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631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

教育学考点总结

绪论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一、教育学将会是你具有教师的资格

1、教育学:

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事实:

a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主观臆测的观念。

b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包括?

)。

3、教育问题:

a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

b这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

4、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5、教育的任务:

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二、教育学将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

三、教育情境的介入将会使你学得更愉快、更明白

教育情境:

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时间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包含;

运行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教育中介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实施教育的过程、时间、地点。

教育情境的三个维度:

情景线索、理论线索、技术操作线索)

(一)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简单题)

1.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的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

(二)情景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简答题)

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

2.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质的规定性:

a.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b.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c。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2.教育定义: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关系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教育影响的五种成份:

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和教育环境。

(二)、教育要素间关系:

教师——教育影响与学生的中介

教育影响——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学生——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

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产生的要素:

工具和语言)

(二)发展:

1.远古教育特点:

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

a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b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

C.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现代教育:

a、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适用于商品经济普遍化和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教育。

b、三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中叶-现在,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

第二节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追求

(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德智体诸方面)

(二)、教育的目的的结构

1.教育目的:

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a、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

b、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的结构的规定

3.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5个(p27各方面具体内容,选择题)

4、教育目的的理论派别:

A、个体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B、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是由社会的需要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目标

1.定义:

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2.教育目标的体系:

第一层次教育目的(总目标、法律政策规定)

第二层次教育目标(学校专业制定)第三层次课程目标第四层次单元目标

3.教育目标的分类

认知领域(学科知识道德规范)

能力领域(智力技术技能)

情意领域(信念情趣审美)

4.教育目标实施

a.各层次目标的制定顺序: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行动目标

b.教育目标的实现顺序(与上相反)

第三节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2环境(制约作用)3教育(规定发展方向)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动力)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但具有可塑性。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简答题)

1.要适应认得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教育的要求。

2.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发展。

3……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身心某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

应当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政治社会化(两个途径:

教材内容与教师)

2.道德社会化

3.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

反应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四)个体个性化的形成p42

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相辅相成的过程,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教育质量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低与人口出生率成反比)

2.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

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体现在五个方面p48)

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

政治对教育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

是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起到方针政策没有的作用。

是直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通过教育宣传政治观点理论,造成舆论。

组织学生直接参加政治活动(目的2个)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阶级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如公务员)

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两个层次

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可称为“学校亚文化”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外部文化,是学校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多方面间接影响有:

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

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等因素还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身心各方面。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可能影响。

首先表现在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文化的普及

交流整合不同类型的文化

(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表现三方面:

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可能影响转化为现实影响。

主要形式:

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

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发展。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活动,扩大技术成果。

3.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改变旧观念——1.能力比只是更重要。

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第四节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教育的效应

※正效应:

符合预定目标的效应负效应:

偏离或背离预定目标的效应

社会主义教育效应的判定标准:

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发展。

正效应—促进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教育效应;负效应—阻碍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教育效

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简答题:

小点+自己阐述)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1234)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具体表现:

1不断加大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材料2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

(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1.确定名次是考试的重要目的2.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3.实行恶性补习4.学生浸泡在大量参考书试卷,机械学习记忆5.面对升学有希望的学生教学,歧视差生6.简化教学方法,填鸭式7.片面追求升学率还造成了教育的荒废

 

二、现代教育的功效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

现代教育:

是与现代教育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

(二)、传统教育的扬弃:

.传统教育好的方面有:

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班级授课制;注意观察实验等。

.弊端(6个)

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意发展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综合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只重视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

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因材施教

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主动性

在方法论上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

创新能力的不同

具备素质:

敏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