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2348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Pharmacolopy.docx

药理学Pharmacolopy

药理学Pharmacolopy

绪论

药理学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中介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药物是用以防治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凡能影响机体器官胜利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化学分类:

(1)有机药物:

全合成或半合成

(2)无机药物:

无机制备药物、矿物药

来源分类:

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药理学研究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量效关系、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研究任务: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资料。

研究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用药。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

新药开发:

研究过程:

1药物分子设计

2临床前研究(工艺路线、理化性质等)

3临床研究:

Ⅰ期:

安全性评价(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

Ⅱ期:

随机双盲法对照临床试验>=100例

Ⅲ期: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300例

Ⅳ期: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售后调研)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指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药物效应:

是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兴奋、亢进、抑制、麻痹、过度兴奋转入衰弱。

药物作用方式

局部作用: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全身作用(吸收或系统作用):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分布到有关部位后所产生的作用。

直接作用:

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

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

药物作用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

构效关系,也是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基础。

选择性形成有关因素:

药物分布差异;

(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3)细胞结构差异;等。

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并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

药物作用两重性

药物作用:

包括治疗作用(对因治疗(治本)、对症治疗(治标)、补充(替代)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指对机体不利、不符合用药目的),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1治疗作用(疗效)

是指药物作用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2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1)药源性疾病:

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

(2)副反应(副作用):

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较轻微并可预料到。

(3)毒性反应:

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可预知也应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慢性毒性(因长期用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4)变态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

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的障碍或组织损伤。

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5)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生物效应。

(6)撤药反应:

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家具,又成停药症状。

(回跃反应)

(7)特异质反应:

指某些药物使少数特异质病人出现的特异性不良反应,其性质与大多数人不同。

(是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与药物原有药理作用一致,用药理拮抗药物;反应严重程度)

第二节受体理论和信号转导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是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特异性地生理反应或药效反应。

药物和内源性配体→Receptor(第一信使)→信息放大系统(第二信使)→生理、药理学反应↑

功能蛋白(细胞内或细胞外)、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可识别微量化学物质

二、受体特性

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以及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受体学说

受体占领学说:

药理效应的大小与药物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药物效应达到最大值。

拮抗药必须完全占领储备受体才能发挥期拮抗作用。

速率学说:

药物分子与受体碰撞的频率。

药物作用的反应与其占有受体的速率成正比。

二态模型学说:

受体蛋白有2种可互变的构型状态。

受体调节

受体与配体作用所引起的有关的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受体调节。

1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受体脱敏):

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使受体数目和密度减少,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产生耐受性。

2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受体增敏):

长期使用拮抗剂可出现受体数目增加,突然停药可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受体类型

根据受体在靶细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分类:

细胞膜受体、胞质受体、胞核受体

根据受体的结构和信号传导的机制分类:

配体门控例子通道型受体(化学、电压、机械)、G蛋白偶联受体、络氨酸激酶型受体

细胞内信号转导

在细胞年内信号传递(级联反应)的过程中,配体作用于受体后可诱导产生一些细胞内的化学物质作为细胞内信号的传递物质,将信号进一步传递至下游的信号转导蛋白,称之为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

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磷酸肌醇、甘油二酯(DAG)和细胞内外的钙离子。

第三节药效学概述

一、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ofdrugaction)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解离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有关,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关系不大,其作用机制比较简单。

1改变渗透压:

甘露醇在肾小管提升渗透压而利尿是通过简单物理作用。

2改变pH:

抗酸药中和胃酸。

3脂溶性:

乙醚麻醉。

4络合作用5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

特异性药物作用

结构特异性药物(大部分作用于酶和受体),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它们能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诱发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

作用机制: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抗代谢药

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钠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氢离子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

对酶的影响,如酶抑制剂。

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如钙通道阻滞剂等。

与受体作用。

与受体结合产生激动或拮抗作用。

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一)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

1激动剂(完全激动剂):

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

与受体结合后具有较强激动效应。

(α-内在活性)(α=1)

2部分激动剂:

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0<α<1)与激动剂合用时却因占据受体而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

D+R=DR→ED-药物(指激动药)R-受体DR-药物-受体复合物E-效应

E=Emax*[DR]/[RT]DR-结合型受体RT-游离型受体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不仅要有亲和力,而且要有内在活性,后者是决定药物

(二)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1竞争性拮抗剂:

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与受体结合,但缺乏内在活性,结合后非但不能产生效应,由于占据受体反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可使产生的效应达到单用激动剂水平。

拮抗药:

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剂特点:

(1)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相同的受体;

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与激动剂合用时的效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随拮抗剂浓度增加,激动剂的累积浓度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当两药亲和力相等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与激动药并用时,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降低激动药亲和力而不降低期内在活性)

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在较低浓度下,激动药的效应为两药之和

2非竞争性拮抗剂

特点:

(1)不断提高激动药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药时的最大效应;

(2)对激动药:

亲和力下降,内在活性下降;

(3)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斜率减小,最大效应降低。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1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称最小有效量或阈剂量。

2极量:

随剂量的增加,效应也相应加大,直到出现最大效应(Emax)。

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称极量,是安全用药的最大限度。

(二)量反应和质反应

1量反应

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量反应。

半数有效量(ED50):

量反应指标的ED50是指最大效应一般所用的药物剂量

药物的效能:

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2质反应

药理效应只能用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质反应。

药理效应不是随药物剂量或浓度递减呈连续性量变,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半数有效量(ED50):

指半数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

指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药物安全评价:

治疗指数(TI)=LD50/ED50(有的情况下不可靠)

可靠安全系数=LD1/ED99

安全指数=LD5/ED95

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

以上数值均越大越安全.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药动学研究的是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

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细胞膜的结构及药物的跨膜转运

细胞膜

细胞膜:

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

蛋白质:

60%-65%,脂类:

25%-40%,糖5%

膜蛋白:

(1)外在蛋白(表在性蛋白):

为水溶性球状蛋白质

作用:

可收缩、伸展引起细胞变形运动,如吞噬作用、胞饮作用等。

(2)内在蛋白(嵌入蛋白、跨膜蛋白、整合蛋白):

水不溶性

作用:

可使膜具有主动运输的孔,当期互相连接时,可形成离子通道、药物受体、特异性载体等。

药物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

药物依赖膜两侧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当膜两侧药物达平衡状态转运停止。

(不消耗能量、ATP)

其扩散速度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和膜两侧浓度梯度、药物性质.

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浓度梯度越大,扩散越容易。

药物跨膜转运的扩散率主要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在脂质中的相对可溶性和膜的通透性。

1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指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

R=D’A(c1-c2)/X

R-扩散速率D’-药物扩散常数A-膜面积(c1-c2)-药物的浓度梯度X-膜厚度

2滤过(水溶扩散):

直径小于膜孔(分子量<100)的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侧的过程。

扩散速率仅与分子量大小、膜两侧渗透压差和电位差有关。

3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载体)的帮助而扩散。

不需供应ATP、不耗能。

沿浓度梯度转运,有饱和竞争现象。

主动转运(逆流转运):

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转运需要抹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ATP。

有饱和竞争现象。

膜动转运:

转运过程伴有膜的运动。

胞饮、胞吐、体内腺体的分泌及激素的释放。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胃肠道给药

给药方式和对应吸收部位:

口服—小肠粘膜舌—颊粘膜直肠---直肠粘膜

首关效应(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通过肠壁进入肛门静脉系统,通过肠粘膜及肝时,部分可被代谢灭火而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舌下和直肠给药后其吸收途径不经过肝门静脉,故可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

2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无吸收过程)

肌肉/皮下注射(比口服吸收快)

动脉注射

3呼吸道给药

给药方式:

吸入、喷雾剂(鼻咽部)

主要吸收部位:

在肺部,肺泡表面积打(达200平方米),血流量大,吸收极其迅速。

4经皮给药:

除汗腺外,皮肤不透水,但脂溶性药物可缓慢通透。

促皮吸收剂如氨酮可与药物制成贴皮剂,经皮给药后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

药物理化性质与吸收

口服药物的酸碱性不同,在胃肠中吸收有差异

胃中pH0.9-1.5;肠内由上而下pH值上升,pH4.8-8.2

弱酸性药物:

胃中解离少易被吸收弱碱性药物:

肠中解离少易被吸收

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经过吸收进入血液,通过各生理屏障分不到组织部位。

1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D+P→DPP-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结合率={[DP]/[D]}*100%DP-血浆蛋白结合量[D]-药物浓度

在吸收过程中游离型和血浆蛋白结合,反应平衡向右移,利于吸收。

在消除过程中,血中游离型药物被除去,平衡左移利于消除。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低,而血浆蛋白结合点有限,两个药物可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产生置换现象。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体内消除慢,留存时间长,作用时间较长;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则相反。

2局部器官血流量

体内各器官血流量分布:

肝>肾>脑>心脏>骨骼肌>皮肤>脂肪及结缔组织

3组织的亲和力

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亲和力不同,分布到各组织中药物并不均等,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内浓度也不相等。

不同药物对各组织亲和力不同。

药物在靶器官浓度决定药物效应强弱,故测血浆中药物浓度可估算药物效应强度。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细胞内液pH约7.0,细胞外液pH约7.4.弱酸性药物在较碱性的细胞外液中解离增多,易自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在细胞内浓度较高。

药物的pKa及体液的pH是决定药物分布的另一因素。

弱碱性药物聚集于生物膜pH较低一侧,弱酸性药物聚集于生物膜pH较高一侧。

5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是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

生理意义是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以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防止有害物质侵入,保护脑和脊髓。

胎盘屏障:

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生理意义是可将母体血循环与胎儿血循环隔开,防止母体血液中有害物质通过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药物的生物转化与排泄—药物消除

Ⅰ相(期)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引入或脱去基团(-OH、-CH3、-NH2、-SH)使多数药物失活,有例外(活化),故生物转化不能称为解毒。

Ⅱ(期)反应:

结合生成极性很高的代谢产物

1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简称肝药酶,又名单加氧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现已分离出70余种。

药酶特性:

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或抑制;同一机体随年龄增长药酶活性增加;药物活性被雄性激素诱导增强,被雌性激素抑制减弱;长期应用某药物可使药酶活性增强,机体产生耐受性。

药物的排泄

途径:

肾脏、胆(肠道)、肺、腺体(汗腺、唾液)、乳汁等。

1肾排泄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增加排泄。

利用离子障原理阻止药物再吸收,加速排泄(药物中毒解毒法)

2胆汁排泄

3乳腺排泄

乳汁偏酸性,一些弱碱性药物易自乳汁排出

4其他:

药物可从肠液、唾液、泪水或汗液中排泄。

肺脏是挥发性药物主要排泄途径

第三节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时量关系:

指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曲线升段主要是吸收过程。

曲线在峰浓度时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从给药至峰值浓度的时间称峰时间,曲线降段主要是药物消除过程。

潜伏期:

开始给药到出现疗效的时间(短,起效快)

持续期:

维持有效浓度时间(长,作用时间长)

残留期:

有效浓度以下药物消除时间(长,易积蓄中毒)

MTC:

最小中毒浓度MEC:

最小有效浓度

安全有效范围:

MEC~MTC之间

生物利用度(生物有效度):

指药物经过肝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用F表示:

F=A/D*100%A-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服药剂量

或F=AUCpo/AUCiv*100%

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F=口服等剂量药物后AUC/静注定量药物后AUC*100%=AUCpo.Div/AUCiv.Dpo*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F=试药AUC/标准药AUC*100%=AUCpo.Dr/AUCiv.Dtr-参比制剂t-实验制剂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第一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脊神经包括传入神经(把感觉冲动传入中枢)和传出神经(把中枢冲动传入各组织)。

传出神经包括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共同构成了心脏、血管、腺体、内脏器官和平滑肌的神经支配)(不随意)和运动神经系统(支配躯干横纹肌运动)(随意)

外周神经的分类、递质及受体

传出神经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不同,可分为:

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分泌肾上腺素(少)和去甲肾上腺素(主)(αβ受体)

肾上腺素能神经,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运动神经、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分泌乙酰胆碱(MN受体)

传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贮存

递质:

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从末梢释放一种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递质传递神经的冲动和信号,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神经递质的释放:

胞裂外派:

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裂孔,通过裂孔将囊泡内容物一并排出至突触间隙。

量子化释放:

每个囊泡中释放的Ach量即为一个“量子”,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时,200-300个以上囊泡(即量子)可同时释放,由于释放Ach量子剧增,可引发动作电位而产生效应。

其他:

例如,某些药物可经神经末梢社区并进入囊泡内贮存,而同时贮存于囊泡中的NA置换,此时由于NA释出量远大于滥流量,故可产生效应。

二、去甲肾上腺素(NA)

贮存:

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存于囊泡。

释放:

胞裂外排

作用消失:

通过再摄取过程:

摄取1(储存型)--神经系统(75-95%)摄取2(代谢型)--非神经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到达组织。

消除:

酶灭活,末梢胞浆内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MAO

乙酰胆碱(Ach)生物合成:

贮存:

与ATP囊泡蛋白一起贮存于囊泡

释放:

胞裂外排、“量子释放”

消除:

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失活,水解产物胆碱可被摄入神经末梢,作为Ach合成原料。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

1胆碱受体:

为G蛋白偶联受体,分为:

M-胆碱受体(M受体,毒覃碱型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N受体,烟碱型受体)

M受体有M1、M2、M3三种亚型。

M1受体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又称“神经外壁”受体;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和外周神经元,又称“神经心脏”受体;M3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分泌腺、平滑肌、血管内皮,又称“平滑肌-腺体”受体。

N受体分为N1受体和N2受体。

N1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细胞,而N2受体主要分布于骨骼肌细胞。

N1和N2受体均是配体门控型阳离子通道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

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又可分为α肾上腺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分为α1和α2受体两种亚型,β受体分为β1、β2、β3。

α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心、肝、皮肤黏膜血管腺体、内脏血管。

α2受体主要存在于突触前膜。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骨骼肌和肝、冠状动脉、支气管、胃肠道。

四、传出神经系统生理功能:

两类神经双重支配、相互拮抗,同时兴奋是,占优势神经效应常会显现出来。

窦房结:

肾上腺素---心率加快胆碱---心率减慢(占优势)

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

效应器肾上腺素受体效应胆碱受体效应

心脏

窦房结β1,β2自律性增高,心率加快M(M2)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房室结β1,β2传导加快M(M2)传导减慢

传导系统β1,β2传导加快M(M2)传导减慢

心肌β1,β2收缩增强M(M2)收缩减弱

血管平滑肌

皮肤\粘膜α1,α2收缩舒张

腹腔内脏α1;β2收缩;舒张舒张

冠状血管α1,α2;β2收缩;舒张舒张

骨骼肌α;β2收缩;舒张M(M2)舒张

脑α1收缩舒张

肾α1,α2;β1,β2收缩;舒张

静脉α1,α2;β2收缩;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β2舒张M(M3)收缩

支气管腺体α1,β2分泌减少;分泌增加M(M3)分泌增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一、药物作用方式

1直接与受体结合

激动药:

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稍释放地址的效应相似.

阻断药或拮抗药: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与肾上腺素递质相反的作用。

2影响递质

(1)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

减少递质合成,原生理效应减弱,起抗递质作用。

(2)影响转运和贮存

干扰递质再摄取,使递质减少,原生理效应减弱。

(3)影响递质释放

①促进递质释放,原生理效应增强;②抑制递质释放,原生理效应减弱。

(4)影响递质转化

影响递质代谢灭火*机制,减少代谢灭活,递质在体内积蓄,原生理效应增强。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的药

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乙酰胆碱(Ach)

来源:

内源性:

乙酰胆碱未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药用Ach为人工合成品。

特点:

Ach脂溶性差,口服不吸收,难通过血脑屏障;

Ach易在AchE的作用下迅速水解失效;

当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才能出现药理作用;

Ach在体内作用广泛,选择性差,无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

药理作用:

1M样作用

(1)心血管系统:

Ach激动心脏M2受体,产生负性肌力(心肌舒张)、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传导慢)

激动心脏M2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房室结及普肯野纤维传导减慢→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减慢

小剂量激动血管内皮细胞的M3受体,内皮细胞内一氧化氮(NO-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合成增加并释放NO→血压下降(一过性)

(2)平滑肌:

Ach对胃肠道、泌尿道、支气管和子宫等平滑肌均有兴奋作用。

(3)腺体:

Ach可使泪腺、呼吸道腺体、消化道腺体和汗腺分泌增加。

(4)眼:

Ach是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降低眼内压,睫状肌收缩,调节痉挛。

中枢:

不产生明显中枢作用,但中枢有胆碱能神经元,可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可增进记忆。

2N样作用

大剂量Ach可激动神经节N1受体兴奋,结果通常由占支配地位的神经决定

胃肠道、膀胱:

平滑肌收缩血压:

升高腺体:

分泌增加心肌:

收缩力增强小血管:

收缩骨骼肌:

收缩

卡巴胆碱(氨甲酰胆碱)(稳定性强于乙酰胆碱)

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

泌尿道平滑肌收缩选择性较高。

主要用于治疗腹气胀及尿潴留,但副作用较多少用。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

药理作用:

直接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M样作用。

对眼和腺体的选择性作用最明显。

1眼: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

可兴奋腺体的M受体,使腺体分泌增加,其中汗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