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08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docx

古代汉语重点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向北二百里,叫做发鸠山,它的上面有许多柘树;有鸟在山上,它的形状像乌鸦,长着有花纹的头,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做精卫,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这只鸟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

女娃到东海游玩,被淹死了没有回来,就变成了精卫鸟。

常常衔西山上的树枝和小石子来填塞东海。

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远古的时候,四方极远处撑天的柱子倒塌了,大地九州裂开了,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大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

大火蔓延不熄灭,大水浩瀚不消退。

猛兽捕食善良的百姓,猛禽抓走老人小孩。

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炼了五色石头来补苍天,砍断了大海龟的脚重新立起四方极远处的撑天柱,杀了黑龙拯救中国,积聚了芦灰止息洪水。

苍天补好了,四方的撑天柱端正了,洪水干涸了,中国平定了,猛兽猛禽死了,善良的百姓得以生存。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蝜蝂,是喜欢背负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它的头把东西背在身上。

背的东西越来越多,即使是非常疲困也不停下来。

它的背很涩,东西累积因而不散落下来,终于跌倒不能起来。

有人怜悯它,给它去掉背负的东西,但如果能爬行了,又像从前一样抓取东西背着。

它还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到掉在地上摔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如今世上那些贪取的人,见到钱财不知避让,来充实他们的家室,不知道会成为自己的负担,惟恐财产积累得不多。

等到因疏忽大意栽了跟头,罢了官,或流放到远地,也已经困苦不堪了。

如果能够东山再起,还是不悔改,每天想着爬升更高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禄,因而贪取更加厉害,以至于接近危险境地,看到先前的因贪取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道引以为戒。

虽然他的形体庞大,他的名称是人,然而他的智力却与小虫一样,也够可悲了!

巫山、巫峡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郭仲产云:

“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长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巫峡,这就是杜宇凿通巫峡来使江水流通的地方。

郭仲产说:

“查考《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如今巫山县城东边有巫山,大概是郡县治所不固定的缘故吧。

”江水流过巫峡,向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座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晋太元二年再次崩塌。

在崩塌的那一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激起几十丈高的波浪。

现在江滩上还有石头,有的圆如竹篮,有的方如竹筐,像这样的石头很多,都是从崩塌的山崖落下来的,使湍急的江水更加汹涌,所以叫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头,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神孟涂所处。

《山海经》曰:

“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郭景纯云:

“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它的下边十多里,有大巫山,不只是三峡地区所没有的,而是应当与岷山、峨眉山相抗衡,与衡山、九疑山相并列。

大巫山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

这是神人孟涂居住的地方。

《山海经》说:

“夏朝君主启的大臣孟涂,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巴地人到孟涂的住处诉讼,孟涂把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被抓的人请求活命,孟涂赦免了他,让他住到大巫山上,大巫山在丹山西边。

”郭景纯说:

“丹山在丹阳,属于巴郡。

”丹山西面就是巫山。

又帝女居焉。

宋玉所谓:

“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

”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又有天帝的小女儿居住在那里。

这就是宋玉所说的:

“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没有出嫁就死了,埋葬在巫山的南面。

瑶姬的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

”宋玉又说:

“‘巫山的神女,住在巫山非常险峻的地方,早晨变为行云,晚上变为行雨,早晨晚上,住在阳台山之下。

’楚怀王第二天早上去看神女,果然像神女所说的一样。

所以,楚怀王给神女建了庙,叫做朝云。

”这中间从头到尾有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

大概是因为巫山而得名的。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三峡七百里路当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层层叠叠的高山险峰,挡住了天空,遮住了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阳光和月光。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沿江上行和下行的路都被阻绝了。

如果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达了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长风,和行船比起来也不算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春季和冬季的时候,那洁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流,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顶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在山崖上的泉水瀑布飞流激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确有很多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山林寒冷,山涧清寂,常常有高山里的猿猴长声啼叫,高低婉转的悠长声音凄凉而异常。

空旷的山谷回荡着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久久才消失。

所以,渔夫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到猿猴啼叫,眼泪湿了衣裳。

王子坊

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

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面靠近洛河,北面直到芒山,其间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十五里,都叫做寿丘里,是皇帝宗亲家族居住的地方,民间把那个地方叫做王子坊。

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俗乐。

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

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当时天下太平,边远各地都遵循职守,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吉庆,和光普照调节着四季的气候,百姓富庶,庄稼丰收,民俗安乐。

没有听说过鳏夫寡妇之类的穷苦人吃不上饭,也没有见过孤独无靠的贫苦人穿破烂的衣服。

在这时候,皇帝的家族和王侯显贵,帝王的亲戚和公主们,纷纷占有山川海洋出产的财富,占据风景优美物产富饶的地方,争着修建园林住宅,互相夸耀竞争。

高高的门楼,宽大的房舍,内宅深幽,房屋相连,馆阁高峻,风像是从它们中间吹起;楼台耸立,雾像是从它们中间生成。

高台芳榭,每家都建;花草树林,幽曲池塘,每个园里都有。

没有一处不是春夏桃李长绿,秋冬竹柏长青。

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争衡。

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

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

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

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

诸羌闻之,悉皆流涕,迭相谓曰:

“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

”即相率归降。

秦民语曰:

“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其中河间王元琛是最豪华奢侈的。

常常与高阳王元雍比富。

元琛建造了一座文柏堂,形制就像皇宫里的徽音殿。

制作了白玉井栏,黄金水罐,用五色金丝织成井绳。

还有歌伎舞女三百人,都是全国最美的女子。

有个婢女名叫朝云,善于吹篪,能吹奏南朝的团扇歌和北朝的陇上声。

元琛做秦州刺史的时候,羌族各部纷纷起事,多次讨伐他们,不肯归降。

元琛令朝云装扮成贫苦的老妇人,吹着篪四处乞讨。

羌族各部的人听到了,全都流泪,互相传话说:

“我们为什么要放弃祖坟和乡里,在山谷里当贼寇呢?

”于是就互相带领着前来归降。

秦州百姓说:

“快马健儿,不如老妇吹篪。

琛在秦州,多无政绩。

遣使向西域求名马,远至波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骥”。

次有七百里者十余匹,皆有名字。

以银为槽,金为锁环。

诸王服其豪富。

琛常语人云:

“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造迎风馆于后园。

牕户之上,列钱青琐,玉凤衔铃,金龙吐佩。

素柰朱李,枝条入檐,伎女楼上,坐而摘食。

元琛在秦州,没有多少政绩。

派遣使者向西域购求名马,远的地方到波斯国,得到了千里马,取名叫做”追风赤骥”。

次一等的有每天能跑七百里的马十几匹,每一匹都有名字。

用银子做马槽,金子做链环。

王公们都佩服他的豪华奢侈。

元琛常常对别人说:

“晋朝的石崇仅是个外姓人,尚且穿名贵的毛皮衣服,在吃的禽蛋上画上图画,在烧的木柴上雕刻花纹,何况我是大魏的天王,怎么就不能做到豪华奢侈?

”在后院建造了迎风馆。

门窗上雕刻着成排的钱币图案和青色的连环花纹,玉石雕琢的凤凰衔着铃铛,黄金塑造的龙衔着珠佩。

白色的苹果,红色的李子,枝条伸入屋檐,歌伎舞女在楼上坐着摘吃。

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

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巵数十枚。

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

又陈女乐及诸名马。

复引诸王按行府库,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

绣、缬、紬、绫、丝、綵、越、葛、钱、绢等,不可数计。

琛忽谓章武王融曰: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元琛曾经邀集皇族,陈列许多珍宝器皿,金瓶银瓮一百多口,瓯、檠、盘、盒数量与此相当。

其余的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红玉卮几十个。

制作工艺奇特精妙,中土没有,都是从西域来的。

又陈列歌伎舞女以及许多名马。

还带领众王巡行府库,锦织的毡子镶着珠玑,透明轻薄的绫罗,堆满库内。

绸缎布匹,丝绢织品等,不计其数。

元琛忽然对章武王元融说:

“我不遗憾没有见到石崇,遗憾的是石崇没有见到我!

融立性贪暴,志欲无限,见之惋叹,不觉生疾。

还家,卧三日不起。

江阳王继来省疾,谓曰:

“卿之财产,应得抗衡。

何为叹羡,以至于此?

”融曰:

“常谓高阳一人宝货多于融,谁知河间,瞻之在前。

”继咲曰:

“卿欲作袁术之在淮南,不知世间复有刘备也?

”融乃蹶起,置酒作乐。

元融秉性贪婪残暴,贪求的欲望无穷无尽,见到了元琛的财富感叹不已,不觉生了病。

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三天不起来。

江阳王元继来探视,对他说:

“你的财产,应当与他不相上下,为什么感叹羡慕,到了这个地步?

”元融说:

“我曾经认为只有高阳王一个人珍宝财物比我多,谁知道河间王的财富也超过了我。

”元继笑着说:

“你想成为淮南的袁术,不知道世上还有刘备吗?

”元融于是惊跳起来,摆设宴席,演奏音乐。

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

“侍中何少?

”对曰: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那时候国家富足,府库中财物多得放不下,钱财罗绢不加遮盖地堆积在房廊上的,不计其数。

到胡太后听政的时候,赏赐朝中官员自去扛背丝绢,任凭他们随意拿取,朝中大臣没有人不尽自己力气扛取而去。

只有元融和陈留侯李崇扛绢重量超过了自己的体力所限,跌倒了扭伤了脚踝。

太后就不给他们,让他们空手回去,当时人们都讥笑他们。

侍中崔光只拿两匹绢,太后问:

“侍中为什么拿这么少?

”崔光回答说:

“我有两只手,只能拿两匹,得到的已经很多了。

”朝中的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清高廉洁。

经河阴之役,诸元歼尽。

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寿丘里闾,列刹相望,祗洹郁起,宝塔高凌。

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

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啧啧。

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

经过河阴战乱,元魏宗室全被杀尽。

王侯的府第住宅,大多题上匾额成了佛寺。

寿丘里中,各个佛寺可以互相看得见。

佛舍繁多,宝塔高起。

四月初八,京城的青年男女大多来到河间寺,看到那里的房屋华丽,没有人不惊叹,认为蓬莱神仙的居室,也不能超过它。

进入后园,看见沟渠曲折,登山的石阶陡峭,红色的荷花伸出池中,绿色的浮萍漂在水面,廊桥飞架楼阁之上,高高的大树耸入云端,全都啧啧赞叹,即使西汉梁孝王的兔园,想来也是比不上的。

庐山草堂记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庐山的奇特秀美,在天下名山中居第一位。

北面的山峰叫做香炉峰,峰北的寺院叫做遗爱寺。

在香炉峰和遗爱寺的中间,那地方的风光胜景,在庐山中又是最美的。

元和十一年秋天,太原人白乐天见到并且非常喜爱这里的风景,好像远行的客人经过故乡,恋恋不舍不愿意离去。

因而面对香炉峰,下近遗爱寺,建造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

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磩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紵帏,率称是焉。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第二年春天,草堂建成。

草堂共有三间,中间两个大柱,两个侧室共有四个窗户。

宽窄大小,完全与心意和财力相称。

开启北面的门户,使凉爽的风吹进来,防备盛夏的暑热;架高南面的屋檐,让阳光照进来,防备隆冬的严寒。

建造房子的木材只用斧头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壁只是用泥涂抹,不用白色粉刷。

砌台阶用石头,糊窗子用纸,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一切全都与草堂的简朴风格相称。

堂中设置了木榻四个,素绢屏风二幅,漆绘的琴一张,儒家、道家、佛家的书各两三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

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白乐天做了草堂的主人以后,仰面观山景,俯身听泉声,随意浏览竹林奇树云霞怪石,从早到晚,应接不暇。

顷刻间由于清幽景物的诱发而胸气顺畅,外部环境适宜,内里心情平和;住一宿身体康宁,住两宿心情恬淡,住三宿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这种状态。

自问其故,答曰:

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

台南有方池,倍平台。

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

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自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

这个居所,前有平地,方圆十丈,中间有平台,占平地面积的一半;台南有一个方的池塘,是平台面积的两倍。

池塘周围有很多竹子和野花,池塘里生长着白莲和白鱼。

又南边抵达石山的山涧,夹着山涧两边有古老的松树和杉树,大的几乎有十人之手合围粗,高不知道有几百尺。

长长的高枝上摩云霄,低处的枝条拂着水面,像幢幡一样竖立着,像车盖一样张开着,像龙蛇一样盘曲伸展着。

松树下面有很多灌木丛,蔓生植物女萝和茑的枝叶藤蔓互相纠结交织,攀附遮盖,太阳和月亮的光照不到地上,盛夏时的气候就像八九月间一样。

下面铺着白石,作为出入的道路。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

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

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

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

堂北五步远,靠着高崖堆积石头,在积石的空凹处填土,多样的树木,奇异的花草,覆盖在上面。

绿荫浓密,红果众多,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四季常青。

又有飞流的山泉,栽种的茶树,就着山泉水煮茶,喜欢游览的人见了,对着美景品茶,可以终日不离去。

堂东有瀑布,水悬挂三尺高,直泻到台阶角落,流入石渠,从早到晚都呈现白绸子一般的颜色,夜间就像是环佩和琴筑发出的声音。

堂西靠着北面山崖的右侧山脚,用剖开的竹子架于空中,引山崖上的泉水,像脉管一样分出水流,细水从上流下,像细线一样悬挂在空中,从屋檐滴下落到石阶,接连不断像成串的珍珠,细微水点像雨露,点点滴滴飘飞洒落,随风远去。

其四傍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覼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

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反,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四周望得见走得到的地方,春天有锦绣谷的山花,夏天有石门涧的云霞,秋天有虎溪的明月,冬天有香炉峰的雪景。

阴晴明暗,早晚烟云的隐现,千变万化,不能详尽记述细说,所以说居于庐山之首。

哎呀!

大凡人们建造一座高大的房子,制作一张华美的竹席,起居在其间,还不免有骄傲自负的神态,如今我是这座草堂和美景的主人,外面景物纷至沓来,启迪人的心智,各以类至,接触什么就产生什么思想感情,又怎么能不外感舒适,内心平和,身体安宁,心情恬淡呢?

从前慧永、慧远、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一同进入这座山,直到年老去世也没有回去,离我千年,我因庐山的美景而理解了他们的心情啊!

矧予自思:

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而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何况我自己想想:

从幼年等到年老,或贫居白屋,或富居朱门,凡是居住的地方,即使只有一两天,也总是倒上一筐土堆起一个小土台,积聚拳头大的石头垒起一座小山,环绕斗升之水成为一个水池,喜欢山水的癖好像这样啊!

一旦仕途不顺,贬到江郡做副职,江郡太守宽厚地安慰我,庐山以神奇的美景接待我,这是上天给予我时机,大地给予我居所,终于满足了我爱山水的癖好,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

待予异日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湊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现在我还被闲职束缚,未能完全摆脱牵累,有时去九江,有时来庐山,没有闲暇安宁地住下来。

等到以后弟弟妹妹婚嫁完毕,司马任期满,行动顺遂自己的心愿,就一定左手领着妻子儿女,右手抱着琴和书,最终在这里定居生活到老,以成就我平生的志向。

清泉白石可以为我这话作证!

当时是三月二十七日,我开始居住在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凑公、郎、智满、晦、智坚等共二十二人准备了斋饭,摆设了茶果,为草堂举行了落成仪式,因而写了这篇《草堂记》。

游天都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九月初四日。

走了十五里路,到了汤口。

又走了五里,到了汤寺。

在汤泉里洗了澡。

拄着手杖向朱砂庵攀登。

走了十里,登上了黄泥岗。

原先隐没在云雾中的各个山峰渐渐露了出来,也渐渐落在我的手杖底下。

转弯走到石门峰,越过天都峰的山腰向下走,便看到天都、莲花二山的峰顶,都特异挺拔地出现在半空中。

路旁有一个向东攀登的岔路,正是从前没有到过的地方。

于是就向前急行径直攀登。

差不多到了天都峰的侧面。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再往北上,在石缝中穿行。

石峰一片一片地对峙而起,路在石峰间弯弯曲曲地延伸。

石头堵塞道路的地方就凿通它,陡峭的地方就凿出台阶,路断的地方就架起木桥连通它,遇到悬崖就立起梯子接通它。

向下俯瞰,又陡又深的峡谷阴森可怖,红枫和苍松混杂在一起,五色缤纷,光彩鲜明,就像图画和刺绣一样。

于是想到,黄山应当是一生中罕见的奇景,而有此奇异的景色,上次却没有探访一下,这次游览真感到快慰而又惭愧。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这时夫役和仆人都被险峻的山路阻挡落在了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在向上攀登。

只是一路奇异的景色吸引我独自前行。

登上峰顶以后,只见一个小庵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那是文殊院,也是我早年想登而没有登上的。

这里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靠着玉屏风,左右两边的秀丽景色,好像都可以用手采撷。

四下环顾,奇异的山峰参差排列,众多的沟壑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最美的地方。

如果不是第二次来,怎么能够知道它的景色如此奇异美丽!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

“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

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正好碰到云游四方的一个和尚澄源,兴致正高。

这时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奴仆们刚好来到。

站在庵前,品评两峰。

庵里的和尚说:

“天都峰虽然近却没有路,莲花峰可以攀登但是路远。

只应当就近看看天都峰,明天登莲花峰。

我不听从,决意攀登天都峰。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

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我携同澄源、僮仆重新下到那条宛转石间的峡谷小路,到天都峰侧面,顺着光滑的石壁像蛇一样爬行而上,攀着野草,拽着荆棘,遇到大石林立的地方就越过石块,遇到像刀侧削过一样的险峻石崖就攀缘。

每到手脚不容易抓住攀登的地方,澄源就一定先登上去伸下手来接应。

每想到向上攀登已经如此,下来的时候又怎么能受得了呢?

但是到底也没有多顾及这些,经过几次艰险,终于登上了山顶。

山顶上有一个像墙壁一样直立的大石头,大约有几十丈高。

澄源寻找察看它的侧面,找到了石阶,扶着我攀登上去。

座座山峰没有不低下去的,只有莲花峰与它抗衡。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当时浓雾时而聚来,时而退去,每一阵浓雾到来,就对面看不见人。

眺望莲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