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3209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docx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

(一)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啊!

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

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

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4、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

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

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

展开想象写一写。

6、用“-------------”和“”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

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三)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

天气真冷!

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

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

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

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

“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

”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

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温柔(近义词)                 顿时(近义词)         

马虎(反义词)                 严厉(反义词)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        的手,一双         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         ,又用那温柔的手           。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               ,又想到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

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四)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 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心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

扇窗户旁看见了,他的心情。

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你的理解是

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8、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

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

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五)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

“我是()。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

“还是()吧!

”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披荆斩棘,(),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毫不气馁。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

“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

“是呀!

所以我(),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A、知难而进B、知难而退C、适可而止D、勇往直前

E、无所畏惧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

3、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对象

态度

做法行为

第一个登山人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4、你是怎样理解短文的最后一段?

(六)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

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

“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

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

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

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

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

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

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

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

同桌半开玩笑地说:

“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

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

”我神秘地说:

“处处留心皆学问!

”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

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

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

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

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

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

“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

”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

“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

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

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

”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

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鞭策(cè  chè)       熟悉(shú  shóu)      似的(sì shì)   告诉(  shū)

2、找出文中的五个成语,并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

3、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

可举例说明。

 

4、你喜爱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7、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好,细心地加以照料。

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

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

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

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

1912年。

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提①tí②dī

提供()提防()提醒()

(2)扎①zā②zhā③zhá

扎裤脚()挣扎()扎手()驻扎()一扎干草()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的心一座()的帐篷一位()的天使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

“我想买给我姐姐。

你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

“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

“这些可以吗?

”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

“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对小女孩说:

“拿去吧,小心点。

”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到:

“这条项链是在这里买的吗?

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

“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

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说:

“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聊赖_______翼翼货___价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精心--()出神--()狐疑--()

3、缩句。

(1)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买项链的钱不够,但是店主为什么却把项链卖给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这句话中“所拥有的一切”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

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

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

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

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

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

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

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

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

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

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

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

()

(2)衣服破烂不堪。

()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

3、本文讲了哪两故事?

你能概括出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经常报怨母亲的人听了这两个故事,为何“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

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

“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

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

“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

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

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

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慢慢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

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

(2)做好事,能够帮助别人是人间最快乐的事。

()

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

(1)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

()

(2)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

(3)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

()

3、“盲人提灯笼”中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借花献佛:

花指_______________佛指____________

为善至乐:

善指_______________乐指_____________

5、“照亮别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

”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感激!

”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

“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

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

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

“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

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

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

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视儿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疲惫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欢喜的神色。

形容非常疲乏。

2、文中女孩一共掉了两次泪,说说原因。

第一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愣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