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044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docx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

1.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

(3)为了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底端金属片的时间t,在正式测量前,要多练习几次,目的是       。

(4)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    的测量有误,原因是                            。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应保持      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

(2)如图所示,若秒表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3.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

4.小丽选择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蜡的熔化图象,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5)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下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6.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再分别测量                    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8.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A、B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  ,目的是 。

(2)、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3)、随着蜡烛越烧越短,会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5)、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在凸透镜内惊奇的看到了自己正立、缩小的像,该成像原理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6)、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拍毕业照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9.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移动(选填“上”或“下”)

(2)、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蜡烛像的变化情况是。

(3)、靠近凸透镜左侧放置一个凹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

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把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保持蜡烛到透镜距离不变,更换一个更大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则凸透镜所成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在做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三者的中心在。

(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的实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4)、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5)、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逐渐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如果只移动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就可以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7)、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远视)。

11.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⑴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⑵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

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

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金属块的质量

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mL

金属块的体积

V/mL

金属块的密度

ρ/(g/cm3)

⑶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⑷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将金属块浸没    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不越过量筒的量程

⑸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

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⑹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

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

1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再拿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个空饮料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空饮料瓶   ,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空饮料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的空格处。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知: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