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55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docx

民心的事与太平天国兴亡

分类号UDC单位代码10644

密级公开学号2009020321

 

学士学位论文

民心得失与太平天国的兴亡

论文作者:

李海清

指导教师:

冯进

系别:

社会科学系

专业:

历史学

提交论文日期:

2012年5月17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31日

学位授予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

  

中国达州

2012年5月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引言………………………………………………………………………………2

一、民心得与太平天国的兴……………………………………………………2

(一)土客家之争问题的解决………………………………………………2

(二)宗教思想的引导……………………………………………………3

(三)平均土地要求的提出………………………………………………4

(四)废除陋习,严明军纪………………………………………………5

(五)圣库制度的实行……………………………………………………6

(六)妇女地位的改善……………………………………………………6

二、民心失与太平天国的亡……………………………………………………7

(一)宗法礼制导致民心动摇……………………………………………7

(二)腐败导致民心涣散…………………………………………………7

(三)“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实施………………………………………8

(四)圣库制度的继续实行………………………………………………9

(五)宗教信仰的消极作用………………………………………………10

(六)家庭制度破坏的影响………………………………………………11

(七)天灾人祸频发的影响………………………………………………11

三、结语…………………………………………………………………………12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民心得失与太平天国的兴亡

历史学专业2009级3班:

李海清指导教师:

冯进

摘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亡国灭种”,“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在持续14年之久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是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否,是关系太平天国兴亡的重要动因。

前期,太平天国采取了一系列相对合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满足了广大民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合乎民心,顺乎民意,因此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以迅猛之势席卷大半中国。

定都天京以后,统治者日益腐化堕落,贪图享受,施政措施屡屡失当。

加上连年战乱,天灾频发,太平天国统治下的百姓是苦不堪言,身心俱疲,“天国”幻想随之破灭,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也在军心涣散,民心丧失的境况下走到了它的尽头。

关键词:

太平天国;民心得失;兴亡

TheSignificanceofMassSupportinTaipingHeavenlyKingdom

HistoryMajor,class3,grade4:

LiHaiqingSupervisor:

FengJin

Abstract:

“Agovernmentwillhavetheworldwithmasssupport,andLosstheworldwithoutit”,“TheGreatestpowerinabattleconsistsinmassesofpeople”.Duringthe14-year-longTaipingRebellion,thecommonpeoplearethemainparticipantsandprompters.Hence,theirsupportsplayakeyroleinTaipingRebellion.IntheearlystageofTaipingHeavenlyKingdom,theauthoritycarriedoutaseriesofeconomicandpoliticalmeasuresthatgainedalotpeople’ssupportfortheymetpeople’sdemandbothinproductionandlife.Accordingly,thesizeofkingdomrapidlyexpandedtomorethanhalfofQing’sterritorywithinonlytwoyears.However,aftersettletheircapitalinNanjing,therulersbecamecorruptanddegenerateandmademanyimpropriatepoliticaldecisions.Tomadethingsworse,therewerefrequentwarsandnaturaldisasterswhichmadepeoplesufferedalot.Consequently,witharmybrokenanddemoralized,Peopledistrust,theonceflourishedKingdomcametoitsend.

Keyword:

TaipingHeavenlyKingdom;MassSupport;riseandfall

 

引言

太平天国的兴亡历来都是广大学者们研究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最近几年讨论已归于平淡,似乎一切都以盖棺定论。

不过,回头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前辈们对这场运动兴亡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阶级根源、经济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民族根源、人口和灾荒等方面去进行反思。

研究思路主要是自上而下,研究方法主要是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太平天国的精英分子和上层集团等,很少将考察重心放在社会最基层的广大民众身上。

而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这场运动最主要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毛泽东说过: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天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太平天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因此,对于这场运动兴亡的研究必不可少的就要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考察广大人民群众在这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场运动前期,饱受各种摧残的广大劳苦群众在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宣传和鼓舞下,看到了些许摆脱苦难命运的希望,加上相关的政治经济等措施满足了他们心底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合乎民心,顺乎民意。

因此军民团结一心,士气高涨,很快便攻下一座座城池,以迅猛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

然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定都天京以后,统治者日益腐化堕落,贪图享乐,施政措施屡屡失当,加上连年战乱,天灾频发,太平天国统治下的百姓是苦不堪言,身心俱疲,“天国”随之幻想破灭,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也在军心涣散,民心丧失的境况下走到了它的尽头。

一、民心得与太平天国的兴

鸦片战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堕落,加之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的生活可谓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各地反抗斗争也因此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广大人民恨透了腐朽的清政府,迫切地希望能够结束苦难的命运,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田耕,有钱使的理想日子。

而此时,萌芽状态中的太平天国运动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给广大人民勾画了一幅祥和的“天国”画面,再加之初期采取的一系列相对合理的政治经济措施,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军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战,很快便攻下一座座城池,以迅猛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走向兴盛。

具体而言,太平天国运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赢得了民心,从而走向兴盛。

(一)土客家之争问题的解决

土客(土家人和客家人,以下皆简称土客)之争是道光末年广西社会生活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由于政治、经济、阶级、社会、民族、历史等原因,到金田起义前夕,土客矛盾已十分尖锐,彼此械斗异常惨烈。

广西的客家人(主要指广东来人)为了繁衍生息,抵抗外族入侵,往往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形成以同乡、同族、同姓等为中心的强大而紧密的共同体。

客家人特别的团结,也十分的英勇好斗,如遇事便一呼百应,周边邻族都甚是忌惮。

由此可见,这种以地域和血缘关系组成的客家团体,具有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而广西土家人(本地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团结一致对外,使得双方壁垒森严,界限分明,经常发生摩擦乃至流血大械斗。

“土人来人常有械斗,酿成巨案”。

[1]其中以广西的贵县、浔州、横县、永淳、柳州、宜山等地的械斗最为剧烈。

长期而频繁的械斗使得双方都损伤惨重,“百姓流离颠沛,多遭掳掠”,“多逃聚”正是深受械斗之苦的两方族人的生动体现。

针对长期以来土客械斗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洪秀全提出了一系列适合土客双方民众需求的正确主张和措施。

首先,提出了“真主为王事事公,客家本地总相同”[2]的消除土客纷争的基本原则,表达了洪秀全对于土客问题坚持地位平等,一视同仁的指导思想。

其次,严明纪律,规定拜上帝教教众不得参与土客之争。

第三,洪秀全深刻分析土客家之争的原因,并强烈痛斥其危害。

那种“以此国而憎彼国,以彼国而憎此国者”,“以此乡此里而憎彼乡彼里彼姓”势必会造成彼此之间“相侵相夺相斗相杀而沦胥以亡乎”的可悲结局。

这一切都是强烈的地缘观念和血缘观念在作怪,因此强烈呼吁“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并明确希望大家不要恃强凌弱,不要以众欺寡,要平等互助,相亲相爱,和平共处。

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宣传使得深受械斗之苦,无家可归的土客家人看到了希望,因此“土人来人相杀,各(土客双方)无所依者,尽皆扶老携幼来归,以其向日专以爱人为心,教人为善故也”。

[3]土客家之争问题的解决为金田起义的爆发和太平军军事实力的增强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宗教思想的引导

19世纪中叶,中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加上鸦片战争期间大量的军费开支,所有的负担都被转嫁到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

另外,长期罪恶的鸦片贸易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加之连年的战乱和各类天灾,百姓的生活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看不到一点希望。

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却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美好画面,“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

在这个社会里,“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涂,举选尚德”,“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

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拜上帝教要求众人独拜上帝,遵循上帝的戒条,这样就能获得幸福和安宁。

拜上帝教中的这些美好承诺,对于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农民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就像一盏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他们奔向光明。

于是,他们纷纷参加拜上帝会,投奔太平军。

1851年金田起义时,起义队伍大约2万人左右,后虽攻城掠地,损兵折将,但队伍扩展很迅速,至1853年占领南京时已达20万。

范文澜先生在评述这段历史时说:

“这样迅速的发展,主要由于满清统治者腐烂不堪,人民不能生活下去,洪秀全利用宗教迷信推行平等思想与革命组织,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4]

同时,由于有了共同的信仰,纪律严明,加上拜上帝教宣扬只要肯为天国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