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405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5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述伤寒杂病论.docx

吴述伤寒杂病论

吴述伤寒杂病论

《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

导读:

本文紧承上篇推送文章《無門述要》进一步阐述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

医理上“五法合一”,诊病上“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的目标。

本章内容分为三部分:

1、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2、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3、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今天推送第一部分:

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

《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

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截断法五法合一。

标本法是讲理的,聚类法是讲法的,平脉法、抓独法、截断法是讲方和药的。

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不厌其繁、大道至简、直取其病、独处藏奸。

其中,标本法是不厌其繁;聚类法、平脉法、截断法,是大道至简;抓独法是独处藏奸,六经辨病,先病后证,法当直取其病,随证化裁。

同时,我们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

我们主张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与中西一统。

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

标本法,是讲理的,阐释了六经为病的原因和机理,解释了为什么六经为病会出现这些临床表现。

我们搞清机理就知道怎么去治疗,这就是标本法的实质。

聚类法是干什么呢?

聚类法就告诉我们要首辨阴阳。

病是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再把它定在三阳或三阴的某一经。

三阳为腑多实,三阴为脏多虚。

如“恶寒发热”是太阳、“寒热往来”是少阳、“但热不寒”是阳明。

三阳病的脉是什么呢?

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

太阴是手足自温,少阴是手足不温,到厥阴就是四肢逆冷。

所以辨病在三阳还是三阴,要先辨阴阳;辨完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发何经,这样就可以很简单地辨出病在何经;然后再辨病属何证,辨病属何证就更简单了,三阳是在经在腑,三阴是寒化热化,此外三阳有经腑同病,三阴有寒热错杂。

比如说:

太阳在经是伤寒、中风,太阳在腑是蓄水、蓄血。

这个病属何证很好辨的,在经在腑,寒化热化,大不了这个人有体质的异常,存在兼夹证而已。

如果还不能确定,结合抓独法,三阳独取少阳,三阴独取少阴。

所以聚类法就是首辨阴阳,次辨病发何经,末辨病属何证。

平脉法讲的是什么?

是以脉定药,以药定方。

根据寸关尺的脉象,把两只手的脉立起来,分别对应在人体的九个穴位上,然后把十八个部位的药定下来。

见到哪个部位的脉就知道该是哪个药,把药抓出来,药一定下来,方就出来了。

比如说左寸细数,药就定在黄连上,这个人是个热化证,如病在少阴经那就是黄连阿胶汤证。

这就是我们的脉证学说,由脉定药,由药定方,由方定证,就构成了方药脉证体系。

抓独法。

这是告诉大家的一些特殊的诊病技巧。

我们讲独处藏奸,通过抓独法来直取其病,抓住它,方就出来了。

比如说:

咳而遗尿就是膀胱咳,因为膀胱不稳定咳而遗尿者,那就是五苓散证,凭这一条就可以把方定在五苓散上,气虚加党参或者人参,即春泽汤。

这就是抓独法。

截断法。

截断法的目的是什么呢?

病不传经,经尽而愈。

只要让病不往下传,经尽自然就好了。

今后我们要详细讲截断法,三阴和三阳的截断技巧不同。

比如,黄土汤中为什么要加生地?

加了大量的生地可以维持血容量,病人就不会出现休克,不会出现厥热胜复,出血止后,在少阴就治好了,就不会传厥阴了。

白虎汤为什么要用知母?

可以阻止病从阳明传入少阴。

截断法的目的就是使病不传经,经尽而愈,尤其是肿瘤,肿瘤的转移是有规律的,你把它截断了,转移和复发就少了。

我们用聚类法虽然是大道至简,但是并没有简化《伤寒杂病论》,也不存在把理法抛弃、只保留方药的问题。

我们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呢?

就是要让大家忘记条文。

怎么忘记条文?

通过标本法的六经气化规律把处方推导出来;通过聚类法层层递进,把方给锁定;通过平脉法以脉定药,以药定方,确定主方;通过抓独法把处方直接抓出来。

除五法之外,还有用药法。

我们的用药法是要告诉大家:

知道用药的特点,就知道方剂的演变;知道方剂的演变,就知道条文的意义;知道条文的意义,就可以融会贯通,从而忘记条文,这是我们的用药法。

例如麻杏石甘汤治疗“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方中有石膏为何说治“无大热”呢?

有汗出为什么用麻黄呢?

下面我跟大家讲,这个“无大热”是什么意思。

要想搞清楚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和石膏的用意,先要明白麻黄汤和白虎汤。

大热,指阳明经证的白虎汤证,白虎汤用知母配石膏,知母可以增强石膏的解热作用。

麻黄汤的解热作用依赖于桂枝,要出汗热退。

麻黄汤里的麻黄可以增强桂枝的解热镇痛作用,但它不增强石膏的解热镇痛作用,麻杏石甘汤里没有桂枝配伍麻黄,所以没有强烈的解热作用。

麻杏石甘汤虽然可以治疗发热,比如小儿发热就可以用它来退热,但是它治疗的发热是“无大热”,热是不严重的,如果严重就加知母,这个处方就要化裁。

明白了麻杏石甘汤,就会明白它和越婢汤的条文是一样的,接着你就明白了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的区别:

麻杏石甘汤是麻黄汤去掉了桂枝也没用知母,所以治疗汗出无大热,和越婢汤是一个意思。

越婢汤把麻杏石甘汤里的杏仁变成了姜枣,它是治风水水肿的,也是汗出无大热,无喘不需要杏仁而用了姜枣。

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石膏,所以治疗无汗发热,你知道了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石膏之后,就明白它是怎么治疗恶寒发热的;你知道麻黄汤证,就知道了小青龙汤证,不外乎多了个水气,实际上小青龙汤证出现烦躁的症状,就是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这与大青龙汤用石膏的机理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把麻黄法和整个《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的处方全部连起来。

短时间内就可以把所有相关条文搞清楚,这样你还背条文干什么呢?

还需要以方测证,以证定方吗?

所以我们的特点是忘记条文。

这就是我们讲的用药法。

要做到中医知识的一统,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内外一统,也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统。

这个大家好理解,因为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写的,本身就是一本书。

《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两本书,一个偏外感,一个偏内伤。

但是外感内伤相互影响,内伤会影响外感疾病的转归,外感最终传入三阴,也会影响机体脏腑功能导致内伤。

所以,首先是如何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统一起来。

大家看我们的讲课,很多内容都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分的,是把它们统一起来讲的。

第二个是寒温一统,就是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有机地统一。

如果能够做到寒温一统,那么就把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这些辨证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了。

实际上做到寒温一统也是可行的,当你对伤寒和温病都有一定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就是相互融通的,温病学其实是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发挥。

我们会专门讲寒温一统,就会涉及到如何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统一起来的问题。

第三个是古今一统,即经方与时方一统。

用《伤寒杂病论》的原理去看待时方,把时方的知识有机地融入《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模型之中。

如果我们做到了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和古今一统,那么就能做到中医的大一统。

在中医做到大一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中西一统,才谈得上一个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或新医学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做中医的大一统呢?

因为《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是我们最早确立的中医临床模型。

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从《伤寒杂病论》开始的。

《黄帝内经》、《难经》等还仅仅是理法的层面,而《伤寒杂病论》是理法方药合一的。

关于理法,张仲景在序言讲了,因为当时具体的原因,传承的不易,所以以方药为主,理法讲得少。

从《伤寒杂病论》开始,中医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所以我们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后世的各种治法、各种方法大多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

如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本源都在《伤寒杂病论》里,都是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和发扬,所以都可以融入到《伤寒杂病论》中去,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六经的模型,我们讲了标本法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六经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医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背后的病机,所以我们应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做到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和古今一统。

大家要记住我们的特点和目标,是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和中西一统。

我们讲《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会把《金匮要略》的方子融入进来,把后世李东垣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张元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刘完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金元四大家的东西融入进来,古方时方都在一起,还有温病的东西也在里面。

讲截断法的时候会讲很多温病的内容,实际上我们不分内外、寒温和古今。

同时,我们也把很多西医的知识内容融入进来。

我们希望在大一统上做一点工作,哪怕做的很不完善,我们也要做开拓者。

最后我说明一点:

伤寒的流派众多,其实没有高低之分。

今天我们列举了一些流派的特点,并将我们的特色跟他们相比较,这不是去比较高低的。

各种流派都是很优秀的,他们都在《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我们的前辈、老师,都是中医的瑰宝,我们钦佩他们,敬仰他们,要向他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从众多流派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方证派,它很简单,容易上手,比六经气化入门快。

我们想要了解伤寒,从方证派那里可以很快地学到东西。

三部六病学说有助于我们理解《伤寒杂病论》,是认识《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以,我们很钦佩方证派的各位大家和传人,很钦佩三部六病学说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

只是我们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需要说明,我觉得这些问题必须要对大家说清楚,不然大家会迷惑。

标本法上

导读:

前面是我们对《伤寒杂病论》的概述,下面我们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标本中气,也就是标本法。

标本法共分为两篇:

上篇讲标本源流,下篇讲标本论治。

标本源流讲标本法的道理;标本论治讲如何用标本法的道理去认识疾病,去重新理解《伤寒论》、重新发现《伤寒论》里面隐藏着的含义。

简单来说也就是上篇讲道理,下篇讲运用。

标本法上

(一)

一、为何研究标本中气?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

标本中气是非常复杂的内容,为什么要研究它?

不研究行不行?

我们研究《伤寒论杂病论》共分了“五法”:

标本法、聚类法、平脉法、抓独法和截断法。

这“五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

理,主要是指标本法;法,聚类法讲具体的法;方,通过抓独法和截断法,可以直接把方定出来;药,平脉法以脉定药,以药定方。

其中,理和法是战略问题,方和药是战术问题,前者是道的层面,后者是术的层面。

“五法”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一是不厌其繁。

因为标本法非常复杂,所以我们要不厌其繁地讲,从道理上把它讲明白。

二是大道至简。

聚类法和平脉法是非常简洁明了、非常实用的。

三是独处藏奸。

通过抓独法把独证抓出来,我们的抓独与抓主证是有区别的,在后面“抓独法”章节我们会详细讲二者的区别。

四是直取截断。

直取其病,截断传变。

“五法”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不厌其繁、大道至简、独处藏奸、直取截断”。

“五法”中的标本法讲的是道理,在理、法、方、药里是“理”的层面。

通过标本法,可以明白六经为病的病机,根据病机推出症状,由此而脱离方证,做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书中写的疾病我们会治,书上没有写的疾病我们也会治。

比如,如果明白了标本法,就可以很好地区别麻杏石甘汤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麻杏石甘汤证是“汗出而喘,无大热”,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也汗出、也喘、也发热且没有大热,如果用方证分析两者的症状区别,就不容易理解,但是用标本法却可以推出来这些症状的区别。

二、五运六气

讲标本法之前,先讲一个概念——五运六气,即中医的运气学说。

《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主要讲的就是运气学说。

1、五运

简单地概括五运六气的核心内容:

五运指五行的运动变化,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变化来化生六气——风寒火热燥湿,这就是五运六气。

五行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式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即五行相生相克、承制亢害。

五行在人体上指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医引入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人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2、六气

六气指的是风寒火热燥湿,在天为六气,伤人为六淫,即外感六淫;在人为六气,发病为六邪,即内生五邪。

为什么名为内生五邪,却有六邪呢?

因为运有五、气有六,火有两端,分为君相,即火与热,所以有六邪。

火指君火,热指相火,前者在少阴,后者在少阳。

人之六气与天之六气相互交感,是为天人感应。

大家明白五运六气的基本道理了吗?

非常简单,五运指五行的运动变化。

什么运动变化?

生克制化。

五运化生了六气——风寒火热燥湿。

六气在外,伤人就为六淫——外感六淫;在内,发病就为六邪——内生五邪,因为火有君相二端,故内生五邪,实为六邪,这就叫五运六气。

3.五运六气的特点

3.1阴阳化生五行

阴阳化生五行,五行内藏阴阳。

阴阳化生五行,是指通过阴阳的运动变化,化生出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内藏阴阳,比如土有阳明阳土和太阴阴土之分。

阴阳怎么化生五行的呢?

举个例子,一男一女,龙雷一战,通过特殊的身体与精神活动,精卵相受,阴阳气交。

阴阳气交后形成三胚层,进而形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功能系统和调节系统,而人体的八大系统又可归在五行之中。

3.2五行运化六气

五行的生克制化,叫做五运。

五行运化六气,产生风寒火热燥湿。

木风、火热、金燥、土湿、水寒,火有火和热两端、分为君相二火,所以四行为一,唯火有二,故曰六气。

3.3同气相求,内外感召

风寒火热燥湿在天为六气,为病则外感六淫;在内为五气,为病则内生五邪,因火有二端,也叫六邪。

体内的六气和天的六气相互感召,我们叫同气相求,内外感召。

3.4时空往返

五运六气引入了天干地支的概念,把干支同五行相配。

干支表示的是时间关系,五行表示的是空间关系,把干支同五行相配,就使时间和空间配合了起来,所以五运六气本质上是以时空关系来实现天人互参的。

但是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们讲五运六气时不讲时间,只讲空间。

既然它是以时空关系来实现天人互参,为什么不讲时间?

因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包含了四大内容——理、气、象、数,我们只研究理与气,不研究象与数,而时间主要属于数的范畴,所以我们不涉及时间。

为什么我们只研究理与气?

这是因为我们研究五运六气的原则是法于阴阳,合于五行,远离术数,不问鬼神。

法于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合于五行——五行运化六气,这已经构成了五运六气。

如果再配上时间就包含了术数的问题,作为医者,我们远离术数,不问鬼神。

各家引入天干地支、引入术数的目的,一是用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推测自然界变化对人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此预知疾病发生和确定治疗手段。

二是交通鬼神。

因为我们是医生,讲世间法,天地不测,鬼神莫知,所以不讲不可测、不可知、不可谈之事。

运气学说的核心思想,是研究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这个运动变化规律与人体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就是运气学说。

核心思想有四点:

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同气相求、内外感召,时空往返——引入干支的概念、构建时空关系、实现天人互参。

我们不谈第四点,只谈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同气相求,内外感召。

I無門医述宗旨:

光大创新,发扬国粹;传道解惑,有教无类。

医乃仁术,非真不传;团结友爱,止于至善。

I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导读:

前面是我们对《伤寒杂病论》的概述,下面我们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标本中气,也就是标本法。

标本法共分为两篇:

上篇讲标本源流,下篇讲标本论治。

标本源流讲标本法的道理;标本论治讲如何用标本法的道理去认识疾病,去重新理解《伤寒论》、重新发现《伤寒论》里面隐藏着的含义。

简单来说也就是上篇讲道理,下篇讲运用。

标本法上

(二)

一标本源流

标本中气是运气学说的重要内容,见于《黄帝内经》七篇大论。

《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至真要大论》、《六微旨大论》、《五常政大论》都谈到标本中气的问题,所以标本中气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里写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实际上就是在讲五运。

“经络府俞,阴阳会通”,他就把阴阳与五行进行了有机结合。

张仲景提出的五行(运)概念,是承接《黄帝内经》的。

标本中气学说在什么时候繁荣的呢?

在清代,主要是以张隐庵、陈修园等人,尤其以陈修园为代表。

从《黄帝内经》到张仲景再到清代,标本中气学说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当然也有人批判标本中气学说,比如陆渊雷先生。

陆渊雷先生非常聪明,学贯中西,他学标本法的时候,就把标本法痛批一顿。

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懂运气的本质。

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是以时空关系来实现天人互参,空间是立体的、时间是流动的,因此认识标本法要有立体思维。

研究标本法,要用立体的思维去思考、去研究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的生理规律,要把《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内容看成是一个以人为小宇宙的立体模型。

这样看标本法其实很简单,捅破了就是一层窗户纸,陆渊雷先生用平面的思维去思考的时候就有困难,导致他看标本法越看越生气。

此外,他还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认为不是六经辨证,没有厥阴经,只有五经,应该是五经辨证。

我觉得陆渊雷先生的这种结论是比较独特的,大家学完标本法后再去看六经,一定不会得出这种结论。

二标本中气的时空模型

1、时空模型

接下来我们讲标本法的时空模型,讲它是怎样以时空关系实现天人互参的,实现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的。

大家记住这个口诀:

“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这就叫五运六气。

标本法的本质是以时空关系实现天人互参,具体是怎样从阴阳到五行、到六经再到八卦的呢?

其中阴阳是理的范畴,五行和六经是气的范畴,八卦是象的范畴,我们不讨论八卦,更不讨论后面数的范畴。

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引入了阴阳五行的概念,用阴阳来解释功能,用五行来解释结构,而将阴阳与五行完美结合的,就是运气学说的标本法。

标是什么?

标是阴阳之象。

本是什么?

本是五行所化。

中是什么?

中是化气之本,即化本的五行。

六气为本,在上可见,阴阳为标,藏于其下,而中气又在标本之间。

这就是《黄帝·六微旨大论》说的“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明白了吗?

肯定是不明白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还没讲标本中气模型,讲完标本中气模型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先找一个乒乓球,在乒乓球上画六个外切的圆,三个圆在上半个球,为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三个圆在下半个球,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这样就在乒乓球上分出了三阴和三阳。

这六个外切的圆,就把乒乓球切为一个内接的正六方体。

2、六经次序

三阴和三阳是怎样连接的呢?

《素问·六微旨大论》里讲:

“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这讲的就是球上的六个圆怎么接。

大家知道三阳在上,三阴在下,那代表三阳的三个圆怎么接,代表三阴的三个圆又怎么接?

按照《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的“少阳之右,阳明治之……”的次序,先把三阳接起来,再把三阴接起来,转化在球上,就是三阴三阳相互交接的次序。

具体参加图3-1、图3-2、图3-3。

图3-1

图3-2

图3-3

3、标本中气,一脉贯通

标本中气把表里两经相互联系,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机窍,也就是太阳和少阴经,阳明和太阴经,少阳和厥阴经。

六经的表里两经各自相连就构成了三条通道,其中太阳、少阴主寒热,阳明、太阴主燥湿,少阳、厥阴主升降。

这三条通道通过球心、圆心联系起来。

具体地讲,乒乓球上的六个圆,每个圆都有圆心,表里两经两个圆的圆心相连,会经过乒乓球的球心,就像宇宙虫洞学说讲的那个虫洞一样。

人体的气化活动,就是通过这三条主要的通道来完成的。

4、六经颠倒,即是阴阳

如果把这个球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如图3-4),以少阳、厥阴这条通道为轴,往上旋转45〬,就是一个立体的太极图,而且这个太极图的球心是相通的。

我们平时所见的太极图是平面的,实际上它是立体事物在平面上的投影,太极图本身可以是立体的。

立体太极图的正圆是我们讲的四象,而阴阳又有老和嫩的区别,老的就是图上的正圆(大头),嫩的就是边上的小尾。

阴和阳里面都有一个点,阴里头有白点,阳里头有黑点,这两个点其实就是外接圆的圆心,表里经各自把对应的圆心连接就形成了三条通道,这三条通道都经过球心、相互交叉。

人体的气化活动——寒热、润燥、升降,都在三条通道里面完成。

图3-4

5、六经气交,八卦始生

六经气交怎么样构成八卦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象,我简单地提一下,不详讲象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模型球上画的非常清楚,我告诉你怎么看:

三阴是阴的范畴,三阳是阳的范畴,阴的就是阴爻,阳的就是阳爻,大家看下图就会明白它和先天八卦之间的关系。

图3-5

图3-6

我们看这四个卦(图3-5)和先天八卦(图3-6)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它完全是符合先天八卦的次序的。

它是从哪个角度展开去构成先天八卦的呢?

是从与横轴30度的夹角处展开的,也就是从离卦和坎卦的位置把它展开,把坎卦留在上面,把离卦留在下面,坎卦以上的四卦列在一起,离卦以下的四卦列在一起。

为什么呢?

因为六经气交,生八卦,有个三阴和三阳气交的过程。

正因为有三阴和三阳气交的过程,所以它就有了一个旋转的过程。

三阳里头有两个阳卦、两个阴卦,由坎卦往上走,上面四个卦有两个是阴卦,两个是阳卦。

三阴里面也是两个阳卦、两个阴卦,由离卦往下走,下面四个卦有两个是阳卦,两个是阴卦。

由此可见,它就是六经气交形成的、有旋转的卦图,你从这个角度去看图上的四个卦与先天八卦是完全吻合的,而且所有的卦象都和先天八卦吻合。

6、六经传变,知常达变

六经表里两经可以传变,太阳和少阴相互影响,少阳和厥阴相互影响,阳明和太阴相互影响。

三阳经之间、三阴经之间也可以传变,因为三阴、三阳有开阖枢的关系。

三阴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阳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开阖枢的关系就决定了三阴和三阳之间的关系——三阴是递进关系、三阳是传变关系。

所以,它不只是上下三条通道互相影响,即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这三条通路相互影响,表里传变;还有三阳、三阴之间各自的开阖枢关系。

由此可见,影响六经传变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表里两经的传变和三阳三阴各自的开阖枢关系。

比如说太阳、太阴都主开,太阳主开大家容易明白,我们外感的六邪,多从太阳开始;但是也可以从太阴开始的,因为从口到肛属于太阴,如果寒邪直中三阴,首先就是太阴。

我们感受外邪导致的疾病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太阴,所以它们为开。

我们在此不过多讨论开阖枢的理论和传变的关系,后面有一课讲截断法,会详细讲它们的关系,这里只是提一下。

前面我把标本中气的模型给大家讲了一遍,由于这个模型很重要,再跟大家重复一下。

运气学说的本质是以时空关系来实现天人互参。

标本中气的空间关系是用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来构建的,就是五行的生克制化。

这种运动变化化生六气——风寒火热湿燥,由于火有两端,分为君相二火,所以生出了火与热,就变成六气。

中医引入五行解释人体的结构,它是一个耗散结构,并不完全基于解剖结构;引入阴阳探讨人体的功能,而将阴阳与五行完美结合的,就是运气学说的标本法。

I無門医述宗旨:

光大创新,发扬国粹;传道解惑,有教无类。

医乃仁术,非真不传;团结友爱,止于至善。

I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导读:

前面是我们对《伤寒杂病论》的概述,下面我们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标本中气,也就是标本法。

标本法共分为两篇:

上篇讲标本源流,下篇讲标本论治。

标本源流讲标本法的道理;标本论治讲如何用标本法的道理去认识疾病,去重新理解《伤寒论》、重新发现《伤寒论》里面隐藏着的含义。

简单来说也就是上篇讲道理,下篇讲运用。

标本法上之三

五、标本配属

标指什么呢?

标指的是三阴和三阳,比如太阳,它的标就是阳;少阴,它的标就是阴。

太阳既指太阳经,又指太阳经连接的脏腑,即三阴连脏标阴,三阳连腑标阳,所以标是有形的,是我们的躯体。

本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