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186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题一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教学时】二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要考虑价格、资及废料可否回收等其他因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题

讲授新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板书)

展示:

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小结: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

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

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如果用锡制的

  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思考:

通过以上讨论:

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

小结:

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

2 价格是否合适

3 是否美观

4 是否便利(质量,体积)

 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

讨论:

 资料--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

4、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了解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难点:

学会区别纯金属与合金的方法,认识到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 合金(板书)

1、定义:

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

铝合金、

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

实验探究1:

 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

2、讨论: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从颜色,硬度方面)

实验探究2:

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

 

金属材料主要成分熔化速度对比

铅(纯铅)铅慢

锡(纯锡)锡中

焊锡(合金)铅锡快

讨论: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

阅读:

(1)本P-6页表8-2的内容

   

(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堂练习: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 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用做保险丝;     D、可用制造人造骨。

【小结】教材P7-8

【作业】教材p8-91-6题

【教后感】 

                

                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时】2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

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

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

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g+2=2g

4Al+32=2Al2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22=Fe34

2u+2=2u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

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四位先生的表情:

(见本)

结论:

金属活动性g>Zn>Fe>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溶液蓝色变浅,

铁钉上附着一层红色固体Fe+uS4=FeS4+u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附有白色固体

u+2AgN3=u(N3)2+2Ag

3、铜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无

思考:

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

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aNagAlZnFeSnPb(H)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过程:

思考:

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g+2Hl=gl2+H2

Zn+2Hl=Znl2+H2

Fe+2Hl=Fel2+H2

u+2AgN3=u(N3)2+2Ag

一、置换反应

定义: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

置换反应A+B==B+A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A+B

判断:

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置换反应?

回答:

不是,例如:

S+2N3+3=2S+32↑+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

练习: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和稀盐酸

(2)锌和硫酸铜

(3)铜和硫酸锌(4)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鉴别它们吗?

回答:

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u+2=2u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2Hl=Znl2+H2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3=Zn(N3)2+2Ag

【小结】教材P13【作业】

 【教后感】

题三金属资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逐步树立珍惜资、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的条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多媒体

【时】二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情景导入:

展示各种矿物的图片,从而导入题

讲授新

一、金属资概况(板书)

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含量

二、铁的冶炼(板书)

1、铁的冶炼史

 2、铁的冶炼

[探究与活动]铁的冶炼

讨论:

如何将铁矿石炼成铁?

以赤铁矿为原料可能使用的方案:

方案一:

加热使Fe23发生分解反应

方案二:

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Fe23中的“”

方案评价:

方案一:

要使Fe23分解,需较高的温度;又因为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使Fe23分解还须在非空气氛围中进行,成本太高。

方案二:

比较切实可行,

讨论:

选用什么物质才能使Fe23失去“”呢?

讲解:

H2、、等都符合条,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一般选用或反应原理Fe23+3=32+2Fe

多媒体演示: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多媒体演示:

高炉炼铁过程。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讲解:

本例题

分析:

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之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之比。

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

如果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先算出纯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

解题过程:

见本

补例:

1、某炼铁厂每天生产纯度为9%的生铁70T,问该厂每天至少需要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多少吨?

某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克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反应)然后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克。

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

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小结】教材P211-2

【作业】后习题第4、题

第二时

情景导入:

资料一:

据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