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619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古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回顾引入

(一)出示“牧童骑黄牛,边吹边走”的动画,并配以古诗《所见》的文字、声音。

指导学生跟着吟诵。

(二)你想说什么?

这样童趣盎然的古诗我们还学过很多,谁能说一首。

(三)是呀,童年是一支动听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优美的诗。

用心去揣摩童年这首诗,你能读出美好的韵味。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设计意图:

创设童年生活的童趣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

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学习《牧童》

(一)大声诵读,亲近古诗,检查预习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每个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

让学生感受到读准确、读清楚、读得有节奏就是一种美。

同时指导书写“蓑”。

3、就近找个伙伴合作读,读整齐、响亮,读得有节奏,读出味道。

【设计意图:

古诗是一种经典,千百年前的作品,我们如今读来,依然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共鸣,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贵财产。

如何亲近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在不同的朗读要求下,多次反复地读。

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祖国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二)品读想象,理解诗意。

1、小声的静静的用心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有所想,有所悟。

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生活趣事?

【设计意图: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交流,同时结合学习。

(1)“草铺横野六七里”

a、重点理解“铺”:

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

b、播放大草原的画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草场?

c、如果你身在其中,你会怎样?

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

(2)“笛弄晚风三四声"

a、结合注解理解“弄”。

b、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c、结合指导朗读。

(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a、“不脱蓑衣卧月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b、牧童不脱蓑衣卧月明,那是因为什么?

c、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d、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3、这么悠闲的童年生活,出自诗人吕岩的笔下。

介绍作者。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

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

吕岩就是“吕洞宾”,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吕洞宾到底成不成神仙我们不知道,但《牧童》的意境就像仙境一般。

4、再次齐诵古诗。

过渡:

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牧童在月夜下很惬意。

三、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牧童》。

(三)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年轻就是美丽,韶华易逝,青春易老。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灵动的笔抒发了自己对青春的眷恋,对年少的羡慕。

今天,咱就一起走进袁牧的《湖上杂诗》。

【设计意图: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效果,并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

注意“异”、“羡”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

【设计意图: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湖上杂诗》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

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四、复述诗意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内容复述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复述诗意,启发学生想象,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暖花开,闲来无事,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到湖滨郊游踏青。

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

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

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

“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

创设童年生活的童趣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

【设计意图: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理解诗意。

弄:

玩。

银钲:

锣。

磐:

古代一种乐器,用石头或玉雕成。

玻璃:

古代指天然水晶石一类的东西。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

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设计意图: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天的清晨一个儿童玩冰的情景,儿童的聪明伶俐、天真顽皮跃然纸上。

冬天的生活也如此富有情趣。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1)全班交流。

允许有自己的感受。

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

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4、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适时地朗诵古诗中的句子,读出自己体会到的诗韵。

四、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五、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稚子弄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