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2918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

精品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六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

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

2. 2.解决问题2课时 

3.3.小小设计师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60页例1及下面“做一做”,64页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2个小或者1个大)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 

摆三个小三角形:

9÷3=3(个)9表示什么?

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

9÷9=1(个)

二、轻松导入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巡视指导。

师:

一共可以摆几盘?

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

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6÷2=3(盘) 

(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

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操作。

(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

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

(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  

师:

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

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

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

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

7÷2=3(盘)……1(个) 

小结:

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

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

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四、愉快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后,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

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

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拓展升华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17÷2=8(组)„„1(个)

 

7÷2=3(盘)„„1(个)       23÷3=7(组)„„2(个)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61页例2及做一做,66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还剩几根?

 

二、轻松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

会有剩余吗?

(摆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

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

还剩几根?

(摆2根,还剩1根)

板书:

9÷4=2(个)……1(根) 

(3)10根呢?

 

板书:

10÷4=2(个)……2(根) 

(4)11根呢?

12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板书:

余数小于除数。

 

(2)学生验证: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小结:

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愉快练习

1、做一做 

师:

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

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

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师: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

(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升华

板书设计 :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余数<除数 

11÷4=2(个)„„3(根)余数<除数 

12÷4=3(个)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除法竖式 

(第三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62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利用口算、演板等形式对概念、相关联知识等进行复习)

二、轻松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

(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

(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

(结合教材图片)

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3-----商     

           除数   1   3   -----被除数                         

1   2-----  43的积                              

 1   ------余数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

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

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

我们回顾一下。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四、愉快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除法竖式 

                              4   „„商                除数„„4  1   3   „„被除数                           1   2   „„43的积                               1   „„余数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四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63页例4,做一做。

练习十四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练习(课件出示) 

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

(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

 列式:

                   

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

(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

 列式:

                        

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轻松导入

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竖计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4 

(1)师:

 课件:

43÷7=()-----() 

(2)师:

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

(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

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

(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

(板书)

 师:

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

(7和6的乘积4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强调:

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 

(1)师:

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一做第63页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

 

出示:

26÷4=„„ 

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学生再独立思考另外一个竖式的计算,然后指名板演。

 

(2)出示第2题,生读题。

 

这是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求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就是求39里面最多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结果,余数是还剩下的米数。

 

小组内讨论后反馈,集体订正。

 

四、愉快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本质上就是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 

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做出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完成“练习十四”第11题。

 

判断对错,指明回答,并说明理由。

5、小结 :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对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哪些认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一)

(第五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口算练习。

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

还剩多少棵?

二、轻松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课题。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学习例5,

出示教材。

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1)、提问:

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

 

全班交流,说一说知道的信息。

板书:

知道了划船的人数。

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

(2)、提问:

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3)、该怎么解答呢?

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2                    

(4)、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

 

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

 

小结:

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细心思考。

       (板书)22÷4=5(条)„„2(人)

(5)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刚才同学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是5条吗?

那余下的2人怎么办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反馈。

 

总结: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有剩余的情况,余下的不管多少,都要给商再加上一个1。

 

(6)师:

同学们真厉害!

想想刚才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每条船最多坐4人,5条船最多坐20人,多余的2人也要有船坐,所以6条船肯定能坐22人。

解答正确。

2、做一做 

完成第2小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

用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就是求10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

 

(2)学生独立解决:

 

10÷3=3(个)„„1(元) 

交流讨论:

这里的余数1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最终形成认识:

余下的1元买不到1个面包,10元只能买3个面包。

不管余1元、余2元,都只能买3个面包。

这里的余数应该舍弃。

 

(3)师:

同学们,请仔细比较这两道题,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第一道有余数,不管余数是几,都给商加上“1”,第二道题,不管余数是多少,都舍弃,不加“1”。

 

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不加“1”呢?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安排,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4)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解答并说说理由。

四、愉快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从图片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对于余数应该怎么处理,并说说怎么想的。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二) 

(第六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与研究,进一步学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解决较复杂问题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和余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利用口算、演板等形式对概念、相关联知识等进行复习)

二、轻松导入

做小游戏:

从1开始依次往下数1、2、3、4、5,轮回来6、7、8、9---一直这样数下去,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

师说任意一个数,你能马上就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个吗?

练习,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6,出示课件图片。

 

(1)提问:

 观察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

你知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吗?

 你知道第16面小旗子应该是什么颜色吗?

(3)解决问题。

 

谁能很快就知道第16面小旗子是什么颜色?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反馈。

(4)全班交流,

 用16÷3=5„„1这样的求余数方法进行判断,结果正确吗?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然后说一说。

2、想一想:

如果按照那样的规律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四、愉快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珠子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串在一起的,然后独立思考第24个珠子是什么颜色,说说解题的思路。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六一儿童节,校园会场上摆了很多漂亮的花盆,看看是怎么摆的。

如果一共要摆32盆,那么最后一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讨论后交流、反馈。

 

3、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1)引导学生用求余数的方法进行判断。

 

(2)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月里面完整的星期有4个,就是说一个月里面至少有4个星期六和星期日,强调题目中说6月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意味着六月的前两天应该是星期六和星期日,这样才符合题意。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六有余数的除法

小小设计师

(第一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72--73页

教学目标:

1、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对称、平移等知识,能够设计出各种漂亮的图案。

 2、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

 3、自己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纸、剪刀、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利用口算、演板等形式对概念、相关联知识等进行复习)

二、轻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一些很漂亮的图案,知道它们是怎么得到的吗?

 

课件展示图案。

 

说明:

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

还记得哪些现象是轴对称,哪些现象是平移吗?

 

学生讨论交流。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制作这些漂亮的图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一起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出示教材中的四张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四幅图案分别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得到,然后集体讨论。

(1)这些图案都由几个相同的图形,平移后拼接在一起得到的。

(2)可以按照以前学的轴对称图形的剪裁方法剪出几个一样的图形,然后再平移拼出这样的图案。

 

(3)同时还需要剪一个正方形,把这些图案贴在上面。

2、动手操作。

 

(1)每人发两张纸,按照刚刚讨论的思路进行设计,分别剪出一个正方形和像教材中的那些图形,然后贴出喜欢的图案。

 

(2)动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