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404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2.3.5加快企业发展、增强带动能力的需要…………………..17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5

5.4.1技术线路及流程……………………………………………26

5.4.2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27

8.2.1总投资……………………………………………………38

8.2.1.1建设投资……………………………………………38

8.2.1.2建设期利息…………………………………………39

8.2.1.3流动资金………………………………………………3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1)项目单位法定名称:

某某市心连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企业性质:

民营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负责人:

某某。

4)某某市心连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我国著名瓜籽之乡——内蒙古河套平原某某县某某镇鸿鼎工业园区,前身为某某县顺达食品厂,于一九八八年开始探索西瓜籽(即黑瓜籽,下同)的规模化生产,是内蒙古建立较早的专业炒货食品加工企业之一。

企业于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经技术改造后重新注册为某某市心连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115万元,固定资产411万元,目前年产各类瓜籽1500吨。

公司拥有独特的葵花籽、西瓜籽生产配方,结合现代加工设备,在传统工艺中追求创新,生产“心连心”、“五彩缤纷”、“幸福时刻”三个品牌葵花籽、西瓜籽、白瓜籽三大系列;天然原味和五香两种口味共十几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实现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公司采用优质的河套平原无污染、无公害葵花籽、西瓜籽、白瓜籽及著名的甘肃兰州大片西瓜籽为主要原料,原味葵花籽、白瓜籽以传统烘炒方式通过掌握精准的火候,不加任何添加物加工,实现天然原香的口感;西瓜籽经精选、泡制、煮制、炒制、抛光、手工精选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粒粒饱满、口味独特、一嗑即开的特点。

在五香瓜籽的煮制过程中,加入了桂皮、茴香、陈皮、甘草等多味中草药,并且通过无压蒸煮,瓜籽与香料融合更充分,增加营养与香味的同时,保留了瓜籽自然味道,颗颗精致美味,粒粒爽脆醇香,别具一格。

公司承前启后,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立足河套大地,辐射周边市场,逐步拓展了北京、东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和自治区内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乌海、乌兰察布等市场。

公司奉行“质量至上、信誉为本、服务为先”的经营理念,公司深知“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我。

注重产品研发,追求独特品味,奉献炒货精品。

追求永无止境,成功没有顶点。

西部大开发蕴涵着勃勃生机,在这个新的起跑线上,公司愿与社会各界真诚合作,共同开拓炒货食品的大市场,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1.1.2财务状况

2011年公司总资产500.0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1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8.35%。

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60万元,上缴税金9.5万元,实现税后利润135.3万元。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公司法人代表某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972年生,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曾在内蒙古恒丰集团工作,历任车间技术员、工程师、团委副书记、党委秘书、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委办主任等职,2008年创建某某市心连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某某社会信誉良好,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无任何不良记录。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4500吨炒货加工技改扩建项目

项目性质:

技术改造、扩建。

建设地点:

某某县某某镇鸿鼎工业园区。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产品主要包括烘炒类瓜籽和坚果。

在企业原有产能年加工1500吨瓜籽的基础上新增年生产3000吨各类瓜籽和坚果;

表1-1项目产品方案单位:

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产品特点

备注

1

生食葵花籽

400

不经加工、生食保健

2

原味瓜籽

200

原生态、不含添加剂

3

煮类香瓜籽(葵花籽)

1800

原产地优势,市场广阔

4

五香西瓜籽

200

独有配方,口味独特

5

红、黑小西瓜籽

100

6

其他烘炒类炒货

100

7

花生、豆类及其他坚果

200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主要品种。

本项目设计新增产能为3000吨/年,其中瓜籽类炒货产品2800吨,其他产品200吨。

2、项目建设标准。

项目要建成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加工技术先进、环保节能高效、产品质量一流的食品加工企业,并依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及建筑的使用要求,按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19300烘炒食品卫生标准、GB/T22165坚果炒货食品通则对食品加工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做到安全、卫生、经济、适用。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3、产品达到的标准。

产品质量要符合GB/T22165坚果炒货食品通则、以及SB/T10553熟制葵花籽和仁、SB/T10554熟制南瓜籽和仁、SB/T10555熟制西瓜籽和仁、SB/T10614熟制花生(仁)等标准规定,并且要全部达到国家QS生产许可的各项要求。

4、技术来源。

项目所用技术来源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项目涉及的技术和设备已经过多家企业使用,技术成熟度高,可靠性高,操作简便,易于维修。

5、设备购置共30台(套),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煮制车间设备,主要有精选机、清洗机、不锈钢煮锅、吊栏、自动炒锅、转炉、筛砂机、抛光机等12台(套)。

二是烘烤车间,主要有重力精选机、高效环保热风炉、微波自动生产线、自动包装线等设备11台(套)。

三是辅助机械设备,主要有供暖锅炉及其配套设备、运输机械、装载机械及备用供水供电系统计7台(套)(详见附表2-2)。

6、原料基地

1.2.4土建工程

项目设计主体工程建筑面积共1400平米,原料货台600平米、、辅助材料库100平米。

简易货400平米。

项目辅助工程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供暖供电供水用房、车库、、绿化地、硬化地等共1700平米。

1.2.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2年。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按概算法,项目总投资1050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650万元:

(设备费用370万元、安装工程费45万元、土建工程19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5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

项目申请国家财政补贴13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52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00万元。

1.2.7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销售(营业)收入5400万元,利润324万元,预计上交国家税金为583.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8.4%,财务净现值:

5369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全部投资)4.08年,全部投资报酬率28.6%。

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均需要原料450万公斤,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农户2000户,农户人均增收480元,户均增收1920元,总计增收384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安排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90人,人均年工资1.8万元,总计增收162万元。

项目建设前,根据当地2010年,项目区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亩均1200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户均25000元。

2011年,项目区农民来自种植业收入亩均1300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基地农户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亩均可达1460元,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8380元,比建设前亩均增收160元。

人均增收480元,户均增收1920元。

基地农户总计可增收403.2万元。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如下:

1)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地震出版社2000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5)国家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

6)《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综合评价

某某县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炒货业是当地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某某县拥有全国最大的葵花籽交易市场——鸿鼎农贸市场,大力发展瓜籽深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良好,农产品产出丰富,为项目营运提供了可靠地原料来源。

本项目属生产设备工艺升级改造于食品深加工,能够生产比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符合国家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政策。

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

同时农业生产环境也有必要进一步得到改善。

项目建设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对该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原料基地建设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技术成熟,产品销售有市场,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综合评价认为:

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议立项实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初步形成农、林、牧、副、农畜产品加工业“五业并进”的良好格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2007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5.9:

36.1:

28。

某某县辖7个镇,人口30万,是国家著名的粮、油、糖种植基地,是全国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大县。

经过40多年的建设,某某县已经形成了生物化工、商贸流通、乳肉加工、金属冶炼、农产品出口、纺织、制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某某县农牧业资源:

主要有小麦、玉米、油葵、花葵、蜜瓜、甜菜、糜黍、葫麻、高梁、莜麦、土豆、蔬菜等。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5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8:

42:

30,财政收入400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6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40元。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2.2.1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食用瓜籽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品种结构的不断更新,炒货加工产业在某某市地区蓬勃兴起。

某某市现拥有中、小型炒货企业123家,设计生产能力12.5万吨,实际加工原料6.3万吨,实际销售收入3.9亿元,带动1.5万农户。

现有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油脂加工企业22家,形成年加工油用向日葵52.97万吨的生产能力,实际销售收入7.71亿元,带动农户10万户。

目前,某某市炒货产品以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为主,总的特点是加工层次低,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少。

2.2.2原料生产现状。

1)向日葵发展的现状。

向日葵是某某市和某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在300—350万亩,占全市总播面积的30%以上,占全国向日葵总播面积的10%~15%,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总播面积的三分之一。

某某市向日葵平均单产为237.3公斤,为全国向日葵平均单产(110/亩)的2.16倍,为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平均单产的1.48倍。

2008年,某某市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144万亩,总产量32.6万吨。

其中进口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5%左右,本地常规品种占25%左右。

2)西瓜籽与南瓜籽。

全市种植面积约为40万亩,总产量5万吨左右。

主要品种有西瓜籽:

黑大片、黑中片、黑小片、红中片、红小片;南瓜籽:

白大片、白中片、白小片及厚皮黄片。

3)豆类种植。

年均约10万亩,总产2.5万吨,以蚕豆、大豆为主。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扩大市场规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某市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