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3455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docx

CGA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

2013年新课标《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变化

高三理综CHENGUOAI整理

一、必考部分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

具体如下: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溶液:

增加“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在“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增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增加“了解核素的含义”“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等内容。

将“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等内容移至选考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试内容。

5、化学反应与能量:

增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

删去原《考试大纲》

中“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3年又增掌握常见氧化还应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

(07-09为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转化率的计算。

删去“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

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增加“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没有提及“酸碱中和滴定”的要求。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最大,新考纲除了删去原《考试大纲》中“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等内容。

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注意虽然该部分没有呈现有关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内容,但在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仍然明确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有机化学

新课标《考试说明》该部分必考内容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

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把“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降低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六化学计算

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降低,删去原《考试大纲》中的化学计算专题。

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化学计算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

二、选考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二有机化学基础

新课标《考试说明》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四部分,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

2、将“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调整为“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增加“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4、将“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调整为“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5、新课标《考试说明》更加突出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如:

“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等。

三、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中设计了18个题,其中选择题6个,非选择题12个,选择题涉及必考内容,非选择题涉及必考及选考模块的主干知识、主要内容。

与原《考试大纲》相比各题目答案后增加了试题【说明】部分,说明了命题立意,明确该题考查内容的具体模块和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考查的能力目标。

2013年《考试说明》将2012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7、例8、例11进行了替换,分别换为2012新课标27题、2011新课标26题、2012海南17题。

附:

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考试说明化学部分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背景材料:

①2006年春季,宁夏大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降雨;②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③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用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④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B.用米汤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D.1mola能与4molNaOH完全反应a的结构简式

【答案】A

例2图中曲线a表示反应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答案】C

例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X的转化率ab时间

【答案】B

例4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答案】B

例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C.20

D.25

【答案】C

例6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

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

B.+44.2kJ/mol

C.-330kJ/mol

D.+330kJ/mol

【答案】A

(二非选择题示例

例7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ΔH=+108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0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

T(2________T(8(填“<”、“>”或“=”;

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______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5~6________v(15~16(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5.52×103kJ(3CHCl3+H2O2===HCl+H2O+COCl2(4①0.234mol·L-1

②<③0.031④v(5~6>v(2~3=v(12~13⑤>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例8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0.10mol·L-1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mol·L-1

(Kap[Cu(OH2]=2.2×10-20

若在

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mol·L-1。

【答案】

(1CuSO4·5H2OCuSO4·(5-nH2O+nH2O

25018n

0.80g0.80g-0.57g=0.23g

解得n=4

200℃时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

(2CuSO4CuO+SO3↑,CuSO4·5H2O,102℃

(32H2SO4(浓+CuCuSO4+SO2↑+H2O

(42.2×10-80.2

例9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

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

..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mol/LH2SO4、3%H2O2、6mol/LHNO3、0.01mol/LKMnO4、NaOH稀溶液、0.1mol/LKI、20%KSCN、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参考答案】

(1该结论不正确。

稀HNO3有强氧化性,若该铁的价态为+2价,则被氧化为+3价同样可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

(2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假设2: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假设3: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见下表

③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将适量稀H2SO4加入少许样品于试管

中,加热溶解

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或Fe3+

步骤2:

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为无色溶液,则说

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含+2价;若不褪色,

则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2价

步骤3: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催化剂中铁元素

的价态含+3价;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含+3价例10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丝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丝0.7502036250

40.10丝0.850203

5200

50.10粉末0.850203

625

60.10丝1.0502035125

70.10丝1.050355050

80.10丝1.1502034100

90.10丝1.1503044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参考答案】

⑴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1和2

⑵1、3、4、6、8;2、5⑶反应温度6和7、8和9

⑷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例11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

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

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一l309-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

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答案】

(1d(2c(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例1213(化学技术略例14例15例16(物质结构略

例17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

已知:

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约为0.9;

②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③C可发生银镜反应。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应是。

(4D的结构简式为,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写结构简式。

【答案】

例18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②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B中有五种不同的化学环境的氢;③C可与FeCl3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④D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化学名称是⑵B的结构简式为⑶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⑷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⑸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面积之比为3:

1的是【答案】

(1)丙烯

(2)。

(写出结构简式)。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峰(写出结构简式)。

(3)(4)CH3CH2CHO(5)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