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4182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教材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

(1)个体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

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

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三、社会心理学三阶段:

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

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

权威人物: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

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2、产生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属于“经验描述”阶段,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

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

3、迅速发展阶段

(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

社会建构理论、话语心理学

(2)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建设任务

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2.批判、继承历史遗产

3.丰富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全面理解

(二)指导社会实践任务

1.提高自身素质

(1)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角色义务

(2)将生活意识转化成科学意识

(3)提高自身素质

2.提高实践能力

预告作用:

社会气氛、价值观变化趋势、消费趋势。

中介作用:

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发挥作用需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内心的选择与接受。

第二章社会化

一、1、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2、成人社会化:

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二、人能够被社会化的原因:

刺激物

情境

表 玛丽为什么发笑

条件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归因

1

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

高—她总是对他发笑

低—别人很少发笑

人:

玛丽(86%)

2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高—她总是对他发笑

高—每个人都发笑

刺激物:

小丑(61%)

3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低—她以前几乎没对他发笑

低—别人很少发笑

情境/环境(72%)

评价:

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折扣原则和立体归因模式为我们提示了人们对行为结果信息的内在加工分析过程,即归因的具体过程,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分析提供指导,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且具有现实意义。

但其理论过分强调逻辑性,不免有脱离现实之嫌。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发生一种情感或行为,其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因此,如果把一种行为呆板地归因于刺激物、行动者或环境因素,就很容易把三种因素彼此孤立起来,这样就很难找出事实发生的真正原因。

四、归因偏差的共同根源:

第一,归因者更倾向做出稳定的归因(特别是对他人做出归因时),把事件原因归之于个人的稳定素质。

第二,归因者在推断过程中总是把自己作为中心参考系。

第三,社会认知主体本身的利益、需要和动机会影响不带感情的无偏见的归因分析,使他们以有利于自我的方式去做出主观推断。

第四,部分理性。

五、归因训练是指通过—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一些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的归因倾向。

六、归因训练的实施步骤:

1.选择对象:

按照训练的目的,根据归因风格测量挑选出由于归因风格不当而导致行为不适应的人作为训练对象。

2.实施干预按照规定的一套训练程序:

在阅读、数学、智力游戏和道德情境等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讨论、观察学习和强化矫正等方法。

干预的时间和次数依训练对象的年龄而定。

3.效果测量:

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训练前与训练后的行为改变,可以显示出训练的效果。

第六章自我概念

一、米德的自我理论

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1)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自我主动、自主的部分,客体我是自我结构性的稳定部分。

(2)客体我引导主体我的活动,而主体我又定义和扩展客体我。

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影响自我的他人:

一类是要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二是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3、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游戏阶段;社会角色扮演阶段。

活动:

自我理论形成的基础:

米德的自我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社会个体看成同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一样的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进化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自我最终得以形成。

主我与客我:

自我的内部对话机制

米德吸取了詹姆士从多重自我出发并把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做法,但他的着眼点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立,而是个体自我在现实社会互动中所展示的结构与功能。

米德揭示了精神的我(自我)与肉体的我(身体)的各自特征:

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把自我与身体区别开来。

即使包含在经验中的自我不存在,身体也可以存在,并且可以以一种非常明智的方式活动。

社会:

自我合作交流的共同体

米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

社会是米德自我理论的逻辑起点,自我之所以能够突现出来是因为人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从生理方面来讲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从社会方面来讲是由于语言的机制。

自我一旦产生,社会过程就依赖诸自我的存在和互动。

米德的“社会”概念与“一般化的他人”紧密相联。

三、自我差距

希金斯把自我分为三种成分:

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起导向作用的非现实自我知觉,合称为自我导向。

自我差异即为实际自我与自我导向间的差距,是一种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

四、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1)选择行为:

受自我效能感的驱使,人们的行为通常会遵守“中等难度规则”,趋向于选择适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2)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

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人,越会相信付出会带来成功,因此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在现实生活中,具备学业胜任力的学生在解决难题时能够成功,而对于简单的问题反而容易出错。

(3)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高自我效能者一开始就会促使事情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较乐观,低自我效能感的人较悲观。

五、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1)获得的成就

(2)替代性经验(3)社会劝说(4)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5)情境条件

第七章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自我价值感:

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

2、社会比较: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对于别人及别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

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

二、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印刻、本能、条件作用。

三、爱情的主要特点:

1.性爱与情爱的统一;2.获取与奉献的统一;3.真善美的统一。

四、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

亲密、激情、承诺。

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

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亲密是指彼此依附亲近的感觉,包括爱慕和希望照顾爱人,通过自我揭露,沟通内心感受和提供情绪上、物质上的支持来达成。

激情是指反映浪漫、性吸引力的动机成分,包括自尊、支配等需求。

激情包括强烈的正面与负面的感情以及各项社会需求,包含了许多我们对对方所感知的情绪,如思念、害羞、羡慕、兴奋等。

承诺是指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短期来说是指去爱某个人的决定,长期来说则是指维持爱情所做的持久性承诺。

能传达承诺成分的行动有誓约、忠实、共渡难关、订婚、结婚等。

在这三种成分当中,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

五、恋爱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

1、异性疏远期:

一般在12~14岁之间。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隔膜,关系疏远甚至反感。

不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各种传媒的发达以及人们观念上的日趋开放,这一阶段的表现己越来越不明显。

2、异性向往期:

一般在15~16岁之间。

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尤其是性意识的发展,男女生逐渐从疏远、抵触开始转向为彼此产生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游戏和活动。

3、异性接近期:

一般在16~18岁之间。

随着性生理的进一步成熟,异性间产生向往和倾慕,往往采取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和异性相处感到愉快,初恋开始出现。

4、爱情产生期或恋爱期:

18岁以后,随着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频率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青年进入恋爱状态。

第八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真诚原则、2、交互原则、3、功利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5、情境控制原则

(1)情境控制:

探究环境,了解环境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从而把握环境,使我们在该环境中的行为有一个明确的定向。

(2)寻求平等与自由:

只有在平等、自由的人际情境中,才能真正达到自我控制,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6、尊重原则、7、自我表现适度原则

三、人际关系破裂的预防

首先,我们在同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有所准备。

学会用移情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会像他所做的那样言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判断的错误,也可以防止发生不恰当的体验和行为。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抛弃三大错误假想:

失败假想、自卑假想、完美假想。

2、重视第一印象;3、主动交往;4、共情;5、真诚赞美;6、帮助别人;7、活用心理年龄。

第九章助人行为

一、利他行为:

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行为

(3)不应该带有外在酬赏的期望;(4)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损失。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压力、事件的紧急性;

2、个体因素:

(1)助人者:

人格特征、当时心境、助人动机;

(2)受助者:

性别和年龄、是否受他人喜欢、助人者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四、旁观者效应:

指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又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五、旁观者效应产生原因:

1、社会影响:

指人对其他人的态度或行为所发生作用。

;2、他人在场造成责任扩散;3、从众心理;4、利他主义动机;5、道德因素;6、法不责众心理。

第十章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

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二、侵犯行为的特点:

1.有侵犯动机

社会心理学不但要研究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

在界定侵犯行为时,也非常重视侵犯行为的心理特点,即这种伤害行为有侵犯动机。

2.侵犯行为是外显的行为

侵犯行为是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只是感情、动机、态度等内在心理状态。

愤怒可能对侵犯行为起动机作用,但不意味着就构成了行为事实。

3.侵犯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侵犯行为包括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个人因素:

(1)A型人格:

非常有竞争意识,更能为成功而奋斗;有时间紧迫感,行事匆忙;遇事特别容易生气以及攻击性比较强。

(2)敌意归因偏差:

当我们的归因有偏差的时候,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是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3)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2、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

高温、酒精和药物、唤醒水平、去个性化

3、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1)文化与侵犯:

在本质上,文化影响侵犯不是决定侵犯行为是否发生,而是文化规范了侵犯行为的表达方向。

(2)媒体暴力;(3)暴力视频游戏

四、校园欺负

 

定义

类型

具体形态

1.具有欺负他人之行为。

2.具有故意伤害之意图。

3.造成生理或心理上之伤害。

4.两方势力(地位)不对等。

肢体欺负

殴打身体、抢夺财物、……

关系欺负

排挤孤立、操弄人际、……

语言欺负

出言恐吓、嘲笑污辱、……

网络欺负

散布谣言或不雅照片、……

反击欺负

受欺负反击、“鱼吃虾米”…

性欺负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

「校园欺负」之定义、类型与具体形态表

五、侵犯行为的控制与预防:

1、移情能力培养:

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2、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成熟者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较高,对别人进行侵犯的可能性也较小。

3、宣泄:

一切实际的侵犯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侵犯行为,都可以使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4、社会公平的建立。

5、惩罚。

6、控制传媒的暴力传播:

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节目中暴力形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要宣传非侵犯行为的榜样。

7、习得的抑制:

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

包括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

第十一章从众、依从、服从

一、从众:

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服从:

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二、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

外显行为、内心看法皆一致,表里如一,心服口服;任务难度大,依赖性较强。

权宜从众:

表内不一致,迫于群体压力。

不从众

(1)表不从,内心从:

群体的领导者,面对群体激奋

(2)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

常见于比较自我,主见非常强的人。

反从众:

由个体内心抗拒引起的在所有情况下对抗从众的现象。

它与社会压力正好相反。

三、从众的动机:

行为参照:

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偏离恐惧:

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

人际适应:

为了获得肯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人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保持和大多数人的一致。

四、依从行为的原因:

1、潜在损失危机:

潜在失去的心理会推动人们跟从某种信息的指引而作出相应的行为;

2、互惠心理;3、喜爱和熟悉;

4、情感:

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与其外在请求的反应是相互作用的。

5、专家意见:

专门的知识、训练和技术都是影响顺从的因素。

6、合理要求:

我们在请求他人顺从自己的要求时,总是提出一些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7、参照力:

当我们崇拜或认同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并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们相似时,我们就会模仿他们的行为或顺从他们的要求。

8、合法权威:

社会角色所赋予的合法权力和地位可以促使顺从行为。

五、服从的原因:

1、合法权力;2、责任转移

3、缓解心理紧张,融洽人际关系

4、逃避惩罚,获取奖励

第十二章群体

一、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互动与共同目的:

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群体形成的前提。

共同的目的既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群体的重要因素。

2、隶属需要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4)情感需要(5)权力需要

3、工具作用与情境压力:

工具作用:

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群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得这个目标更容易达到。

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二、社会助长: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三、如何减少社会惰化:

1、群体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较高的相互认同;

2、工作项目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入水平;

3、注重群体整体效益,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4、强调协作精神的群体,群体的团队合作性较强时;

5、个体对群体充分的信任,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时。

四、集体努力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