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3484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大全问孔篇 精品.docx

诗词大全问孔篇精品

问孔篇

  题解这是一篇非难孔子的论文,故篇名定为《问孔》。

  东汉时,儒家思想进一步被神化,孔子被捧为圣人、神人。

  社会上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王充虽认为孔子博学多识,道德高尚,却又认为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并不是无可非议之处,于是不顾朝野上下盲目崇孔的风气,对孔子进行问难。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他提出在学习中要善于追根问底的主张。

  认为为弄清问题要敢于不同意老师的意见,敢于距(拒)师,敢于说出圣人没有说过的话,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

  文中王充所举事例和非议,虽有不尽妥之处,其精神是很宝贵的。

  圣人是人,不是神,这种态度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原文·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注释()是:

肯定。

  这里是推崇的意思。

  ()卒()猝):

同猝。

  仓卒吐言:

这里指《论语》,因为《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平常跟学生的谈话,所以王充说是仓卒吐言。

  ()沉:

深沉,隐晦。

  见:

同现。

  ()伐:

攻击。

  这里是抵触。

  矛盾的意思。

  译文社会上的儒生学者,喜欢迷信老师,崇拜古人,认为圣贤说的都没有错,专心致志地讲述和学习,不知道进行反驳和质问。

  圣贤下笔写文章,尽管构思周密,还不能说完全正确,何况是匆忙中说的话,怎么能都对呢?

不能全对,当时的人却不懂得反驳;有的虽正确,但意思隐晦,难得明白,当时的人也不晓得去追问。

  考察起来,圣贤的说法,前后有很多自相违背:

他们的文章,上下有很多互相矛盾,当今的学者,却不知道这一点。

  原文·论者皆云:

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

  此言妄也。

  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

  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

  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

  何以验之?

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

  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

  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

  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

  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

  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注释()七十子:

据说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身通六艺有才学的贤者共七十二人。

  ()希:

同稀。

  ()颜:

指颜回。

  闵:

指阂子骞(公元前~前年),名损。

  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的学生。

  在孔门中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极:

穷尽。

  极问:

追根问底。

  ()辄(折):

就,立即。

  形:

疑作勑(斥)。

  下文周公告小材形,大材略,递修本作小材勑,可一证。

  勑、略对文,可二证。

  勑正写作敕。

  敕:

告诫,详尽。

  下文形武伯而略懿子又孔子相示未形悉也中之形,同理疑应作敕。

  ()发:

揭露。

  这里是弄明白,搞清楚的意思。

  ()极:

极点,这里是彻底的意思。

  ()指:

通旨,意思,含意。

  分:

辨别,分明。

  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

  译文一般评论者都说:

孔子门下的学生,七十个弟子的才能,都胜过今天的儒生。

  这个说法很荒谬。

  他们看见孔子当这些人的老师,就认为圣人传授学说一定要授给有特殊才能的人,所以说这些人与众不同。

  其实,古人的才能,跟今人的才能一样,今天称为英杰的,古人认为是圣神,所以说七十弟子是历代少有的。

  假使现在有孔子这样的老师,那么当代的学者都是颜回、闵损之类人物;假使当时没有孔子,那么七十弟子这些人,也跟今天的儒生一样。

  拿什么来证明呢?

用他们向孔子学习,不能追根问底这一点就可以证明。

  圣人的话,不能完全理解;陈述的道理,不能立即领会透彻。

  不能立即领会透彻。

  就应该追问下去搞清楚;不能完全理解,就应该提出疑问来彻底弄通它。

  当年皋陶在舜的面前陈述治国的道理,说得肤浅粗略而不透彻。

  经过禹的追问和责难,原来肤浅的话又深入了一步,粗略的意思才又更清楚了。

  大概由于这样追问和责难,才使皋陶的话因受激发而说得更深刻,被触动而讲得更明白了。

  原文·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

  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

  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注释()子游(公元前年~?

):

姓言,名偃。

  春秋时吴国人。

  孔子学生。

  擅长文学。

  曾做过武城的地方长官。

  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境内有弦歌之声。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

《论语·阳货》记载,子游在武城做地方长官,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讥笑他说:

杀鸡何必用牛刀呢?

意思是,治理个小地方,用不着礼乐教化。

  子游马上反驳说:

以前我听老师说过:

‘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

  孔子只好说:

你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距:

通拒,抗拒。

  这里是不接受,反驳的意思。

  译文孔子讥笑子游弹琴唱歌,子游引用孔子以前说过的话来反驳他。

  直到现在考察《论语》的原文,孔子的言论中还有很多类似讥笑弹琴唱歌的文句,但他的弟子中却很少有像子游那样敢辩驳的,所以孔子的话,始终有些像死结一样无法解开。

  由于七十弟子不敢辩驳,现在的儒生,就不能切实讲清孔子言论的是非了。

  原文·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

  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

  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

  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

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注释()说(@税)人:

说服人,教导人。

  ()迢:

递修本作追,形近而误,可从。

  ()知:

通智。

  下文弘才大知亦同。

  ()伐:

这里作批驳,反驳讲。

  ()谓:

疑是衍文。

  问与下文难对文,可证。

  ()贤:

胜过。

  这里是肯定,称赞的意思。

  世间:

根据文意,疑涉上文衍。

  译文凡做学问的方法,不在于有无才能,难就难在敢于反问老师核实道理,确定是非。

  问难的方法,不一定对面对圣人,赶在他活着的时候。

  现在解说圣人的道理来教人的人,不一定要圣人教过的话才敢说。

  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追问责难孔子,对道理有什么损害呢?

果真有传授圣人学业的才智,反驳孔子的说法,又有什么不合理呢?

追问孔子的言论,反问不理解的词句,世上如果有才高智深的人出现,而他们又是能回答问题解释疑难的人,一定会肯定我通过责难追问讲清是非的做法。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

毋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注释()孟懿子:

姓孟孙,名何忌,字子嗣,也叫仲孙何忌。

  懿是谥号。

  春秋时鲁国大夫。

  ()樊迟:

名须,字子迟。

  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的学生。

  ()事:

侍奉。

  ()下文孔子复述此话时有祭之以礼句,《论语·为政》中亦有,疑应补。

  章录杨校宋本有祭之以礼,可证。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说:

不要违背。

  樊迟驾着车,孔子告诉他说:

孟懿子向我问孝,我对他说:

‘不要违背’。

  樊迟问:

这话怎么说呢?

孔子说: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他们;死了,要按周礼的规定埋葬他们,要按周礼的规定祭祀他们。

  原文·问曰():

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礼也。

  孝子亦当先意承志(),不当违亲之欲。

  孔子言毋违,不言违礼,懿子听孔子之言,独不为嫌于无违志乎()?

樊迟问何谓,孔于乃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使樊迟不问,毋违之说,遂不可知也。

  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

注释()问曰:

本篇凡以问曰开始的段落,均为王充质问。

  ()者:

某某者,某某也,是本书贯用解释性语句,故疑者应在孔子之言毋违下,否则,此句意思与原意不合。

  ()志:

心意,愿望。

  ()嫌:

疑惑。

  这里是误解的意思。

  译文请问:

孔子说不要违背,是指不要违背周礼。

  那么孝子应当事先体会父母的心意,顺从他们的愿望,而不该违背他们的愿望。

  孔子说不要违背,而不说不要违背周礼,孟懿子听孔子的话,难道不会误解为不要违背父母的愿望吗?

樊迟问这话怎么说,孔子才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他们;死了,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埋葬他们,要按照周礼的规定祭祀他们。

  如果樊迟不追问,不要违背说法的含义,始终不可能知道。

  孟懿子的才干,不会超过樊迟,所以《论语》中看不到有关他的言行记录,樊迟都不理解,孟懿子就一定能理解吗?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

  武伯忧亲,懿子违礼。

  攻其短(),答武伯云父母,唯其疾之忧,对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变乃违礼。

  周公告小才敕,大材略。

  子游之大材也(),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才也,告之反略,违周公之志。

  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难,何哉?

如以懿子权尊,不敢极言,则其对武伯,亦宜但言毋忧而已()。

  但孟氏子也(),权尊钧同,形武伯而略懿子,未晓其故也。

  使孔子对懿子极言毋违礼,何害之有?

专鲁莫过季氏(),讥八佾之舞庭(),刺太山之旅祭(),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

且问孝者非一,皆有御者,对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故告樊迟。

  注释()孟武伯:

姓孟孙,名彘(@志),孟懿子的儿子。

  武是谥号。

  ()之:

这里作则、才讲。

  以上事参见《论语·为政》。

  ()攻:

攻击。

  这里是针对的意思。

  ()子游:

上言懿子之才,不过樊迟,下言懿子小才也,故疑子游系樊迟之误。

  之:

疑是衍文。

  樊迟大材也与懿子小才也正好对文,可一证。

  递修本无之字,可二证。

  樊迟大材:

孔子把樊迟列为擅长文学的学生,所以王充称他为大才。

  ()但:

仅,只。

  ()但:

章录杨校宋本作俱,形近而误,可从。

  ()专:

单独占有。

  专鲁:

垄断鲁国大权。

  季氏:

即季孙氏。

  春秋时与叔孙氏、孟孙氏为鲁国三大贵族。

  自鲁昭公五年(公元前年)后,季孙氏壮大,鲁国由季氏专权。

  ()佾(@意):

古代乐舞的行列。

  天子八行,诸侯六行,大夫四行,士两行,行数与各行人数纵横相同。

  一说每行固定为八人。

  八佾:

纵横都是八人的乐舞行列。

  周礼规定,为天子享用。

  讥八佾之舞庭:

据《论语·八佾》记载:

季平子在家庙的庭院中以八佾表演舞蹈,孔子认为有背周礼,是犯上行为,大为恼火地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太山:

即泰山。

  旅:

古代祭祀山川叫旅。

  刺太山之旅祭:

据《论语·八佾》记载:

季康子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有背周礼只有天子与诸侯才能祭泰山的规定,就叫学生冉有去阻止。

  冉有不去,孔子便讥刺说:

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老百姓知礼吗?

意思是季氏这样做会遭恶报。

  ()增:

疑是憎,形近而误。

  邑:

通悒,恶。

  ()服:

信服,满意。

  臆:

胸。

  肯:

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

对父母,只在他们病的时候才忧虑。

  因为孟武伯总爱为他父母担忧,所以孔子说只在父母生病时才担忧。

  孟武伯处处为双亲担忧,而孟懿子侍奉父母却违背周礼。

  如果是针对他们的短处,那么应该回答武伯说:

对父母,只在他们生病时才担忧,对懿子也应该说只有遇到水灾火灾时才能违背周礼。

  周公告诫才能小的人说得详尽,对才能大的人说得简略。

  樊迟是大才,孔子告诉得详尽;孟懿子是小才,告诫得反而简略,这违背了周公的用意。

  想针对懿子的短处,却不符合道理,而弟子又不责难,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因为孟懿子有权势地位尊贵,不敢说透彻,那么孔子对孟武伯也只能说不要担忧就行了。

  他们都是孟孙氏家的后代,权力和地位都一样,对武伯说得详尽而对懿子说得简略,不知道其中是什么缘故。

  即使孔子对懿子说穿不要违背周礼,又有什么危害呢?

垄断鲁国大权莫过于季孙氏,孔子讥刺他在家中庭院里以八佾表演舞蹈,讥刺他在泰山举行旅祭,而不惧怕季孙氏憎恶不为他隐瞒过错带来的祸害,却偏偏害怕回答孟懿子时把话说穿的罪过,这是为什么呢?

况且向孔子问孝的不止一个人,每次都有赶车的人在场,不把回答的话都对他们讲一篇,而对懿子的回答,不但心满意足,而且还要故意告诉樊迟。

  原文·孔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此言人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不当妄去也()。

  注释()居:

今传本《论语》作处,可能《论语》古本作居。

  居,处。

  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去:

离开。

  引文参见《论语·里仁》。

  ()根据文意,疑得后脱富贵二字。

  下文言不以其道得富贵,正反为文,可证。

  ()疑贫后脱一贱字。

  富贵、贫贱,当对文。

  ()妄:

胡乱。

  这里是不择手段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

发财与做官,是人人想往的,不以正当途径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卑贱,是人人厌恶的,但是富贵不从正当途径得到它,君子宁可不摆脱它。

  这是说人们应当通过正道取得富贵,不应该用不正当手段得到它;应当保持节操,安于贫贱,不应该不择手段地摆脱它。

  原文·夫言不以其道得富贵,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贫贱,如何?

富贵顾可去(),去贫贱何之()?

去贫贱,得富贵也,不得富贵,不去贫贱。

  如谓得富贵不以其道,则不去贫贱邪?

则所得富贵,不得贫贱也。

  贫贱何故当言得之?

顾当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

  当言去,不当言得。

  得者,施于得之也()。

  今去之,安得言得乎?

独富贵当言得耳。

  何者?

得富贵,乃去贫贱也。

  是则以道去贫贱如何?

修身行道,仕得爵禄富贵。

  得爵禄富贵,则去贫贱矣。

  不以其道去贫贱如何?

毒苦贫贱(),起为奸盗,积聚货财,擅相官秩(),是为不以其道。

  七十子既不问,世之学者亦不知难。

  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

  弟子不问,世俗不难,何哉?

注释()顾:

通固。

  ()之:

去,往。

  ()施:

安,放。

  ()毒苦:

怨恨,痛恨。

  ()官秩:

官职和俸禄的等级。

  ()结:

打结。

  这里是纠缠不清的意思。

  ()相:

这里没有意思。

  形:

疑作勑,校见·注()。

  悉:

周密,详尽。

  译文说不以正道取得富贵就不接受,可以;富贵不以正道取得宁可不摆脱贫困和卑贱,这是什么意思?

富贵固然可以摆脱,摆脱贫困和卑贱又到哪里去呢?

摆脱了贫贱,就得到了富贵,没有得到富贵,就没有摆脱贫贱。

  如果说取得富贵不用正道,就宁可不摆脱贫贱?

那么所谓得是指得到富贵,不是指得到贫贱了。

  这样,贫贱为什么能说得到呢?

本来该说贫困和卑贱,是人人厌恶的,不以正道摆脱它,就宁可不摆脱它。

  应当说摆脱,不应该说得到。

  得字是用在得到什么东西上的。

  现在说摆脱贫贱,怎么能说得到呢?

只有富贵才该说得到。

  为什么呢?

因为得到富贵,才能摆脱贫贱。

  那么怎么才能以正道摆脱贫贱呢?

要修身行道,通过做官才能得到爵位、俸禄、荣华富贵。

  得到爵位、俸禄、荣华富贵,就摆脱贫困和卑贱。

  不以正道摆脱贫贱会怎样呢?

由于痛恨贫贱,就会起来做盗贼,积累钱财,擅自互相封官许愿,这就是不按正道摆脱贫贱。

  (这话)七十弟子当时既然不向孔子提问,今天的学者也不知道提出质疑。

  如果这话的意思无法理解而文字又不分明,这说明孔子不会说话;如果这话的含意纠缠不清而文字又不好理解,这是孔子向人表示得不明白不详尽。

  学生不提问,世人不提出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孔子曰:

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注释()公冶长:

姓公冶,名长,字子长。

  鲁国人,一说齐国人。

  孔子学生,也是他的女婿。

  传说懂得鸟语。

  妻(@气):

把女儿嫁人。

  ()缧绁(雷谢):

捆绑犯人的绳索。

  这里指监狱。

  ()子:

古代儿、女都称子。

  这里指女儿。

  以上事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

公冶长这个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还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

  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问曰:

孔子妻公冶长者,何据见哉?

据年三十可妻邪()?

见其行贤可妻也?

如据其年三十,不宜称在缧绁;如见其行贤,亦不宜称在缧绁。

  何则?

诸入孔子门者,皆有善行,故称备徒役()。

  徒役之中无妻,则妻之耳,不须称也。

  如徒役之中多无妻,公冶长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

  何则?

世间强受非辜者多(),未必尽贤人也。

  恒人见枉,众多非一,必以非■为孔子所妻,则是孔子不妻贤,妻冤也。

  案孔子之称公冶长,有非辜之言,无行能之文。

  实不贤,孔子妻之,非也;实贤,孔子称之不具,亦非也。

  诚似妻南容云():

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于刑戮()。

  具称之矣。

  注释()年三十可妻:

《周礼·地官·媒氏》:

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徒役:

门徒,弟子。

  ()■:

《说文》:

辜,从辛,古声。

  故今作辜。

  ()南容:

南宫适(^括),字子容。

  孔子的学生。

  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废:

废置不用,指不能做官。

  ()引文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请问:

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是根据什么,见到了什么呢?

是根据他年三十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呢?

还是看见品行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呢?

如果是根据年三十了,不该说他在监狱;如果是看见他品行好,也不该说他在监狱。

  为什么呢?

因为凡在孔子门下的,都有好的德行,所以才称得上具备了当学生的条件。

  在学生中公冶长没有妻子,那把女儿嫁给他好了,不必要称赞他。

  如果学生中有很多人没有妻子,而公冶长特别好,所以只把女儿嫁给他,那么称赞他就应该列出他的好品行,而不该说他监狱里。

  为什么呢?

因为社会上无辜被强迫受惩罚的人很多,他们未必都是贤人。

  一般人被冤枉的多得很不只一个,如果一定要因为他无辜被拘禁,孔子就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就是孔子不把女儿嫁给贤人,而是嫁给受冤枉的人。

  认真考查一下,孔子称赞公冶长,有无辜的说法,却没有关于他品行才能方面的言词。

  如果公冶长确实不好,孔子把女儿嫁给他,就不对;要是确实很好,孔子称赞他不全面,也不对。

  如果孔子像把侄女嫁给南容时说的那样:

国家有道的时候,他能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能免遭刑罚。

  这就是全面称赞了。

  原文子谓子贡曰():

汝与回也孰愈()?

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吾与汝俱不如也()。

  是贤颜渊,试以问子贡也。

  注释()子贡:

即端木赐。

  ()愈:

胜过。

  ()望:

通方,比较。

  ()吾与汝俱不如也:

《论语·公冶长》:

吾与女弗如也。

  但《后汉书·桥玄传》李注引《论语》作吾与女俱不如也,与王充引文正合。

  以上事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

你跟颜回哪个强些?

子贡回答说:

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

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二件事。

  孔子说:

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

  这是孔子认为颜渊贤能,以此来试探子贡的。

  原文·问曰:

孔子所以教者,礼让也。

  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非之。

  使子贡实愈颜渊,孔子问之,犹曰不如;使实不及,亦曰不如。

  非失对欺师,礼让之言宜谦卑也。

  今孔子出言,欲何趣哉()?

使孔子知颜渊愈子贡,则不须问子贡。

  使孔子实不知,以问子贡,子贡谦让,亦不能知。

  使孔子徒欲表善颜渊,称颜渊贤,门人莫及,于名多矣,何须问于子贡?

子曰:

贤哉,回也()!

又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又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三章皆直称(),不以他人激(),至是一章(),独以子贡激之,何哉?

注释()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趣:

趣向,倾向。

  这里是目的的意思。

  ()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引文参见《论语·为政》。

  ()三:

古文中三常表示多数。

  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章:

章节。

  三章:

指上面三句话在《论语》中的三个章节。

  ()激:

激发,激扬。

  这里是抬高的意思。

  ()一章:

指上文引子谓子贡曰的《论语·公冶长》章。

  译文请问:

孔子用来教导学生的是礼让。

  子路有志于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由于他说话不谦虚,孔子就认为不对。

  假使子贡确实强过颜渊,孔子问他,他还得说不如;假使实在不及颜渊,也要说不如。

  这并不是胡乱回答来欺骗老师,而是按礼让的说法应该谦虚。

  如今孔子说那番话,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假使孔子知道颜渊强过子贡,那就不必问子贡。

  假使孔子确实不知道而问子贡,子贡一谦虚,也不可能知道。

  假使孔子只是想表扬赞美一下颜渊,称赞颜渊贤能,没有学生赶得上他,那名目多得很,何必去问子贡呢?

孔子就说过:

贤能啊,颜回!

又说过:

我整天跟颜回讲学,他从来不反问,好像很笨。

  还说过:

颜回这个人,他的思想能长期不违反仁。

  这三章中都是直接称赞,没有通过旁人来抬高他,但到这一章,偏偏要用子贡来抬高他,是为什么呢?

原文·或曰:

欲抑子贡也。

  当此之时,子贡之名凌颜渊之上,孔子恐子贡志骄意溢,故抑之也。

  夫名在颜渊之上,当时所为,非子贡求胜之也。

  实子贡之知何如哉?

使颜渊才在己上,己自服之,不须抑也;使子贡不能自知,孔子虽言,将谓孔子徒欲抑己。

  由此言之,问与不问,无能抑扬。

  译文有人说:

是想压抑子贡。

  因为当时,子贡的名声在颜渊之上,孔子担心子贡骄傲自满,故意压压他的。

  名声在颜渊之上,是当时的人造成的,并不是子贡自己要胜过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