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860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docx

语文名著阅读指导

名著导读部分目录

一、《鲁滨逊漂流记》导读……………………4

二、《呐喊》导读………………………………20

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24

四、《边城》导读………………………………44

五、《水浒传》导读……………………………47

六、《傅雷家书》导读…………………………55

 

名著导读部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2、引导学生读懂名著,读透名著。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5、学习借鉴精彩情节与艺术手法

6、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树立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目标2、3、6

三、教学难点:

目标5

四、课时:

必读名著三课时,选读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名著影片

 

一、《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主备人:

课时:

3课时

一、走近作者:

笛福(1659或1660~1731)英国作家。

生于伦敦。

父亲经营屠宰业。

笛福只受过中等教育,信奉不属于英国国教的长老会教派。

二十多岁时,笛福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烟酒业等等,到过欧洲大陆。

1692年经商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

他给政府当过情报员,设计过开发事业。

他还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698年他发表了《论开发》,建议修筑公路,开办银行,征收所得税,举办水火保险,设立疯人院,创办女学等。

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政府的宗教歧视政策,由于文笔巧妙,开始未被识破,发觉后被捕入狱6个月,并受枷刑示众。

他受枷刑时散发了他的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

1704年至1713年,他为哈利主办《评论》杂志,制造舆论,搜集情报。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

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

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二、背景链接:

丹尼尔·笛福1660年生于伦敦。

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

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

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6个孩子。

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

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

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逊漂流记》。

25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小说仍然脍炙人口。

《鲁滨逊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

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

1731年,丹尼尔·笛福去世,终年71岁。

像生活在荒岛上长达28年之久的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一样,他孤独而又恐慌。

和作者笛福一样,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克罗索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是当时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的典型产物。

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离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

他流浪多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本书成型在一个万象更新的转型社会,奔突往复于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双重迷宫,鲁滨逊·克罗索这个带有鲜明时代的人物及其叙述以其勃勃的生气、天真的信心、坚韧奋斗的精神和对自身的严肃省察唤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辛格尔顿船长》写主人公幼年被绑架,当了海盗,在非洲和东方冒险致富的故事。

《摩尔·弗兰德斯》有人认为是笛福最好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女贼的女儿,出生在监狱,被一个好心肠的市长收养。

她靠勾引男子、多次结婚和偷窃为生,被判刑发配到美洲弗吉尼亚,与一前夫经营种植园终其一生。

《杰克上校》写得最差,主人公幼年就沦为小偷,当过兵,被贩卖到弗吉尼亚,最后成为种植园主,回到英国。

《罗克萨娜》的主人公是法国新教徒的女儿,流落在英国,嫁给了伦敦一个酒商,被遗弃,在英、法、荷等地沦为妓女,又嫁给一个荷兰商人,商人负债入狱,她也在悔恨中死去。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社会不容许这种人出头,他或她只好不择手段,干一系列欺骗、盗窃以至出卖肉体的勾当。

作者出于清教徒道德观,总是使他笔下的主人公表示悔恨,立誓不干坏事,但环境又一再迫使主人公违背誓言。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他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

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

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

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

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时尚,笛福在真实发生的航海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他的不朽之作《鲁滨孙漂流记》。

他的小说表达了要求个性解放,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

三、内容梗概: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

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

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

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孙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的山洞凿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

虽然这样,鲁滨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

  鲁滨孙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8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都是人骨,生过火,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

鲁滨孙惊愕万分。

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直到第26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吃掉的俘虏。

鲁滨孙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

鲁滨孙救下那个野人的日子是星期五,所以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星期五”。

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接着,鲁滨孙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海岛附近停泊,发现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绑架了船长,把船长、大副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

他把那水手留在岛上,船长带着鲁滨孙“星期五”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此时鲁滨孙已离家28年。

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

妻子死后,鲁滨孙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

鲁滨孙又送去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我父亲原来指望我学法律,但是我却一心想去航海。

有一天,我去赫尔,我的一位同伴正要坐他父亲的船到伦敦去,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动心了,我必须跟他而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我十九岁。

  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我感到全身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怖。

我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回到我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

  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

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我的同伴酿的一碗甜酒,我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的这种习性给我的一生招来了巨大的不幸——任性的行动常给我带来灾难,可我总不肯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乘机悔改。

待到危险一过去,就忘掉了所有的誓言,又不顾一切地投入了我的毫无名堂的生活。

  在第一次狂风暴雨似的航行后,我又有过几次不同的冒险。

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我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经过许多危险,我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可这时我却又成了诱惑的牺牲品。

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我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他们竭力哄诱我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

  听从坏主意,人就会倒霉。

我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

当时我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只烟斗和一个盒子里装的一点儿烟草。

待到我的体力恢复,可以走路了时,我就沿着海岸走去。

使我大为高兴的是,我发现了淡水。

喝了水后,又拿一小撮烟草放在嘴里解饿。

我就在一棵树上栖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振作了精神,海上风平浪静。

但最叫我高兴的是我看见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离海岸很近,我发现可以很方便地游到船上去。

船上只剩下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

不过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这样,我就干了起来。

为了把那些东西运到这个岛的一个水湾里,我专门制造了一只木筏,还把岛上有淡水而且比较平坦的一块高地作了我的住所。

面包、大米、大麦和小麦、干酪和羊肉干、糖、面粉、木板、圆木、绳子——所有这些,再加上几支滑膛枪、两支手枪、几支鸟枪、一把锤子,还有——那是最没有用的——三十六镑英币。

所有这些东西我都一天又一天——在两次退潮之间一一从船上运到了岸上。

到了第三十天夜里,我的搬运工作做完了,我躺下来时,虽然像平常一样害怕,但我心里也满怀感恩之情,因为我知道,我已为以后对付这个荒岛作好了准备而心里感到踏实了。

  岛上有不少野果树,但这是我过了好久才发现的,我把它晒成葡萄干。

岛上还有到处乱跑的山羊,但要不是我从船上取来了枪支弹药,它们对我又有何好处呢?

因此,我有理由感谢仁慈的上帝,让船搁在海岸边,直至使我搬来了对我有用的一切东西。

  要想确保我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我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我非办不可的事。

但是我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

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

我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