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66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抟(ch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选贤与(yǔ)能,讲信修睦

C.群死于槽枥(lì)之间

D.何时眼前突兀(pài)见此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志向)

B.请循其本(遵循)

C.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D.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寒冷的人士)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庄子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野生的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D.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唉!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5.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化而为鸟,其名为鲲

弗学,不知其善也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执策而临之

D.教学相长

幼有所长

6.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

B.《卖炭翁》—白居易—唐朝

C.《马说》—韩愈—唐朝

D.《虽有嘉肴》—《礼记》—庄子

8.默写。

(4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

9.看漫画《猪和伯乐》,回答问题。

(4分)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画面内容。

(不超过30个字)(2分)

 

(2)看了上面的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分)

 

10.(2017山东东营中考)综合性学习。

(4分)

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

”,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

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

________。

(1分)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2分)

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②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

(郑燮《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某生,不忍见其死……

(《孟子·梁惠王上》)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仁”行世间

(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1分)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2017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4分)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

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

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分)

 

1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15分)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战国策·楚策四》(节选)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

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曰:

“君亦闻骥乎?

夫骥之齿(齿:

年龄)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附:

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

骥于是俛(俛:

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

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今仆之不肖,厄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洿:

低洼的地方)鄙欲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

13.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点词选择合适的义项。

(4分)

(1)服盐车而上太行()

A.衣服B.从事,做C.习惯,适应D.驾,拉车

(2)蹄申膝折()

A.舒展,伸直B.陈述,说明C.告诫D.重复,再三

(3)尾湛胕溃()

A.澄清B.浓重C.深D.通“沉”

(4)解纻衣以幂之()

A.覆盖物品的布B.覆盖

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

策之不以其道

A.马之千里者B.伯乐遭之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今仆之不肖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乙]文中,哪些句子能体现[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场景?

(2分)

 

17.韩愈写《马说》与汗明讲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的目的相同吗?

请简要分析。

(3分)

 

(三)(2017贵州六盘水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15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日: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中(zhòng)绳:

(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

通“曝”,晒干。

④参:

通“叁”,多次。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

(2)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

(3)学不可以已________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

(2分)

22.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3分)

 

三、写作(40分)

23.(2017山东东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阳光是天生的丹青妙手,也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大师:

它将这个世界的秘密揭开并公之于众,再赋予其无穷的生命力。

常被吞噬在黑暗中最能领略到阳光的明亮,久被禁锢在严酷的冬天最能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袭最能体验到阳光的恬美……尽管那些沐浴在阳光中的人,并不懂得阳光的珍贵甚至遗忘了阳光的存在;被曝晒的人可能还会埋怨阳光的残酷……但是,阳光以它那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别具匠心的构思,创造出一个一个自然的神话和生命的奇迹。

哟,你这舞动着彩翅的小鸟,是用嘹亮的歌喉礼赞阳光么?

你这怒放的溢彩流芳的花朵是在向阳光诉说幸福成长的语言么?

你这满树的沉甸甸的果实是回报阳光捧出的金色心灵么?

你在阳光的怀抱中,阳光在你的心里,你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阳光倾诉……

要求:

①以“阳光,________”为题。

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A.抟tuán。

B.与jǔ。

D.兀wù。

2.【答案】C

【解析】A.志:

记载。

B.循:

追溯。

D.寒士:

贫寒的人士。

3.【答案】A

【解析】B.“食”同“饲”,喂。

C.“见”同“现”。

D.“与”同“举”。

4.【答案】B

【解析】正确的翻译是: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答案】D

【解析】A.其:

代词,它。

B.之:

助词,的。

C.而:

连词,表顺承。

D.推动,促进;成长。

6.【答案】B

【解析】正确的划分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答案】D

【解析】《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8.【答案】

(1)天下为公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娇儿恶卧踏里裂

(4)牛困人饥日已高

【解析】注意加强日常积累,准确默写。

9.【答案】

(1)猪向伯乐行贿得到了千里马的聘任书,高兴得跑了起来。

(2)(示例1)名人须自律。

(示例2)惩治学术腐败。

(示例3)要有真才实学。

【解析】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文字提示和画面内容用说明性语言准确表述,力求做到内容全面、表述简练。

(2)能从“伯乐”或“猪”的角度生发感慨,言之成理,给人启迪即可。

10.【答案】

(1)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博爱、仁爱(或慈善、体恤)

(2)(示例1)a.爱亲人;b.爱他人;c.爱民众;d.爱万物。

(示例2)a.亲亲;b.仁民;c.爱物。

(示例3)a.血缘之爱;b.人际之爱;c.物我之爱。

(3)(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逸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

【解析】

(1)“均嫡庶,仁亲戚”的意思是“平等对待嫡出和庶出,对待内外亲属都要仁爱”,“仁民爱物”指“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根据对引文的理解,归纳出意思即可。

(2)首先借助关键信息了解这五句话的意思。

从“孝悌”“伤人乎”“百姓疾苦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仁民而爱物”等信息中,可以看出“仁”的思想内涵有“孝敬恭顺”“爱人”“关心百姓”“关爱动物”等方面。

然后围绕这些方面作答即可。

(3)倡议要围绕“‘仁’行世间”这一主题,活动内容、形式要具体。

二、

11.【答案】水、杨柳、马、春风。

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留恋。

【解析】“意象”即融入了情感的景物,“柳”谐音“留”,送别时折柳相赠传达了希望对方“留下来”的心绪,表达对远行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12.【答案】

(1)拟人:

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境,暗含惜别之情。

(2)比喻:

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折柳的情态,表达出诗人与朋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

【解析】“惜”是人特有的情态,用于春风,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犹如行人将别;春风拂柳,犹如送行者相送。

这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3.【答案】

(1)D

(2)A

(3)D

(4)B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翻译句子,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义项。

解释时应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14.【答案】B

【解析】例句中的“之”是代词,指千里马。

A.结构助词,的。

B.代词,指千里马。

C.结构助词,的。

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15.【答案】

(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因为它(千里马)发现伯乐很赏识(了解)自己。

【解析】关键词“食”“知己”要翻译准确。

16.【答案】服盐车而上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解析】理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意思,在[乙]文中寻找千里马这样遭遇的句子即可。

17.【答案】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

两文都表现了有才之士(千里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借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表达希望统治者赏识与重用人才的意愿。

不同点:

韩愈的《马说》虽然也寄托了作者个人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但更多的是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普遍现象的讽刺和针砭;而汗明则更多立足自身,表达希望春申君(统治者)重用自己的意愿。

【解析】在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的主旨角度切入进行比较。

解答时可以先归纳出[甲]文的主旨,然后概括[乙]文的主旨,再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参考译文]

[乙]汗明拜见春中君,等候了好几个月,才见了面。

两人谈完后,春申君很高兴……汗明对春申君说:

“您听说过千里马吗?

千里马成年了,驾着盐车上太行山,后蹄伸得很直,前膝弯得很曲,尾巴夹在两股之间,皮肤溃烂,口水洒到地上,浑身流汗,车到半坡前,无论怎么用劲也不能前进一步。

这时正好遇到伯乐,他赶快下车,抚着马背,为它难过得流了眼泪,他解下麻衣,给千里马罩上。

这时千里马低下头,喷着气,抬起头,大叫一声,声音直冲云霄,好像金石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因为千里马发现伯乐很赏识自己。

现在,我没有出息,困厄在底层,处在穷乡僻壤,地位低下,长期如此,您难道就不想推荐我,让我能够借您的助力,施展我的抱负,在楚国崭露头角吗?

18.【答案】

(1)甘美

(2)勉励

(3)停止

(4)所以,因此

【解析】解释时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19.【答案】C

【解析】A.代词,它;动词,到。

B.知道;同“智”,智慧。

C.即使。

D.表转折,却;表递进,而且。

20.【答案】

(1)《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解析】

(1)“学”:

同“教”,教导。

(2)“而”:

转折连词,却。

21.【答案】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解析】整体感知文意,在理清论证思路的基础上筛选关键句。

论点是一个观点明确的判断句,仔细分析可知甲文用“虽有嘉肴”类比,得出论点“教学相长也”。

乙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通过举一系列例子来论证论点。

22.【答案】(示例)读了《虽有嘉肴》,我明白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别人,同时也增长自己的知识。

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处处为师,我们要以人为镜,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在学习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读了《劝学》,我明白了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做到这些,即使你不是个有天赋的人也会取得成就。

【解析】开放性试题,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明确的观点、看法;

(2)阐述理由;(3)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三、

23.[例文]

阳光,感谢你

人生的路,并非一帆风顺,也许会有许多风雨坎坷令你难以前行。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天空难免会变得乌云密布。

但只要你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黑夜中,在暴风雨后留一点希望给自己,挑战黑夜般的挫折、困难,明天仍旧灿烂辉煌。

成绩单发下来了,我一下子愣住了,“78,78”。

我从来没得过这样的分数,这么低,这么差,我是怎么了?

我怎么会考这么点分数?

看着周围的同学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此次试题是多么容易,说着自己是怎么复习的,商量着如何一起庆祝庆祝……我,哪里找地缝呢?

我脸面往哪放呢?

我开始质疑自己了,这几天过得十分颓废,不想搭理任何人,不想让任何人触碰我的心灵。

细心的同学觉察到我的变化,开始委婉地劝慰我,可是无济于事,我仍然无动于衷。

现在的我与先前乐观开朗的我简直判若两人。

同学们也开始疏远我了,每天我都形单影只地穿梭在校园的道路上。

突如其来的暴雨对于烦躁的我简直就是讽刺,远方的建筑物全被大雨遮蔽了,随风而落的枯叶好像也在笑话我的无能,才一丁点的困难,你就这样了。

一只鸟撞在窗上,生命是多么脆弱呀!

可是同学们仍在津津有味地听着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

我越听越烦,和老师说了个出去的理由,跑出了教室。

心乱如麻的我正需要这场大雨的冲刷,我站在操场上,任凭雨水拍打,此时的我,想着从前种种的快乐,而这雨水却如针般狠狠地扎在我的身上,痛在心里,心在滴血……泪水和雨水夹杂在一起,滑落我的脸庞。

忽然雨停了,一把雨伞罩在我的头顶,我顿时觉得很温暖。

回头,我的班主任,他理解我,此时也不想和我多说,就一直陪我站着。

过了一会儿,他拉我回到屋檐下,收起雨伞,指着天空说:

“孩子,你看,风雨总会停,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知道你最近因为考试成绩而情绪低落,但我相信你一定能从头再来,我会在背后支持你的。

”此时,我抬头看了看天空,雨停了下来,被雨水冲刷过的天空原来这么明朗、澄净。

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十分耀眼,似乎还有绚丽的彩虹。

当我意识到要言谢时,老师已经走远了。

从那时起,我重新整理好心情,将落下的功课补上,大胆与同学们讨论,不再惧怕任何困难。

每当我遇到风雨时,我总会想到班主任在我背后撑起的那把大伞,我享受着挫折给我带来的磨砺,感谢我背后的那一缕永存的阳光!

[写作指导]

(1)明确内涵。

这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阳光”一词。

“阳光”本指自然界中的太阳光,这里需要化实为虚,要能理解“阳光”的比喻义。

可以通过阅读所给出的材料,来挖掘“阳光”的内涵。

此段材料较长,首句为比喻句,指出“阳光”无所不能的本领。

然后提炼出“温暖”“恬美”“珍贵”“残酷”“礼赞”等关键词,抓住“阳光以它那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别具匠心的构思,创造出一个一个自然的神话和生命的奇迹”等关键语句,可得出“阳光”丰富多样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健康”“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心情”“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追求”等。

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阳光就是乐观的精神,阳光就是积极向上的品质,阳光就是对信仰的不断追求;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阳光就是给人温暖,阳光就是给人快乐,阳光就是给人关爱。

(2)确定文体。

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温暖”,可以写成记叙文,先记叙母爱、父爱或友爱、师生爱,然后表达“为拥有这样阳光般的温暖而高兴,要珍惜这样的温暖”的主题;如果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心态”“阳光般的生机”“阳光般的纯净”“阳光般的追求”等,则可写成议论文,采用划分分论点的形式或正反对比的形式有理有据地进行议论。

当然也可以写成散文。

[点评]本文的巧妙处在于考生能用简洁的词语来描写细腻的心理变化,于细微处见其作文功底,并能巧妙地用自然界的风雨来指代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作者还借用老师给予“我”的一缕阳光,来道出自己的感谢缘由。

情节设计曲折,合理,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