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2757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docx

高考回顾卷与试题1

一、高考回顾与预测

本单元是经济常识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在近十年高考中,共设计题目60多个。

1、从题目涉及的考点来看,八成以上的考题与国家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分配制度、市场经济的特征、秩序的维护等有关。

2、题目涉及内容多数与国家近年来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相关、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3、题目的选题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有较强的参与要示。

4、题目分值较大,分量重,尤其2003年更为突出。

5、题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数量各占一半,分值大。

本单元内容有两大特点:

首先是经济常识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其次与国家的改革形势、大政方针联系密切,因此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今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这部分内容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在2007年高考复习中要结合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1、联系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高速和完善、国有经济战略布局高速的举措,认识股份制改革对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

2、结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认识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联系具体事例,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认识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的必然性,理解十六大报告关于“保护合法劳动收入与合法非劳动收”的深刻内涵。

4、“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已被写入宪法,成为2006年高考新增的考点,结合个人消费品分配中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等问题,认识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义。

5、结合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的实际,以及党和国家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垄断,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的重大举措,考查市场经济的一般牲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7、结合我国实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控制固定资产过快增长的具体措施,考查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8、结合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加大西部大开发投资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踣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举措,考查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

注意从知识联系的角度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

如市场配置资源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我国的稳健财政货币政策、消费政策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基本牲与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市场经济发展与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二、考纲要求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4、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5、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6、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考点详解

(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的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大胆利用。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等同

区别:

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

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是从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或组织形式工。

二者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二,二者的特点不同。

公有制的性质是稳定不变的,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性质不能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应该丰富多彩。

联系: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在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2、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符合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发送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回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3)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典型题例】

1、(2006年春考文综卷)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按生产要素分配C.市场经济D.人民当家作主

2、(2005年江苏卷)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侵犯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

这表明

A.非公有制企业的一切财产都受法律保护

B.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始终不变

C.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与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D.非公有制经济不受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3、(2005年广东卷)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指出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发展观,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非公有资产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而国有资本可以进入80多个待业。

目前,中央明确了国有企业、国内非公有企业、三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使非公有制经济享受了真正的国民待遇。

材料三:

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理论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权益的一种“报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

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回答:

(1)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果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主导的含义

它是指国有经济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回忆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

2、主导作用的体现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养分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的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的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3、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的途径

第一,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与步局,优化国有资源配置。

第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就个别的地方、个别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待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侧重于所有制结构中的各种所有制成分占的比重,而国有经济的的主导作用侧重于对国民经济性质与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主体是一个比重的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总分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

所以公有制是主体,而国有经济是主导。

【典型题例】

(2004年江苏卷)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股份合作制B.租赁制C.股份制D.承包制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确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惊讶,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成果分配。

这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到国家的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

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④按技术、信息要到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住处资料取得的收入。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3)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劳动收入。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第二,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法律依据: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修改后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么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

(2)意义:

这将有利于鼓励人们积累财富,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

【典型题例】

1、(2005年滇、甘卷)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B.按管理要素分配C.按劳动成果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

2、(2005年广东大综合卷)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强调指出:

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支持再就业,安排专项转移支付等。

这说明,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

A.把按劳分配作为我国现阶段惟一的分配方式

B.实行平均分配,从源头上遏制两极分化

C.坚持效率俦、兼顾公平的原则

D.把按需分配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分配方式

3、(2005年江苏政治卷,不定项选择)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

C.它是与我国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的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4、(2004年上海卷)据上海高新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市1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逾5亿元,人均近50万元。

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

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经营成果分配

(三)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经济四个特征的含义、作用、要求及其关系

(1)平等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平等性表现在市场交换当事人的身份平等和交易平等。

(2)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每个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

(3)市场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在市场经济中,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4)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货的广泛发展,要求市场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5)市场经济一般牲之间的关系。

四个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只有平等才能展开正当竞争,法制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开放是平等和正当竞争的前提。

因此,任何一个方面受到损害,其他方面也难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所以,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也体现出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3、市场经济的三个要素:

供求、价格、竞争

(1)供求:

供求是是机制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价格:

价格是市场运行的信号灯,引导资源配置的批示器。

市场价格的升降,给供求双方同时发出信号。

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反之,则起到掏需求的作用。

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平衡。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

(3)竞争: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本质要素,是市场活动的灵魂。

没有竞争,价格的决定、价值规律的作用都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

总之市场机制就是在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依存、制约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典型题例】

1、(2005年全国卷)市场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枢纽,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

2、(2005年北京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石油市场曾经由四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从2004年开始,商务部先后批准49家非国有贸易商进入石油流通市场必然会导致

A.石油进口总量的增加B.我国石油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

C.石油市场价格的下降D.我国国有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004年全国卷)北京奥运会是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北京奥组委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该标志的商标注册等一系列法律作业。

未经奥组委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会徽。

奥运会会徽的保护有利于

A.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B.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C.发送投资环境吸收国际地位资本投资D.实话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四)国家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首先,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不能依靠市场调节;其次,市场本身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

所以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慌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无形的手”和“形的手”结合起来。

2、国家宏观调控的概念和主要目标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

三种手段在运用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为:

财政手段(财政收入和支出)、货币手段(货币发行和回笼、利率政策、信贷方向等)、价格手段(保护价和放开保护介、特别定价)、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计划、产业政策等。

4、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三个方面的调节录像盘和,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可归结为一点,即使社会资源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2)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的自发性带来盲目性。

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和发送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绝对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单独强调这一方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方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的大业。

【典型题例】

1、(2005年辽宁卷)19世纪末,中国开始举办近代钢铁工业。

经过百余年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国钢产量在20世纪末突破一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近些年来,在国内需求的拉动之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贩卖毒品,出现了对钢铁业投资过热的现象。

而我国钢铁工业对海外原材料的依赖较大,能源消耗高。

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调控发展。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的原因及政府对钢铁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

2、(2003年上海卷)国务院有关部门决定,自今年5月1日至9月30日,对受“非典”影响较大的餐饮、旅游、出租汽车等八大行业,实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15项政府性基金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台说明

A.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B.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国家重点保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D.国务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正确理解“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1)社会主义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把效率放在首位。

首先,效率优先就是优先发展生产,表现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其次,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最后,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公平的基础。

(2)社会主义必须更加注重公平。

首先,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上。

其次,实现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原因

(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各部门、各企业和各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发。

(2)由于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待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有雄厚的实力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3)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典型题例】

(2005年上海政治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四、知识结构网络

五、热点扫描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改革

背景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特别是因为先富政策的巨大成功,造就了一批高收入人群。

但是,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达到5-6倍,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扩大到10多倍。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00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抢劫和谐社会建设。

要关于统筹直辖市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多角度思考: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十一五规划”为什么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又突出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二)加强和改善加家的宏观调控

1、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

2004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人多地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期稳定。

要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要加强土地规则管理和用途管制。

2、关注安全生产

国煤矿安全生产仍然严峻的形势。

2005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