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0358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x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附件4-2: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

申报单位:

(盖章)

参与单位:

(盖章)

自评星级:

申报日期:

年月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

二○一一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4号宋体字打印。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

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一、评价标准

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星级评价应满足《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公共建筑设计阶段评价划分等级的项数要求

等级

一般项数(共35项)

优选项数

(共14项)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6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10项)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共4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6项)

运营管理

(共3项)

3

4

3

1

3

1

-

★★

4

6

4

2

4

1

6

★★★

5

8

5

3

5

2

10

二、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公共建筑设计阶段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

项目设计阶段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2。

表2项目设计阶段自评估情况汇总

评估情况

一般项数(共35项)

优选项数

(共14项)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6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10项)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4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6项)

运营管理

(共3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优选项

达标

项目效果图如下:

三、自评内容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名称

类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安全规定。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优选项

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5.1.1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5.1.15

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

控制项

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

□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项目审批文件;2、项目规划文件;3、场地地形图。

要求:

1.场地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安全规定。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可能的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简要说明:

(3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地形图;3、场址检测报告。

要求:

场地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实际提交材料:

5.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

□是、□否。

如是,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200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

□是、□否

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

□是、□否

如周边有居住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

□是、□否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建筑总平面图;2、效果图;3、设计说明;4、立面设计图;5、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设计文件;6、室外景观照明图及设计说明;7、玻璃幕墙相关专项报告;8、日照分析报告。

要求:

1.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

3.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5.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

□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

□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环评报告书(表)

要求:

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应说明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实际提交材料:

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

一般项

5.1.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型

环境噪声

标准值(dB)

测试值(dB)

昼间

夜间

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环评报告书(表)

要求:

1.环评报告书中应包括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

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应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1.5m处风速是否小于5m/s:

□是;□否。

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要求: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包括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和风速放大系数,并对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情况做出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

 

5.1.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屋顶绿化:

□是;□否

是否采用垂直绿化:

□是;□否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

(200字以内)

1.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

2.主要植物种类等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屋顶及垂直绿化设计图。

要求:

1.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

2.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是;□否

是否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是;□否

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园林种植施工图;2、苗木表。

要求:

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5.1.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

□是;□否

距离主要出入口500m内公交线路有条

公交线路名称为:

请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

(3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2、交通分析图;

3、建筑总平面图。

要求:

1.交通分析图上应标明所有出入口设置和附近公交站点;

2.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应为正规交通地图,并标出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

 

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是否有地下空间:

□是;□否

地下建筑面积:

m2

建筑占地面积:

m2

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地下室各层平面图。

要求:

地下空间设计说明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等。

实际提交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