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docx
《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
编辑说明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培训催化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
2013年7月来沪的国家行政学院项目组对此作了专项讲解和示范。
为了在本市党校系统进一步推广结构化研讨,经领导同意,现将有关资料汇编印发,供参考使用。
1、王公龙:
结构化研讨流程………………………………………………1
2、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
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
……………………………………………………………………………3
3、刘俊:
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5
4、董明发:
创新研讨模式,提升培训质量………………………………13
5、董明发:
如何组织团队学习和结构化研讨……………………………16
6、张林芬:
结构化研讨……………………………………………………46
结构化研讨流程
王公龙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的一种研讨形式,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
此种研讨方式较适用于专题研讨班。
一、研讨准备
确立催化师。
由学校指派教师担任催化师,主要引导讨论并用关键词记录大家的观点。
催化师不控制讨论、不讲授观点、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裁判。
催化师的核心功能是关注、倾听、发问、引导、营造气氛,确保学员以更有效的方式思考与对话。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
选择最需讨论的课题。
1、选题。
报到当天,每位学员联系实际,在分组会上提出1到3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不解释、不展开,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后面同学依次发言,不重复前面发言内容。
2、排序。
催化师将关键词或句段写在白板上。
每个人根据自己认为重要的程度,选择3个问题,按3分制,评定问题的重要程度。
(即:
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打3分;次之,2分、1分)把每条意见的分数相加,得分最多的前几项即为集体意见。
排出优先顺序,并选择其中10多个议题。
3、精选。
班委与教师、催化师一起将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议题合并组合,提炼成大家普遍关注的研究选题。
4、分组。
学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题,组成几个专题研讨小组。
每组确立1名组长,作为学员中产生的小组召集人,带头围绕主题讨论。
每组确立1名交流发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研讨成果。
第二步:
进行三段式研讨。
依次进行三个时段操作:
1、列举现象。
催化师站在白板前,请学员先列举现象,相互补充。
要求每人发言言简意赅,不超过规定时间;人人平等依次发言,不抢言,不打断,不评论、不重复;只说意见,不加解释。
2、分析原因。
引导学员通过民主的方式疏理各种原因,聚焦主要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
3、提出对策。
催化师对学员的各种意见归类,形成能代表大部分学员看法的主要对策意见。
每一时段的讨论步骤是:
1、每人独立思考,把自己的观点顺序排列,每条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写在纸上,不需解释,不需讨论。
2、每人轮流说一条观点,不再重复。
没有新观点则越过。
只说意见,不加解释。
别人发言时,不评论。
3、澄清问题。
对每条观点进行讨论,不清楚的可请提出观点的人作出解释,说明含义。
4、每人根据自己认为重要的程度,选择4个问题,按4分制,评定问题的重要程度。
最重要的问题,打4分。
次之,3分、2分、1分。
5、集体决策。
把每条观点的分数相加,得分最多的前几项即为集体意见。
第三步: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和专家现场点评。
1、召开全班交流会。
各组交流发言人精心准备,代表本组通过PPT向全班汇报小组研讨成果,包括主要现象、主要原因、主要对策,小组其他成员补充。
重点汇报对策建议。
2、其他组的学员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
3、教师、专家给予现场点评各组的研讨成果。
第四步:
深化认识,献计献策,形成书面研究报告。
结业前夕,学员运用培训期间的学习、研讨和交流成果,以讨论组为单位集体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经过教师编改后,上报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研讨中提出的多种思路,更为学员的后期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选择。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
国家行政学院专题班实行结构化研讨
《全国干部教育通讯》2011年第4期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培训催化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
国家行政学院在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提高跨国经营能力等专题研讨班采用结构化研讨新方式,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主要实施步骤是:
第一步:
民主聚集最亟需讨论的课题。
围绕培训主题,学员都有各自最想通过培训解决的实际问题。
结构化研讨首先通过团队列名法,将学员带来的问题聚集出共同关注的若干个主题,以此作为培训期间研讨的重点问题。
报到当天,每位学员分别在分组会上力推一个“走出去战略”中自己特别关注的研究题目。
培训催化师一条条写在白板上,然后通过打分、投票等民主的方式排出优先序。
45名学员带来的课题被精炼成10多个议题留给班委和教师作最终决定。
班委与教师、催化师一起将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议题合并组合,浓缩成跨国经营与资源整合、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跨国经营风险监控、国际化人才支持等四个大家普遍关注的研究题目。
学员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组成四个专题研讨小组。
第二步:
在培训催化师引导下,围绕主题进行三段式研讨。
在以往的研讨中,学员习惯于垂直思维式的研讨,每个人的发言都从问题到原因到建议一气讲完,学员之间缺乏充分沟通交流。
结构化研讨则要求培训催化师引导学员进行水平思维,即在一段时间内,大家都来查找具体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集中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再一起提出对策建议。
在组织第一次小组研讨会时,为了引导讨论循序渐进,深入探寻,催化师站在白板前,请学员放慢思维的步伐,先摆现象。
每一位学员分别从问题的一个侧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渐渐显现出事件的全貌和真相。
催化师引导学员仍然通过民主的方式疏理各种因素,聚焦核心问题,问题的症结也随之清晰起来。
一天过后,召开第二次小组研讨会,大家献计献策,传递好主意、分享好经验。
催化师对学员发表的各种意见加以归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能代表大部分学员看法的对策意见。
在引导研讨中催化师要求学员发言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尽量不让部分学员独占大部分讨论的时间,提高了研讨的质量和实效,也增强了学员倾听、说服和包容妥协的能力。
学员来自不同单位,未必具备足够的团队研讨经验和能力,催化师能否娴熟地应用学习催化和反馈等现代培训技术,做到水到渠成,顺畅地引导讨论,是有效开展结构化研讨的关键所在。
第三步: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和专家现场点评。
在两次小组研讨基础上,第五天召开全班交流会。
各组选派一位代表通过精心准备好的PPT向全班汇报小组研讨成果,小组其他成员补充。
随后教师、专家给予现场点评,其他组的学员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
各小组都期望本组的研讨成果能博得另外三个小组学员以及教师、专家的好评,团队荣誉感促使各小组为这次的登台亮相做足了功课,使小组汇报成为一次不打分的学习考查。
同时,因为四个研讨课题在内容上互相关联、形成整体,各组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达到了学学相长的目的。
在全班汇报、成果展示的环节中,小组学员感受到了成功展示的快乐,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也提升了团队精神和荣誉意识。
第四步:
深化认识,献计献策,形成书面研究报告。
结业前夕,45位学员运用培训期间的学习、研讨和交流成果,集体创作了四份颇具质量的研究报告。
经过教师编改后,有的作为《送阅件》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有的发送有关部委作为决策参考。
研讨中提出的多种思路,更为学员回企业后制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选择。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供稿)
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
《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2期作者:
刘俊
【摘要】结构化研讨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在公务员培训中被逐步采用。
结构化研讨体现了研讨主题结构化、研讨成员结构化、研讨流程结构化、研讨成果考核要素结构化的特点。
结构化研讨的主题来源于学员,强调学员的参与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慎重选择催化师,合理组合研讨组成员,科学把握研讨流程,理性总结研讨结果是结构化研讨培训方式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结构化;公务员培训;催化师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各级政府面临的管理环境也日趋复杂,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公务员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务员培训必然要转变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方法,逐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科学管理需要。
目前公务员培训的现状滞后于社会需要,改进公务员培训方式迫在眉睫。
结构化研讨培训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在国家行政学院的培训课堂中出现,对进一步创新公务员培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结构化研讨方式的基本特点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培训催化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
概括起来,结构化研讨可以归纳为四个特点:
第一,研讨主题结构化。
研讨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学员都有各自最想通过培训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结构化研讨的过程中,培训机构会将学员带来的问题聚集出共同关注的若干个主题,以此作为培训期间研讨的重点问题,再采用民主的方式确定最后讨论的主题,主题一旦确定,每一位学员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催化师会根据一个大的研讨主题,确定每一阶段讨论的小议题,一般主要包括问题、原因、对策建议等,这些小议题一旦确定,催化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围绕这些小议题分步骤进行研讨。
通过这样的方式确定研讨主题,使得研讨议题逻辑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员更积极地参与到研讨中。
第二,研讨成员结构化。
结构化研讨的成员由催化师和学员组成,研讨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为若干个研讨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催化师。
催化师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学员以更有效的方式思考与对话,他不仅关注学员对话与思考的内容,更关注学员良好思维方式和对话方式的养成。
催化师往往由外部培训专家担任,以确保其中立性、客观性,并被参与者所信任。
结构化研讨的学员分组可以采用自主选择或班主任安排两种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确定组员后,在结构化研讨的整个阶段中(对于一个主题的研讨往往会持续三到五天),每一小组的成员,一般不能私自调换,以确保研讨成员结构化。
第三,研讨流程结构化。
结构化研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主聚集最亟需讨论的课题;第二阶段,在培训催化师引导下,围绕主题进行三段式研讨;第三阶段,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和专家现场点评;第四阶段,深化认识,献计献策,形成书面研究报告。
其中第二阶段的三段式研讨,也是分三步进行,先选择问题、定义概念,然后分析现象,寻找症结,最后提出建议,形成方案。
这种分步骤、结构化的研讨,要求学员放慢思维步伐,严格按照每一阶段的讨论议题和要求进行研讨。
结构化研讨的流程不变,使得每一阶段的研讨都有序进行,并且有利于学员课前准备,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研讨成果考核要素结构化。
在培训之前,成熟的培训机构应该科学确定培训成果和学员学习效果的测评要素,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培训成果,以期逐步提高培训水平,提升培训质量。
结构化研讨的研讨主题和研讨流程具有结构化的特点,更便于专职的教研部门事先制定更客观的考评要素对每一研讨主题进行评议,对研讨的每一流程进行监测,从而使测评结果更直观、更公正、更有参考价值。
同时,在结构化研讨中,每个研讨小组会根据其研讨和交流的成果,形成一个关于研讨主题的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报告将由催化师提交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员,这将有利于学员进一步评估本组学员的研讨效果,对比自己在研讨中的成绩与不足,对学员“学”的效果评价机制也有效地建立起来。
二、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公务员培训中的优势
第一,主题来源于学员,有利于研讨现实价值的提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人具有求生、发展和实现的内在需要和无限的发展潜能。
这种学习动机是以个体的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为终极目标的,它决定人的发展的方向性,一旦个体意识到这一发展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自觉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意志因素。
[1]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发生了“个人意义”的联系,学习才是有效和完整的。
公务员培训也应如此,只有当培训内容与学员的实际工作发生有效联系时,或者说只有学员发现通过培训能够解决其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时,才能真正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大多数人都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公务员培训中,很多学员还具有较高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领导经验。
如果培训的专题单纯由培训机构确定,一方面不能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无法引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对学员的现实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培训效果自然大大缩水。
在结构化研讨中,研讨的备选题目由学员提供,通过民主投票的形式,对选题进行理性筛选,从中选出学员最关心的、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有的放矢,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员潜能,又能真正为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结构化研讨的最后一个阶段,由每组成员选出代表进行小组讨论的汇报总结,最后由小组成员发挥集体智慧,制作研究报告,经专家修改后,可以作为《送阅件》上报党中央、国务院,也可以发送有关部委作为决策参考,这就大大增加了研讨和培训的实践价值。
在研讨中学员提出的各种思路、想法、建议也可以为其他学员回到工作单位处理实际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
第二,强化学员参与,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高。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自由论》中说: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
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2]在传统的教学培训过程中,一般采用的多是被动式的单向教学模式,而随着培训要求和学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公务员培训的需要,必须辅以新的方法,实现“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模式,逐步强化学员参与程度。
结构化研讨的理念在于努力激发学员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和组织学员在学习中研讨,在研讨中学习,注重引导学员进行“自我导向学习”。
在研讨中,培训机构和催化师定位为“培训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主要在于组织、诱导和催化,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催化师的催化,促进学员的“悟”,最终达到最佳培训效果。
由于催化师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只是倾听者和引导者,他们不会对研讨的内容进行过多的评价,学员就能够克服胆怯心理,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加之,研讨的主题来源于学员,都是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感兴趣的课题,这就特别能够激发学员的讨论热情。
在研讨会上,每一位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分别从问题的一个侧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渐渐显现出事件的全貌和真相。
催化师引导学员通过民主的方式疏理各种因素,聚焦核心问题,问题的症结也随之清晰起来。
在随后的下一次讨论中,学员已经逐步适应这种研讨方式,在事先会进行更充分的资料收集工作,对问题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每一位学员都能献计献策,传递好主意、分享好经验。
经过几轮的研讨,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实现充分地互动,达到一种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效果,让枯燥的培训变成了一个凝聚集体智慧、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员充分享受这种自我参与、亲身体验、相互交流的过程。
第三,转换思维方式,有利于学员能力的提高。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习者主观上具有一个认知结构,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主体的认知结构不断改变和扩建,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建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在于人的内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即学习是人的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组和变化。
[3]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的培训都不能忽视对学员思维方式的培养,帮助学员树立辩证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培训的重点方向之一。
结构化研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特别注重培养学员正确的思维方式,着力提高学员认识世界和分析世界的能力。
在以往的研讨中,学员习惯于垂直思维式的研讨,每个人的发言都从问题到原因到建议一气讲完,学员之间缺乏充分沟通交流。
结构化研讨则要求催化师引导学员进行水平思维,即在一段时间内,大家都来查找具体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集中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再一起提出对策建议。
这种研讨方式,使垂直思考嵌入水平思考中,注重培养学员的立体思维。
在每一阶段,即每一小议题的讨论过程中,催化师会合理运用头脑风暴法、利益相关方分析法、鱼骨图原因分析法、四副眼睛法等进行专题探讨。
这种专题研讨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它采用的是一种相互启发和借鉴的模式,构建了一种经验共享的学习模式。
在研讨过程中,学员之间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可以激发学员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这对于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催化师通过及时将潜在思考过程显现在桌面上,促进思考的严谨性以及思考的深度。
不仅如此,小组成员通过观察与模仿催化师的思考方式与沟通方式,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相关能力,催化师的最终使命是使每一个学员都学会用催化师的这种立体思维方式来思考和交流,从而使学员的认知结构发生改组和变化,学员内部能力的进步会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实施
第一,催化师的选择。
在工作方式上,催化师不同于培训师与咨询师。
他不是指导者,也不是方案提供者;他是倾听者,是思考的引导者,是不良互动方式的干预者。
催化师是一位过程专家,通过他的帮助和示范,学员能够更有效地思考与行动。
事实上,催化师是结构化研讨成功的关键人物,一个成功的催化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1)良好的自我心态和情绪调节能力;
(2)出色的观察能力与随机应变的组织能力;(3)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力;(4)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5)出色的问题解决技能与系统思维能力;(6)具备比较专业的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7)对研讨课题具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
可见,结构化研讨对于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事各个学科专业研究的学术大家逐渐增多,但熟悉培训规律和催化师职责的专家却不多。
而且,目前从事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很多教员都是从校门到院门,理论功底虽强,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往往无法胜任催化师的工作。
因此,要使结构化研讨发挥其应尽的作用,必须加强对专业催化师的培训,实现教员从培训师到教练,从教练到催化师的身份转变。
在积极培训现有教员的同时,也可考虑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用的方式,引进专业的催化师团队,以推进结构化研讨方式更广泛的开展。
第二,研讨组的成员组合。
公务员培训组织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学员本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年龄结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为目标,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4]
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是以个人为核心的,强调单个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而结构化研讨是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以5到10人为宜。
在往常的培训中,一般以学员的自由组合为主,但笔者认为在学员分组时,应考虑本次学员的具体情况,由催化师进行适当的协调。
根据差异互补原则,尽量安排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位的人分在一组。
比如政策研究部门工作人员应与基层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在一组;在东部城市工作的学员应与在中西部城市工作的学员分在一组;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员可以考虑与文科类的学员在一组进行讨论。
考虑学员的差异性安排研讨组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团队成员的差异性有利于学员间的相互学习,拓展思路,知识互补,经历互补,通过学习者之间的支持与质疑激发反思与创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政府及公共部门在解决问题和执行公务时,往往更多地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尤其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而这种研讨方式,能让公务员进一步了解各部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程序要求,对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员的实际合作能力有重要意义。
第三,研讨流程的把握。
在研讨的过程中,催化师作为整个研讨的引导者,必须合理把握节奏。
在第一次小组讨论中,有可能出现有些学员发言积极,或者发言时间较长,而有些学员比较沉默,不愿积极发言,这时催化师应该注意要求学员发言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让部分学员独占大部分讨论的时间,从而提高研讨的质量和实效,与此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的倾听能力。
对于在研讨的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学员发言偏离研讨主题的情况,催化师应该分情况处理,如果偏离不远或者学员发言跟主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就不要随意打断学员。
如果学员的发言偏离主题太远,且会影响其他学员的思维方向或研讨方向的,应该巧妙地打断。
如果学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讨论过于激烈,观点争锋相对,互不相让,催化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引导,间接地培养学员的说服和包容妥协的能力。
当然,在研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预想不到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催化师和学员共同配合予以化解,逐渐培养催化师与学员之间的默契,保证研讨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四,研讨结果的强化总结。
美国学者拉斯卡在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的研究后提出了世界上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即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强化方法。
其中的强化方法是指在学生作出预期反应后给以奖励或强化,通过刺激来“加强”学习效果,也可以说,强化方法是一种提高和保持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可见,在培训结束之后,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学员学习所得进行强化,对提高培训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每个学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由于结构化研讨限制了每一阶段研讨的主题,流程也很固定,每位学员只能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发言具有片段性,而缺乏条理性。
学员在倾听别人观点后,往往也很难将研讨观点系统化。
当然,催化师在结构化研讨中既不是培训师,也不是教练,自然不便发表自己的专业观点,这就使得结构化研讨课程让学员感觉欠缺专业性、权威性的指导。
因此,建议在结构化研讨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有意识的让相关专家介入其中,对小组的汇报和最后的研讨报告进行专业的分析和指导。
这种指导不能过于简单,应该是对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但也不能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变成自己观点的陈述而完全置学生的讨论内容于不顾。
最佳做法是教师在系统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一定要对学员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评述,同时允许学员保留自己的观点,引发继续的思考。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这些归纳、总结、评述的“刺激”方式,应该能够有效强化学员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员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刘士竹.参与式方法在公务员培训中的运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徐珍.中外教学法演进[M].北京:
群言出版社,1996.
[4]谷昀.培训管理者培训成果选编[M].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
创新研讨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董明发
成人学员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