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5100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上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上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上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上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复习提纲.docx

《八上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复习提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复习提纲.docx

八上复习提纲

2010-2011学年(上)初二历史提纲

时间范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两个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时期两个阶段。

线索:

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戊戌变法(1898.6.11-9.21)—→八国联军侵华(1900)—→辛亥革命(1911.10.10)—→一战—→新文化运动(1915)—→五四运动(1919.5.4)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

(1840——1842)

1、目的:

英国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借口(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3、结果:

清政府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内容:

①赔款:

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②割地: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③五口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④中英协定关税——关税主权遭破坏,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5、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目的:

进一步扩大市场。

2、发动者: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是19世纪(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P47

4、左宗棠收复新疆:

抗击俄国、收复伊犁(“左公柳”)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战役:

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牺牲:

致远号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2、结果:

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

李鸿章、日:

伊藤博文)。

内容:

①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

赔偿白银2亿两;

③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影响: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八国:

俄英美日德法意奥;领导:

西摩尔

2、义和团运动:

廊坊战役杀西摩尔。

—→失败。

原因: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款:

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作保。

②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各国驻兵,中国人不得入内。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拆毁北京到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沿线驻扎(→破坏了中国国防安全)。

4、影响: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富国强兵)。

2、代表人物:

(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内容:

①前期:

“自强”,创办军事企业。

如:

安定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作总局(最大)等;

②后期:

“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如:

轮船招商局(最大)、开平矿务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③设翻译局、办新式学堂。

创办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

4、评价: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阶级的自救运动(性质),(消极)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但采用西方先进科技,兴办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6.11——9.21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1、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

(目的:

救亡图存)

2、严复:

近代启蒙思想家。

代表作:

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开始:

1898.6.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4、内容:

①经济:

发展工商业;②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③政治:

开放言论,革除弊职;

④文化教育:

废八股,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唯一保留的措施),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报刊。

5、结果:

失败。

(原因: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良运动。

5、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辛亥革命(1911):

1、兴中会:

1894.11,孙中山,美国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中国同盟会:

1905.8,孙中山,日本东京。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在《民报》上概括为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是革命的指导思想。

3、武昌起义:

1911.10.10,史称“辛亥革命”。

主要力量:

革命党人(孙中山无参与)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5、意义:

(积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它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消极)但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结果)。

四、新文化运动(1915):

1、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

(1)旗帜:

“民主”与“科学”。

(2)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4、内容:

(1)前期: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吃人的礼教”指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

(2)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5、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五、近代工业的发展(P31—P33)

1、最长铁路——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1904)

2、电报:

19世纪80年代

3、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兴起原因:

《马关条约》的刺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华民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②黄金时代:

一战期间。

(原因: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代表:

“状元实业家“张謇:

“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六、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

1、新式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近代最高学府,维新变法唯一成果。

②1905年废科举。

2、出版业:

(19世纪下半叶)第一份商业报纸——《申报》、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商务印刷馆。

七、近代社会生活

1、①照相:

19世纪40年代。

②电影:

19世纪末,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20世纪初发展成有声电影。

2、剪发辫,改称呼,男穿西服、中山装,女穿中式旗袍。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变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1919):

1、导火线:

一战后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2、爆发:

1919.5.4,北京,学生(先锋作用)。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运动的性质)、“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6月,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3、结果:

初步胜利。

①拒签和约;②惩办国贼;③释放学生。

4、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1、成立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1921.7.23,上海(嘉庆南湖),毛泽东等13人。

2、内容:

确定党名、奋斗目标、中心任务(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3、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运动:

1、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5,广州,孙中山)。

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是国民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

2、北伐战争(1926—1927):

国民革命的最强音。

①目标: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②结果:

巨大成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③“铁军”: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3、革命结果:

失败。

失败标志:

1927.4.1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标志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红色政权的创建:

1、南昌起义:

1927.8.1,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建军节”)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9毛泽东,秋收起义后。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1928.4朱德、陈毅同毛泽东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共第一支队伍。

4、促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5、长征(1934.10—1936.10)。

①原因:

第5次反围剿的失利。

②经过:

1934年从瑞金出发,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③遵义会议:

1935.1。

纠正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长征胜利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

*“长征精神”:

是乐于吃苦、不怕艰难的精神;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是严守纪律、紧密团结、顾全大局、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四)、抗日战争(1937—1945)

一、局部抗战:

1、九一八事变:

—→日本局部侵华。

①爆发:

1931.9.18沈阳柳条湖段。

②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

—→沦陷原因: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

2、局部抗日救国运动:

如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二、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战的转折。

1、背景:

见笔记(国势、个人原因、共产党主张、蒋介石政策)

2、爆发: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目的:

逼蒋联共抗日)

3、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战的转折,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7.7,北京宛平城的卢沟桥。

(29军)—→日本全面侵华

2、南京大屠杀:

1937.12.13,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3、全民族抗战:

⑴重要战役:

①第一次胜利:

平型关战役;②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8,国(正面战场)李宗仁;

③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1940.8,共(敌后战场)彭德怀。

⑵爱国人士:

①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②徐悲鸿:

收入全捐助战,《愚公移山》→打败日帝的坚定信念。

③侯德榜:

“红三角”纯碱→联合制碱法,打破欧美的垄断。

四、抗战胜利

1、中共七大:

1945.4,延安。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制定政治路线、指导思想、中央领导)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⑴外部因素:

①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②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⑵内部因素:

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

3、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8.15。

(9.9签无条件投降书)

4、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五)、解放战争

一、重庆谈判(1945.8):

1、目的:

①国民党:

为了争取备战时间,进行舆论欺骗;

②共产党:

争取和平,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结果:

签订和平建国纲领《会谈纪要》(1945.10.10,又称《双十协定》)。

(两个问题未解决:

解放区、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二、战争经过:

1、内战的全面爆发:

1946.6,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共:

战略防御)

2、第二阶段:

1947.3,国民党重点进攻:

陕甘宁边区(撤离延安,诱敌深入,转战陕北)、

山东解放区(孟良崮战役)

3、第三阶段:

共产党发动战略进攻(序幕:

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第四阶段: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1948)—→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5、最后胜利:

1949.4,渡江战役:

4月23日,南京解放。

国民党反动统治灭亡。

6、胜利原因:

①人心向背是关键;②战争性质起决定作用;③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解放军的英勇善战;⑤革命力量团结一心。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

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

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

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

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

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比较干燥;

(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

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

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

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昆虫的外部特征: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关节结构:

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

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

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指关节趾关节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

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