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6741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docx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新

四年级科学上册习题

1.植物的身体

一.填空:

1、植物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植物的根

(吸收水分),茎(输送水分),叶(制造养料),花、果实、种子(繁殖后代)。

2、树皮除了对树本身有(保护)作用外,不同的树种还有种种不同用途。

3、树皮像是树的“铠甲”,它起到了保护树干(不受虫蛀和外伤)的作用。

4、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

(30)多万种。

5、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简答:

1.到野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什么?

答:

应准备好小铁锨、皮尺、剪刀、放大镜、蜡笔、白纸等。

2.植物的身体分哪几部分?

答:

植物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3.怎样保护植物?

答:

(1)不剥树皮

(2)不折树枝(3)不踏踩植物

(4)不摇晃小树(5)给小树包上草绳。

4、苔藓植物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的?

自然界中这类植物有哪些?

答:

苔藓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构成的。

自然界中这类植物有青苔、墙藓、珠藓、葫芦藓等。

2.植物的根

一.填空:

1.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又有合成(营养物质)的作用。

2.植物的变态根很多:

(1)(肉质直根),如胡萝卜;

(2)(块根),如甘薯;

(3)(气生根),如玉米;(4)(寄生根),如菟丝子。

3.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是(根毛)。

没有水,植物就不能(生存)。

4.地瓜根膨大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淀粉)。

5.做根吸水实验时往水中滴植物油的作用是(减少水分的蒸发)。

6.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7.树根是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立在(地上)的。

8.植物的根分为(直根)如菠菜、大树根,(须根)如葱根,(变态根)三大类。

二.简答:

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

(1)固定植物

(2)吸收水分和养分。

2.根有什么特点?

答:

植物的根又多又长,在根的尖端有很多根毛。

3.根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与根的数量和长度及根毛的多少有关。

3.植物的叶

一.填空:

1.显微镜由(目镜)、(调焦螺旋)、(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组成。

目镜用于

(观察)物体,调焦螺旋用于(调整)物镜的高低,物镜,载物台用于(放)载玻片,反光镜用于(调光)的。

2、叶子上面有很多小孔叫(气孔),它像人皮肤上的(毛孔)一样。

3、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

4.叶的变态有(叶卷须)和(叶刺)。

5、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6、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7、叶子的形状很多,菱叶如(三角),葱叶像(长锥子),银杏叶似(折扇),松叶如(长针),还有的呈(心形)、(星形)。

二.简答:

1.用塑料袋罩住盆栽植物并扎紧袋口,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答:

现象:

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珠。

原因:

植物的蒸腾作用。

2.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3.什么叫蒸腾?

答:

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4.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哪些好处呢?

答:

蒸腾作用好处:

(1)能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降温。

(2)湿润空气,有利于人类呼吸,调节气候。

光合作用好处:

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5.植物吸水的多少与叶子的大小、多少有什么关系?

答:

成正比例关系。

三、选择题:

1、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C)

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少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D移栽方便

2、仙人掌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会背太阳灼伤的原因是(D)

A吸水力大B储水多C蒸腾作用强D叶变成刺

4.植物的茎

一.填空: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管子是和(根)、(叶)相通的。

2.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输导)作用,此外,茎也有(贮藏)和(繁殖)作用。

我们把植物茎的导管叫做植物的(血管)。

3.植物的变态茎有:

(1)(根状茎)如藕

(2)(块茎)如马铃薯(3)(鳞茎)如洋葱。

4.木本植物运输水分的管子在(茎的边缘和中间)。

5.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分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几部分。

6.(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是植物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主要通过植物的(茎)来输送。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等条件。

7.切断芹菜的茎,有(水)从断口处滲出,这些水是从(导管)滲出的,这是因为

(茎的导管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8.植物的(茎内导管)称为植物的“血管”,它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9.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10.在树的枝条上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便会(膨大)起来。

二.简答:

1.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你能通过实验来验证吗?

(写出实验准备、过程、现象、结论)

答:

根吸收来的水分是被茎内的导管不断地运输到植物各部分的。

(1)准备:

剪出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里,在阳光下照射

3—4小时,再准备好放大镜和刀片。

(2)实验过程及现象:

横切枝条,发现断面有红水渗出;纵切枝条,发现两边有一条条红线。

(3)结论:

植物的茎内的导管不断地运输水分和养分到植物各部分。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

答:

(1)保花保果,促进果实发育。

(2)促进环割处形成愈合组织,提高枝条扦插成活率。

5.花和果实

一.填空:

1.桃花从外到内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2.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

果皮肥厚多汁的果实叫(肉果),果皮干瘪无肉的果实叫(干果)。

3.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

花朵开始(凋谢)。

4.植物利用(风)或者(昆虫)来传播花粉。

5.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二.辨一辨:

1、花的雄蕊上有许多花粉,雌蕊顶部的柱头有粘性,可以粘住花粉。

(√)

2、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

3、不同植物的果实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果实里都有种子。

(√)

4、花生是果实,萝卜也是果实。

(×)

三.简答:

1.果实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

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

2.花和果实有什么关系?

答:

果实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3.花和昆虫有什么关系?

答:

它们是合作关系。

昆虫靠花粉、花蜜维持生命,花朵靠昆虫传播花粉。

6.秋季星空

一.填空:

1.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仙后座)。

2.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仙后座的(5)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4.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的星座。

大熊座的(7)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5.观察星座时,一定要选定(参照物)。

6.制作观星箱的材料有(纸盒)、(线)、(胶带)。

7.夜晚观察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西)方,右边是(东)方。

二.简答:

1、什么叫星座?

答:

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7.冬季星空

一.填空:

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它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3颗亮星向东南方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

(天狼星),天狼星是(大犬座)星。

距我们只有(8.6)光年。

3.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给星座起名了。

二.简答:

1.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

冬天勺把指北,春天勺把指东。

8.木材

一.填空:

1.(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是非人工合成的(天然)材料。

2、(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3、我们把木块连接到电路中,来研究木材是否能(导电);我们可以用小刀刻不同的木块,来研究各种木材的(硬软)程度;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来研究各种木材的(沉浮)情况;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木材的(年轮、花纹)情况;还可以用火烧木块,来来研究木材是否能(燃烧)。

4.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它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而全靠进口。

5.中国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耗材

(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按目前速度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

二.简答:

1.木材有什么特点?

答:

(1)在水中能沉浮

(2)有年轮有花纹

(3)能燃烧(4)有硬有软(5)干木头不导电。

2.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木材做的?

答:

桌、椅、凳、门、窗、床、农具的把儿等都是木材做的。

9.纸

一.填空:

1.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作书写材料,汉武帝看的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

2.纸使用后还可以回收加工变成新的纸张,这说明纸是(可再生)材料。

3.我国每产1吨纸,需耗水(100)立方米。

4.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

5.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7.牛皮纸、新闻纸、打印纸、餐巾纸这四种纸的(硬度)、(厚薄)、(吸水性)、(透明度)不一样,所以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一样。

二.简答:

1.为什么不同的纸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一样呢?

答:

这是因为纸的特性(如硬度、厚薄、吸水性、透明度……)不一样,加之生活中对纸的需求也不同。

所以不同的纸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一样。

10.陶瓷

一.填空:

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4.在高压线杆上用陶瓷,是因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陶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地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不怕水)的特点。

5.陶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鉴赏)和(艺术)价值。

6.研究陶瓷的方法有(用锤砸)、(用火烧)、(连接到电路中)、(碎片划纸)等。

二.简答:

1.陶瓷有什么特点?

答:

陶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

2.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答:

(1)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及日用装饰方面。

(2)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

3.世界各国为什么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

答:

因为中国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了解了中华文明。

11.金属

一.填空:

1.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天然金属矿(开采)、(冶炼)而来。

2.将废旧金属物品回收,冶炼加工就可得到(再生)金属,所以金属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3.所有的导线都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金属易(导电)。

4.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金属勺很快就会变热,这说明金属易(导热);用铁锤砸钉子,钉子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折断,说明金属有(延展性);用小刀刻金属板冒出火花,说明金属(很硬)。

5、金属中的(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

二、简答:

1、金属有什么特点?

答:

(1)有金属光泽

(2)有延展性(3)易传热(4)易导电

2、金属从哪里来?

答;

(1)来自金属矿,经开采、冶炼获得

(2)来自回收站,将废旧金属冶炼、加工获得。

3、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答:

工农业生产、国防、航天、航海、医疗、科研及日常生活都用到金属。

12.玻璃与塑料

一、填空:

1、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

2、秸秆一次性餐具,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是(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是(绿色)、(环保)的餐具。

3、玻璃和塑料有很多共同点,把它们分别联入电路中,我们发现它们都(不导电),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4.为了防治“白色污染”,国务院下发了限塑令,要求从(2008.6.1)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二、简答:

1、玻璃、塑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

(1)玻璃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易破碎、碎片锋利。

(2)塑料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

2、为什么说秸秆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环保餐具?

答:

因为这种餐具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

3、玻璃和塑料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

(1)玻璃优点:

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

缺点:

易破碎。

(2)塑料优点:

易塑造成形、强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

缺点:

污染环境。

13.蒸发

一.填空:

1.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3.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4.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办法是(加热)、(增大蒸发面积)、(通风)。

5.“晴雨计”是运用(水蒸发)的原理来制作的。

6.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二简答:

1.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小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答:

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这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2、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说说你的办法。

答:

(1)提高水的温度

(2)増大蒸发面积。

(3)加快空气流通。

3、水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晒粮食,晾湿衣服。

(2)不利方面:

造成干旱。

14.沸腾

一、填空:

1、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

水迅速变成

(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中都要(吸热)。

3、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4、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是(100)℃。

二、简答:

1、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

答:

加热一会水开始向上冒气泡,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它就开始不停地翻腾起来,说明水开了。

2、在不同天气、不同地点给水加热,有什么发现?

答:

水的沸点不同。

15.凝结

一、填空:

1、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3、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冷)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二、简答:

1、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

答:

镜子会表面会模糊不清。

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2、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视线,你能用什么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答:

车内安装空调或打开暖风。

3、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答:

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

4、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

答:

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16.水的三态变化

一、填空:

1.水在(0℃)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2.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水(液态)、冰(固态)、水蒸气(气态)。

3.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简答:

1.冬天,结了冰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状态的变化?

答:

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变化。

2.说说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

温度(吸热或放热)

3.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怎样?

答:

(1)有利影响:

冷冻物品,晒盐、粮食,人工降雨、雪浇灌农作物。

(2)负面影响:

冻坏农作物,冻裂水缸、水管。

4.目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使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

引发洪水,陆地毁灭。

17.小水滴的旅行

一、填空:

1.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2.水蒸气遇冷,温度高于0℃变成(露),低于0℃变成(霜)。

3.气态的水叫做(水蒸气),霜是(固态)的水。

4.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5.冬季,有时候在草木、砖瓦、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冰晶,这些冰晶叫(霜)。

6.雪来自云中的(小冰晶)。

7.雪可以保护(庄稼),冻死地下(害虫)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8.(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等落下,降落在地面后,有的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的流到江、河、湖中,有的渗入地里成为(地下水),部分地下水又会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到江、河、湖中,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地面)、(海洋)和(空中)之间的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9.水循环图:

降水

↗↘

冷凝

↖地表蒸发

海洋蒸发←——-——地表径流

10.露对农作物起(保温)作用,霜能(冻伤)庄稼。

二、简答:

1.冬季门窗玻璃上的冰花,草木、地面上的霜是从哪里来的?

答:

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变成的小冰晶。

2.简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答:

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

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

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

3.用什么方法制造露和霜?

(写出简单实验过程)

答:

(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一会儿离烧杯口5厘米左右的瓷盘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制造的露。

(2)用一小塑料桶装上冰块,再倒一杯热水并靠近塑料桶放一会,会看到桶外壁上有一层小冰晶,这就是制造的霜。

4.小水滴为什么会以不同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出现?

答:

温度变化(受热或受冷)

5。

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什么?

答:

小水滴在自然界里会变成露、霜、雾、云、雨、雪等。

6.怎样制造雾?

(写出实验过程)。

答: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这时从烧瓶中的玻璃管口冒出“白气”,这白气就是制造的雾。

7.模拟降雨,写出实验过程。

答:

加热烧杯,烧杯内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杯口盛有冰块的瓷盘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多了就滴下形成雨。

8.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

(1)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

(2)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

9.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答:

自然界中的水蒸气遇冷在低空形成雾,在高空形成云。

10、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净化空气、浇灌农作物、提供淡水。

(2)不利方面:

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

11.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答:

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所以必须节约用水。

18.航海家的发现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

2.地球赤道有(4万)千米长,若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环绕地球一周,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

3.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发现了一块新“大陆”,这就是现在的(美洲)。

4.1519年,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开始了绕地球一周的环球航行。

5.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

二.简答:

1.生活中也有许多事实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

(1)站得高,看得远。

(2),太阳东升西落。

2.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

答:

麦哲伦航海一周证实大地是球体的。

19.地球上有什么

一.填空:

1.为了便于人们观察地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做(地球仪)。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

3.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一个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符号)、(颜色)表示。

5.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占(71﹪),陆地占(29﹪)。

6、地图是将实际的事物按(比例尺)缩小绘制成的。

7.地球分为五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8.东西半球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南北半球则以

(赤道)为分界线。

二.简答:

1.地球表面有什么?

答:

地球表面有海洋、陆地、乡村、城市。

2.观察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

(1)地图上有海洋、比例尺、公路、铁路、航线、首都、城市等标识。

(2)可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地理概貌,以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界限。

20.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填空: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有(6400)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十几)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

(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6.石油、煤、矿石等都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二.简答:

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

答:

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

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

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

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000℃到3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

21.苹果为什么落地

一.填空:

1.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