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575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docx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

前言

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是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构想,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体现。

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有利于发挥省会合肥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作用及六安、巢湖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发展,带动安徽奋力崛起。

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六安、巢湖市。

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4.7%。

2006年户籍人口1603万人,占全省24.3%;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约占全省28.9%。

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随着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周边地区会逐步融入省会经济圈,省会经济圈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将扩大至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马鞍山,南到安庆、芜湖、铜陵的更大区域。

本规划纲要以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分析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基础和环境条件,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开发时序,重点围绕规划区三市共同关注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构建、推进环境保护、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规划目标

第一章发展条件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显著。

省会经济圈地处江淮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六巢三市空间距离近,交通快速便利,六安、巢湖两市城区及其县域地区分别在合肥市的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

随着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新桥机场的迁建,省会经济圈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市间交通也将更加迅速便捷。

经济基础较好。

2006年,合肥市GDP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了辐射1小时经济圈的国际通行标准,省会经济圈三市GDP合计200亿美元以上,也超过了构建城市群(圈)经济总量的理论门槛。

三市目前正处于相互间吸引力、辐射力上升的阶段,具备形成紧密型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条件。

相互联系紧密。

历史上,合肥、六安、巢湖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互补,经济相通。

近年来,合肥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与六安、巢湖之间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加快,产业逐步融合,投资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加快对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合作共赢已成为三市共识。

资源环境优良。

水资源十分充沛,长江、淮河、巢湖和大别山五大水库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水源。

矿产资源多样,已发现矿藏40余种,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8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全国第五。

农业资源充足,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

巢湖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良好,宜居性较强。

六安市境内大别山生态系统保护完好,合肥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巢湖市拥湖临江,环境容量较大。

创新潜力较大。

合肥科教资源比较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70多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学校50多所,拥有博士授权点13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

第二节发展环境

国际和国内经济增长拉动。

当前,国内工业化步伐加快,自主创新日趋活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处于上升周期。

世界经济也处在稳定增长时期。

内外需的持续扩大,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定位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省会经济圈承担着引领安徽崛起的重任,能够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面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省会经济圈地处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方向,具备科技、土地、劳动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高的环境容量,具有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并以此为平台向国内国际更大范围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实现更快发展。

但同时,省会经济圈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区域对外开放度较低;南京、武汉等都市圈实力雄厚,区域竞争激烈;省会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巢湖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跨区域构建省会经济圈,还面临现行体制、机制等改革难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合肥、六安、巢湖一体化发展,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形成辐射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安徽奋力崛起。

构建省会经济圈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把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放在首位。

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立区域产业体系。

按照集聚、集群要求,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增强合肥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合肥省会城市优势,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合肥从集聚发展转向带动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围绕一体化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第二节发展目标

努力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融入长三角,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成为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建成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会展、信息中心;建成倚山临江抱湖、宜居宜业、创新型、生态型的和谐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其中,合肥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形成。

联动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素资源跨市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等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建立。

区域产业发展壮大,分工科学合理,基本形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集群化布局的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以合肥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要枢纽的“1小时通勤圈”。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密集区及一批功能组团加快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

到2015年,省会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5%。

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区域增长方式更加集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绿色消费观念进一步树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巢湖污染治理取得实质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生态示范区。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肥科技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节区域协调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的分工与合作,促进安徽“一圈两群”三大板块之间互动发展。

支持沿江城市群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支持沿淮城市群成为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外部区域的竞争融合,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以及承东启西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第四节开发时序

近期(2007—2010年)——中心集聚阶段: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一批事关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先构建快速综合交通网,形成合肥1小时经济圈和六安、巢湖半小时经济圈。

中远期(2011—2015年)——轴向生长阶段:

沿交通轴带,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使省会经济圈的影响范围,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南京,南到芜湖、铜陵、安庆,西到六安叶集等区域,形成一体化的大省会经济圈。

远景(2016—2020年)——融合发展阶段。

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的结构与体系,实现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融合发展,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实现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核心城市的战略设想。

第二篇推进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推进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按照强化核心、发展两翼、带动纵深的思路,以城镇密集区、城镇密集带和城镇组团作为主体形态,构建省会经济圈“一核、两翼、七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

形成城镇密集区。

建设以合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城镇密集区,使之成为经济圈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和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域。

加强城镇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加快区内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拓展城镇产业密集带。

以合巢芜、合六叶、合安、沿江城镇带及环巢湖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加强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

以合淮蚌、合宁辅轴为纽带,联系、辐射沿线地区,形成产业密集带和集聚区。

推动功能组团建设。

以强化城镇组团联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形成精品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三河—杭埠—同大、寿春—正阳、梅山—叶集—姚李、长丰水湖、含山、庐江等城镇组团建设。

以支撑快速交通系统为目标,推动建设新桥机场、合肥高铁站、三市轻轨换乘站、合肥新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巢湖港巢城港区、郑蒲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等交通枢纽性组团。

以提升泛巢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功能为目标,加强四顶山、紫蓬山、岱山湖、中庙、姥山岛、半汤、汤池、香泉、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等旅游组团建设。

有线电视滤波

第二节完善城镇功能结构

中心城市——合肥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副中心城市——六安、巢湖城区。

作为省会经济圈与皖江城镇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巢湖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化学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供应、旅游休闲度假、劳务输出基地及合肥东向发展、水上交通的门户。

作为省会经济圈西部重要门户,六安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应,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卫星城镇——店埠、寿县、庐江等14个县城和撮镇、三十铺、忠庙等33个重点小城镇,建成当地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三节加强城镇建设引导

合肥城区建设。

大力推进“141”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空间格局。

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滨湖新区建设,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

联手巢湖共同开发和保护滨湖地区。

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合肥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