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7136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

xxxxxx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

 

项目建议书

(暨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第一章总论4

一、项目概况

二、建设单位简介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四、可行性研究范围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六、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6

一、项目所在地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10

一、项目地址

二、建设条件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15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三、方案设计定位

四、设计目标

六、植物配置

五、建设内容

第五章环境保护方案19

一、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22

一、节能措施

二、节水措施

第七章劳动安全23

一、劳动安全

第八章建设进度安排及招标方式24

一、建设工期

二、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四、工程招投标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集28

一、项目投资估算

二、项目资金筹集

第十章项目社会评价30

一、社会影响分析

二、社会对项目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

第十一章结论32

第十二章附件33

一、附表与附图

二、项目有关资料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xxxxxx里河村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

2、项目地点:

碧湖镇里河村

3、项目性质:

古村改造

4、项目建设单位:

5、法人代表:

本次项目总用地面积12513平方米,总改造建筑面积6482平方米,古建筑20幢,祠堂1个,戏楼一座,改造绿化3754平方米,广场铺砖2214平方米,道路路面改造1500平方米。

二、建设单位简介

该项目由丽水市碧湖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该公司系国有企业,成立于2000年9月,注册资本1200万元,职工10人。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

主要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开发、经营的运作管理,镇域土地开发经营和管理,国内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

公司成立以来完成了碧湖大众街改造工程、望江路工程、文一路工程、环北路工程等项目,逐年拉开了城镇道路框架网,促进了碧湖镇经济发展。

碧湖镇位于莲都区西南部,由原新合乡、石牛乡、平原乡、联合乡和原碧湖镇撤并而成,撤并后碧湖镇总面积134平方千米,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是莲都区第一大镇。

三、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丽水市莲都区域总体规划》(2007~2020)》;

2、《碧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3、《碧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莲都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5、《莲都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7、国家和浙江省、丽水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定等。

8、业主委托书

四、项目建议书研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如下:

1、确定工程合理的建设规模。

2、项目建设必要性。

3、总体建设方案评估。

4、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与相关技术经济分析。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项目建设规模:

本次项目总用地面积12513平方米,总改造建筑面积6482平方米,古建筑20幢,祠堂1个,戏楼一座。

改造绿化3754平方米,广场铺砖2214平方米,道路路面改造1500平方米。

2、项目投资:

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187万元。

六、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1

改造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12513

2

改造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482

2.1

古居民楼建筑改造

平方米

5910

2.2

祠堂

平方米

164

2.3

文体活动中心

平方米

328

2.4

戏楼改造

平方米

80

3

改造绿化面积

平方米

3754

4

铺砖面积

平方米

2214

5

道路改造

平方米

1500

8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87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所在地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碧湖镇位于莲都区西南部、瓯江中游,镇区依瓯江北岸而立,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此交汇,距市区20公里,离金丽温高速公路入口处15公里,南通福建,北上衢州,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高溪乡、松阳县裕溪乡相连,北与水阁街道相交,由原新合乡、石牛乡、平原乡、联合乡、高溪乡和原碧湖镇撤并而成,,镇域总面积219.57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93个村民小组。

2000年碧湖镇被确定为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7年5月被列为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省级中心镇重点培育工程,2012年《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壶镇镇、温溪镇等小城市培育的若干意见》(丽委(2012)4号)文件指出碧湖镇建设发展可按壶镇镇、温溪镇等小城市培育基本要求执行,以便更好更快的促进市区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提升为丽水市的副城中心。

现在,碧湖镇正朝着打造“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千年古镇”的目标,以碧湖中心镇培育为重点,努力把碧湖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集贸、工、农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最终使碧湖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成为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

2013年,全镇耕地面积2146.27公顷,户籍总人口60266人,全镇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9.87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工业园区26.72亿元,镇属企业13.15亿元)。

农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7.8%。

旅游总收入3.98亿元,增长31%。

农民人均纯收入8363元,同比增长15%。

现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稳步推进古堰画乡、九龙湿地公园、石牛城市温泉等景区建设。

积极发展“田园风光”乡村休闲旅游,不断提升田园特色旅游的接待规模和档次。

二、项目建设背景

2012年10月10日,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在丽水大剧院隆重召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导向性与操作性的统一,不断提高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科学水平。

坚持普遍惠及与重点打造的统一,不断显现美丽乡村的整体效果。

坚持现代村居与传统文化的统一,不断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的乡土特色。

坚持当前建设与长效管理的统一,不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美化环境与促进增收的统一,不断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基础。

拓展投资领域和吸引社会投资为重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

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鼓励就业创业为重点,把美丽乡村作为拓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要以美化人居环境与增加公共服务为重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要以提升规划水平与创新管理服务为重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里河美丽乡村坐落在风景宜人的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北岸,按规划最终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使村落、产业、景观、文化交相辉映。

 随着以“民富、村美、风正”为目标的浙江丽水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丽水市xxxxxxxx里河美丽乡村建设已全面启动。

里河村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也是里河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创建美丽乡村的意义十分重大。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古村落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

古村落保护工作总体而言措施依然薄弱,已威胁到千百年来古村落的生命力,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日益显得重要。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古村落都是活的化石,它们历尽了风雨的沧桑,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生活环境的作用。

从根本上说,任何村落均有形成、发展、兴旺和衰退的过程,甚至最终消亡的可能。

当今社会,大量的占用土地、人口外流、生态环境恶化已威胁到千百年来古村落的生命力,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日益显得重要。

古村落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是建筑环境、建筑布局。

村落的选址基本保持原貌延续了独特的民俗民风和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古村落是传统中国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这一方水土中休养生息,辛勤劳作,进行物质创作、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形成了灿烂的村落文化。

这其中包括古建筑物、历史遗址、工艺品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传说故事、地方戏曲、舞蹈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

品质生活是和谐社会的具体性,建设丽水品质生活之城,除了要发展经济生活,更需要提升文化、精神生活。

近些年随些经济的增长,传统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成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重要场所;传统建筑文化更能帮助现代人反叩内心,感悟天人,平静心灵。

里河村部分建筑惨破,坍塌;未能得到有效的修缮、改造和利用。

里河村古村落部分改造提升工程;这一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将重见曙光。

古村保护与开发建设,一方面是政府积极保护古村文化与民居,改善当地农民的居住环境,凸显政府对农民的关爱;另一方面,保护和挖掘完好的古村文化,对旅游者是绝佳的吸引物,进而通过配套设施,引导游客在里河村游得开心、吃得快乐、住的舒坦。

旅游者的参与能给里河村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都会对当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旅游业可带动和促进加工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规划区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观念转变,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合理开发建设里河村可以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里河古村的开发,有利于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充分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价值,能更好地调动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地方财政才能有充足的财力投入保护事业,环境的重要价值才能充分彰显。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地址

里河村位于丽水市xxxxxxxx,处于丽水市规划的瓯江旅游度假区内,具有地处丽水市区的“软环境”优势与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绍兴等城市的距离都在“200公里合理交通半径”之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优势。

项目所选位置位于碧湖镇里河村村内,利用村里原有的农居改造一个休闲、美丽、古朴、古色古香的村落。

二、建设条件

1、碧湖镇概况

碧湖镇史称“西乡”,是浙西南地区一个交通便利,城镇设施比较完善的千年古镇。

整个镇区依瓯江北岸而立,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碧湖交汇,南通福建,北上衢州。

全镇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高溪乡、松阳县联溪乡相连,北与水阁街道交界。

距城区20公里。

碧湖镇是莲都区的第一大镇,1998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1年修编了碧湖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

望江路道路工程全面启动,水、电、路、通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继续加强。

2、水文

瓯江水力资源丰富,洪水都发生在五、六月份的梅雨季节和八、九月份的台风季节,每次洪水发生,江边的村庄都有不同程度被淹,后由于瓯江上游建造了几个水电站,洪灾情况有所缓解。

大溪和其支流松阴溪汇合点上游1千米的通济堰大坝拦截松阴溪水,通济堰经堰头、周巷,绕碧湖城镇北边流过,纵贯碧湖平原,全长22.5千米。

3、气象

碧湖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降水多在五至六月的梅雨季节和八至九月的台风季节;台风风力在五至七级;干旱期常发生在七、八月;无霜期267.4天;灾害性天气大多由冰雹、大风、干旱产生;历年来最高气温42.7℃,最低气温-10.1℃。

4、防震

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Ⅵ度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丘陵区场地土类型属坚硬土,场地类别属Ⅰ类,沟谷地带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场地类别属Ⅱ类。

5、区块交通条件

丽(水)龙(泉)高速、龙(游)丽(水)高速、53省道和50省道;丽龙高速和龙丽高速在北埠村设互通口,丽龙高速与53省道在里河村南侧设互通口;53省道北接水阁工业区,通往丽水市区,南经云和、龙泉可达福建南平;50省道位于大溪北岸,西接松阳,东至联城镇。

交通优势明显,项目的建设交通条件得以保证。

6、基础设施现状

里河村部分建筑已空置多年,原有房屋均为木构仅配有简易照明,生活污水无外排管线,雨水基本为自由排放。

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现村落距离附近居民点很近;自来水、电等生活设施很容易就近接入。

供水、供电、通讯条件

(1)供水:

供水可由里河村自来水管网供水。

(2)供电:

从里河村供电管网直接接入即可。

(3)通讯:

直接由电话通信网接入。

7、城市规划与区域性规划要求:

项目建设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8、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里河村古村落部分格局和周围自然环境具有古朴的江南古村风貌,古民居保存良好。

民居错落有序;卵块石道路沿民居穿行。

整体古朴、幽静。

9、法律支持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政府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项文件精神。

第四章建设方案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里河村是丽水近郊一处优越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作为历史文化古村落,里河村不仅是人们感受传统生活品质、亲近自然风光的优选胜地,更应该是社会大众舒缓心灵,放松精神,感受传统文化氛围,陶冶情操的人文乐土。

一、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列》(2003年)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

《古建筑消防管理条例》(1984年)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与加固技术规范》(1992年)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年第二次修改)

《里河村保护规划》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二、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不求规模,但求精雅原则

里河村拥有几十幢传统木构古民居,位于老村中,空间有限,兼古村定位为特色民俗馆,故不求规模,而是充分发挥谷地优势,但取精雅,以利于清心。

2、历史文化遗产优先保护原则

通过对设计范围内历史文化价值、历史资源的全面评估,重点展示里河村建筑、文化的历史底蕴,对古村内原有建筑、道路以及可能出现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优先考虑。

3、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对历史资源、空间资源的全面认识,加以适度的整合,再现里河村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设计定位

通过对里河村文脉的梳理,在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场地景观的前提下,把里河村恢复成集文化、休闲一体,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农耕民俗馆。

四、设计目标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充分挖掘展示、区块历史上传统深厚悠久文脉,营造清朴古村、清心静地。

历史名胜的梳理与保护:

通过对里河古迹的梳理、整治、保护,让古迹重现历史意蕴,焕发文化魅力。

景观效果的恢复与整合:

通过对里河村环境的改造提升,结合瓯江整体旅游规划,使里河村成为瓯江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五、建设内容

本次项目总用地面积12513平方米,总改造建筑面积6482平方米,古建筑20幢,祠堂1个,戏楼一座,改造绿化3754平方米,广场铺砖2214平方米,道路路面改造1500平方米。

1、保持村庄内的街巷走向与基本形态,保护古村内居民的传统建筑形式,保持街巷两侧建筑的原有尺度关系。

2、传统的街巷铺装材质为砂石、土质路面,路面材料不应采用沥青、水泥路面,建议采用石板路或自然型毛料块石铺地。

3、建筑层数都控制在2层,不改变原有的外观、体量和色彩,建筑应使用传统工艺与材料。

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以延续区内建筑风貌。

六、植物配置

1、设计原则:

(1)选择以乡土树种为基础,适地适树,适当引进新优绿化苗木,丰富村落绿化景观。

(2)以植物为主,考虑子午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关系,重视物种间相克的自然规律,并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学功能,在满足景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其能取得较长期稳定的效果。

(3)在种植上,注重种植结构的群落化、植物品种的多样化、植物种植的经济型,合理配置,以利于植物的自然生长及对病虫害的自然制约,从而降低管理维护成本。

(4)在配置上以群落式为主,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按4:

5:

1的比例合理搭配,做到平面上疏密相间,里面上高低错落,结构上协调有序,色彩绚烂丰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优化植物景观。

(5)注重植物的季相搭配,以四季为主题,有针对性地配置植物,以保证四季有景。

2、种植意向

有效研究数据显示,乔、灌、草结构绿地较空旷地相对湿度可增加23.1%,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绿量越大,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越大,降温增湿效果越明显,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因而在整体种植上,以香樟、桂花、杜英为基调树种,将乔木、灌、草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比例,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池塘景观带的乔灌绿量,以自然式种植为主,结合地形的起伏,局部以富有突出表现的观赏植物来展示该区域的景观特色,让人们能深感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体会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3、植物种类的选择

上层先用大乔木:

以常绿树为主,适量搭配落叶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动机充足的阳关。

选用:

香樟、广玉兰、水杉、无患子、白玉兰、朴树、合欢、栾树等。

中层配置中小乔木和灌木:

以常绿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及芳香类植物,形成主要植物景观的感受界面空间。

如桂花、石楠、茶花、含笑、紫玉兰、垂柳、樱花、海棠、石榴、木槿、紫薇、榆叶梅、红枫、梅花、腊梅、碧桃等。

矮灌木:

红花继木、金边小蜡、毛白杜鹃、夏娟、南天竹、茶梅、金边黄杨、洒金珊瑚、八仙花等。

草本植物:

以马尼拉草为主要草坪草种。

第五章环境保护方案

项目工程建设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坚持加强对项目的环境管理,实行“三同时”的原则,以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其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清洁、优美、宜人,达到较高的环境质量,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

一、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噪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Ⅰ类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1、污染物及产生量

(1)废水:

本项目建成后无生产性废水产生

(2)废气:

本项目无废气烟气。

(3)废渣: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4)噪声:

本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如不使用大功率音响,则不会产生影响环境的噪声。

2、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场址周围无大的污染源,环境质量好。

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期间对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噪声、粉尘的污染。

(2)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影响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有:

①废水:

本项目建成后无生产性废水产生,废水为生活废水。

②废渣: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③废气:

无废气

三、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建设期间环保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方案中,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报经有关部门审定后执行。

①噪声影响的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物料车辆的声音。

a、对夜间噪声影响较大的施工设施在夜间应停止施工,如要赶工期等需要施工,最晚不能超过夜间10时。

b、对于噪声影响大的搅拌设备,应放置在远离敏感点。

C、对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应加强维护管理,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噪声。

②粉尘影响的措施

项目建设期间会发生粉尘污染,主要产生于灰土拌和、施工材料的运输等过程。

a、砼拌和设备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且应该设置在下风向。

b、尽量争取集中拌和施工,并设置二级除尘装置。

c、需要时对料场加以遮盖,以使尘土飞扬减少。

d、在材料运输中,应尽可能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避免沿路抛散。

e、对粉尘较多的运输材料道以及施工现场应配设洒水设施,定时作洒水处理,以减少起尘量。

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或减少二次扬尘。

(2)项目运营期间环保措施

①污水: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

雨水集中收集后由排水管就近排入附近道路的雨水管。

由区内管网组织后,就近排入河道。

②废渣:

产生的废弃物,纳入镇环卫处理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处理。

实行分级、袋装收集,集中统一堆放在垃圾中转站内,由环卫清洁人员清运,纳入垃圾回收系统回收处理。

 

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

一、节能措施

本项目的能源主要为电能,因此设计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选用节能型设备。

设备选用低耗节能的变配电设备,设计采用节电高效的灯光源;所需配置的电器、设备均考虑选取高效、节电特性。

在建设及项目投入运营后,始终坚持节能原则,加强管理,以达到建筑综合节能的效果。

二、节水措施

本项目设计采用先进节水的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消耗。

(1)为节约用水,对清洗用水、绿化灌溉用水,建议设置雨水收集池,使之能用于绿化灌溉等。

(2)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材料。

(3)在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需加强用水管理,防止无效的跑冒滴漏,使节约用水落到实处。

第七章、劳动安全

一、劳动安全

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安全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单位应预选制订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落实,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对各种施工机械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使用)者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以确保劳动生产安全。

(3)制定各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尤其是在日常重视保持设备上安全保护设施的完好。

设备异常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坚决杜绝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