构成了一幅乡村、田园、湖泊、溪流美景,拥有了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本底。

塌陷区旱地主要用于种植小麦、油菜花等农作物种植,形成了一定的乡村大地景观。

第四节土地利用条件

目前青泉湖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旱地、坑塘水面、河流沟渠、采矿及矿产加工用地及少部分村庄用地。

塌陷地改造后,该区大部分土地将淹没,形成大面积湖泊、沼泽湿地,应保留植被生态景观良好、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地块,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内容

第一节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0.5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北部水系疏通工程、南侧及西侧水体清淤工程和东侧生态修复工程。

规划对范围内河道及散落鱼塘水系贯通、清淤,对项目区内因塌陷无法耕种、居住的荒废地及水系沿岸进行生态修复通,主要工程内容为挖除现有部分圩梗。

对项目范围内现有水域进行清淤。

对项目区内水体进行生态湿地修复建设,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种植湿生灌木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等。

第二节建设总体方案

工程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水系疏通工程,连通区域内封闭水体,解决塌陷区水流不循环、水流无法补给及水质恶化的情况,实现水体的动态流动,从而改善水质;在疏通水系过程中,充分利用疏通的土方,构建一定坡度的水下浅滩、水下沟壑和堆岛,为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的条件,使水生植物多样化,改变水体植物的单一性。

第三节建设方案内容

1、恢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在不影响原有植被风貌和原有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大力配置湿地植物形成典型的湿地植被景观,发挥植被特有的净水功能;种植鸟类喜欢栖息的浆果类树木;为了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于引进植被要慎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2、进行生态保育,将农田恢复为半自然湿地;鱼塘可以种植本地原生植物,丰富生境,并提高景观质量;对水域中的鱼类要控制捕捞量。

3、栖息地斑块之间的异质性应尽可能的高,以适应不同动物生存迁徙等需求。

提高景观多样性,以提高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4、对规划区内动物资源进行普查,建立动物资源档案,跟踪观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古树名木要登记造册,采取不同保护措施。

5、为恢复目前湿地植被比较薄弱的地区和保护现有湿地不被破坏,引进芦苇新品种,聘请专家,现场指导芦苇栽植,以改良本地的芦苇品种;另一方面,为加快湿地的恢复速度,对湿地周边暂不具备退耕还湿的耕地,采取旱田改水田的办法,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水稻,增大人工湿地面;

6、加大宣传以巩固湿地保护的成果:

在湿地保护上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众对湿地保护不理解。

为此,应在湿地保护区主要地段设立宣传牌;同时深入周边地区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是农民群众了解湿地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对保护湿地的认识。

另外,可采取让保护区周边农民群众搞绿色产业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进行扶贫的办法,将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工程、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劳力用工机会全部提供给附近农民群众,使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到湿地建设中,从湿地保护中获得效益,不断增强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形成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格局;

7、建立统一的越冬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区管理机构,增强管理能力,加大保护力度。

通过定期观测鸟类资源的消长动态,掌握珍稀水禽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的变化状况,建立资源档案,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8、加强保护力度,全方位做好保护工作。

根据鱼类产卵、索饵和越冬的需要,加强保护区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工作。

第四节项目建设意义

XX市XX区为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绿色新XX”,大力实施“山水城区”的建设。

项目区作为煤矿塌陷地,改造为生态绿肺“湿地”,是XX这座百年煤城进行城市转型的亮点工程。

它顺应了生态城区的发展方向,也为XX市及XX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假日生态休闲场所。

未来项目区内的各村落居民可以青泉湖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带动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第一节环境保护

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1、大气污染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废气和粉尘。

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和运输及施工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烃类物等,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而排放的废气等,主要治理措施有:

(1)施工现场道路采用焦渣、级配砂石、粉煤灰级配砂石、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2)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道,采用容器吊运或永久性垃圾道随结构安装好以供施工使用,严禁随意抛撒。

(3)必须设置围墙或围档将工地与外界分隔开,并在出入口设置冲洗台和冲洗设施,同时设专人清洗车轮、车帮及清扫出入口卫生,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车辆运输时应文明装卸。

(4)工地上的茶炉、大灶、锅炉尽量采用消烟除尘型茶炉、锅炉和消烟节能回风灶,烟尘降至允许排放量为止。

2、噪声污染影响及治理措施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及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都是噪声的产生源。

由于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很高,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更高,辐射范围也更大。

对建设施工噪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

(1)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如搅拌机、木工机械、线材切割机等设备应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处,并采取一些噪声屏蔽措施。

(2)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

(3)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2时~次日6时严禁施工作业。

3、水污染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的废水含有一定的油污和泥沙,另外还有一部分建设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其防治措施主要有:

(1)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石的污水、电石(碳化钙)的污水须经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上述污水未经处理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中去。

(2)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

使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4、固废污染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

对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处理,会腐败变质,滋生蚊蝇,产生恶臭,传播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本项目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分类收集,环卫所定期运往垃圾场进行合理处置,严禁乱堆乱放,防止二次污染。

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会造成部分种类的水生植物死亡,从而使得湿地生态环境单一化。

要对湿地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管,控制植物单一化疯长,实现湿地多样化生态格局。

同时,定期对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采割,通过转移的方式去除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环境因子。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制,对湿地生态环境实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1、对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时时检测,记录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

2、对生长状况欠佳的区域进行人为修复,从而优化整个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使得整个湿地生态处于平衡和谐状态;

3、加强湿地区域范围内的点源和面源的污染物控制力度,从根本上削减湿地区域内的纳污量,以保障整个湿地生态的和谐发展;

4、通过对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的监控,严格控制水生植物单一化生长,从而实现在区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化,同时定期收割、处置;

5、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等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和规定,确保工程建设人员、职工和群众的劳动安全卫生。

(1)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对职业的危害。

(2)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4)对一些具有危险性的设备和仪器,应该由专人负责操作,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5)对湿地范围内容易产生禽流感疫性以及危害严重的疾病进行监测和有效防治。

(6)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章制度,设专(兼)职安全生产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第三节节能措施

1、浇灌利用内湖为水源,水景给水采用给水系统,以节约水资源。

2、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来满足热水供应,以节约能源。

3、污、废水采用人工生态绿地处理污水系统,达到浇灌的水质要求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可续利用。

4、地面径流雨水经拦截、收集井进行处理,然后再进入水体,避免地面径流的雨水对水体的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