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细则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186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细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土建细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土建细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土建细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土建细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建细则2.docx

《土建细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细则2.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建细则2.docx

土建细则2

厂区土建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一、质量控制细则编制说明

本细则是结合北轴污水处理厂概况,按照该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把质量控制分为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阶段而编制。

⑴事前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

①对工程所需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

②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③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结构、施工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审核其技术鉴定书。

④检查和复核施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及高程水准点。

⑤审查承包单位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⑥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⑦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报告。

⑵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

①协助承包单位完善工序控制。

②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③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需亲自进行试验或技术复核。

④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⑤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⑥按合同行使质量监督权,监理工程师有权下达监理整改通知书。

⑦组织现场会议。

⑶事后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

①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②组织联动试车

③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能文件。

④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图。

⑤整理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文件,并编目、建档。

二、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⒈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

⒉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文件

⒊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⑵《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⑶《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⑷《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⑸《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⑹《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507-2002);

⑺《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1)《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4-2002

三、事前质量控制细则

⒈开工准备工作

⑴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执行制定的相应制度。

⑵对原始测量资料质量控制。

①承包方核对测量资料,提出报验单,经监理方验收;

②补充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设置护桩和保护标志,妥善保护至竣工;

③经监理方对复测资料审批后,承包方方可据此进行施工放线。

⑶对施工放线的质量控制

施工放线工作完成后,承包方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A4)”,监理方抽查放线数据,如与设计不符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指令承包人重新放线。

⑷对工程所需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事先提交样品,经监理方认可后才能采购订货。

凡进场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或技术说明书,在材料、设备到货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承包方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填写“工程材料报验表(A9)”。

有关抽样试验频率,参照《建设项目质量控制》附录五,监理工程师有权进行抽样复验。

经抽样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⑸承包方按约定的时间向监理方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2)”,监理方按规定的时间给予审批,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重点审核该方案对保证工程质量提出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①施工单位编制重点分部(项)工程的施工工法文件;

②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制定技术措施;

③保证工程质量的预控措施。

⑹对承包方机械、设备的检查;

①设备性能能否满足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②设备的数量能否满足工期的要求;

③机械设备能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④仪器设备精度、性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

审签承包方填写的“进场设备报验单(A9)”。

⒉开工报告

⑴单位工程开工前,承包方应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A1)”,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⑵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

①施工许可证是否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②征地拆迁工作能否满足进度要求;

③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④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是否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是否已落实。

⑤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是否满足开工要求。

四、事中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细则

每道工序均应做到事先有准备、事中有检查、事后有资料。

其共同部分为:

⒈事前准备

⑴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⑵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⒉资料验证

⑴施工记录、自检记录;

⑵质量评定记录。

 

第一章测量放线

一、测量前准备

⒈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红外线测量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⒉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⒊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

⒋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原始点是否已破坏。

⒌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于测量方案关系到测量精度,因此,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其次,测量人员应有职责分工。

二、工程测量

⒈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⑴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⑵所提供的角标施工单位应妥善保护,当角标位于建内或施工过程可能会破坏时,应在单体定位后,引至安全地方固定好。

⑶建筑物定位测量时,以所提供的两个角标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利用其余角标反向测量校核;属角标有误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代表进一步证实;属放样本身轴线有误,应重新放样。

⑷放样后的轴线应标于龙门板上,用于基槽轴线放样,模板定位,地梁轴线复核,以及±0.00以下的墙体轴线放样,每次测量前均应先根据角标复核龙门板轴线。

⒉轴线放样

⑴在基础回填之前,可利用龙门板的轴线,先放样底层轴线,也可以先把龙门板的轴线后移至不影响回填土的地方,待回填土后再进行底层放样。

当底层墙体或柱施工完毕,应把后移的轴线标点移至建筑物的四大角和转角墙、柱上,并用铁漆标好,这些标准轴线将随建筑物的施工一直往上引,作为本层其它轴线放样的依据。

为确保框架结构中外框架的垂直和观感要求,外排柱应每柱都引通高轴线。

⑵本层内的墙体或框架中排柱应以边轴线拉通长线进行内墙或内排柱的轴线定位。

框架结构中的外排柱在通线进行定位后,还应对单柱上下层的轴线进行复核。

⑶当墙体为框架剪力墙或柱时,在模板安装前,还应根据已放样的轴线,弹出模板安装时的内边线,作为立模定位的依据。

⑷砌体组砌时,外围护墙应边砌边吊线校核。

柱或剪力墙的模板上口引中线与标准轴线校核。

梁板则根据柱、墙上口校核过的中线进行轴线校核。

⑸阳台或出墙构件,除应从轴线外引进行定位外,还应吊垂线与低一层的阳台或出墙构件对齐。

⒊建筑物标高复核

⑴在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部门测量确认的角标时,应同时提供永久性高程点,当永久性高程点距建筑物较远时,应引至建筑物四周不受影响的地方做半永久性高程点或在建筑物四周做高程桩,再把永久高程引至高程桩。

高程桩应设井围护,桩身置于残积土以下,桩身为上小下大方柱或圆柱并埋设Φ16圆钢,高程桩应设在不易扰动的地方,半永久性高程应定期校核。

⑵根据永久性高程或半永久性高程,测量基底标高,在基底做标高木桩控制垫层厚度,在地梁模板上弹梁面标高线以控制地梁标高,在底层墙体上或框架柱上测出建筑物单体的±0.00基线,并用铁漆标出,作为层高的控制线。

层高测量可采用挂线丈量与经纬仪测量昂角后计算层高相结合。

每层施工完,相应的层高控制线应上引。

⒋建筑物的总高测量

建筑物的总高测量主要是利用经纬仪测量总高点的昂角,再与±0.00基线测出经纬仪的高度,利用经纬仪与±0.00基线的距离,和总高点昂角计算经纬仪至总高点的高度,后与经纬仪高度的总和即为建筑物的总高。

采用红外线测量仪时,则可直接测出总高度。

⒌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

⑴在建筑物主体封顶后,装修前,应对建筑物的垂直度进行第一次测量。

待装修后,竣工前测第二次。

⑵装修前的垂直度测量,可采用吊垂线和经纬仪相配合。

垂线从屋面边轴线吊线下来,经纬仪控制垂线的垂直,垂线在底层与同轴的轴线偏差,即垂直度偏差。

⑶装修后的垂直度测量,则可在直接从屋面的外墙大角吊垂线。

经纬仪控制垂线的垂直,垂线在底层与大角的偏移,即为垂直度偏差。

⑷一般建筑物四大角均应测量垂直度。

每个大角应测量两个方向。

⒍建筑物沉降观察

⑴沉降观察要求采用Φ18钢筋进行预制,端头垂直90°角。

平直长度2.2CM的弯头作为测量点,测量点应磨成半球形或圆台状。

⑵沉降观察点统一安装在建筑物室外标高以上50CM处。

安装时,若安装点是钢筋砼柱时,则应直接焊接于柱筋上;若是砖墙,则应采用先预埋在砼预制块上,再砌上墙,沉降观察点安装时,应伸出墙5CM左右,以确保外墙装修后,沉降观察点能伸出墙2.5CM,沉降观察点安装后应上漆并标出标志。

⑶沉降观测点每个建筑物应设不少于6个,观察点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建筑物沉降缝两侧。

⑷建筑物沉降观察是利用永久高程点或半永久高程点进行测量的。

测量时应采用闭合差测量,沉降观察的目的除测量建筑物每测量点的沉降量外,最主要的目的是测出不均匀沉降量。

因此,测量沉降时每次只允许采用同一个永久高程或半永久高程。

⑸建筑物沉降观察在沉降点安装后,第一次应先测出各沉降点的实际高程,以后每上一次荷载或每上一自然层应测一次沉降观察。

到建筑物封顶后,则改为每月定时观察。

三、测量责任和资料管理

⒈除每次测量的测量方案需技术负责人确认外,每次测量后,负责跑尺、观镜、校对、复核、审核的责任人应签字。

⒉原始记录和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测量结果均是测量技术资料。

⒊技术负责人在每次审核测量结果时,一旦发现建筑物的垂直度或沉降有异常,有责任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隐情不报,技术负责人应承担责任。

⒋专业监理工程师将定期抽查测量资料。

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

第二章土方工程

根据北轴污水处理厂区地形地貌情况,南面有两个鱼塘,面积约23700m2,平均深度约1.8m,淤泥层均约0.6m厚。

西北面有洼地约2703.41m2,淤泥层均约厚0.8m,平均深约2m。

北面有污水沟约3000m2左右,淤泥厚度均约1.1m,几处累计淤泥清除换填1.7万m3,仅施工场地平整回填量总累计约达5.0万m3。

加之各建筑物的基坑开挖及回填,该工程土方工程量较大,地质结构差,因此,对于监理方来说也就更需加大监控,各项工作应细、勤、先。

㈠土方开挖

1.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此表2-1的规定。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表2-1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宽)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黏性土

1∶0.50~1∶1.00

注:

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2的规定。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表2-2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