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355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声现象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1.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

3.“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

4.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的形式传播.

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________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_____________.

6.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

“我爱你…贺州!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7.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

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考点三:

声音的特性

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2.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5.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C.“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10.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

11.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

12.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__________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______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3.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

14.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考点四:

声的利用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和电磁波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空气中

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2.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

考点五:

噪声的控制

1.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

()

A.利用穿衣镜正衣冠

B.遇到路堵时司机猛按喇叭

C.公交车司机行车过程中不系安全带

D.关闭电脑时,只关主机而不关显示器

2.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上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3.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学校附近禁止鸣喇叭,是从防治噪声产生方面来控制噪声

C.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我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所用乐器

D.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4.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5.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6.“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琴声是通过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7.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 ;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

图________ 是噪声的波形;

⑸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________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 (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_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⑹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_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8.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为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能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六十五:

声现象参考答案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1.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答案】A

【解析】

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鼓声主要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A

【解析】

小球被反复弹起,是由于音叉的振动引起的,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在A正确;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力的大小影响鼓面的振幅,所以B错;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C错误;丁图中随着空气的减少,声音变弱,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所以D错误;应选A.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答案】A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正确;减弱噪音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错;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错;声音在15℃的空气传播速度为340m/s,D错.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

解: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B错误;

C、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C错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错误.

故选A.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同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填B;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频率不同,音调不同,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材料的发声体、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

【答案】C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即具有能量.所以A、B、D都正确.

故答案为C

3.“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产生

(2).传播

【解析】

盗贼的目的是在盗铃的时候不让别人听见,要达到目的,就需要不让铃响,也就是不让声音产生,没有做到;或者不让声音传播,传不到别人的耳朵中,他只是把自已的耳朵捂住了,也没有达到目的.

4.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的形式传播.

【答案】

(1).272

(2).波(或声波)

【解析】

[1]他们距山崖大约

s=vt=340m/s×1.6s/2=272m;

[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递信息和能量.

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________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乒乓球弹跳起来

(2).发声体在振动(3).将音叉的振动放大(4).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5).空气(6).不能(7).抽出(8).变小(9).变大(10).推理

【解析】

(1)如图①所示,用乒乓球的弹起来说明声音的产生弹起.

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因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看到,而乒乓球起到了将振动放大的作用,所以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

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采用类似实验1的方法,即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纸屑能够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使振动容易观察到.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递到了左边的音叉,所以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没有空气,右边音叉的振动不能传递到左边的音叉,所以在月球上实验时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传递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

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则传递声音的空气增多,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经过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但实验时因为空气抽不干净,不会出现完全听不到声音的结果,所以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推理.

6.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

“我爱你…贺州!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答案】

(1)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4s;

(2)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解析】

(1)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路走过的路程

听到回声的时间

(2)从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大于0.1s,所以他们可以听到回声.

7.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

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答案】714m

【解析】

声音传播的时间为t1="2.1s-0.6s=1.5"s;

大炮距坦克的距离s=v1t1="340"m/s×(2.1s-0.6s)=510m;

炮弹的飞行速度v2=s/t2=510m/0.6s=850m/s.

考点三:

声音的特性

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答案】A

【解析】

A.甲、乙的振幅和频率都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故A正确符合题意;

B.甲、丙的振幅相同,但频率不同,所以响度相同,但音调不同,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乙、丁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丙、丁的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2.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B

【解析】

老师说声音大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听的更为清楚,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选B.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解析】

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答案】D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正确;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大,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而不是音调;故D错误,

故选D.

5.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解析】

声音的三要素包括:

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是音色却是不同的,所以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不同人说话的声音的,故应选C.

6.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

【解析】

如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钢琴在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相同,即振动的快慢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