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893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3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一、有特色的词语

1、带有数字的成语

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百发百中千变万化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千山万水

2、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左顾右盼大材小用死去活来大同小异东奔西走

3、是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爱憎真假、黑白、对错、善恶、美丑好坏

4、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闪闪发光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斤斤计较心心相印

5、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形形色色高高兴兴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风风火火

6、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逃之夭夭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两手空空气喘吁吁

7、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哈哈笑汪汪叫冰冰凉晶晶亮欣欣然点点头飘飘然拍拍手

8、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一五一十百发百中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多才多艺

9、ABB式词语

乱哄哄孤零零亮晶晶水灵灵冷冰冰黑洞洞笑呵呵阴森森

10、关于成语故事的:

买椟还珠画龙点睛一鸣惊人名落孙山井底之蛙

11、关于寓言故事的:

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12、关于神话故事的: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13、喜欢读书:

  博览群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过目成诵

14、做事有恒心: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竭尽全力 坚持不懈

15、注意力集中: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16、描写鲜花:

  光彩夺目 群芳吐艳 万紫千红芬芳迷人

二、读读背背大练兵。

(1)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名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2)和思想有关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深浅。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与友谊有关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给即将分手的朋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送给同甘共苦的朋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邢俊臣)

(5)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张飞穿针——粗中有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6)与时间有关的格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7)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课文知识点整理(1—4单元)

一、《燕子》

1、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时的美丽画面。

2、本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3、“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用的是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

4、“掠”指的是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

5、比喻句: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6、课文写了小燕子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特点。

二、《古诗两首》

1、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代诗人。

除了《咏柳》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回乡偶书》。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咏柳》咏:

歌颂、赞美。

①“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的意思。

“万条”,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②前两句的意思是: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③“细叶”,又细又嫩的柳叶。

“裁”,裁剪。

似,好像。

④后两句的意思是: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3、《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①“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②前两句的意思是: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③“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④后两句的意思是: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4、《咏柳》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三、《荷花》

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2、“冒”是形容在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

3、“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我把自己不自觉地当作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醉其中,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

说明荷花真的是太美了。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5、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有的才展开两三篇花瓣。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6、“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是比喻句,好处是能更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的多、绿、圆的特点。

四、《珍珠泉》

1、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泉水清、深、绿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

描写花草的: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描写日月的: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描写山峦的: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五、《翠  鸟》

1、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

2、翠鸟羽毛颜色鲜艳、形体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3、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

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4、“爱贴着水面疾飞”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速的特点

5、“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六、《燕子专列》

1、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2、饥寒交迫:

又饿又冷,生活极端贫困。

气温骤降:

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

出发上路。

3、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4、“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5、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从“冻得通红、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的含义是人类如

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两个“谁”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不断”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说明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4、“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语文园地二》

清—(浊)廉—(贪)正—(偏)罪—(功)善—(恶)罚—(奖)懒—(勤)优—(劣)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亡:

丢失   补:

修补  牢:

羊圈;

亡羊补牢:

丢失了羊修补羊圈。

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南辕北辙》辕:

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

  辙:

车轮走过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南辕北辙:

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

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

“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5、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有:

马跑的快、车夫驾驶技术高超、带的盘缠多。

6、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

“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

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

7、《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和《南辕北辙》中的去楚国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虽然在第一次丢羊后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修补羊圈,但在第二次丢羊后人士到自己不应该不停邻居的劝告并及时改正了,而《南辕北辙》中去楚国的那个人却不听朋友的劝告,执意往北方走,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十、《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第一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上飞,飞得急;第二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下掉,掉得快。

两个“直”准确地描写出大雁听到弦响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

2、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

更羸一共说了(4)句话。

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是更羸分析大雁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看出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第三、四句话写大雁落下来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羸知道只需拉弓,不需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3、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

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而且孤单失群。

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4、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

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关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