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9776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docx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口语交际习作园地教案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4司马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司、跌、皆、弃、持”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登、跌、众、弃、持”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学难点

熟读成诵,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图”)

1.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司马光砸缸)

2.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司马光救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板书、齐读课题。

3.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

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识?

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介绍)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司、跌、皆、弃、持、庭、登、众

司马光、跌落、皆大欢喜、保持、庭院

2.指生读,及时正音、齐读。

3.齐读。

(二)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请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3.出示课文内容:

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

(抽读)

提示:

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

(学生点评)

4.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太好。

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5.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下的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6.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

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

再试试……(齐读)

7.根据图片提示,指导背诵。

(三)初步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司马光儿时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用石头砸破瓮,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三、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1.出示生字,观察间架结构,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

司、庭、登、跌、众、弃、持

2.教师讲解并范写。

“司”第一笔是“横折钩”;“庭”是半包围结构,下面不是“延”。

3.学生在《写字》上描红,注意生字笔顺。

4.学生临写,比较与范字之间的差距。

5.听写、纠错。

四、作业。

完成《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精读感悟,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指生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大家的课文都读得很不错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则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2.出示自学指导:

小组同学一起,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向老师提出。

(5分钟后,比一比哪一小组讲得好。

3.小组合作学习。

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全班同学交流不懂的字词。

4.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

学生说不准,教师予以点拨。

5.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6.讲故事比赛。

(二)、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下面我们一起感悟课文。

出示自学指导:

(1).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2).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

(光持石击瓮破之)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4).砸缸的结果怎么样?

(5).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学生交流、反馈,反复朗读,理解感悟。

3.小结:

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4.当堂练习:

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你想对他说什么?

写下来。

三、总结文言文学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哪些好方法?

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我懂得了:

我们不能到危险的地方玩耍,遇到危险时,我们要急中生智,动脑筋想出好办法……)

五、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众皆弃去 临危不乱

光持石击翁破之机智勇敢

教学反思

教学中,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与通过想象丰富故事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准确的理解是想象的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想象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丰富的想象是准确理解的终极目标。

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既要把古文理解准确透彻,又不显繁琐冗长,不留牵引痕迹;既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又不离古文文本,想象恰到好处。

这两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往往容易失衡。

25掌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默、落、姿、势、投、调、况、烈、镇、述、普、忧、联”等13个生字,会写“掌、班、默、腿、轮、投、调、摇、晃、烈、勇”等11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落、调”。

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

课件歌曲《掌声响起来》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

1.师生欣赏歌曲《掌声响起来》。

2.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

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

(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掌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默、落、姿、势、投、调、况、烈、镇、述、普、忧、联、掌、班、腿、轮、摇、晃、勇、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舞蹈、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2.指生读,及时正音。

3.齐读。

4.拆字法解释词语。

持久:

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

困难的处境。

(二)检查课文朗读,理清层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1自然段)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第2-3自然段)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第4自然段)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第5自然段)点明中心:

人人都需要掌声。

3.每组各读一段。

(三)浏览课文,想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本文主要讲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的自信起来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三、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1.出示生字,观察间架结构,说说应该注意的地方。

2.教师讲解并范写。

“掌”注意写的扁一些,最上面的竖和下面的竖钩都压住竖中线,“手”的撇从竖中线起笔。

“勇”上下结构,不宜写长,中间的“用”不带钩,中间的竖压住竖中线。

3.学生在《写字》上描红。

4.学生临写,比较与范字之间的差距。

5.同桌评议。

四、作业。

完成《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阅读能力。

2、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4.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1)指名说。

(2)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

“说也奇怪……”)

(3)英子变得怎么样了?

(自信、勇敢……)

(4)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

谁来补充?

5.是什么使她变得判若两人?

(指名说“掌声”)

(二)朗读感悟,了解原因。

1.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1)分工明确:

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2)人人参与:

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己练读。

(2).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3)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出示英子信的内容: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学生齐读这段话。

(2).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呢?

从课文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说一说。

3.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

当时有什么感受呢?

你给过别人掌声吗?

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设计

25掌声

尊重理解鼓励

忧郁自卑逃避活泼乐观自信

掌声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干。

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26灰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宁、胸、脯、惹、仰、渣、或、者、惜、诚”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养、粉、谷、粒、男、或、者、冻、惜、肯、诚”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谷粒、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

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指导“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宁、胸、脯、惹、仰、渣、或、者、惜、诚、雀、郊、养、粉、谷、粒、男、冻、肯、郊外、养病、粉红、谷粒、男孩、冻死、诚实

2.指生读、正音。

3.齐读。

(二)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准“惹(rě)人”、“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

注意“宁”“诚”都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浏览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列宁教育一个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的故事。

2.讨论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列宁每天散步都会遇到三只灰雀,十分喜欢。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灰雀回来了。

三、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1.出示生字,观察间架结构,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

2.教师重点讲解并范写。

或:

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

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独体字“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3.学生在《写字》上描红,注意坐姿。

4.学生临写,比较与范字之间的差距。

5.作品展示、评议。

四、作业。

完成《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同桌互改。

郊外、养病、粉红、谷粒、男孩、冻死、诚实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

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

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2—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1).学生交流。

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

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

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4、8、10自然段。

(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

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

”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2).读后体会:

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课件出示图片:

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

鸟怎么会说话呢?

”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三、拓展延伸、积累提高。

1.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2.收集列宁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列宁爱找耐心教育

26灰雀爱灰雀

(惹人喜爱)男孩捉放知错就改

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

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儿童的好品质。

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我课后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同学间交流感受。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斗、棒、恩、大、血、撤、险、瓦、帘、迅、速、夺、秒”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指导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2.什么是“阵地”?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是谁的阵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出示课件补充。

3.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几发炮弹 淹没 仍然 敏捷 迅速 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

斗挨 大 血 发 弹 空 没

4.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

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

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2.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

每句话什么意思?

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3.自学第4自然段,小组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

“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五、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六、课外拓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教学设计

战斗激烈镇定敏捷

27*手术台就是阵地更加激烈不能离开坚守岗位工作负责

面临危险争分夺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先要学生读画出描写当时白求恩所处的危险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语句。

重点交流在这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险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与当时恶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庙里,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忠于职守,一心只想着伤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争分夺秒的工作,去请求不要撤离小庙,……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

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口语交际8 请教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2.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3.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请教别人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案例,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案例:

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

“去李林家怎么走?

”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时,我们不妨请教一下别人,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事的建议。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请教。

二、讨论交流,模拟情境。

(一)要向别人请教问题,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1).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2).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3).别人向你请教,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4).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模拟情境。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三、联系实际,互相请教。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向别人请教一下吧,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把你的问题说清楚哦!

1.小组交流,师聆听指导。

2.汇报。

四、全班交流、评价。

1.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

2.全班进行评价。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提高自己。

习作8 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熟悉的事情,丰富习作素材,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密切联系读写,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的一般规律。

3.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密切联系读写,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下面这些快乐而又难忘的场面。

(课件出示图片)

2.培根说过“把快乐告诉别人,你就能得到双倍的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打开心扉,释放心中的快乐,一起来说一说你玩得最开心又难忘的一天,好吗?

二、畅所欲言,释放快乐。

1.回忆快乐。

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有很多,请你好好回忆一下那难忘的一幕吧。

2.分享快乐。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事情告诉大家吧。

3.相互启发,小组交流。

三、指导构思,点拨写法。

1.交流一组特点鲜明的记事文章,畅谈读后的感受。

2.师生交流,启发思路。

3.启发领悟,指导写法。

(1)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2)多种开头的写法,灵活运用。

(3)掌握有序的表达方法。

(顺序、倒叙)

(4)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