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9659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10页

第四单元比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56页,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读比值。

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比的知识与分数除法拆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突出了“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比不仅与分数除法有联系,还与分数、除法等知识有更重要的联系。

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5.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6.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本方法。

4.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措施:

1.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新问题,得到新结论。

2.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单元教学时数:

3课时

第1课时比的意义

设计者

教学内容:

课本43—44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一个比值和比的未知项。

2.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

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2.除不尽的用分数表示。

3÷4=()5÷9=()10.2÷21=()5÷13=()

2、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2008年9月25这天,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七号”顺利升空,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又一盛事。

看这是宇航员翟志刚手舞国旗在太空行走的照片。

这面国旗长3分米,宽2分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

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用3÷2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

用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汇报:

这里的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

练习:

说出班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

(2)不同类量的比(出示课件)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①题目中有哪几个量?

求什么?

怎样求?

②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

(3)讨论思考题: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注意:

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阅读自学

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比的读法和写法。

②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3.自学汇报

①比的一般形式

如:

3比2记作:

3:

2

②比的分数形式

如:

3比2记作:

3/2仍读作3比2

③比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④怎样求比值?

汇报: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⑤练习求比的比值。

汇报: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4.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

①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

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②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填写下表:

联系

区别

前项

: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数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③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出示课件:

探究:

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开展辩论小游戏:

把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

四、思维拓展,感知数学无处不在。

1.生活中的比,人体中有趣的比。

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

1;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

1;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

1;人的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大约为13∶1。

先自读,后同桌互读,理解内在含义。

2.拓展练习:

福尔摩斯侦探术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是个脚印是35厘米,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估计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

五、课堂总结。

想想着节课有什么收获?

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如

 

果还有什么疑问,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来解决。

六、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2题。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同类量的比:

不同类量的比:

长于宽的比3:

2路程与时间的比100:

2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00:

2=100÷2=50

前项比号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比值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者: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说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完成下表。

填表后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展示)

分数

除法

3:

5

17/15

3÷8

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

老师:

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

除法又有什么性质?

它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猜想。

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相当密切,那么,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如果有,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是怎样的?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猜想的根据,老师也可引导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进行替换。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

 

相当于分母,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或者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

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3.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种性质。

板书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4.化简比: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第

(1)题。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前面展示过),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一小一大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15:

10和180:

120

提问:

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让学生自己尝试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15:

10=(15÷5):

(10÷5)=3:

2

180:

120=(180÷60):

(120÷60)=3:

2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比化简的结果,并让学生说说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说明两面国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出示例1的第

(2)题。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6:

2/90.75:

2

让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师生共同讲评。

1/6:

2/9=(1/6×18):

(2/9×18)=3:

4

 

提问:

为什么要乘18?

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0.75:

2=(0.75×100):

(2×100)=75:

200=3:

8

或(0.75×4):

(2×4)=3:

8

老师强调:

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而不是一个数。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在校对、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小结。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的第4—6题。

三、当堂测试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4:

2851:

171/4:

2/31:

1.2

4/5:

4/73:

3/40.4:

0.52:

0.2

2.改错。

(1)0.48:

0.6化简后是0.8。

(2)21:

12化简后是21:

12。

(3)1:

0.4化简后是2/5。

3.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比是2:

3。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

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

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我们还能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熟练地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

1.化简下面各比.

16∶202∶2/34.5∶65∶0.35

2.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双数与九月份生产双数的比是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第三课时比的应用

设计者: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问题引入

1.生活情景:

话说几年后,有甲乙丙三人在一起合伙入股做生意,甲出资1万元,乙出资2万元,丙出资3万元。

他们所占份额的比是(),甲的股份占总数的

,乙的股份占总数的

,丙的股份占总数的

2.问题引入: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

“如果赚钱了该如何分配呢?

”“平均分”。

设置悬念:

能平均分吗?

3.引入课题:

按比例分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例题:

课件出示

按1:

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分析题意:

条件:

浓缩液和水的和()毫升

浓缩液和水的比():

()

问题:

水?

毫升浓缩液?

毫升

2)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预设方法可能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

总份数:

4+1=5

每份数:

500÷5=100(毫升)

各份数:

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

方法二:

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三、课堂巩固:

教科书第55页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例分配,即把几个数的和按照它们之间的比分开来,其特征是什么。

1.问题特征条件:

两数(或几个数)之和,两数(或几个数)之比,问题:

求两个数(或几个数)

2.解法特征:

解法一①求总份数②求一份数③求各份数

解法二①求总份数②求各份数

五、课堂巩固练习:

①、配制一种消毒液,药液和水的比是1:

50,要配制这种消毒液300千克,需要药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它们的速度比是5:

4,相遇时两车各行多少千米?

③、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所修的长度比是5:

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④、有两堆货物。

甲堆比乙堆多18吨,甲堆与乙堆重量比是9:

5,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六、拓展思维:

(提高练习)

1.甲乙两个农场共有煤5400吨,当甲煤场运出1000吨、乙煤场运进400吨后,甲乙两个煤场存煤吨数比是7:

5。

原来两个煤场各存煤多少吨?

2.、小芳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又看了10页,这时看了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比是2:

3,第三天应从

 

第几页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