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478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m 2.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m2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乌尊镇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苹果腐烂

C.雪糕融化

D.燃气燃烧

2.下列仪器中,加热试管内液体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

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支持燃烧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4.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最适宜的可燃物是

A.硫B.红磷C.铁丝D.木炭

5.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10cm3的石油气可装在0.24cm3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能增大分子间间隔

A.AB.BC.C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7.【最新】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囊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MC.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403

8.下列标志是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9.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0.某气体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

11.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

B.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增减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12.

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

的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由

构成B.

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1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使

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氧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D.蜡烛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__________处最先炭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再把一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蜡烛吹灭后,立即用火柴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是________________。

1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每个b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在物质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涉及到的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看图回答: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氮、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

(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若48克B与足量的A充分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_____克.

17.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2)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

(4)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18.请从①明矾、②漂白粉、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氮气、⑥红磷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

(2)能用做消毒剂的是_______;

(3)能用于吸附悬浮杂质的是___;(4)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是_____;

(5)能制作烟幕弹的是_________;(6)能填充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

19.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____。

(3)氯化铁也可用作净水剂,请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

_______。

20.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种分子;

(2)从微观过程可分析出,变化Ⅰ的变化过程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Ⅱ的变化过程是_____;

(3)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4)写出两条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

①_____;②_____。

21.炒菜时若不小心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______)

22.

(1)用仪器名称填空:

用作搅拌、过滤和引流的是_________;用作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和______;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和_______;用作热源的仪器_______,向此仪器中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A熄灭酒精灯B加入固体粉末C称量固体氯化钠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①如图A所示,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先将试管__________,用长柄钥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再慢慢竖立起来。

原因是避免药品粘在__________________上。

③C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称取氯化物的实际质量为___g。

④D图的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

①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

该装置中除了药品还缺少_____,该物品的作用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如果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4.三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甲同学)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生成6.4g铜,则反应中消耗CO质量为_____。

(填序号)

A大于2.8gB小于2.8gC等于2.8gD无法确定

(乙同学)依次连接A、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4)装置D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丙同学)利用甲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5)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_____。

五、计算题

25.同学们在实验室加热20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制得所需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8.4克。

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_____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

B、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燃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详解】

A、试管是盛放加热液体的容器,加热试管内液体需要用到试管,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时需要用酒精灯提供热能,加热试管内液体需要用到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内液体不需要用到燃烧匙,符合题意;

D、试管夹是夹试管的仪器,加热试管内液体需要用到试管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符合题意;

B、常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一般为氮气,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少,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硫燃烧消耗氧气,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无气体生成,集气瓶内的气压降低,水能倒流,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能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不能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的要求是足量且燃烧产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5.B

【详解】

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原子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C、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容易压缩,不符合题意;

D、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导致轮胎内气压变大,容易爆胎,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是微粒的三个特征。

6.D

【详解】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电,但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没有氧气参加,故B错误;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故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故C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有可能是离子,比如钠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Mc,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内有115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该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A正确;

B、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B错误;

C、该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C错误;

D、该标志是节能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图示中只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不合题意;

B.图示中只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有可能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图示中只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不合题意;

D.图示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

10.C

【分析】

根据题意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故原气体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详解】

A、若气体中只含有C2H4,则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2,该气体中不一定有C2H2,错误;

B、若是按分子个数1:

1含CH4和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

2,错误;

C、由上分析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选:

C。

11.C

【分析】

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反应前后有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共4种物质,故A不正确;

B、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故B不正确;

C、反应前有3个分子,反应后有3分子,数目没有增减,故C正确;

D、反应过程中涉及二氧化碳和水共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2.D

【详解】

A、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但足球不是由C60构成,错误;

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所以由分子构成,错误;

C、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

D、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

故选:

D。

13.D

【详解】

A、扇子扇动时,空气流动加快,蜡烛与氧气接触更加充分而非供给的氧气减少,故A不正确;

B、供给的空气增加只会使燃烧更旺,因此,不是蜡烛立即熄灭的原因,故B不正确;

C、扇子扇动能使空气流动加快,但却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这一固有属性,故C不正确;

D、扇子扇动时,空气流动加快,燃烧放出的热量迅速散失而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因此,凡着火点降低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14.小a(或外焰)外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石蜡固体小颗粒

【分析】

蜡烛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详解】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硬度小,密度比水小。

故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蜡烛外焰温度最高,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a(或外焰)处最先炭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蜡烛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再把一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蜡烛吹灭后,立即用火柴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点睛】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15.2个氧原子14:

3ad

【详解】

(1)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b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2)物质a是氨气,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1×3)=14:

3;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原子,故该反应涉及到的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d。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D1:

314:

34NH3+3O2

2N2+6H2O54

【分析】

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4NH3+3O2

2N2+6H2O。

【详解】

解:

(1)D是水属于氧化物;

(2)A为氨气,氮、氢原子数之比为1:

3,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4:

(1×3)=14:

3;

(3)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N2+6H2O,设生成D的质量为x,

x=54g。

17.氢、氧蒸馏煮沸肥皂水氢气

【详解】

解: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是因为溶解了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而成为硬水,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蒸馏可除去溶于水的杂质;

(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消毒杀菌;

(4)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可用肥皂水,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

(5)水的电解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18.④②①③⑥⑤

【解析】

(1)氧气能供给呼吸;

(2)漂白粉能用做消毒剂,可用于净化水;

(3)明矾溶于水生成的絮状沉淀有吸附作用,能用于吸附悬浮杂质; 

(4)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5)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常用于制作烟幕弹;

(6)氮气的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充在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

19.2NNa+FeCl3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二个氮原子表示为:

2N;故填:

2N。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可表示为:

Na+。

故填:

Na+。

(3)氯化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化学式:

FeCl3;故填:

FeCl3。

【点睛】

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

20.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C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详解】

(1)图中共有氢气、氧气和水三种分子。

(2)从微观过程可分析出,变化Ⅰ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故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Ⅱ的变化过程是水蒸气降温成小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3)A、Ⅱ的变化过程是水蒸气降温成小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A不正确;

B、分子间隔变小了,故B不正确;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故C正确。

故选C。

(4)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①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21.√

【详解】

炒菜时若不小心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使油隔绝空气,或放入较多的蔬菜使油温降低并减小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说法正确。

22.玻璃棒试管烧杯量筒酒精灯漏斗用灯帽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重新盖好平拿试管内壁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12打碎试管底

【详解】

(1)玻璃棒用作搅拌、过滤和引流;用作反应容器的有试管、烧杯、广口瓶等;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和量筒;用作热源的仪器是酒精灯,向此仪器中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是漏斗;

(2)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用灯帽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重新盖好;

②先将试管略微倾斜,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为避免粘在试管壁上,从而便于集中加热或者反应;

③C实验中的错误是:

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根据“药品质量=左盘砝码质量-游码”,则15-3=12克,故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2克;

④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竖直放置会打碎试管底。

23.试管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aBD或BE或BF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故填:

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装置,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填:

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

故填: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a.

(4)由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固体锌和稀硫酸溶液的混合物常温制取氢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选B,收集装置可选D、E、F;

故填:

BD或BE或BF.

24.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A点燃CO,防止污染空气B中石灰水是吸收二氧化碳,D中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C和CO都具有还原性及CO2可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等条件再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故C中CO与CuO反应生成了铜与二氧化碳气体,故D中可观察有气泡产生且石灰水变浑浊。

(2)A中为CO2可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故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中为CO与CuO反应生成了铜与二氧化碳气体,故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设消耗的CO的质量为x。

,x=2.8g。

但在实际反应中CO会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就逸出试管了,故若生成6.4g铜,实际消耗的CO质量大于2.8g,故选A。

(4)因为CO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故装置D中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CO,防止污染空气。

(5)因为A中的CO2会对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