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5725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docx

解析版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政治试题答案有详解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学科监测试题

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

“我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

”“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4年8月,敦煌哲学学会名誉会长范鹏在“甘肃敦煌哲学学会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敦煌哲学的研究要扎实起步,既要让对敦煌哲学感兴趣的哲学人走进敦煌学,也要让对敦煌哲学感兴趣的敦煌学者走出敦煌学。

让敦煌学者走出敦煌学是基于

①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离开哲学就不可能有具体科学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哲理数学”创立于本世纪初,核心是对立统一的量化研究方法,即定性与定量一体化的研究方法。

它既区别于以往数学单纯的定量研究,又区别于以往哲学单纯的定性研究;既能让数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医理论等领域,又能使哲学对事物的联系、变化、矛盾的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这说明(  )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

B.具体科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能推动具体科学发展到最高境界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科学家对强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进行有效预测,使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存在决定思维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

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

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所蕴含的哲理()

A.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8、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的科学④正确的学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重庆一卫生院院长涉嫌受贿出庭受审,取保候审期间竟然把自己的“小错误”归因于风水不好,擅自叫人将医院里的柏树、小叶榕一挖了之。

这种做法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D.客观唯心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①它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理,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

②它是最新的哲学成果③它正确地总结和升华了那个时代的具体科学

④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进了哲学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有机统一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14、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可见,邓小平理论

①是永恒的真理,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这里的“火”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火”是()

①认识与实践的关系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社会历史性D.实践

17、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1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9、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

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稳中有进”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关于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21、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2、唐朝诗人李商隐诗: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这首诗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运动有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想作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23、荀子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24、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D.客观存在的反映

25、2015年3月9日,瑞士“阳光动力2号”开启了太阳能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

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

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C.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

26、“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直接现实性D.主动创造性

27、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B.运动的实质是发展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8、美学中有“移情”之说,如高兴时仿佛骄阳在欢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

这“移情”之说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9、2013年4月2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在救灾现场,他说:

“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

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其中“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的指示,说明了()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意识指导客观事物正确向前发展

30、2015年4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玻色子机制、暗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①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宇宙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正根据自身需要发展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32、“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的阳光。

”下边漫画()

A.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B.否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C.肯定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意识的派

33、2015年3月,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

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

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①探索真理是认识的目的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事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4、在流行语评选中,“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成为中国排名居首的全民流行语。

有文字工作者指出,“中国梦”蕴含着一种朴素的情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中国梦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中国梦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中国梦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

④中国梦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5、2015年欧洲首届运动会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该运动会的标志(下图)包含了五个核心元素,塑造了阿塞拜疆的历史与当代的文化及灵感。

五个元素分别为:

毛毯(该国编织历史久远并享有盛名)、火焰(该国有“火焰之地”的别称)、波浪(该国位于里海的阿布歇隆半岛)、飞行神兽(当地传说中一种联系天地间的神秘动物)、石榴(当地非常著名的水果)。

会标的设计体现出()

①会标作为艺术作品是对现实原型的再现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意识直接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4分)

(2)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6分)

37、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结合材料,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10分)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被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10分)

1、B

【思路点拨】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思索表明,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同时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故入选。

②④选项观点错误,哲学的智慧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哲学并不等价于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惊讶、惊异、思考仅仅是哲学产生的原因之一,故排除。

2、C

【思路点拨】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故①中“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并非离开哲学具体科学就无法发展,故④观点错误;让敦煌学者走出敦煌学,是为了让他们的研究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才是中小学研究的目的,故②③正确并符合题意。

答案选择C。

3、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选项A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是具体科学领域;选项B错误,具体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最高境界;选项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选项D说明了具体科学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4、D

【思路点拨】A中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符合题意。

B与题意不符。

C是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科学家对强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进行有效预测,使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本题答案选D。

5、C

【思路点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A、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6、D

7、A

8、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①②符合题意,入选;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③表述错误,排除;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④表述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9、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知识。

根据题意“把自己的‘小错误’归因于风水不好”,属于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思想,故排除A和B;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材料中此人的行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符合题意入选,排除C。

故答案为D。

10、C

11、B

【思路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故本题选B。

A、C不符合题意。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不可能实现有机统一,故D说法错误。

12、B

13、B

14、D

【思路点拨】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的观点错误,没有永恒的真理;②的观点错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5、A

【思路点拨】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这里的“火”是对世间万物共性的抽象和概括,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火并不相同,二者属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所以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择A。

16、B

【思路点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D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B。

17、B

【思路点拨】本题材料中“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充分说明了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生产关系,说明了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故B符合题意;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C不能全面反映题意,故不能入选;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D表述错误。

答案选B。

18、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哲学的运动概念。

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其观点属于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C正确。

他的观点并没有否定事物的客观性,A判断错误。

他拒绝给事物名称,即强调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B判断错误。

他的观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判断错误。

本题选C。

19、B

【思路点拨】题干中“稳中有进”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即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③符合题意。

“稳中有进”没有体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④说法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20、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规律的特点。

A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变、消灭规律;D项错误,人不能创造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所以答案选B。

21、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没有运动的物质属于形而上学,没有物质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A项观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项和D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22、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题目古诗强调时光流逝,逝者如斯,沧海桑田,即使想使时间停止,也不会实现。

古诗强调了自然界时间推移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正确。

B、C不是该诗句反映的哲理,排除。

D是从古诗本意做出的文学解释,不是古诗体现的哲理,不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选A。

23、B

【思路点拨】A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题干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B符合题意。

C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说创造规律。

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B。

24、D

【思路点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符合题意,A、B均不符合。

C说法不对,不能说意识是由人脑机能决定的。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5、C

【思路点拨】A说法太绝对,不选。

B说法不对,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题干中“阳光动力2号”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说明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符合题意。

D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

故本题答案选C。

26、D

【思路点拨】人的意识活动的特点,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中客观物质性、B中社会历史性、C中直接现实性,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本题答案选D。

27、D

【思路点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没体现运动和物质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说法不对,并非任何运动都是发展,不能说运动的实质是发展。

C说法不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故本题答案选D。

28、B

29、D

30、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

科学家通过实验还原了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说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这也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说法虽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

③错误,规律不能被创造和改变。

故本题应选B。

31、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提出的。

这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符合题意。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但思维和存在并不总是同一的,A说法不科学。

B、D本身说法正确,但都与题意不符。

本题选C。

32、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的阳光”,体现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这种选择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符合题意。

A、B、D均不是对漫画主旨的正确认识。

本题选C。

33、B

【思路点拨】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科学发现佐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同时说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入选。

①选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探索真理并不是认识的目的,故排除。

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表明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不是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故排除。

34、B

【思路点拨】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中国梦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故入选。

①③选项观点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物质,而不是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意识,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通过实践变成现实,而不是直接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