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239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docx

净明道与摩尼教DOC

净明道与摩尼教

南宋初诞生了灵宝净明法,净明忠孝道于元代问世,二者统称净明道。

净明道尊奉的祖师非止一人,其中许遜颇著名。

许遜传说和许遜崇拜,发端于六朝,源远流长。

净明道宣扬孝道,汲取道教诸派,融合儒释二教,颇具特色。

故净明道研究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就引起少数学者重视。

特别是秋月观自1966年起,接连发表11篇有关论文,然后将之归纳与补充,于1978年出版了力作《中国近世道教の形成──净明道の基础的研究》,开辟道路。

此后,专论许逊信仰、吴猛传说或净明道的中外论文渐多,几部道教史及其它一些道教专著都对净明道各抒己见,几部有关道经的提要、解题、概论等均涉及净明道经。

1997年李丰著《许逊与萨守坚:

邓志谟道教小说研究》出版,再上台阶。

黄小石1999年出版了新作《净明道研究》,后继有人。

2001年8月出版的詹石窗主编的《道韵》第9辑为“净明闾山派与养生哲学专辑”,2002年9月在南昌召开了“中国道教净明道文化研讨会”,集中表达了近年来学者对净明道研究的关注。

文献记载有位兰公,崇拜日月,信奉孝悌王,推行孝道。

疑兰公孝道实为六朝依附儒道二教的摩尼教,又疑宋元净明道暗藏着摩尼教的教义。

若果真如此,则道教之兼收并蓄,包罗万象,又多一证。

摩尼教之命运多舛,善于依附,此亦一例。

谨献所疑,求教同好。

                     一

有关六朝许遜、吴猛或孝道的主要资料,编写于宋以前者,学者们梳理出来的有六朝《许遜别传》、南朝见素子《洞仙传》、南朝《吴猛传》、刘宋刘义庆《幽明录》、刘宋雷次宗《豫章记》、南齐刘澄之《鄱阳记》、陈马枢《道学传》、唐陈翰《异闻集》、唐张《朝野佥载》、初唐贞观年间陈宗裕《敕建乌石观碑记》、初唐高宗时胡惠超《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唐元和年间《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和唐末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等多种。

本文要特别提出《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来,再次进行考察。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收录于明代《道藏》。

传中提起中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时,口气好似当时人说当时事。

秋月观据此推测《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出现于九世纪中期。

柳存仁断定《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其写定之时,最迟不能过九世纪初,或即写定于元和十四年。

从写定的时间看,《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在众多文献中并不是很早。

但柳存仁对《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十分看重,据之写出一篇精彩的宏文《许逊与兰公》,指出《孝道吴许二真君传》中兰公及三明王弟兄一段叙述,质朴且多冗文,来源较早,编纂者有所承袭,为我们提供了他处所无之材料。

他判断兰公孝道一派宗教之信仰,东晋迄刘宋间,似先已开始流行。

柳存仁的判断给人以启发。

我们还可以通过资料对比的方法,推断《孝道吴许二真君传》保存的兰公孝道神话,来源于唐代之前,更接近六朝时期的原貌。

对比参照资料之一即初唐高宗时胡惠超撰《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

《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为《新唐志》著录,已亡佚。

《宋史。

艺文志。

神仙》著录:

“余卞《十二真君传》二卷”。

余卞《十二真君传》亦已亡佚。

五代或宋人编《仙苑编珠》卷下摘录《十二真君传》,惜过于简略。

《太平广记》卷十四和卷十五有《许真君》、《吴真君》和《兰公》三篇,皆注明出自《十二真君传》,为余卞《十二真君传》佚文,幸而比较详细。

秋月观指出,余卞《十二真君传》盖对《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以来的传承加以整理、改订而成。

余卞的《十二真君传》可能在黄堂观十二真君身上增加一些新“事迹”,兰公早期孝道神话则盖基本抄录《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之旧。

对比参照资料之二即《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

《道藏》中有《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和《洞玄灵宝道要经》三种述孝道的经典。

我发现前二经文字基本相同,为同经异本,但对三经的年代未敢判断。

王卡通过对照敦煌道经,明确指出上述《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和异本《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应是《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的“八仙王教诫品”;指出《洞玄灵宝道要经》与敦煌遗书P2582《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

道要品第四》为同经异本,应是《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的“道要品”。

王卡的考证可信。

他参考大渊忍尔对敦煌道经的研究,推断《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的成书年代当在南北朝末至隋唐之际,截止于安史之乱(755年)前后,可能为现存最早的孝道派经典。

郑阿财推测P2582《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经文本身的成立年代,恐在唐代以前。

“八仙王教诫品”和“道要品”均没有提到兰公,但叙述了兰公孝道神话的片段。

下面将兰公孝道神话分解为日月斗三王、三仙人冢、童子求为义儿、铜符铁券、十二真君等五段神话一一进行对照,可以发现《孝道吴许二真君传》与《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与《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的不同之处。

第一,《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说日中先王玄?

为大道,月中明王始?

为至道,斗中孝悌王元?

散为孝道,日月斗三王居最高神地位。

《太平广记》卷十五《兰公》曰:

“居日中为仙王,月中为明王,斗中为孝弟王……具其三才,肇分始于三气。

三气者,玉清三天也。

玉清境是元始太圣真王治化也。

太清者,玄道流行,虚无自然,玉皇所治也。

”在这里,元始太圣真王为最高神,日月斗三王地位下降,屈居下位。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八仙王教诫品”(即《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曰:

元始无上大道应化之气分形为左右中三真,无上大道元始天尊授此三真号曰至孝真王。

在这里,无上大道元始天尊为最高神,日月斗三王(即左右中三真)地位下降,屈居下位。

第二,《孝道吴许二真君传》叙述的三仙人冢神话,以肌肤的生灭表现三阶段,寓意明确(见后述)。

《太平广记》卷十五《兰公》称三冢是三仙解化之坟,并讲解说第一冢昔有真人骸骨,今乃已得复形,是为地仙,长生久视。

第二冢有仙衣一对、道经一函,复有一人方如醉卧,发之良久乃能谈话。

此以太阴炼形、绵养真气尔。

第三冢有玉液丹,服之白日便可升天。

掘冢后,第二冢仙人醒来。

兰公服第三冢玉液丹而成仙。

兰公遂同第二冢的仙人一起度化官民。

在这里,增加了太阴炼形、玉液丹等,寓意反而含混。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现存的“八仙王教诫品”和“道要品”均没有三仙人冢神话。

“道要品”(即《洞玄灵宝道要经》)曰:

修道人死后伏尸冢间,形神不散,琼丹入口便活,犹如睡觉。

这里只留下三仙人冢神话的影子。

第三,《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述孝悌王化为童子求为谌姆义儿神话,兰公和谌姆的形象清晰(见后述)。

《太平广记》卷十五《兰公》说:

“忽有斗中真人下降兰公之舍,自称孝弟(悌)王,云:

‘……吾于上清已下,托化人间,示陈孝道之教。

后晋代尝有真仙许逊,传吾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

’因付兰公至道秘旨。

于是兰公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

因与里人共出郊野,忽睹古冢三所。

”最后说,自吴都十五童子、丹阳三岁灵孩,洎于兰公,都是仙之化现。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八仙王教诫品”(即《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曰:

“三真化作婴童,托付真母。

已渐长大,随世成立。

”前者故事中没有孝悌王化为童子的情节,甚至没有谌姆。

十五童子和三岁灵孩尚残留童子的影子,但其义不明。

后者故事中真母只剩下谌姆的影子,没有了兰公,三真皆化婴童,其义亦不明。

第四,《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述铜符铁券神话中只有铜符铁券,有特殊涵义(见后述)。

《太平广记》卷十五《兰公》曰:

孝悌王“所传孝道之秘法,别有宝经一帙,金丹一合,铜符铁券,得之者唯高明大使许真君焉。

”增加了宝经一帙、金丹一合,铜符铁券的涵义变得模糊了。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八仙王教诫品”和“道要品”无铜符铁券神话。

第五,《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说许遜将孝道妙法“授与周、彭、陈、时、盱、甘、曾、钟、施、黄、吴、刘、沈等十二真君”。

这里,号称十二真君,实际提到十三四人。

《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顾名思义,当只述十二人传记,无第十三人传记,无兰公传记。

《太平广记》卷十五《兰公》当是李窻等辑十二真君传记中的有关内容新增一篇,并非《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原有该传。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现存“八仙王教诫品”和“道要品”皆无十二真君故事。

日月斗三王地位下降,三仙人冢寓意变得含混,兰公和谌姆的形象变得不清晰,铜符铁券的涵义变得模糊,只有十二真君的人数从不确定变为确定,这些都显示了一种从远到近的历时的演化过程。

神话演化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往往历经岁月沧桑才发生明显的变化。

从演变痕迹可以看出,《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所述兰公孝道神话,的确远远早于《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和《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所述。

如上所述,《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撰于初唐高宗时期。

《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盖撰于南北朝末至安史之乱前后,或恐在唐代以前。

柳存仁关于《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所述兰公孝道神话来源较早,兰公孝道一派宗教之信仰似先已开始流行于东晋迄刘宋间的推断,是接近历史事实的。

柳存仁推断说:

“早期流行孝道一派之道教,愚疑为一种自西域东传之外道,既受佛经影响,又与儒教之传统意识抟合,终成道教之一派。

”他推测缘起于西来外道的兰公孝道,可能萌芽于山东,东晋至刘宋间开始流行,与许逊本无关。

七世纪以后北方人创造了许逊家谱,将兰公的孝道依附许逊信仰,又吸收了西南地区的道教人物吴猛传说。

柳存仁非常慎重,不肯指出终成孝道的西来外道具体是哪种宗教,大概是把任务留给了我们这一代。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所记述的六朝兰公孝道神话,内容异常独特,好似故事谜。

根据柳存仁的启示,我冒险尝试解读这一连串的故事谜。

我觉得,日月斗三王、三仙人冢、童子求为义儿、铜符铁券、十二真君等五段神话似乎都是暗示。

根据对暗示的领会,我怀疑这种西来外道是摩尼教。

将日中先王排列为长兄,将月中明王排列为三弟,斗中真人孝悌王居中,这种排列不合中国人习惯。

中国古代三兄弟,常以伯仲叔称名排序,常直接以数字排序。

后者如茅山的茅盈、茅固和茅衷三兄弟,称为大茅真君、二茅真君和三茅真君。

另外,或以“三才”排序,如“黄巾起义”领袖张角、张梁和张宝三兄弟,自称天宝将军、地宝将军和人宝将军。

中国古代的星辰崇拜中,日月星合在一起则为三光。

即使以三光排序,三兄弟也应排列为日月星,不会排列为日斗月。

道教称玄元始三化三清,并没有将三清并列为三兄弟。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神话将日斗月三兄弟说成玄元始三,也不合中国的道教教义。

故而,日斗月三王神话,出自外来文化甚明。

日斗月三兄弟,只有斗中孝悌王下降人间度化兰公,日中先王和月中明王都隐居背后,没有出面,给人的印象是孝悌王代表日月。

可以看出,日斗月三王神话是在暗示“自西域东传之外道”的日月崇拜。

公元三世纪末,已有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传入中亚地区。

摩尼教和琐罗亚斯德教都是典型的二元神论宗教,摩尼教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教义,所以二者的教义有的部分极相似。

比如,这两种宗教都崇拜光明、崇拜日月。

仅仅日斗月三王神话,我们尚无法判定其为何种外道。

大概是担心这一点,《孝道吴许二真君传》紧接着讲述了三仙人冢神话。

神话说:

孝悌王指示兰公主动去见蜀太守府君,向他预告说有三座仙人冢:

第一冢的仙人已经仙去,只剩仙骨;第二冢的仙人20岁,正睡觉;第三冢只有白骨,还没有长出肌肉和皮肤。

兰公带领太守将冢掘开,他的预告得到完全验证。

第二冢的仙人醒来,飞腾升空,以后不断降临,受到太守崇拜。

说到仙人冢,就会想到道教。

道教说尸解成仙后,空冢中只留下衣物鞋帽或剑、杖等。

三仙人冢留骨留仙,与道教尸解迥然不同。

道教神话说老子用太玄生符,令徐甲的枯骨复活成人,雇他为仆役。

三仙人冢神话的仙人,墓开即醒,与徐甲复活亦大相径庭。

南宋白玉蟾将三仙人冢解释为三生解化。

此释并非原义。

摩尼教认为黑暗的物质构成人的肉体,肉体中囚禁的光明分子组成人的灵魂。

三仙人冢神话中的仙骨盖寓意光明分子,肌肤盖寓意黑暗物质。

故事通过描述三仙骨上的肌肤从初生到丰满、从丰满到灭尽的变化,盖寓意光明与黑暗战斗的三际过程。

即第三冢的仙骨将生肌肤,为黑暗将侵入光明的初际。

第二冢的仙骨长满肌肤,如成人,肌肤将仙骨完全包裹在内,为光明与黑暗艰难搏斗的中际。

第一冢的仙骨已经脱尽肌肤,盖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